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EI和SCI投稿技巧
学术综述 sci ei

学术综述 sci ei
学术综述是一种综合性文献研究方法,旨在总结、分析和评价特定领域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EI (Engineering Index)是学术文献检索系统,其中SCI主要关注自然科学领域,EI主要关注工程技术领域。
因此,SCI EI学术综述是在这两个文献检索系统中搜索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和评价的学术综述。
SCI EI学术综述的撰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主题:选择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或主题,明确要综述的范围和目的。
2. 检索相关文献:使用SCI和EI等文献检索系统,根据研究主题进行文献检索,获取相关文献。
3. 筛选文献:根据一定的筛选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且质量较高的文献。
4. 分析文献:对选定的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其中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5. 总结研究进展:根据分析的文献,总结该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包括已有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6. 提出展望和建议:在总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对该领域未来
研究的展望和建议,指出可以改进和深入研究的方向。
7. 撰写综述论文:根据以上步骤,将综述的内容进行逻辑组织和写作,撰写出一篇完整的SCI EI学术综述论文。
需要注意的是,SCI EI学术综述应该以客观、全面和有条理的方式呈现,对于每篇文献要有准确的引用和评价。
此外,综述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见解和启发。
ei投稿流程

ei投稿流程EI投稿流程概述EI(Engineering Index)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文献检索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领域。
对于研究人员和学者来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稿到EI数据库中,是提高研究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EI投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 确定投稿目标在投稿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投稿的目标。
EI数据库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包括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
因此,选择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EI期刊或会议是至关重要的。
2. 阅读投稿指南每个EI期刊或会议都有自己的投稿指南,包括投稿要求、格式规范、论文长度等。
在投稿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指南中的要求,以确保论文顺利被接受。
3. 撰写论文根据投稿指南的要求,撰写论文。
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在撰写过程中,应确保论文的逻辑结构清晰,语句通顺,使用词汇丰富,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出现。
4. 格式编辑在论文撰写完成后,需要进行格式编辑。
根据投稿指南的要求,调整论文的字体、字号、行距、段落缩进等格式,使其符合EI期刊或会议的要求。
5. 提交论文完成格式编辑后,即可将论文提交到EI期刊或会议。
通常情况下,EI投稿采用在线提交系统。
投稿者需要按照系统的要求填写作者信息、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等,并上传论文的电子版本。
6. 审稿过程论文提交后,进入审稿过程。
通常,EI投稿会经历初审、专家评审和最终决策等环节。
初审主要检查论文是否符合EI期刊或会议的主题和要求。
如果初审通过,论文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由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的时间通常较长,投稿者需要耐心等待。
最终决策结果可能包括接受、修改后再投、拒绝等。
7. 修改论文如果论文需要修改后再投,投稿者需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修改时应仔细阅读审稿意见,并对论文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修改完成后,重新提交论文。
8. 论文发表如果论文被接受,将进入论文发表阶段。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详细讲解教程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详细讲解教程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全球知名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是科研界评价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因此,撰写并投稿SCI论文是每个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本篇教程将详细讲解SCI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步骤。
1.研究题目选择选择一个有创新性和重要性的研究题目是撰写SCI论文的第一步。
选择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了解该领域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
2.文献综述在撰写SCI论文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并理解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已发表的SCI论文,并作出总结和分析。
这有助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及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研究设计与实验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和问题后,开始进行研究设计和实验。
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合适的方法选择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
4.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完成实验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和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
5.写作论文6.论文修改与润色7.选择期刊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是确保SCI论文发表成功的关键一步。
了解期刊的发表范围和要求,找到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并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指南。
8.提交论文9.审稿与修改10.发表与传播以上是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的详细讲解教程,希望对需要投稿SCI论文的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当然,写作与投稿SCI论文需要耐心和毅力,也需要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

