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简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18•【字号】鲁政发〔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18日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高我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维护全省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机构改革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山东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组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等内容,指导全省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资源保障以及恢复重建等工作。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3 工作原则应对突发事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科技支撑、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
1.4 事件分类分级1.4.1 突发事件分类(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国办函〔2004〕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现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给你们,供参照。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请在今年9月底前报国务院办公厅备案。
附件:关于《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说明国务院办公厅二○○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1.总则1.1目的1.2工作原则要求明确具体。
如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等原则。
1.3编制依据1.4现状简要说明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
1.5适用范围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可以预见的各类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各类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本行政区域应急领导机构、指挥机构、日常工作机构及其职责、权限。
2.2组织体系框架描述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环节的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
要体现应急联动的要求,最好附图表说明。
2.3应急联动机制明确本行政区域应急机构与行政区域内中央有关单位、军队、武警的应急联动机制。
3.预测、预警3.1信息监测与报告收集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外和境外对本行政区域可能造成重大。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全面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一)成立白竺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村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成员:(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执行乡应急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全村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全村性重大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并报乡应急指挥部。
2、负责全村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全村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
3、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和评估工作。
4、负责全村紧急救援、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5、承办白竺乡应急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运行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一)预测与预警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监督网络:建立突发事件信息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监测网络,拓宽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
2、监测内容:负责本村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序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二)应急处置1、信息报告:(1)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村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白竺乡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17•【字号】枣政发[2012]44号•【施行日期】2012.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枣政发[2012]44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现将《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七日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分类分级1.4 适用范围1.5 工作原则1.6 应急预案体系2 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2.2 办事机构2.3 工作机构2.4 地方机构2.5 专家组3 运行机制3.1 预测与预警3.1.1 预测与预警系统3.1.2 预警级别及发布3.2 应急处置3.2.1 信息报告3.2.2 先期处置3.2.3 应急响应3.2.4 指挥与协调3.2.5 应急联动3.2.6 区域合作3.2.7 应急结束3.3 恢复与重建3.3.1 善后处置3.3.2 社会救助3.3.3 调查与评估3.3.4 恢复重建3.4 信息发布4 应急保障4.1 人力保障4.2 财力保障4.3 物资保障4.4 基本生活保障4.5 医疗卫生保障4.6 交通运输保障4.7 治安维护4.8 人员防护4.9 通信保障4.10 公共设施保障4.11 科技支撑4.12 法制保障4.13 气象水文信息服务5 监督管理5.1 预案演练5.2 宣教培训5.3 考核奖惩6 附则6.1 预案管理6.2 发布实施7 附件7.1 总体应急预案框架图7.2 市级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7.3 分级响应级别7.4 专项应急预案目录7.5 部门应急预案目录7.6 《山东省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1 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全市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

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为维护我镇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镇”建设,减少和平息社会矛盾,全面妥当应对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一、应对和处置组织机构组长:(镇党委书记)副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镇委委员、综治办主任)成员:镇政全体干部、司法所、派出所全体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二、应对和处置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总体指导思想,应对和处置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灾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长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管理体制。
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五)、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制度。
六)、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及群体性案件的综合素质。
三、通知方式和集合地点镇政接到报告后,以短信群发方式各成员,工作日五分钟、休息日二十分钟赶到镇府集中乘车前往事发地点。
四、应对和处置方式方法一)、应对突发事件,由组长统一指挥,分为抢险组、保障组、警戒组、宣传组、善后组。
按人员分工,由各组组长统一组织实施。
二)、处置群体性事件。
按事态发展态势,由组长统一指挥。
指挥各相关和职能部门分头实施、控制事态发展。
平息矛盾、消除对抗,避免激发矛盾。
分为处置组、警戒组、防范组、保障抢险组、宣传组、善后组。
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
附送: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 号令)以及省、市有关地质灾害防治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如火灾、地震、洪涝灾害等,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山东省制定了本总体预案。
本总体预案旨在统一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与管理,明确救援的目标、原则和措施,保障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伤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预案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所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主要职责和分工省级救援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山东省突发事件救援工作,组织制定救援方案、指导救援行动、统筹协调救援资源、发布应急通知和预警信息等工作。
地级市救援指挥部负责本地区内的突发事件救援工作,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协调救援资源、发布应急通知和预警信息等工作。
群众自救互救组织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发组织进行群众自救、互救工作。
包括协助指挥部进行现场救援、组织周边居民进行转移、提供生命线物资等工作。
救援力量由专业的救援队伍、消防部队、安保部队等组成。
各省级、地市级应急救援力量应按照救援任务、所属地区和发展规划等方案进行部署。
突发事件预警与通知山东省建立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通知系统,主要包括突发事件预警、应急通知和信息发布等环节。
预警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规范。
应急救援资源保障山东省各级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资源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救援人员、应急救援车辆等。
各类应急救援资源应统一管理,并按照优先级和重要性进行调配和配置。
应急救援方案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规模、地点等情况,省级、地市级救援指挥部应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
