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17-2018年合肥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 、C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A >p
B >p C
B .p
C <p A =p B C .p A >p B =p C
D .p C <p A <p B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图A 、C 中,h A =h C ,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及ρ水>ρ酒精知道
p A >p C
又因为A 、B 中容器中装的都水,h B >h A ,所以
p B >p A
由以上分析知道
p C <p A <p B
故只有D 正确。

故选D 。

2.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高铁的铁轨铺在枕木上
B .《流浪地球》里的车有多个车轮
C .切瓜神器的切片很薄
D .旅行包的提手处做得很宽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A .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对路基的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B .《流浪地球》里的车有多个车轮,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B 不符合题
意;
C.切瓜神器的切片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旅行包的提手处做得很宽大,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3.大气压强的值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1N B.10N C.100N D.10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估测出大拇指指甲表面积是1cm2,根据公式F=PS=105Pa×1cm2=10N.所以选B.
4.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车轴保养时上润滑油
B.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轴承中装有滚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车轴保养时上润滑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润滑程度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
A.力B.压强C.功D.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
在国际单位制中:
A.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合题意;
B.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不符合题意;
C.功的单位是焦耳,不符合题意;
D.功率的单位是瓦特,不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C.势能增大D.势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故选A。

7.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比较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三个容器中,水的密度相同,水的深度相同,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三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故选D。

8.将小铁块儿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B.铁块沉入水底,所以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D.木块所受浮力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小铁块和小木块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以A说法错误.
铁块沉入水底,是因为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B说法正确.
木块漂浮,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但铁块的重力与木块的重力大小不知,所以C. D说法错误.
9.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了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乙图可以反映液体A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
C.物体M受到的浮力方向如图丙所示
D.丁图中的拉力F的力臂为O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在G-m图像中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故A错误;
B.B图中,深度相同时,液体A的压强比液体B产生的压强大,根据p=ρgh可得,液体A的密度大于液体B的密度,故B错误;
C.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C是正确的;
D.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如下图所示,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底部a 、b 、c 三处在水中的深度是相同的,故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也是相同的,故C 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质量为4kg 的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只受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__N ,方向是___,施力物体是___(g 取10 N/kg )。

【答案】重 40 竖直向下 地球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球在飞行过程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它只受重力。

[2]由G mg = 知道,重力的大小
G=mg=4kg ×10N/Kg=40N
[3][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2.有一个矿井,深30m ,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500N 的矿石从井底以0.5m/s 匀速拉向井面,如图,动滑轮重20N ,不计其他摩擦和绳重。

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其中一个工人用的拉力F =____N ,该拉力的功率为_____W 。

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精确到0.1%)
【答案】260 130 96.2%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其中一个工人用的拉力为:
()()11500N +20N =260N 22
F G G =+=动 ; 第二空.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该拉力的功率为:
0.260N?5m /s =130W P Fv == ;
第三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00N ×100%=96.2%500N +20N
W W Gh G W W W Gh G h G G η=====+++有
有总额动动有。

13.如图所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 力______________。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大于变小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则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浮=G+F;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第二空.剪断绳子后,小球会上升,由于原来小球恰好浸没在水中,所以上升后就会露出水面,则上升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所受的浮力变小。

14.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的是______(选填“A”、“B”或“C”);一个实心铁球,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1,放在水银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为F2,则F1∶F2=_____(已知ρ水=1.0×103kg/m3, ρ铁=7.9×103kg/m3, ρ水银=13.6×103kg/m3).
【答案】C 10:79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空.根据p=可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的是C;
第二空.实心铁球,放在水中静止时会下沉,所受浮力为,
在水银中静止时漂浮,所受浮力为,则.
15.城市街道上的路灯离地面很高的,如果路上灯坏了;电工师傅可以坐在如下图所示的修理车上的吊箱里靠近路灯进行修理.该车_____ (填对应的字母)部分是一个杠杆,使用此杠杆的好处是_____.
【答案】OAB;省距离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按照动力臂和阻力臂长短关系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解:修理车的OAB 部分是杠杆,整个杠杆绕点O 转动,即O 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 点,方向沿伸缩臂斜向上,阻力作用点在B 点,方向竖直向下;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此杠杆是费力杠杆,所以它的好处可以省距离.
故答案为OAB ;省距离.
16.仔细观察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_____有关;观察图(乙)发现,将滑动变为_____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装潢师傅常用重垂线来判断图画挂得是否竖直,如图(丙)所示,这是利用了_____.
【答案】作用点 滚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解析】
(1)甲图,小孩用很小的力,大人需要很大的力,原因是力的作用点不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乙图,两个人拉动一个物体,当物体下面垫上圆木时,一个人能拉动物体,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大大减小了摩擦力.(3)丙图,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当图画的边框和重锤线平行时,图画竖直.
点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是方向竖直向下,可以制成重锤,检查桌面是否水平,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17.一座桥长200m ,一列50m 的队伍以2m/s 的速度通过桥,整个队伍在桥上的时间 _____ s ,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 _____ s 。

【答案】75 125
【解析】
【分析】
【详解】
整个队伍在桥上运行的路程
s=200m−50m=150m
整个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s t v =150m 2m/s
=75s 全部队伍通过大桥的路程
s=50m+200m=250m
全部队伍通过大桥的时间 t′='s v =250m 2m/s
=125s 【点睛】
(1)整个队伍在桥上运行的路程等于桥长减去队伍长,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整个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2)队伍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上队伍长,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队伍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18.在我国青藏高原的边防哨所,战士们用高压锅做饭,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_______的原理。

