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两组孕妇各项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例数血清FT 3(pmol/L)血清FT 4(pmol/l)血清TSH(mU/L)血清TgAb(IU/ml)血清TPO-Ab(IU/ml)对照组30 4.82±0.6216.89±5.31 2.51±0.3175.54±8.6125.54±5.61研究组30 2.32±0.51 5.78±0.540.82±0.9215.54±1.61
15.54±1.61
2.3 研究组孕妇FPG、HbA 1c 的水平与其血清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研究组孕妇的FPG 与其血清FT 3、FT 4、TSH、TPO-Ab、TgAb 的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27、-0.21、-0.29、-0.28、-0.22,P >0.05;其HbA1c 与血清FT 4、TSH、TPO-Ab、TgAb 的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13、-0.12、-0.14、-0.13,P >0.05。
研究组孕妇的HbA1c 与其血清FT 3的水平呈负相关,r=-0.30,P <0.05。
详情见表3。
表3 研究组孕妇FPG、HbA1c 的水平与其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指标血清FT 3血清FT 4血清TSH 血清TgAb 血清TPO-Ab FPG
r 值-0.27 -0.21-0.29-0.28-0.22P 值>0.05>0.05>0.05>0.05>0.05HbA1c
r 值
-0.30 -0.13-0.12-0.14-0.13P 值<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该病的发生可引发不良的妊娠结局。
临床上对妊娠期女性常进行血糖检测,以诊断其是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HbA1c 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相结合的产物。
临床上常用该指标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有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女性一旦发生糖尿病,其甲状腺功能也会受到影响[4-5]。
孕妇在妊娠的过程中,其体内
激素的分泌可发生明显的变化。
甲状腺激素是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激素。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若出现异常,可影响其胎儿的发育[6]。
因此,临床上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FPG、HbA1c 检测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各项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以评估其甲状腺的功能是否受损,据此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母婴的健康。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FPG 与其血清FT 3、FT 4、TSH、TPO-Ab、TgAb 的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其HbA1c 的水平与血清FT 3的水平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李志军.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
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4):140-141.[2] 葛磊.妊娠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抗体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研究[J].西
藏医药,2019,40(1):63-64.
[3] 王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表达特征分析[J].中国
当代医药,2018,25(31):150-152.
[4] 黄晓燕,张高芝,臧循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4):760-763.[5] 曹会荣,梁媛哲,秦淼.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妊娠期糖尿病发
生风险的相关性[J].河北医药,2017,39(24):3787-3788,3791.
[6] 景蓉,李秀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
局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8):66-71.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应用
付 冠,王德强*,刘海萌,王万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颞下颌关节疾病。
近年来,中医外治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
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用中医针灸、推拿、艾灸、穴位注射等外治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
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应用。
[关键词]颞下颌紊乱综合征;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5-0014-0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由咀嚼肌的平衡失调、颞颌关节各组成结构之间的运动失常引起的一种颞下颌关节疾病。
该病患者可出现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等症状及体征[1]。
该病患者多是年龄为20~40岁的青中年人[2-3]。
该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4]。
西医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及神经阻滞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
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应用。
1 用中药外治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中医多采用具有活血行气、舒筋止痛功效的中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
用中药外敷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刘鸿雁等[5]
将15 g 的当归、15 g 的丝瓜络、10 g 的白芷、10 g 的薄荷、10 g 的乳香、10 g 的没药、10 g 的汉三七、10 g 的红花、10 g 的香附、5 g 的细辛、5 g 的冰片、5 g 的血竭、5 g 的川乌置于布袋中,将装有上述药物的布袋放到冷水中浸泡5 min 后蒸15 min。
然后将热敷包放在5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颞颌关节处,每日热敷1~2次,每次热敷15 min。
治疗1周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
王日英等[6]将赤小豆研成细末,用清水将该细末调成糊状,外敷在3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患处进行治疗(每隔2~3 h 将此药糊重新加水调合,反复热敷4~5次后换药)。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
2)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郝晓宁等[7]将21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9例患者。
他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消炎痛片(每次服25 mg,每日服3次)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进行治疗。
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方法是:取30 g 的鸡血藤、15 g 的白芍、15 g 的当归、15 g 的桂枝、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ZR2015PH004)
作者简介:付冠(1990—),男,汉族,山东滨州人,主治中医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针灸治疗骨关节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王德强(1963—),男,汉族,山东滨州人,主任医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疼痛疾病的微创治疗,E-mail:wdqbz@
15 g的元胡、10 g的甘草、10 g的防风、10 g的姜黄、5 g的全蝎,将其放到清水中煎煮,滤出药液。
将此药液放到HY-D02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中,使用该仪器对患者进行离子导入治疗,每次治疗15 min,每日治疗2次。
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0.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8.64%,二者相比,P<0.05。
2用针灸疗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中医常用针刺法、电针法、火针法、温针法、浮针疗法、艾灸法等方法对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用针刺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卫彦等[8]将5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治疗组患者双侧的通里穴、患侧的下关穴进行针刺,每次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应间隔2 d)。
让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痛片(每次服25 mg,每日服3次)进行治疗。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胡芳等[9]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治疗组患者患侧的下关穴进行针刺,进针的深度为1.2~1.5寸。
针刺得气后,采用捻转泻法运针,使针感扩散至患者的颞颌区及耳前部,每次留针30 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采用按摩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方法是:先按揉患者患侧的压痛点,点按其下关穴、颊车穴、阿是穴。
每次治疗15 min,每日治疗1次。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二者相比,P<0.05。