25
3、SCI论文写作-摘要
字数规定:一般不超过250个英文单词。 摘要由四大要素构成: (1)研究目的 一般用1-2句话交代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尽量少的涉及背景信息。 (2)研究方法 主要描述研究对象、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实验手段。 (3)研究结果 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创新性发现,包括主要数据和有无统计学意 义。注意不要简单罗列结果,要有选择、有逻辑地展示有意义的发 现。 (4)研究结论 总结创新性结论及可能的应用价值,也可以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注意与第一句的目的相呼应。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
1
1、什么是SCI
三大检索
(一)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二) EI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三) ISTP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一) SCI 科学引文检索
SCI列在国际三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历来被公认为
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 学技术领域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 从1992年开始,ISI归属于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2016年7月11日,SCI被抛售。
• 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宣布将知识产权业务和科
13
2、SCI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
如何确定SCI期刊分区和IF?
• (1)中科院JCR分区在线平台
/
需要单位付费才可使用;
每年分区表发布之后,可以 在各种科研学术论坛里下载 到Excel或者PDF格式的文件。
SCI和EI期刊投稿的七大经验教训:防止撤稿危险

稿件追踪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来自期刊编辑部的任何信息,则应该通过电话、E-mail或信函等联系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对于网络上传投稿,一般可以在该网址上进行在线查询。
完成稿件返修后也要保持联系并追踪稿件处理的进展。
为了稿件的顺利发表,投稿和返修后要保持与编辑部联系方式的畅通,千万不要因为你的传真不通或E-mail长期不收而影响论文的发表。
2签署版权协议通常一篇文章被录用后,在接到录用通知的同时或稍后,你将收到版权协议书。
此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你(们)正式申明,你(们)将把本论文的着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权授予该杂志社,并保证该论文是作者原创,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或投稿。
填写版权协议书时,要求所有作者都签名(Signature),或者由通信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签名。
签名需要亲手签署,使用英文、中文都可以,甚至签署一个符号也行。
手写签署的同时,还需要用英语打印出作者的姓名,然后再填上填表日期(Date)。
版权协议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杂志社,返回一般有两种方式:a)填完之后邮寄至表上注明的地址;b)传真传过去;c)填完之后扫描下来,作为电子文件附件发过去。
各杂志社的版权协议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还需要填写作者的状态,有的还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等。
二、如何提高SCI、EI期刊录用论文的可能性根据实践及有关文献介绍,笔者提出一些有可能提高论文录用率的参考建议。
1文章质是根本凡进入SCI和EI体系的期刊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期刊,加上全世界投稿数量巨大,它们对稿件的录取要求很高,没有明显创新价值的论文一般是不会被发表的。
2选题对口,并符合期刊所设栏目各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是科技期刊所普遍关注的领域,所以前沿问题的选题一般较易引起期刊编辑的重视。
由于国外对中文文献不太熟悉,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结果或中文文献综述也相对较易被录取。
就论文类型而言,研究报告较易被录取,综述相对较难。
对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综述性的报道也比较为中外期刊所看重。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一、认识SCI论文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
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
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
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一)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经历(开篇) 我是一位农林科技工作者,1992年就参加了工作,不过很遗憾,截止到2019年前,还没有发表过SCI文章。
并不是没有能力发表所谓的SCI,我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是可以发表到SCI杂志的,因为我们对SCI文章没有追求,也可能因为见识太少,目光短浅吧。
现在情况不同了,业绩需要SCI,考核指标需要SCI,提升成果水平需要SCI,成果报奖需要SCI,报人才需要SCI。
很多,看了SCI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不过,我想SCI最大的益处是交流国际化,这也是我在弄第一篇SCI的时候逐渐认识到的。
因为在查找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同行的国外专家发表了很多SCI文章,从中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包括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等都可以借鉴。
可能说到这,会有很多人笑话我了。
做这么多年科研工作,怎么才有这样的想法或感悟呢?No problem!谁让我的科研工作的视野就这么小呢?井底之蛙,认为我们的工作参考一下国内同行的文献就ok了,但放眼世界,真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你也想发表SCI,无论是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经历的研究工作者,跟着我看一看,怎样弄一篇自己的SCI文章。
我现在的感触是,SCI文章没那么难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言归正传,我把我第一篇SCI的发表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我在弄这篇SCI的时候想找到一些捷径,什么百度,付费的广告公司也好,都努力过了。
但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别的信息帮不到太多,也是这样的缘故,我把我的SCI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真的能够帮到大家!关于写作,回过头看,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照猫画虎!刚开始,就是看到拟要发表的期刊,通过各种渠道下载或在线看到已经发表的文章,做参考,人家怎么写就怎么描,觉得别人能发表,自己描个差不多就OK了。
于是就开笔了,真没有想太多,甚至是把原来的中文直接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English,再简单的改一改其中的语病,选词,自我觉得尽量通顺。
实际上,SCI杂志的语言要求不是都一样的,我觉得英语国家的SCI语言要求是很高的。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指被SCI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SCI论文发表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衡量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可以增加学者的学术影响力。
然而,SCI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将介绍一些SCI论文写作和投稿的技巧。
1.选择合适的期刊:在撰写SCI论文之前,需要首先确定目标期刊。
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期刊,同时考虑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因子等因素。
可以通过查阅期刊的网站,了解期刊的投稿要求和审稿流程,帮助你决定是否选择该期刊。
2.精确明确的标题和摘要:文章的标题和摘要是读者判断文章内容是否符合其需求的重要依据。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表达文章的研究主题,摘要应准确、全面地概括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写作摘要时,要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研究要点。
3.清晰逻辑的结构:SCI论文通常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部分的逻辑清晰,紧密衔接,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论文的内容。
同时,要注意遵循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如清晰的段落结构、正确的语法和拼写等。
4.数据和实验的重要性:SCI论文是基于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成果,因此,要充分展示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等细节。
同时,要在结果部分中清晰地呈现数据、图表和图像等,以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研究结果。
6.反复修订和润色:在完成SCI论文的草稿后,应该进行多次的修订和润色。
反复检查和修改论文,确保语言流畅、准确,逻辑清晰。
此外,要注意检查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等细节。
7.有耐心和恒心:投稿SCI论文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在论文被接受之前,可能会经历多次修改和投稿的过程。
因此,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恒心,不断修订和改进论文,直到达到期刊的要求。
从审稿人角度看SCI和EI的文章的写作与投稿技巧

