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信息化分析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信息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4T01:47:50.65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6月11期作者:裴肖飞[导读] 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为了保证中国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裴肖飞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工务段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为了保证中国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交通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
但是,目前由于铁路工务线路使用时间比较长,次数比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设备损坏,使铁路运输无法正常有效运行。
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铁路工务线路的有效维护。
目前,我国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质量。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维修问题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维护;维护;经营
引言
工务线路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因此一旦其中一部分在运营过程中受损,将会对铁路运输产生直接影响。
同时,中国人口比较多,近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对铁路的依存度比较高。
因此,铁路工务线路需要承受相对较大的荷载,这往往会导致铁路工务线路中的零部件和其他设备的损坏。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1浅谈工务线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维护方法不统一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铁路工务线路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部分地区的铁路工务线路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过,就特定铁路工务线路的维修而言,通常会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相关工作。
然而,在铁路工务线路的实际维修中,由于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维修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铁路部门统一的维修标准和规范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因此,铁路工务线路在具体的养护维修过程中,无法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发展需求,对其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2反向检测技术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领域发展较快,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先进设备被有效引用到铁路工务线路的维修中,实际上涉及到车载倍增器和轨道检查车等。
能够对铁路工务线路的具体指标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
但在数据检测过程中,只能为维修工人提供信息和数据参考,而不能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测试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进一步的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
但是,在具体维修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由于信息和数据的遗漏,无法实现即时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工务线路维修阶段获取一些危险因素的准确性,甚至影响维修的具体效果。
2加强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管理的策略
2.1完善养护方法
为了适应我国的铁路线路的整体情况,加强铁路养护手段的适用性,完善养护的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关的铁路管理部门要及时的对各个地方的铁路工务段的实际养护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及时的研究相关的养护手段的适配性,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手段的优化,同时针对目前不同的轨道结构,相关的技术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检测手段以及检测方案,并进行推广,从而优化我国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体系结构,完善相关的养护方法,进而为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帮助。
2.2完善故障信息的反馈手段以及反馈机制
对于一些铁路线路故障来说,很多时候由于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局限性以及工作的复杂性不能自行的完成,需要将相关的故障信息传到相应的车间部门进行具体的分析。
而影响这一过程效率的具体内容就是故障信息的反馈手段以及反馈机制。
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完善故障信息的反馈方法,增加反馈的效率,同时还要制定应急反馈通道,针对一些重大问题能够更加及时的进行分析并给出处理方案以及处理意见,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养护工作的整体效率,为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3有效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铁道工务线路的稳定性与其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着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想要有效提升铁道工务新路养护维修的实际效果,铁道方面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现阶段铁道养护维修的具体情况,进行对养护维修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同时在具体的养护维修阶段展开安全管理条例的有效落实以及严格实施。
并且养护检查方面的工作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架以及有效落实具有着相对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对检修设备还有施工材料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管,从而使得养护维修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确保铁道工务线路能够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运行。
2.4新设备技能培训
科学的维修管理体系是线路管理的制度保障,而线路工人的专业技能是线路管理的技术保障。
可以说,铁路工务部门的线路维修质量取决于线路维修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能。
线路维护管理水平和线路维护人员的维护技能越高,铁路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越高。
目前,随着铁路工务部门检修和所辖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些管理和维修人员应用新设备的能力不足。
这就要求铁路工务部门正视这个问题,通过专项培训和技术竞赛,确保上线的新设备能够提高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能和能力。
2.5增强安全意识
线路维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促进制度建设和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维护岗位人员安全意识的要求。
只有提高一线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筑牢铁路安全运输的防护墙。
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的将是一线工人。
因此,铁路工务部门要在内部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通过各种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全体员工认识到线路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维护人员强烈的安全意识可以弥补系统管理的空白,大大增强对线路维护的支持。
结束语
线路维修管理作为铁路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铁路能否安全运行。
在一定层面上,铁路线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这也将保障铁路运输和安全运营。
目前,铁路运营的快速发展对线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线路维护管理的升级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只有通过多效渠道的共同推动才能有效实现。
在线路维护管理实践中,应结合制度建设和岗位培训策略,促进线路维护管理应用的升级。
参考文献
[1]吴培元.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及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17):39-40.DOI:10.16661/ki.1672-3791.2020.17.039.
[2]彭明英.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及管理探析[J].经贸实践,2016(23):178.
[3]贾树豪.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及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16,14(14):20+22.DOI:10.16661/ki.1672-3791.2016.14.020.
[4]李国庆.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与管理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02):76.DOI:10.15913/ki.kjycx.2016.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