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怀柔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
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克隆羊
B.千姿百态的珊瑚
C.深海狮子鱼
D.冬眠的蛇
2. 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3. 同学们在实验课上制作并观察各种植物装片,以下装片中显示组织类型最多的是()
A.西红柿外表皮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C.芹菜中的螺纹导管
D.空心菜叶片横切
4.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只能用肉眼观察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5. 在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中,培养皿周边和顶部一侧用黑纸遮盖,其目的是()
A.便于观察鼠妇活动
B.创设一个阴暗的环境作为实验的对照条件
C.避免光的直射,影响实验效果
D.有利于鼠妇在培养皿内活动
6. 科学探究实验中数据的收集一般要取平均值,原因是()
A.简便
B.便于记忆
C.节约时间
D.减小误差
7.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镜头
(如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③
D.②和⑥
8. 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视野内看到一小黑点,分别移动载玻片和目镜,小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物镜上
C.盖玻片上
D.目镜上
9.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上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③④②⑥⑤①
B.③②⑥⑤④①
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②①③⑤⑥
10. 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11. 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A.易于染色
B.能让光线透过
C.防止污染物镜
D.便于放置在载物台上
12.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D.真菌
13.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些细胞,他马上肯定的说出这是植物细胞,原因是这位同学观察到了()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核和细胞膜
C.细胞核和细胞质
D.细胞膜和细胞质
14. 炎热的夏天,西瓜是消暑解渴的时令水果。
营养丰富、入口甘甜的西瓜汁主要来自()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核
15.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16.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
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17.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
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
18. 下表是常见植物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统计表,这些植物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A.豌豆
B.番茄
C.睡莲
D.旱金莲
19.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叶片在黑暗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情况的是()
A. B.
C. D.
20. 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A.酒精、酒精、酒精
B.酒精、清水、碘酒
C.清水、酒精、碘酒
D.清水、清水、碘酒
21.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可概括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
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C.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2. 在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能的做法是()
A.同种植物种得稀疏
B.同种植物种得紧密
C.几种植物种得紧密
D.高矮植物套种并合理搭配
23. 如图所示,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氧气
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24. 有一种号称“世界爷”的植物―巨杉,在其原产地可高达100多米,那么使根吸收的水分能够顺利到达其树冠顶端的动力来自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5. 我们有时会在公园中看到刚刚移栽的树木,树干上挂着输液袋(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其目的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树皮
D.髓
26. 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27. 下列属于玉米、水稻、杨树三种植物花的传粉方式的是()
A.靠蜜腺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B.靠四溢的芳香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C.靠美丽的色彩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D.它们的花多而轻盈,且雌蕊的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适于借助风力传粉
28. 在诗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描述中,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
A.开花→传粉→受精
B.传粉→受精→开花
C.开花→受精→传粉
D.受精→开花→传粉
29. 在观察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中,纵切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30. 花粉除了促进受精过程以外,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其营养价值比牛奶和鸡蛋还要高,被誉为“黄金般的食品”。
花粉在散发前生长在()
A.柱头内
B.胚珠内
C.子房内
D.花药内
31.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2. 下面是NBA篮球明星科比的相关结构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③内
C.图二的a、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D.科比具有“绝杀”之技,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33. 如图是植物气孔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C.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可以张开或关闭
D.图中的气孔是关闭的
34. 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35. 水分散失主要通过植物的哪个器官完成?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对此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每天水分散失量(单位:毫升)
A.甲组每天的水分散失量有差异
B.甲、乙两组间水分散失量有差异
C.第3天的数据过大,应该舍弃不记录
D.实验结果支持“叶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的结论
36. 呼吸作用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是
A.提供水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提供能量
37. 如图表示桃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②和③
B.④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受精
C.a是果皮,由⑤发育而来
D.b是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
38. 北京先农坛里的神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据《唐土名胜图会》卷四记载:“仲春吉亥日,皇帝亲到耕地,至秋夏,奏闻结实,就择吉日,贮之神仓。
”其粮仓顶部开有气窗可以散热,这些热量主要来源于粮食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消化作用
39. 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阴影部位表示缺损部分),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A.①
B.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40. 毛白杨是北京常见树种,它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根尖和茎尖具分生组织,使之不断生长
B.生长发育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开花结果后,杨絮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D.茎中有形成层,细胞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二、综合题
如图为番茄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
答下列问题:
(1)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________。
(2)小明同学想观察番茄细胞和其他的细胞有什么不同,他同时观察了番茄果肉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下图中属于番茄果肉细胞的是________。
(3)显微观察时,光线由反光镜反射进入眼睛依次经过的光路顺序为:光线→反光镜→________→________→镜筒→________→眼睛(填写下列序号即可)。
①通光孔②目镜③物镜
(4)小明切开一个番茄,看到里面有很多籽,这些籽是番茄的________,属于
________器官。
(5)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归纳为________→组织→器官→个体。
三、实验探究题
秋天天气一天天变冷了,树叶随风飘落,某校学生发现:掉落的法国梧桐(学名悬铃木)叶子多数背面朝上,这是偶然现象吗?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请你根据
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对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法国梧桐叶自然落下时多数背面向上。
(2)选叶时应尽量选择大小一致的叶片,目的是________。
(3)探究实验选择了10人进行实验,重复10次。
具体步骤是每人一片叶子,选择同一高度,按口令同时放手,让叶子自然下落,这样做的目的符合________原则,实验结束后,统计了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别求出法国梧桐叶正、背面向上的平均值填在表格中。
(4)实验结论:________。
(5)同学们针对实验结论展开讨论,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下图为叶片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①是________组织,它相对图中②的细胞排列________,含叶绿体________。
(6)经过分析,最后大家得出叶片落地时背面向上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悦悦同学特别喜欢七彩玫瑰,可去花店买一支要好多钱,学习了生物知识后,老师告诉她:你自己也可以做出一朵漂亮的七彩玫瑰。
于是她尝试着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白玫瑰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人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左侧的花瓣显现出蓝色,右侧的花瓣显现出红色。