救援方案应明确组织人员、任务分工、通信保障、应急救援措施与方法等具体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救援效果与安全。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我们将不断完善本预案,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特殊应用场合1. 大型公共活动突发事件在大型公共活动发生突发事件时,需要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一、总体要求:(一)灾害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要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级干部职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确保在危急时刻能够正确、迅速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三)要加强与相邻地区的应急救援力量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跨区域、跨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应急组织和指挥(一)设立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二)分别设立市级和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指挥和协调;(三)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救援行动,协调各类资源和力量,做好指挥调度工作;(四)应急指挥部要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送和汇总机制,确保救援指挥部门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五)应急指挥部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应急救援力量(一)明确各类救援队伍的任务分工和职责;(二)建立多层次、多部门、多领域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三)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具备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能力;(四)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应急交通运输保障体系,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四、应急救援步骤(一)事先预警: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二)应急响应: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知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救援力量集结;(三)现场处置:根据事态发展和救援需求,分别组织不同类型的救援队伍,展开救援行动;(四)抢救救治: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确保生命安全;(五)灾后恢复:事后开展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工作,为灾区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五、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一)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应急救援意识;(二)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各级干部职工的应急救援技能;(三)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四)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各类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
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和顾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措施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实施的各类准备工作,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
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展的势态;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或灾害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入员奔赴事故现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事故情况,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各项必要准备。
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事故现场人员。
无法设置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僻难所,并采取必须的相救借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采取隔离事故现场的措施,转移事发现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事故现场仔细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设施。
鉴于应急预案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特殊性,它应有完善的体系与原则:首先应急预案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主要是应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火灾、爆炸、危房倒塌、毒气泄漏等。
山东省应急预案

山东省应急预案1. 引言山东省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应对方案。
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山东省应急预案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机制,以及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责。
2. 目标山东省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并及时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快速、准确地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对和处置;•救援和支持受灾群众,提供紧急救援和基本生活保障;•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和力量,高效联动,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应急管理和技术设施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3. 内容山东省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 3.1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和级别,以便对不同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3.2 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明确各级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快速、高效的指挥和协调。
3.3 应急预警和信息发布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向公众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和应对建议。
3.4 应急救援和支持组织和调度救援队伍和物资,快速响应,进行紧急救援和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支持。
3.5 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和物资支持,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3.6 经济恢复和重建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保障民众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行。
4. 实施机制山东省应急预案的实施机制包括: ### 4.1 制定和修订山东省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政策相一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4.2 培训和演练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的应对能力和协调能力,加强应急人员的技能培训。
4.3 预案评估和反馈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及时收集各级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目录

一、总体应急预案1.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应急局-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本预案为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2. 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 防台风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城管局-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台风等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 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城管局-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城市内涝、洪水等水灾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 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 燃气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燃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 宏达煤矿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主责单位:枣庄市薛城区宏达煤矿- 颁布日期:2012年1月1日- 备注:包含针对顶板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气体中毒事故等煤矿常见事故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4.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5.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危货运输车辆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参考模板)- 主责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危货运输车辆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 电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电梯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6.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名称]放射源辐射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主责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发文号:[编号]- 发文时间:[日期]- 备注:针对放射源辐射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护公众和环境安全。
7. 其他专项应急预案-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包括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
施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施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施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
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施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施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应急准备1、本公司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科科长、项目经理参加的公司意外伤害应急领导小组。
施工项目根据承建项目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员、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负责人参加的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领导小组。
2、根据公司承包经营范围,我公司主要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根据以往施工安全意外伤害发生频率,主要意外伤害有: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物中毒、窒息。
3、为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坚持以认为本的宗旨,此时当发生意外伤害时,建立畅通的应急联络渠道,公司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办公室设在安全科,联系电话:联系人:4、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使事故人员得到及时求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规定,公司承建项目在《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备案》时,必须参加施工现场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5、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公司IS09001质量体系文件及《施工项目管理规范》要求,编制特殊及关键过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开工前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由专职安全,对施工现场安全条件进行验收,做好“三宝”的使用,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分析,及施工注意事项交待。
