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
A. 西班牙、荷兰、法国
B. 西班牙、法国、德国
C. 荷兰、葡萄牙、美国
D. 法国、葡萄牙、荷兰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西班牙、
荷兰、法国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
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
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
题是()
A. 英国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统治
B. 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C. 英国占有广阔的原料市场
D. 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
【答案】D
【解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
们的牛群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可见材料主要强调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阿根廷和北美、南美、印度和中国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都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由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ABC均未能反应实质问题排除
故选D
3.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 荷兰人
B. 英国人
C. 西班牙人
D. 法国人
【答案】A
【解析】
4.下图是1750~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状况据此可知英国()
A. 拥有雄厚的工业资本
B. 对海外市场依赖性强
C. 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工业革命的成就显著
【答案】D
【解析】据图片可知 1750~1865年的英国资本总额稳步提升这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图示中并未特指工业资本 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英国资本总额与海外市场之间的关系 B项错误
C项从图示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5.“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上述材料说明()
A.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经济全球化的完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可以判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国家对殖民地进行经济侵略的手段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当时欧洲国家经济侵略的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故B项错误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经济全球化依然在继续发展并没有完成故D项错误
故选C
6.在商业资本压倒一切的阶段它迎来了令人羡幕的“黄金时代” 从世界贸易中汇集了庞大的商业资本其造船业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居世界之首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文中的“它”是指()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荷兰
【答案】D
【解析】17世纪荷兰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造船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故D正确 A是18世纪殖民强国 B是18世纪参与殖民掠夺国家 C是20世纪以后世界强国
7.美国纽约在历史上名称几经变化 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A. 西班牙已丧失海上霸权
B. 荷兰殖民扩张的得与失
C. 英国赢得对法殖民战争
D. 葡萄牙殖民霸权的衰落
【答案】B
【解析】从“新阿姆斯特丹”到“纽约市”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由1651年《航海条例》引发的英荷殖民争霸战争
结果荷兰以失败告终“新阿姆斯特丹”表明这个地方被荷兰控制改名“纽约”表明英国击败荷兰名称的变化反映出荷兰殖民
扩张的得与失故选B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但与“新阿姆斯特丹”到“纽约市”名称的
变化无关排除A 英法殖民争霸战争葡萄牙殖民霸权的衰落二者均与“新阿姆斯特丹”到“纽约市”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
CD
8.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丝绸之路的旅行不再像以前那么安全了经过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由此可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诱因是()
A.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东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诱惑
C. 丝绸之路被蒙古帝国切断
D. 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经过穆斯林和意大利商人之手货物的价格往往已经涨得很高了而欧洲人对亚洲商品的需要往往数量巨大”可知由于欧洲对亚洲商品的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即东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诱惑故B项正确
AD两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蒙古帝国切断丝绸之路故C项错误
故选B
9.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 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贡献
B. 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C. 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D. 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说法错误殖民地劳动力并未直接进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工厂服务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贡献、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都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影响但其中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贡献从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最终促使欧洲崛起并领先世界几百年形成今天欧洲和西方的优势地位排除B\, C\, D项
10.史学界普遍认为某一历史进程导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科技发明诞生于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是()
A. 飞机
B. 轮船
C. 火车
D. 氢弹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知这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选项中只有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故A项正确
B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A
11.下图是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的示意图据如图可知
A. 工业革命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B. 西方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中国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亚洲是西方殖民者最主要的殖民区域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认知与联系故B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19世纪的鸦片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
据图可知西方殖民者殖民侵略的主要区域是美洲和非洲故D项错误
12.在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其影响()
A. 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客观上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
B. 不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A“客观上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说法是错误的
B黑人大量移民美洲为美洲的开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B说法错误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结合已学知识三角贸易为欧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故D说法是正确的
13.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政府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就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A. 政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B. 民主政治更有利推动科技发展
C. 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 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略
14.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17世纪
D. 18世纪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荷兰诗人描绘的“(阿姆斯特丹人)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的现象出现在17世纪 C项正确
15世纪新航路还未开辟人类还不能“走遍世界所有港口” A项错误
16世纪荷兰还不是海上强国 B项错误
18世纪荷兰的海上优势已经被英国取代 D项错误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 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 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 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答案】D
【解析】“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
“各国之间相互借鉴”材料未体现故B错误
“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表述错误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