2)用电针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朱东晓等[10]在用电针法对63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下关穴、颊车穴、阿是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针刺得气后,为这些患者连接G6805治疗仪(将输出脉冲波形设置为连续波,脉冲电流的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进行治疗,每次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
杨更森等[11]将18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n=115)和对照组(n=69)。
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
选取的主穴为合谷穴,配穴为下关穴、颊车穴。
针刺得气后,为患者连接BY-7A型电针麻仪,将该仪器的刺激波形设置为连续刺激波,将该仪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70~80次/min。
采用FD-IA型直流电治疗仪对对照组患者的患处进行钙离子导入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0 d。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3)用火针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进行火针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
中医常用火针法治疗经筋病。
张如祥等[12]将7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
为治疗组患者取阿是穴、下关穴、大迎穴、头维穴、耳和髎穴。
对该组患者的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将毫针的针尖烧红,迅速点刺其上述穴位,确保针体直入直出,进针的深度为1~3 mm。
治疗后,对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每隔3 d治疗1次。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阿是穴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1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5.7%和85.7%,二者相比,P<0.05。
常国良[13]在用火针法治疗5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时,取其患侧的下关穴,将26号钨合金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发亮,然后将火针迅速刺入其下关穴,即入即出,每次刺入1~3针,进针的深度为0.5~1寸,隔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治疗的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分别有37例、14例、0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4)用温针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刘婧等[14]将7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治疗组患者的下关穴、牵正穴、颊车穴、阿是穴、合谷穴(双)进行温针灸,每次治疗20 min,每日治疗1次。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日服75~100 mg,分3次服用)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次服500 mg,每日服2次)进行治疗。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指数评分法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5)用浮针疗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张继红[15]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浮针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
用浮针疗法对浮针治疗组的30例患者进行治疗。
进行浮针治疗的方法是:在患者患侧的压痛点进针,使针体与该处皮肤的夹角为15°。
进针后,沿着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向前推进针体,使针体完全进入皮下,以患者压痛点的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为宜,留针6 h后将针拔出。
对常规针刺组患者患侧的下关穴、听宫穴、颊车穴、翳风穴、合谷穴进行针刺。
治疗10 d后,浮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患者,P<0.05。
6)用艾灸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刘春禹等[16]将6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用横向灸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5~10 min后,用雀啄灸法灸其下关穴(患侧)、合谷穴(双侧),每灸6次为1壮,每个穴位各灸6壮。
每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间让患者休息2 d。
让对照组患者口服芬必得(每次服0.3 g,每日服2次)进行治疗。
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
3用推拿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进行推拿治疗具有松解黏连、镇痛及减轻水肿的功效。
魏晖等[17]在用推拿理筋法对3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轻揉其颞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按揉其下关穴、颊车穴等穴位,每次治疗20 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蔡华平[18]在用推拿法治疗18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时,先以掌面旋转、按摩其患侧的下颌关节(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然后按压其下关穴,点按其听宫穴、颊车穴、翳风穴、合谷穴等穴位,最后对其患侧下颌关节的进行旋转、揉摩。
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4用穴位注射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吕雷等[19]将10 mg的曲安奈德、1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1 ml的维生素B12、1 ml的地塞米松、1 ml的丹参注射液及适量的生理盐水配置成5 ml的混合药液,用此药液在34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患侧的下关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每隔7 d治疗1次。
治疗6次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5用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
陈自雅[20]在用电针配合激光疗法对45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下关穴、听宫穴、听会穴、颊车穴进行针刺。
针刺得气后,为患者连接电针治疗仪,每次留针30 min。
进行电针治疗后,用氦氖激光照射患者的上述穴位,每个穴位照射5 min,每日治疗1次。
治疗20次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
胡春燕等[21]将90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0)。
对治疗组患者的听宫穴、下关穴、颊车穴、翳风穴、合谷穴进行针灸,让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片(每次服7.5 mg,每日服1次)进行治疗。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韩燕等[22]
将120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针罐组(n=62)和药罐组(n=58)。
对针罐组患者的合谷穴、太冲穴进行针刺,同时采用由三七、白芷制成的药罐对其进行治疗。
为药罐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罐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后,针罐组患者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的评分、肌肉压痛指数的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均低于药罐组患者,P<0.05。
郝卫国等[23]将53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5)。
对治疗组患者的太阳穴、听宫穴、下关穴、合谷穴进行针刺,同时用葛根汤对其进行治疗。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治疗20 d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二者相比,P<0.05。
尹剑平[24]在对18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患侧的下关穴、颊车穴进行温针灸,同时联用马钱子、细辛、地龙、王不留行等药物对其进行中药贴敷治疗。
治疗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
乔志娟[25]研究用针刺法、颞下颌关节运动法联合激光照射法对73例颞下颌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在该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及颞下颌关节运动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对治疗组患者健侧的合谷穴及患侧的下关穴、颊车穴、牵正穴、翳风穴、听宫穴进行照射治疗。
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6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
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该病患者的痛苦。
目前,临床上多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作为评估其疗效的标准。
这种评估疗效的方法缺乏客观性。
并且,多数临床研究未对该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导致其远期疗效不明确。
这些因素都可影响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颞下颌紊乱综合征相关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在日后的临床研究中,应改良研究方案,加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进而充分论证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8:358.
