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
再快小学谢雪
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
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
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76名学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44人。
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
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
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
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
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
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
知识与技能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千米和吨的认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
.混合运算,乘法和加减发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发的混合运算,有小括
号的
混合运算
·年、月、日的认识,大月与小月,平年和闰年。
.面积的认识,面积单位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换
算
.认识几分之一,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一位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认识,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解决问题
·连续两次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简单的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与千米或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2、图形
知识与技能
.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
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解决问题。
.用1平方厘米、l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或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
十、整百数。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法,即从问题入手分析已知条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通过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在图中表示
出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乘加和乘减的运算顺序
2.掌握除加和除减得运算顺序
3.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3.会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2.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通过简单的排序和分组寻找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运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在复习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意识地链接旧知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____年__月__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乘法、混合运算及小数的初步认识和认识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
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
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创设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
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
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实践解决数
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6、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
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
考问题的意识。
7、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
一步探索研究的兴趣与欲望,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
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进度
全册教材共安排69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6课时的全册内容的整
理与复习。
全学期大约还有20%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的
安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