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方案
1 目的
为标准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治理,准时有效地掌握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预防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依据《X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制定本治理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治理。
.
3 职责
3.1职业卫生治理机构:制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方案的演练;负责爱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在应急救援方案中明确责任人、组织机构、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诊治救护方案等内容。
.
3.2 本单位设备负责人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施,做好记录,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完好。
.
3.3本单位车间治理员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做好演练记录。
4 筹划、实施和运行
4.1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根本内容
根本情形:主要包含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地域的单位、社区、重要根底设施、道路等情形。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运输车辆情形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
4.1.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a)危险目标实在定: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的平安评价汇报
-健康、平安、环境治理体系文件;
-职业平安健康治理体系文件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其他。
b)依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4.1.3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平安、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4.1.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a)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b)组成人员
-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治理人员
-现场指挥人
-救援实施人员。
c)主要职责
-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组织应急方案的演练
-负责爱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4.1.5报警、通讯联络方法: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a)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b)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c)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和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络的方法、方法
4.1.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a)依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b)依据平安运输卡提供的应急措施及和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络后获得的信息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4.1.7人员紧急疏散、撤退: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园地、设施及周围情形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a)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退的方法、方法
b)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法、方法
c)抢救人员在撤退前、撤退后的汇报
d)周边地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法、方法
4.1.8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
a)危险区的设定
b)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方法
c)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d)事故现场周边地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法
4.1.9检测、抢险、救援及掌握措施: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a)检测的方法、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b)抢险、救援方法、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c)现场实时监测及非常情形下抢险人员的撤退条件、方法
d)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e)掌握事故扩大的措施
f)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4.1.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和医院救治: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邻近疾病掌握和诊治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
的处置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
b)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c)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
d)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e)患者医治方案
f)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
g)信息、药物、器材储藏信息
4.1.11现场爱护和现场洗消
a)事故现场的爱护措施
b)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4.1.12应急救援保证
a)内部保证: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确定应急队伍,包含抢修、现场救护、诊治、治安、消防、交通治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
-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安排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电源、照明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平安、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
-保证治理标准目录
1)责任制
2)值班治理标准
3)培训治理标准
4)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检查运输车辆实际运行治理标准(包含行驶时间、路线,停车地点等内容)
5)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治理标准(包含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平安、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检查、维护)
6)平安运输卡治理标准(平安运输卡包含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应急措施、本卷须知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络等内容。
每种危险化学品一张卡片;每次运输前,运输单位向驾驶员、押运员告之平安运输卡上有关内容,并将平安卡交驾驶员、押运员各一份)
7)演练治理标准。
b)外部救援: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单位互助的方法
-恳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专家信息
4.1.13方案分级响应条件: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形分析结果,设定方案的启动条件
4.1.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a)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终止
b)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4.1.15应急培训打算
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养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a)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b)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c)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4.1.16演练打算: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a)演练打算;
b)演练范围和频次;
c)演练组织。
4.1.17附件
a)组织机构名单
b)值班联络
c)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络
d)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效劳
e)外部救援单位联络
f)政府有关部门联络
g)本单位平面安排图
h)消防设施配置图
i) 周边地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j) 周边地域的单位、社区、重要根底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络方法,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络方法
k) 保证治理标准。
4.2 方案定期演练,周期为6个月。
4.3本单位设备负责人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施,做好检查记录,保证救援设施的正常运行
4.4本单位职业卫生治理机构及车间治理员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做好演练记录
5 绩效检查
5.1 职业卫生治理代表每季度检查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执行情形,查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施运行情形以及各部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施检查记录,对本标准的适用性进行评审。
5.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组织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内部审核,觉察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报职业卫生治理代表审批。
5.3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依据劳动者反响意见不定期的对本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觉察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报职业卫生治理代表审批。
5.4 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向X治理者提交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运行情形的汇报,X治理者组织治理评审,不断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6 整改落实
职业卫生治理机构搜集本要求实施过程中的觉察问题,并于15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