【答案】减小 升高
【解析】
【详解】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青藏高原哨所,由于海拔高度较高,所以那里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利用高压锅煮饭时,可提高锅内的气压,进而提高水的沸点。

19.斜面高为1m ,长为4m ,工人用400N 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1200N 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
【答案】1200 75%
【解析】
【分析】
根据物体重力和斜面高,利用W=Gh 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拉力和斜面的长度,利用W=Fs 计算拉力F 对物体做的总功,利用ηW W 有用总=
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由W=Gh 知道,斜面上拉力做的有用功是:W 有用=Gh=1200N×1m=1200J ;拉力F 对物体做的总功是:W 总=Fs=400N×4m=1600J ;由ηW W 有用
总=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1200η100%75%1600W J W J
==⨯=有用
总.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用功、总功的含义.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1)画出图中热气球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小华用20N的力拉着重为30N的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如图(a)所示),请在图(b)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找到热气球的重心,从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2)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作用点在重点,大小是2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如图所示:
21.请在图中画出人拉重物上升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
【解析】
【详解】
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这种绕法最省力,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如图甲所示,挂钩码前,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直接测量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4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个。

(3)如图丙所示,分别用拉力F1和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1______F2,其原因是F1的力臂______F2的力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接着再用拉力F3使杠杆在图丁所示位置平衡时,则F1__________F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撤去F3,若要求杠杆仍在图丁所示位置平衡,请在B点处画出最小的动力F及其力臂l。

(________)
【答案】达到左力臂3小于大于等于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杠杆平衡时状态有静止状态和匀速转动状态,因此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降,左端上翘,应将杠杆重心向左移,即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三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第四空.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图中,杠杆的左端:4G×3l=12Gl,
B处的力臂为4l,杠杆的右端:F2×4l=12Gl,解得F2=3G,即在B处挂3个同样的钩码;
第五空.如图丙所示,分别用拉力F1和F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1 F2,理由如下:
第六空.F1的力臂大于F2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F2;
第七空.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用拉力F3使杠杆在图丁所示位置平衡与在水平位置平衡相比,钩码拉力的力臂和F3的力臂的比值不变,所以F1等于F3;
第八空.撤去F3,杠杆仍在图丁所示位置平衡,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F最小,最大动力臂为OB,因此在B点处最小的动力F与OB垂直,方向向下,其力臂l为OB,如图所示:
23.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
(1)实验中测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_____,因此小明要拉着木块沿水平力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明在做此探究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格并记录了部分数据.
序号支持面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F压/N 滑动摩擦力f/N
①棉布 2 1.2
②棉布 4 2.4
③棉布 6 3.6
④木板 4 0.8
⑤木板 6 1.2
⑥木板 a 1.6
⑦玻璃板 6 0.6
①小明对③、⑤、⑦的实验数裾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有关;
②根据实验数据,请帮小明同学作出物体在棉布上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象;
(__________)
③分折图象可以得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_关系;由该结论可知:表格中a处的数据应是_____;
(3)下列现象中应用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B.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D.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小明沿竖直方向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如图丙所示,此实验方案中没有控制_____相同,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
【答案】二力平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见解析所示正比8 B 压力大小将切下的一半叠加在余下的物体上方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滑动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需应用二力平衡原理,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量摩擦力。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得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摩擦力大小。

第二空.由③、⑤、⑦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结果测出的
滑动摩擦力大小改变了,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第三空.由表可知,①、②、③实验数据为木块在棉布上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在坐标图中分别描出(1.2,2)、(2.4,4)、(3.6,6)三个点。

因拉力为0时不受摩擦力,所以再描出(0,0),将四个点用线连接,如图:
第四空.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可得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例关系。

第五空.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空格a为接触面是木板时的第三组数据,此时滑动摩擦力为1.6N,是第一组滑动摩擦力的两倍,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可知,此时的压力也应为第一组压力的两倍,即a处应填写数据为4N×2=8N。

第六空.
A.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利用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

C.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使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好。

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以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

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第七空.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积。

沿竖直方向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接触面积改变了,但同时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也改变了,所以这样做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第八空.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接触面积,只需将木块侧放,用另一个大小不同的侧面与木板接触即可。

所以改进措施是:将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甲图实验的弹簧测力示数对比。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打捞上来,物体A的重9000N,体积为0.1m3在5000N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2s内匀速竖直上升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 10N/kg 求: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1000N;(2)10kW;(3)80%
【解析】
【详解】
(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m3=1000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
s=2h=2⨯2m=4m
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为:
W总=Fs=5000N⨯4m=20000J,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
P=W
t
总=
20000J
2s
=10k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
W

有用

100%=
()
G F h
Fs
-

浮100%=
2
G F
F
-

浮100%=
90001000
25000
N N
N
-


100%=80%
答:(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00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k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5.如图,水杯底面积是4×10-3m2.内盛8N的水,水深15cm。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多大?
(3)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多大?
(4)水的重和水对杯底的压力相差多少?
【答案】 (1) 0.8kg ;(2) 1.5×103 Pa ;(3) 6N ;(4) 2N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G mg =可得,水的质量是
8N ==0.8kg 10N/kg
G m g =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为
3331.010kg/m 10N/kg 0.15m 1.510Pa p gh ρ==⨯⨯⨯=⨯
(3)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为
3321.510Pa 4106N m F pS -==⨯=⨯⨯
(4)水的重和水对杯底的压力相差为
8N 6N=2N F G F =-∆-=
答:(1)水的质量是0.8kg ;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1.5×103 Pa ;
(3)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6N ;
(4)水的重和水对杯底的压力相差2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