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护理新进展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 放松法
腹式 呼吸法
暗示法
全身放松法
1、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采取轻松自然的姿势,使全身肌肉放松。 2、闭上双目,做1次深呼吸。 3、头脑里想着一幅宁静的景色,每次呼吸时重复说一个对自己有特
殊意义的字或词,如“安静”。 4、当进行上述活动时,循序放松全身肌肉,自足背开始,直至头部
。 5、反复进行15~20min。 6、静坐数分钟,感受全身放松。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01手术非手术康复训练02手术过程功能结局03骨科团队康复团队04多学科协作围手术期康复临床康复功能康复主动康复被动康复运动干预为主注重个主动康复被动康复被动康复管理骨科疾病康复临床路径应用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康复护理学会建立必将促进各科疾病康复护理发展purposecontentinfluencingfactorsrehabilitationnursingorthopedics二骨科康复护理技术照顾者教育者协调者执行者咨询者骨科康复护士的角色骨科康复护理介入愈早效果愈好愈省精力时间经费骨科康复护理介入愈早效果愈好愈省精力时间经费消除肿胀疼痛加速创伤愈合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改善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增强心肺功能提高adl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消除肿胀疼痛加速创伤愈合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改善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骨科康复的part因素1
以治疗者为核心,患者只是一个被动接 受治疗的病人而已,治疗者主要着眼于患 者肢体的“紧”和“松”,以被动的降肌 张力为目的。
被动运动训练
单纯被动训练 持续性牵引训练 连续被动运动
单纯被动训练
原则:
1.对暂时不能活动的关节和肢体,要尽早在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 的情况下进行。
2.速度要十分缓慢,动作要轻柔。 3.每个不能运动的关节和肢体每天应进行2次被动活动,每次活动3遍。 4.病情缓解后由被动改为主动辅助训练,然后再逐步改为主动训练。 5.注意心血管的反应。
体位转移的要求:
避免机体、皮肤再损伤 保持体位稳定舒适 注意保护隐私 鼓励自助
2、放松训练技术
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是指使有机 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练习过程。
放松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肌肉松弛,二是说消除紧张。 放松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机体 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从而使机体保持内环境 平衡与稳定。
一、骨科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 二、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三、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一、骨科康复护理现状及进展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RT
康复评估 时机
入院时 手术后
手术前 出院前
评估是康复护理的基础,是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的前提,也是评价康 复结果的客观标准 。
• 康复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 (1)运动能力:如关节活动度、 肌力、 步态等 ;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心理状况: (4)疼痛评估:
各种康复评定(表)
运动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评定
体位转移种类
自动体位转移:指患者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按照自己 的意志和生活活动的需要。或根据治疗、护理、康复的要求 ,以自我的能力变换体位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助动体位转移:指患者在外力的协助下,通过主观努力而 完成体位转换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被动体位转移:指患者完全依靠外力协助或直接由外力搬 动变换体位,并利用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利位置。
我国护理院校开展康复护理课程不深刻、不全面 医院及相关科室等部门对骨科康复护理知识的教育程度也不够
骨科 康复
骨科 康复护理学
骨科康复
是利用生物力学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骨科 患者的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亚专业。
骨科康复护理学: 是一门研究骨科伤病者及伤残者身体、
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科学。
所有的骨科问题都与康复有关
42
体位转换
体位转换是指通过主动、助动或被动的方式改 变身体的姿势或位置。定时的体位转换一方面可 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 尿路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和肢体挛缩等并 发症;另一方面,康复训练需要体位转换的配合 ,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
体位转移
定义 体位转移是 指人体从一种姿势 转移到另一种姿势 的过程。
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认识偏差
职业、文化程度
卧床并发症
睡眠形态紊乱பைடு நூலகம்
factor 对医护的抵触情绪
心理:焦虑、恐惧、抑郁
功能康复: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 生理需要康复:疼痛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 心理需要康复:信心、依从性 环境合理舒适:光线、地面、扶手、坐、卧、出行等
目标: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 维持现有功能 恢复和改善受损功能等
康复教育落后。课程设置、专科教育都处于起步阶段 病人对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不理解
护士掌握康复护理知识现状
局限于预防并发症
认识康复护理知识狭隘 康复护理知识缺乏
康复护理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成为骨科康复的重要任务
骨科护士工作现状
临床基础护理
错失康复 好时机
护士获得康复护理知识途径
通过临床工作经验积累获得康复护理知识占79% 通过继续再教育的方式获得康复护理知识,占58% 通过在校学习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占57%
持续性牵引训练
原则:
1、牵引的力量应 持续稳定而柔和 2、牵引的时间应持续一个时期 3、牵引的程度不要超过患者疼痛的耐受范围。 4、牵引的作用点要准确地落在被牵引组织的张力的最大点上。 5、牵引应在患者完全松弛的状态下进行。 6、牵引关节所用的力要比牵引肌肉时的力小 7、有任何炎症时,牵张强度都比正常应减少 50%。 8、 热疗方法使局部温度后再进行牵引。
05
传统康复技术(针灸、按摩)
1、体位、体位转换及转移
体位: 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和姿势,
临床上通常是指根据治疗、护理 及康复的需要而采取并能保持的 身体姿势和位置。
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 能位、烧伤患者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
体位摆放的目的
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 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腹式呼吸训练
1.按患者最舒适的位置坐好,双手随意放肘于膝部。 2.放松腹肌,行腹式呼吸。 3.同时尽量扩大胸廓。
3、主动运动训练
以患者为核心,治疗者只是一个老师和帮 助者,患者与治疗者就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关 系,以挖掘与提高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和运 动能力为主。
核心力量训练: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来增强本体感受 腰背肌肌肉力量训练 腰背肌柔韧性训练 腹肌肌肉力量训练 腹肌柔韧性训练 臀肌肌肉训练 胸腰椎关节活动度、深层腰部肌肉柔韧性训练 腰臀肌肌肉、内收肌肌肉柔韧性训练图 腹外斜肌、大小腿后肌群柔韧性训练 脊柱拉伸训练
01