从审稿人角度看SCI和EI的文章的写作与投稿技巧IEEE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要求审稿人从下面几个因素考虑文章:In particular, the review form will rapidly allow you to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items of interest: Qua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rticle;Clarity of Presentation;Suitability for Letters ;Clarity of Figures and Tables (Is color essential?) ;Understandable to Non-Specialists? ;Does Material Need to Be Added or Deleted?Remendation;Do You Want to See the Revised Manuscript?IEEE Transactions on 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审稿要求:Paper Quality :Originality of the Work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pleteness of the Report Work:Reference of the Work of Others :Organization of the Manuscript:Clarity in Writing, Tables, Graphs and Figures :每项有五个等级:Poor Marginal Acceptable Good Prize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审稿方式是打分,没有具体到各项,最后有个总评(General mentary):----------------------------------------------------------------------------------------------------------- Accept without modification:Request modifications:(plete Sections B and C of report form)Reject :(plete Section D of report form)Judgement of Paper: (Use scale of 1-10. 1 = Poor, 5 = Marginal,8 = Good, 10 - Exceptional ) General mentary: ---------------------------------------------------------------------------------------------------------- 在网上可以搜到的一些审稿要求,比如APL的:REMENDATION:Paper Interesting:Original Paper:Sufficient Physics:Well Organized and Clear:Free From Errors:Conclusions Supported:Appropriate Title:Good Abstract:Satisfactory English:Adequate References:Clear Figures:OVERALL RATING:JAP期刊对稿件的要求: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Reviewer Evaluations:REMENDATION:Paper Interesting:Good Use of Space:Sufficient Physics:Well Organized:Clearly Written:Spelling:Good Title:Good Abstract:Adequate References:Clear Figures:TECHNICAL QUALITY RATING:PRESENTATION RATING:如果大家仔细看了这些高质量期刊对审稿人审稿的要求或者说直接点,就是对稿件的要求,大家心里都有底了。
发表EI论文的10大秘密技巧!经典!!