请分析回答:
(1)在B处将花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木本植物的导管在茎的
________部。
(2)若在A处将花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悦悦同学继续做了下面的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
同时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白玫瑰。
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
快的是_______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花瓣发生了________作用。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因其籽儿可作为食用油原料而被广泛种植。
中国是油
菜种植面积最广且产量最高的国家,近几年来农民种植油菜面积不断扩大。
(1)一株完整的油菜有六大器官,图1中显示的含其中的三种,它们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判断,油菜花为________性花,原因是________。
(3)菜籽油是从油菜的________中榨取的,此结构由________(填图2中序号)发育
而来。
(4)油菜花中最重要的结构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图2中序号),图2中⑨可以
由①、②和________三部分构成。
(5)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做了“长江流域播种期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研究”,得出了如
图3表的数据,请你分析,图中________日期播种的产量最高,为________公斤/公顷;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下,适当早播油菜,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温度
和________等外界因素,进行________作用,积累有机物,使油菜的________生长充分,为后期的开花、结果做好准备。
科普文阅读。
2018年10月29日,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领衔的柑橘团队在《自然-植物》刊物上
发表了《柑橘果实色泽调控功能与进化取得的研究进展》,发现了紫红色柑橘中调控
果皮颜色的基因。
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柑橘果实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且富有营养。
花青苷主要赋予柑橘紫红色的外观品质,这与我们经常
苷,也就没有紫色的柑橘。
邓院士的团队经过研究,找到了一个柑橘中新的调控花青苷的关键基因Ruby2,此基因位于细胞核内6号染色体上,它控制果皮积累花青苷,使其呈现出紫红色。
花青苷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的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对植物和人类健康有着众多积极的作用。
对植物自身而言,首先花青苷赋予了柑橘紫红色的新奇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次,花青苷可以帮助植物抵御各种逆境,如紫外线和低温造成的伤害、吸引昆虫和动物帮助授粉、种子的传播等;另外,对于人类健康来说,花青苷具有很强的高氧化活性,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柑橘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柑橘紫红色的果皮是由于________这种物质的存在而呈现出来的,该色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控制花青苷积累的基因位于________。
(2)北京某学校的温室中引种了柑橘,柑橘在移栽的过程中,为提高其成活率,往往需要在根部带上一些土,目的是为了减少对________的损伤;其次,还需要剪掉一部分叶子,降低________作用。
(3)温室中的柑橘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开花、结果啦!生物课上老师讲过:水果的含糖量是由其积累的有机物的多少决定的。
如图是温室中二氧化碳探测仪测得的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造成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作用,通过该过程,柑橘内的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_;造成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作用,此段时间柑橘内的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
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出:要增加柑橘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北京市怀柔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生物试
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克隆羊、深海狮子鱼、冬眠的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而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的骨骼,不能呼吸,不能够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
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
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不能只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A错误;
如实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全部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B正确;
调查过程中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不能以自己的喜好进行记录,否则在调查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与实际有偏差,影响调查
结果,这种做法是不对的,C错误;
对一些最珍贵的生物要加以保护,但不能只记录这些最珍贵的生物,其它生物也要如实记录,搜集资料,D错误。
3.
【答案】
D
【考点】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解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A、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
分的功能,如西红柿的表皮主要由表皮细胞
构成,属于保护组织,故A不符合题意;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B不符合题意;
C、芹菜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形的导管,在折断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属于
输导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
D、空心菜叶片横切后显示的组织类型有①保护组织:上、下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
②营养组织:包括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
)和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叫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③输导组织:叶脉部分,导管细胞、筛管细胞属于输导组织,故D符
合题意。
4.
【答案】
A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
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
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因此,只能用肉眼观察的说法是错误的。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B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
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
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
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
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
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在观
察鼠妇活动的实验中,培养皿周边和顶部一侧用黑纸遮盖,其目的是创设一个阴暗的
环境作为实验的对照条件,形成明亮和阴
D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试题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C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解析】
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小;目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目
镜和物镜之积,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的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解答】
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小;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小,越短放大的倍数越大。
显
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之积,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的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因此,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
择的镜头组合为①物镜放大10倍,③目镜放大5倍,即放大50倍。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玻片标本的类型和制作
【解析】
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当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和装片,那么,污点一定在物镜。
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解答】
A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简化为“擦”“滴”“撕”“放”“展”“盖”“染”。
【解答】
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②撕取实验材料、⑥将
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盖盖玻片、①染色。
故选A.
10.
【答案】
A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若室内细胞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正确;
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下方移到正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右下方,B错误;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C错误;
镜头污染可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D错误。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B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
试题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
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将所要观察的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能让光线透过”。
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D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