国外康复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细致的康复分科(神经康复、脊髓
康复、骨科康复等)
20世纪70年Hirshberg就提出:康复护士不仅应在生命功
能的维持上,预防继发性残疾上发挥作用,并且在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尤其 在恢复训练上发挥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先全球,将神经康复发展到一定高度。
临床工作3年以下组行为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工作时间较长组 工作6~10年组和10年以上组在康复护理评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指导
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
因素3: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经验积累多,康复护理工作开展越好
因素1+因素2+因素3 :重视年轻护士的教育培养时,更要充分发挥高年 资护士的业务专长
因素4:在现实工作中,护士在进行的康复护理成了义务、免费服务, 使得患者在获得健康服务与护士的付出价值上存在悬殊的差异导致护
骨科病人康复:从局部康复到整体康复
具体:
功能状况的观察与评定: 体位摆放变换与转移的护理 : 预防各种并发症、 继发性功能障碍的护理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护理 : 康复辅助用具使用指导: 康复心理(情志)护理 : 康复环境的管理: ……
康复护理评估是对骨科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潜在能力的判断, 客观、准确地评估其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 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收集、 量化、分析及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020/12/16
Berg平衡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评定标准
躯体一般状况评定、皮肤评估、淋巴结、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020/12/16
疼痛评定、平衡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步态分析、康复心理评定
骨科康复 护理技术
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体位转移技术
01
放松训练技术
02
03
主动运动训练技术
04 被动运动训练技术
基本原则
基 本 程 序
注重使用综合的 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 注重对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基础: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中心功能性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和运 动感觉综合训练
全面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以 辨 证 论 治 为 基 础
?
02
01
治病(手术) + 防残
手术/非手术+康复训练
03
手术过程 + 功能结局
04
骨科团队 + 康复团队
1 早期/围手术期康复 2 康复与手术时机、知识 3 跨科团队 4 多学科协作
围手术期康复
主动 被动 康复 康复
临床康复
主动 被动 康复 康复
功能康复
运动干 注重个 预为主 体化
管理
骨科疾病康复临床路径应用 医护治一体化工作模式 康复护理学会建立,必将促进各科疾病康复 护理发展
PART
01
国外康复发展
1992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举行年会,成立骨科康复协会,使骨 科康复成为骨科唯一的分支专业。
1995年国际康复医学会IRMA与国际物理医学康复联合会 IFPRM合并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
PART
现状
01
欧美发达国家康复科的医师、治疗师与骨科医
师、护士等组成一个一体化治疗小组,共同负责
病人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 多学科混合的小组式工作模式
PART
02
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现代康复 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国内康复发展
1983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成立 ,1988年改称中国康复医学会
1985年在原来医学会的基础上建立了 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
1984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康复医 学专著《康复医学》
骨科康复护士的角色
照顾者
教育者
协调者
执行者
咨询者
骨科康复护理介入愈早,效果愈好,愈省精力、时间、经费
消除肿胀疼痛 维持/增加ROM 增强肌力 加速创伤愈合 预防挛缩畸形 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平衡功能 矫正异常步态
预防及治疗 骨质疏松
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ADL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PART
骨科康复的
消除肿胀疼痛 加速创伤愈合
1986年2月创办了《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
1990年8月卫生部下发《 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其 中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 疗士(师)、物理治疗士 (师)、作业治疗士(师 )的培养及教学计划
康复护理与医护的延续
什么是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一项渐进式,清晰目标及时限划分的过程,使患者重建个人 身体、心理、情绪及社会功能能力。亦让个人、家庭、社会能接纳患者有限 或残余之功能,能尽量发挥其有限的自我照顾能力。
开发新的功能评估的工具、辅助用品用具 研发新的康复治疗技术、方法 加强老年骨科康复的研究 骨科康复护理走入社区和家庭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多学科合作的机理和工作方法
二、骨科康复护理技术
The purpose, cont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康复护理学: 是一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
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
康复护理的几大范畴
康复护理概论
康复护理评定
02
01
康复护理技术
基础护理技术 专科护理技术
03
04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
国内康复护理的现状
我国的康复护理水平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临床 护理水平有差距
康复护理工作内涵的不确定。如:骨伤康复护理的工作 内容有哪些?与治疗师工作如何分工?
维持/增加ROM 预防挛缩畸形
增强心肺功能
增强肌力 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平衡功能 矫正异常步态
预防及治疗 骨质疏松
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
因素1:护士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没有精力与时间对患者进 行康复指导
因素2:对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 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行 为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骨科康复护理新进展
New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目录
summer
Summer a lot of things began to trivial for example, I hide in behind the morning in a hurry to eat text, breathed life back to the story, then through these years of ladder to update a day in and day out of
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考核 ► 康复护理评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指导ADL训练、心理护理和出
院指导及随访都是薄弱环节
► 护士指导患者体位变换、卧床排便、有效咳嗽咳痰、膀胱功能训练等 较多
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有限 计划之延续性 政府、社区机构之长期计划 领导能力和战略方向 成效量度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