发表EI论文的10大秘密技巧!经典!!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
EI论文分为EI源刊和EI会议,二者都能够被EI、ISTP检索,EI会议相对而言容易发表,所以EI会议还是比较适合大家发表的。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个专门做EI会议的机构,金笔杆中心专业做EI会议论文,金笔杆网址:(复制),1周录用,保证检索。
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
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另外,有时poor writting,不代表真正的语言有问题。
实际上许多文章语言经过润色过了,基本没有问题(当然任何文章挑毛病,总有一两处),但是由于其它一些问题,给编辑一个不好的印象,如cover letter中写得不规范,或图表的标注不确切,编辑一旦印象不好,马上就会给你下一个“poor writting”!所以我们经常见到同一篇文章,一个reviewer对语言表扬,说well written,另一个reviewer则痛骂。
1、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
这三者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
实际上大部分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
至于意见太容易了,诸如说你文章语言有问题呀,不符合杂志要求呀,或质量低呀。
SCI写作及投稿技巧

SCI写作及投稿技巧科学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重要活动,而SCI期刊是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写出高质量的SCI论文并成功投稿是每位科研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SCI写作及投稿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广大科研人员更好地撰写SCI论文。
一、选择合适的SCI期刊在进行SCI写作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水平的SCI 期刊。
SCI期刊根据其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被分为不同级别,因此选择一个影响因子适中且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期刊是很重要的。
另外,还需要了解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如格式、字数、排版要求等),以确保文章符合期刊的要求。
二、撰写SCI论文1.清晰明确的目标:在撰写SCI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确保文章的主题和研究目的是清晰明确的,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了解作者进行的研究。
3.精炼简明的写作风格:在SCI写作中,应该避免冗长繁杂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要力求表达简明扼要。
另外,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标点符号,确保文章通顺流畅。
4.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在SCI写作中,数据和结果是至关重要的,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要确保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以提高文章的信服力。
三、投稿SCI论文1.遵循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在投稿SCI论文时,要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了解期刊对文章格式、排版、字数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文章符合期刊的要求。
2.选择合适的投稿时间:在选择投稿时间时,应该避免在期刊的忙季或假期等时间投稿,以增加文章的被接受率。
另外,要及时关注目标期刊的投稿截止日期,以确保文章能够及时投递。
4.耐心等待审稿结果:在投稿SCI论文后,需要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通常情况下,期刊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对文章进行同行评审,并给出审稿意见。
要及时回复审稿意见,并根据审稿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的来说,SCI写作及投稿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投稿经验。
如何发表一篇EI论文

EI论文分为两种,一种是EI期刊论文,一种是EI会议论文,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论文虽然都是EI论文,但发表途径是不同的,二者是不同的载体,一个载体是学术期刊,一个载体是学术会议,发表EI论文首先要看选择哪一种发表载体。
首先来说说EI期刊论文,期刊论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EI期刊也为数不少,EI期刊论文的发表流程与其他学术论文发表流程相差无几,都要经过三审三校,EI论文需要英文写作,即便是国内被检索的期刊基本上也都是需要英文写作的,EI 期刊论文发表难度要低于SCI期刊论文。
再来说说EI会议论文,会议论文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会议论文投稿需要作者通过会议官网公布的信息和要求来投稿,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宣读后可能会出版论文集,也可能不出版,一般来说出版论文集对作者比较有益处,因为在论文集上的论文才会被EI检索收录,文章就可用于评职或者毕业,会议论文的发表关键在于会议的选择,作者要尽可能选择学术价值高的会议发表。
至于EI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哪个好发表,总体来说会议论文相对容易一些,发表周期也短,但在国内的认可度不是很高,不如EI期刊论文,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尤其近些年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层出不穷,水平也参差不齐,会议论文总体价值不及期刊论文。
以上是对如何发表一篇EI论文的简要介绍,由于需要英文写作,EI论文的发表也是具备一定难度的,英文基础差的作者要尽早做准备打好基础。
科技论文投稿过程及技巧指南

