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法的流程和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点茶法的流程和特点
宋人吴自牧在其所著的《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味(点茶之妙)、嗅(焚香之雅)、触(插花之趣)、视(挂画之道)被称为宋代“文人四艺”。

其中,宋人四艺,以“点茶”为首。

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

宋代点茶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宋徽宗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茶皇帝”的宋徽宗著有《大观茶论》,详细论述了宋代点茶;明初,朱元璋下令罢供团茶,改贡散茶,从此点茶逐渐衰落。

此外,南宋时期,点茶也由杭州径山寺的日本僧人传到了日本和朝鲜,演绎成抹茶道和高丽茶礼。

宋代点茶可分为以下步骤:
列具——备茶——炙茶——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燲(xié)盏——置茶——调膏——冲点击拂——鉴赏汤花——闻香尝味。

(可结合实际调整)宋代点茶法是中国古代茶艺的一种独特形式,其流程和特点均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茶的热爱和追求。

流程方面,宋代点茶法首先注重备器,选择适当的茶具,如茶碗、茶瓶等。

接着是炙茶,将茶饼进行烘烤,使茶香散发出来。

然后碾茶,将炙烤后的茶饼碾成粉末状,以便更好地冲泡。

接下来是罗茶,用茶罗将碾好的茶末筛过,去除杂质。

择水和取火也是关键步骤,需要选择清洁甘甜的泉水,并采用适当的火候来烧水。

候汤是等待水烧到适当的温度,这个温度对于冲泡茶叶至关重要。

熁盏则是用热水预热茶盏,以保持茶的温度和口感。

最后就是点茶,将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沸水,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与水充分融合,形成悬浮液。

特点方面,宋代点茶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注重茶汤的色、香、味。

宋代点茶法不再在茶中加入任何作料,纯粹清饮,因此更加注重茶汤的品质。

茶汤的颜色以纯白为上,茶香浓郁,口感甘滑。

2. 有较高的点茶技艺要求。

点茶法在碾罗、候汤、冲点、击拂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技艺要求,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节奏,才能冲泡出高品质的茶汤。

3. 重视点茶的环境要求。

宋代品茶有“三点”、“三不点”之说,强调品茶时要有好的天气、佳客和优雅的环境,以及优质的茶叶、甘甜的泉水和洁净的茶具。

总的来说,宋代点茶法是一种充满艺术性和技巧性的茶艺形式,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也为我们今天品味和传承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