7、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配备医用担架、急救药品、卫生绷带等,并就近联系卫生医疗点,职工发生中毒、意外伤害时及时拔打“120”急救电话。
进行抢救。
二、现场人员伤害抢救实施办法1、事故后,由班组长或施工员、项目经理的指挥下,根据伤情开展抢救工作,同时拔打医疗急救电话(120)请求援,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情况下,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枣庄市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制度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枣政办发[2011]3号【发布部门】枣庄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2.10【实施日期】2011.02.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枣庄市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制度的通知(枣政办发[2011]3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枣庄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枣庄市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日枣庄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为规范全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范围本制度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包括以下几大类:(一)自然灾害类。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洪涝、干旱灾害)、气象灾害(暴雨、暴雪、冰雹、大风、龙卷风、沙尘暴、大雾、雷电、高温、冻害、道路积冰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生物灾害(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对人类健康、农牧林业生产、生态环境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农牧业和林业病、虫、鼠、杂草以及其他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类。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供水、供电、供油、供气、供暖等供应中断,道路交通中断,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大型集会等群体性活动踩踏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一、工作目标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及时、有效。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依法开展。
(2)成立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3)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2)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组织管理1、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指挥部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各级政府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落到实处。
4、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卫生监管。
(2)建立卫生监督队伍,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确保卫生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通用版

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通用版一、前言在现代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日俱增。
如地震、洪水、火灾、交通事故等,这些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合理高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显得十分重要。
二、目的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明确各级单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减少潜在的风险。
同时,该预案还能作为常态化管理的依据,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
三、适用范围本总体预案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
四、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与责任1.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各级别的突发事件调度和响应机构如下:-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国家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
- 重大突发事件:省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
- 较大突发事件:市(州)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
- 一般突发事件:区(县、乡)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
2.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的职责:- 国家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范围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迅速指挥各级应急响应机构进行处置。
- 省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本省范围内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协调各级应急响应机构进行处置。
- 市(州)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市(州)范围内较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协调各级应急响应机构进行处置。
- 区(县、乡)级突发事件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本区(县、乡)范围内一般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指导和协调各级应急响应机构进行处置。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突发事件的发生应立即报告上级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报告流程进行上报。
2. 上级应急调度与响应机构收到报告后,根据事件的级别、性质和规模,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机制,并派遣相关部门组成应急指挥小组。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2022)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202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13•【字号】枣政办字〔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枣政办字〔2022〕30号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8月13日枣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为预防灾害性天气、减轻气象灾害,规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东省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范围内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雷雨大风)、大雾、雷电、冰雹、高温、低温、道路结冰、沙尘暴、干旱、霜冻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工作。
1.4 工作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向减轻气象灾害风险转变,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薛城区应急预案公示

为保障薛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薛城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有备、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确保薛城区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薛城区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三、组织指挥体系1.成立薛城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设立薛城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领域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四、预警和预防1.加强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分析。
2.完善应急预案。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本领域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开展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现场处置等工作。
3.现场处置。
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信息报告。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六、善后处置1.调查评估。
对突发事件进行原因调查、责任认定和损失评估。
2.恢复重建。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方案,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3.责任追究。
对突发事件中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薛城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本预案如与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法律法规冲突,以法律法规为准。
敬请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居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预案,共同努力,确保薛城区安全稳定。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详细版)

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现场处置机构
信息联络组:
医疗救护组:
警戒维护组:
后勤器材组:
二、各部门职能
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求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现场求援、保卫、警戒行动,及时向上级汇报突发事故情况,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配合上级和其它职能机关开展求援行动。
信息联络组:及时做好事故情况向组长、副组长汇报,保持信息畅通,做好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络工作。
警戒维护组:主动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医疗救护组:承担现场人员的施救或向临近医院及时疏散救治工作。
三、突发安全事故后应急对策和措施
1、突发事故发生后,事故源周围带队教师、学生于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
2、事故后迅速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求助。
3、领导小组及相关处置机构第一时间赶往事故地,组织求援工作,切断危险源,预防和制止破坏扩大。
4、以救人为第一任务,迅速现场基本施救,并送往临近医院。
5、保护现场,组织学生疏散,维护秩序,劝离围观人员,保障救护通道畅通。
6、阻止学生参加有危险的.事故求援活动。
7、各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学生安抚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8、突发事件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②简要经过和伤亡人数;
③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④已采取措施和控制情况;