科技论文投稿全过程及技巧1. 1 投稿的方式投稿主要有三种方式:纸质投稿、EMAIL投稿和网上投稿。
纸质投稿一般需要将稿件打印几份,邮寄给期刊编辑部,有的期刊还要求需要论文的软盘或光盘;EMAIL投稿就是将论文以附件形式发给编辑;网上投稿就是期刊有网上投稿系统,将论文在网上提交。
一般国内期刊要求纸质投稿的比较多,而且还有一些国内期刊在纸质投稿后,同时还要将稿件EMAIL给编辑,国外期刊也有要求纸质投稿的,但似乎越来越少,毕竟航空信件来往费时费钱,所以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
EMAIL投稿国内国外期刊都有,但考虑到网络安全和技术的发展,EMAIL投稿也会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
网上投稿是国外期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有直观、迅速和方便的特点,但在网上投稿前需要在网站注册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网上投稿会感到麻烦,但可以将你第一次注册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后再网上投稿时大部分信息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一定要记住注册的帐户名和密码,否则耽误你的投稿计划哦。
纸质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电子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国外的没遇到过,有知道的请告诉我。
EMAIL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细加工技术》,国外期刊比如有“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网上投稿的期刊国内还比较少,如《半导体学报》、《物理学报》、《中国物理》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期刊,国外就比较多了,这里就不举例了。
国内邮寄纸质文章用什么方式寄好呢?我以前用平信邮过的,没丢过,挂号和EMS当然安全迅速了,不在乎费用可以挂号和EMS的。
1. 2 如何投稿有很多水友问自己该如何投稿,其实大概是这些水友第一次投稿吧?如何投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想:一是稿件内容和质量;二是找到适合的期刊;三是熟悉投稿要求和流程;四是经验的积累。
稿件的内容自然和你研究方向有关了,这个不能去强求改变,但与稿件质量相关联的似乎分为好几种,比如研究方向冷与热、实验结果成与败、文章表达优与劣、图形处理好与坏,当中有些我们还是可有作为的,这在以后如何写好论文中进行阐述。
科技论文投稿要点与注意事项解释

科技论文投稿要点与注意事项解释
科技论文投稿要点与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投稿是学术研究中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投稿前,需要细心准备并注意一些重要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以确保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为学术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在投稿前,应该详细研究目标期刊的要求,如格式、字数、版面、内容等。
只有确保论文完全符合期刊的要求,才能有更高的发表概率。
其次,需要细致审阅论文,以确保论文的正确性,确保论文的内容完整性,以及消除语法、拼写和标点等错误。
最后,要注意论文的排版,确保论文排版美观,易于阅读。
此外,在投稿时,还需要考虑作者认证问题。
首先,需要确保作者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次,要注意避免可能的抄袭行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另外,提交论文的文件格式也需要注意。
在提交文件时,应当使用PDF格式,以确保文件内容的完整性,以及阅读的完整性。
如果提交文件使用其他格式,将会影响文件的内容,从而影响文件的发表。
最后,在投稿时,还需要注意撰写投稿信,以及提交文献目录。
在投稿信中,需要充分展示论文的特色与特点,以及论文的独特性,以突出论文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高论文的发表概率。
提交文献目录时,要确保文献的完整性,并且注意标注,以便有利于对文献的识别与检索。
综上,科技论文投稿前应当注意以上几点要点与注意事项,以确保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为学术发展做出贡献。
SCI或EI投稿经验

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转载】1. 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2. 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 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 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 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 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 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 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 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 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转载](2010-11-26 14:19:14)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转载】1. 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2. 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 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 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 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 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 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的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 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 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 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
SCI投稿技巧

