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设计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设计要点
摘要: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所处地理环境特殊,其地形地质条件实际上并不易于施工,所以在电站道路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参考道路设计规范,结合山地并网光伏电站地形、逆变器以及相变设置位置选择参数,提出设计要点。
所以本文中简单综述了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况与特点,然后着重阐述其电站道路设计要点,简述设计实例。
关键词: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设计要点;断面设计
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由于其建设地形特殊性,所以在方阵布置方面相比于平地并网光伏电站更为分散,在划分电气接线、地形等等条件内容方面更为擅长,所以它的光伏仿真存在无规则特征。
1.光伏电站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况
根据我国《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需要对方阵区道路设计提出相关要求,结合山地并网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优化地形和地质条件,避免光伏电站道路设计规范化、简易化。
实际上,光伏电站道路的是土石方量消耗较大的工程,它在设计过程中要追求减小开挖、降低回填量、在结合方阵布置过程中选择合理化路径,保证道路能够顺利贯穿场区,同时也保证道路可达方阵内的每一座逆变器、箱变都能建立起检修维护技术体系。
目前针对光伏电站道路的分析主要围绕方阵区域的道路建设重要性展开,且它还考虑到如何合理避让路径正常布置太阳电池板区域,确保会车、回车平台设置到。
总体来讲,就是要做到规程规范,确保满足施工经验设置山地光伏电站道路,这对于光伏电站整体建设而言具有指导性价值意义。
2.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的基本特征
山地并网光伏电站在选址用地方面一般选择坡向地面,要充分考虑到耕地、林地合理性保护因素,可选择石漠化程度较高以及地形坡度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不适宜耕种,恰好用于建设光伏电站。
在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保证道路制作形成环路,便于施工运营期间车辆交通顺畅到位,而对于无法满足环线设计道路来说,则需要在道路末端设置回车平台,满足施工设备运输要求,例如可建立消防车回车平台。
大体概括来讲,山地并网光伏点阵方针区域道路的主要特征应该如下:
1.要求道路路径不规则,主要参考方针布置与地形条件选择最优路径。
2.要求道路贯穿场区,满足施工设备运输与运营期间检修维护条件要求。
3.要保证将道路设置为环线,否则可设置回车、会车平台,设置尺寸大约为20x20m[1]。
3.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的道路设计技术要点
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的道路设计技术要点涉及多方面内容,大体来讲是选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以及道路横断面设计,下文逐一展开分析研究。
1.选线设计
在选线设计方面要充分考量到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的交通量与运输车辆实际情况问题,参考我国三级或三级以上道路标准展开设计过程,满足小时单向交通量要求,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其道路选线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所设计道路需选取不利于布置方针区的东西、南北向坡。
第二,应设计道路路线贯穿场区,合理化划分光伏方针,确保方针最远到道路边逆变器距离在300m以内,最大限度满足仿真去直流电缆压降要求。
第三,应设计方便施工期运营期车辆运输要求,最优方案是设计环线,否则可设计回车、会车平台,平台设计要满足车辆掉头要求。
第四,应对场区排水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场址,结合排水需求设计排水沟,如此可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大体来讲,可根据道路排水沟断面设计计算水温数据。
第五,应对道路路线走向进行分析,满足缩短短路集电线路径要求,确保布设到位。
在道路最小转弯半径方面选取20m,不过受到地形或其它条件限制,所以选取半径应该为15m。
(二)路基路面设计
针对道路路基路面进行设计,其设计方法与一般道路相同,保证压实度控制在95%以上,同时路面可设置25~30cm厚度的泥结碎石路面,避免道路扬尘对混凝土、沥青造成影响。
可对路面转弯位置进行加宽设计,保证通过公路路面加宽值展开设计优化。
举个例子,如果路基宽度为6.0m,它的挖方量大约在25000m³,填方量大约在17300m³以上。
在山地公路中,施工土石量增加、路面增宽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它能够确保在山地并网光伏电路设计过程中建立三级单车道路,且路面宽度至少在4m以上,同时在路面两边也能设置宽度在0.5m以上的土路肩[2]。
(三)道路纵断面设计
在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设计中应该分析其纵坡坡长与竖曲线半径,合理设置公路路线。
举例来说,如果某山地公路的设计时速为20km/h,它的最大纵坡规定就应该设计为9%,在
该过程中合理控制道路土石方工程量。
根据光伏电站道路的设计经验看来,其施工建设运输应该满足技术要求,保证施工通行车辆设计到位,建立仿真区域道路纵坡(纵坡坡度控制在13%以内)。
另外采用运输主变压器(80t),将纵坡控制在12%以内。
在这里,要充分考虑到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特殊性,通过通行交通量检验车辆,最大限度减少土石方量,同时降低边坡高度与支挡结构设置内容,这对节省工程投资成本也很有帮助。
4.道路横断面设计
要充分考虑到山地并网光伏电路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由于其道路多建设与坡面之上,所以要充分考量挖填方高度,专门在道路路边设置排水沟。
排水沟可采用浆砌石配合排水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集电线路与道路坡顶位置,优化排水沟与坡脚之间关系。
4.山地并网光伏电站的道路设计案例简析
某山地并网光伏电站中的山地公路总长度为1200.348m,其末端专门设置了25x25m的回车平台,路面宽度按照6.0m宽度进行设计,道路纵坡按照9%情况进行设计。
参考道路状况,基于不同设定条件设置道路纵坡。
即在相同纵坡条件下,道路宽对道路造价产生一定影响,结合道路宽度加宽对某山地并网光伏电站进行设计。
当纵坡减小时,其设计投资成本将有所升高。
结合上述数据标准,某山地并网光伏电站中山地公路的挖土石方量应该在11388.00m³,填土石方应该为5732.00m³,挡墙为850.500m³,综合造价控制在600000.000元。
这同时也说明了某工程的挖方单价一般控制在35元/m³左右,填方为15元/m³,挡墙应该在320元/m³[3]。
总结:
结合本文论述可以了解到,山地并网光伏电站道路在设计环节中应该参考道路设计相关规范。
整个过程中也必须深度分析所处项目地形,合理规划方阵布置方案,对逆变器、箱变设置进行有效规划,确保集电线路走向满足施工要求。
再者,也必须减小土石方开挖总量,如此可有效降低工程整体投资。
通常情况下,可设置道路宽度在6.0m左右,且纵坡坡度控制在9%或以下。
参考文献:
[1]董国飞. 山地光伏电站设计建设的关键技术[J]. 农村电气化, 2020,402(11):65-66.
[2]郭晨彪,张博. 山西山地光伏电站建设方案探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0,194(08):7-8.
[3]史兆培. 伸缩式可调立柱在山地光伏电站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148(06):257-258.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