⑤汇报人姓名。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桌面演练)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桌面演练)1演练目得(1 )检验总承包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宜性,查找进而完善专项应急预案中存在得问题,提高应急预案得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得应对能力,以及对应急预案得熟练程度。
(2)检验应急体系各方磨合机制,强化各相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与各级人员之间得协调与配合得能力。
(3普及应急管理与应急响应知识,各有关部门通过参加或观摩演练,强化应急管理意识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2演练类型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扌旨南》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指南》(AQ / T 9 0 07—2011)规定,演练类型可分为下列类型:按内容分类:综合演练与专项演练按形式分类:桌面演练与现场演练按目得分类:检验性演练,硏究性演练与示范性演练本次演练类型为:专项演练、桌面演练、检验性演练演练时间:2 018年5月21日演练地点:建管中心三楼会议室3 响应级别本次演练设定为I级应急响应。
即:由总承包部应急指挥小组启动预案,需要总承包部各部门、各分部响应得紧急情况,由总承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实施应急响应。
3. 1应急响应程崩《总承包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关于响应分级得规定:(1)应急响应分级及启动条件结合总承包部突发事彳牛分级标准(共五级),总承包部应急响应分为I级、n级、m级,事件分级与响应分级关系见下图:表3-1 募件分级与应急响应分级关系图(2 )响应程序突发事件发生后,总承包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按照附件10、2应急响应分级标准要求立即做出判断按规定上报突发事件。
同时,按附件10、2突发事彳牛分级标准与5、1响应分级条件,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响应工作:①I级响应程序当发生一般及以上事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事件)时,总承包部启动I级响应。
总承包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 立即请求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如有专项预案启动专项预案),由总承包部常务副总经理组织综合办公室、安质环保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计划合同部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事故发生分部主要负责人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赶赴现场指挥现场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简版)关闭打印评论给好友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日期:2009年3月6日| 浏览1225 次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分类分级1.4适用范围1.5工作原则1.6应急预案体系2组织体系2.1领导机构2.2办事机构2.3工作机构2.4地方机构2.5专家组3运行机制3.1预测与预警3.1.1预测与预警系统3.1.2预警级别和发布3.2应急处置3.2.1信息报告3.2.2先期处置3.2.3应急响应3.2.4指挥与协调3.2.5应急联动3.2.6应急结束3.3恢复与重建3.3.1善后处置3.3.2社会救助3.3.3调查与评估3.3.4恢复重建3.4信息发布4应急保障4.1队伍保障4.2财力保障4.3物资保障4.4基本生活保障4.5医疗卫生保障4.6交通运输保障4.7治安维护4.8人员防护4.9通信保障4.10公共设施4.11科技支撑4.12法制保障4.13气象水文信息服务5监督管理5.1预案演练5.2宣传和培训5.3监督与检查5.4责任与奖惩6附则6.1预案管理6.2发布实施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全市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轻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枣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编制依据依据《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枣庄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涉及跨区(市)行政区划,或超出事发地区(市)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市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凡涉及跨枣庄市行政区域,或超出市政府处置能力,或需要由国务院、省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依据国家和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处置。
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依靠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1.6应急预案体系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市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报市政府备案。
(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包括:各区(市)、枣庄高新区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以及各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各区(市)、枣庄高新区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备案。
(5)社区、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6)举办大型会议、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2组织体系2.1领导机构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领导小组)是全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组长由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委专职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和副市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1)对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一协调。
(2)指导编制、修订、发布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重大应急规划。
(3)决定和部署全市应急工作重大事项。
副市长按照工作分工和在市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以下简称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兼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市专门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2.2办事机构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值班室,下同),是市政府及市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主要职责:(1)承担市政府值班工作,及时掌握和报告市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办理向市政府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保证市政府与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联络畅通,指导全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
(2)办理市政府、市应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决定事项,督促落实市政府领导批示、指示,承办市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活动和文电等工作。
(3)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提出全市应急管理的政策和规划建议。
(4)负责组织编制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协调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指导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
(5)协助市政府领导处置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救援等工作。
(6)组织开展应急事项的信息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协调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负责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送信息。
(7)承办市委、市政府、市应急领导小组及市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工作机构市政府有关部门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1)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
(2)贯彻落实市政府有关决定事项。
(3)承担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的工作。
(4)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要情况和建议。
(5)指导和协助各区(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2.4地方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各区(市)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体系,明确承担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2.5专家组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建立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区(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各区(市)人民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各有关方面资源,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加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加强农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积极协助周边地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1预测与预警各区(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预测预警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
各区(市)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立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数据库,综合分析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上报。
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各区(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整合监测信息资源,依托全市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及相关网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系统。
3.1.2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1)预警级别。
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区域范围,从高到低可划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予以表示。
(2)预警信息的发布权限。
区(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向市政府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
(3)预警通告的内容。
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预警期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通告发布后,预警内容需变更或解除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通告或解除通告。
(4)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
建立防灾警报体系,各级应急机构应充分利用人民防空警报体系发布灾情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