[2] Manfredini D,Guarda-Nardini L,Winocur E,et al.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axis I epidemiologic findings[J].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Endodont ology,2011,112(4):0-462.
[3] 汲萍,吴钦贞.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治[J].山东医
药,1995(6):45-46.
[4] 柏树祥,柏明曦.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54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3):15.
[5] 刘鸿雁,金岩,赵基佳.中药外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J].齐齐
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9):1026.
[6] 王日英,吕明媚.赤小豆外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J].中
国民间疗法,2002(11):26-27.
[7] 郝晓宁,彭巍,王学金,等.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5):291-292. [8] 卫彦,寇吉友,单丽莉.下关配通里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炎临床观
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2):34-35.
[9] 胡芳,许广里,陈春海,等.针刺下关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炎临床观
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61-1162.
[10]朱东晓,郭树江.电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3例[J].中国针
灸,2002,22(S1):113-114.
[11]杨更森,侯晓薇,周秀英,等.电针合谷为主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
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0(4):17-18.
[12] 张如祥,熊杉.毫火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424-1425.
[13]常国良.火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51例[J].山西中
医,2001(6):35.
[14]刘婧,韩德雄,陈勤,等.温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
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2):827-829.
[15]张继红.浮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
医,2013,35(6):886-887.
[16]刘春禹,陈春海,许广里,等.雷火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炎临床观察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83.
[17]魏晖,徐勇刚.推拿理筋手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31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8):449.
[18]蔡华萍.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J].中医外治杂
志,2000(6):45.
[19]吕雷,张桂兰.穴位注射治疗颞颌关节病34例[J].山东中医杂
志,2011,30(3):177.
[20] 陈自雅.电针配合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45例报告[J].甘
肃中医,2002(4):76.
[21]胡春燕,甘照华.针刺加灸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J].浙江
中医杂志,2013,48(11):804.
[22] 韩燕,郭立华,肖京.针刺结合药罐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英
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5,25(3):31-34.
[23]郝卫国,王美遐.针药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J].内蒙
古中医药,2012,31(15):71.
[24]尹剑平.针药并用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8例[J].中
国针灸,2005(5):322.
[25]乔志娟.针刺、颞下颌关节运动联合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炎
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5):87-89.
用通窍鼻炎药粉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陈 卓,任 娜,楚 露,孟凯强,罗秋风,张 欣,刘继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通窍鼻炎药粉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n=20)、对照组(n=20)和空白组(n=10)。
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为给药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
自造模成功的第14天开始,向给药组大鼠的鼻腔内喷入通窍鼻炎药粉,然后比较三组大鼠的各项指标。
结果:给药1~7 d后,给药组大鼠致敏后30 min内打喷嚏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大鼠。
从给药第3天开始,给药组大鼠致敏后30 min内打喷嚏的次数均稳定在20次以内。
给药3~7 d后,空白组大鼠与给药组大鼠的症状积分相比,P>0.05。
末次给药后,空白组大鼠与给药组大鼠血清IgE的水平相比,P>0.05。
末次给药后,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病理切片中EOS的数量少于对照组大鼠,P>0.05。
结论:用通窍鼻炎药粉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降低其血清IgE的水平。
[关键词]通窍鼻炎药粉;变应性鼻炎;大鼠;症状积分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5-0016-03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810716002)
作者简介:陈卓(1988—),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药新型制剂的开发与应用,E-mail:450419742@;
*通讯作者:刘继平(1978—),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E-mail:liwenjie7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