一.SCI论文,并没有想像中的难写1.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
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2.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
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
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
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
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
3.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
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
4.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5.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比如美捷登)把关,提高成功率。
二.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
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哪怕是Lancet, NEJM,JAMA等都不妨一试。
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及少数直接收稿)。
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1-2个月。
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要知道,给这则杂志审稿的全非等闲之辈。
他们在一针见血提出里文章的“软肋”的同时,往往会提出许多改进论文的良好建议。
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
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ISI Web of Knowledge 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
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及年发表量等选择。
进入杂志网站并参考其目录和发表的文章均有助于会杂志的选择。
三.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3-4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
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
如果你推荐的审稿人太忙或者太“牛”,他们根本不会理睬一般杂志的邀请,你的文章就可能不能及时找到审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I和SCI投稿技巧
随着学校对科技论文质量与档次的要求提高,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读者欲向SCI 、EI 投稿,由于对投稿要求与方式不太清楚,使本来质量较高的论文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让读者能顺利进入SCI 、EI 刊源, 我们综合专家、有关权威机构的评价标准及各项要求给您如下投稿要求与技巧,也许会对你投稿有所帮助。
一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
(1)SC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主要收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术理论价值高并具有创新的论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 如:
-- 工程管理;
-- 矿业与冶金、材料工程;
-- 机械与电子工程、制造技术;
-- 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
-- 化学与化工、生物技术、轻工纺织与食品工业;
-- 土木建筑工程、海洋与水利工程、船舶工程;
EI 一般不收录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有创新。
二投稿技巧
(1)专家指出投稿首先文章题目要准确,切记题不对文。
中文文章标题常用的xxx 研究(Study on … or Stydies on… )要尽量少用。
实验方法要清晰,达到让同行能明白、能重复的水平。
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实验动物等,尽量用国际上承认和通用的,少用别人找不到的仪器和试剂。
(2)实验结果部分仅写实验结果,讨论和评论的话一句也不要说,适当多用图、表或照片描述实验结果,图、表或照片要清晰、图标要简单明了。
(3)讨论部分最重要,中文文章中讨论的内容太少,英文文章要求将实验的意义、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的分析、某些结果引申的意义和问题、甚至下一步的设想都包括在讨论的范畴内。
(4)另外,论文的书写格式要符合所投寄杂志的要求。
在杂志的最前面或最后面都有对书写格式的要求,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一篇将要投寄的杂志上的文章,按照该文章的格式书写。
三投稿捷径
论文被SCI、EI 收录,学术水平是基础,编排格式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
论文的学术水平再高,如果投稿方向不对,根本不能被ISI、EI 收录。
所以推荐以下几种投稿方式:
(1)应向国内已经被SCI、EI 列入刊源表的期刊投稿。
(2)如果您的论文曾经被SCI、EI 收录过,应多向这些杂志投稿。
(3)投向国际期刊比中文期刊容易进入SCI、EI ,但其学术水平不一定都比中国期刊高。
中国期刊进入SCI的数量有限;在这种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度较大。
应把部分稿件(英文)向国际分流。
如果您在向国外期刊投稿时,需要了解哪些刊物是被SCI索引源收录,以及其影响因子、或编辑部的地址以及它们的投稿方式,请利用图书馆最新制作的试用数据库《SCI期刊信息库》,利用刊名检索就可得到所需信息。
(4)SCI、EI都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
应积极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果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机会少或经费困难,应争取参加
在国内或者校内举办的国际会议,并积极投稿。
SCI、EI对这种国际会议论文集是很有兴趣的。
如“Polymer Preprints”收录率较高。
四参考文献要求
参考文献要精选,应规范。
(1)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因为它可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
如果引用文献大部分是教科书,SCI 、EI 是不收录的。
(2)参考文献的编写,应遵循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把参考文献编写好。
(3)SCI 、EI 要求把文后参考文献全部译成英文。
(4)加注论文来源
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重要论文,不要忘记在篇首页地脚注明标准的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以证明论文价值。
因为这类论文,其项目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论证后批准的课题,受到国内外检索系统的重视。
五英文摘要的要求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
它们在收录一篇论文摘要时,主要是看英文文摘。
所以英文摘要编写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它包括:摘要内容、格式、语句的时态和用词的准确性。
(1)摘要的内容:对于报道性文摘,应当列出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
(2)摘要的长度:100-150 个词,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