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165)[6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三、与苏舜钦
苏舜钦( 1008-1049 ),祖籍绵州,徙籍开封,祖 父苏易简、父苏耆为宋初名臣。景祐元年( 103 4 )进士及第,曾参与范仲淹主持的庆历革新,任 集贤殿校理,后触犯权贵,退居苏州。有《苏学士 文集》。
苏舜钦“状貌怪伟”(《宋史》本传),以诗和梅 尧臣齐名,时称“苏梅”,宋诗至“苏梅”渐渐走 出唐人窠臼。叶燮《原诗》:“开宋诗一代之面目 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苏舜钦诗风奔放 雄伟,粗犷豪迈。
3.4 王安石的诗歌
王令( 1032-1059 ),字逢原,广陵 (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以教授生徒为业, 是一位具有远大抱负的青年诗人。受知于王 安石,作诗则深受韩愈、卢仝、李贺的影响 ,风格浪漫,想象奇特,气魄雄伟,如《暑 旱苦热》。
本章参考书目
《欧阳修集编年笺注》,李之亮笺注,巴蜀 书社 2007 年版。
3.2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二、梅尧臣
梅尧臣( 1002-1060 ),字圣俞,宣州宣城 人,宣城古称宛陵,因而世称“宛陵先生”。 出身农家,科场失意,以叔父梅询门荫入仕 ,长期位居下僚。存诗 2800 余首,有《宛 陵先生集》。
梅诗善写日常生活琐事,为宋诗开辟了更加 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与题材内容趋于 平凡化相应的是,梅诗在艺术风格上追求 “平淡”。
3.3 王安石等人的散文
王安石( 1021 - 1086 )把文学创作和政治 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其诗文都具有浓厚的 政治色彩,风格简洁峻切,代表作《答司马 谏议书》。
曾巩( 1019-1083 )与王安石同时,他是欧 阳修的学生,作文遵循欧阳修的指点。曾文 议论委曲周,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 舒缓,风格平稳古雅。代表作《墨池记》。
《王荆文公诗笺注》,(宋)李壁笺注,上 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
周裕锴 《宋代诗学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
3.4 王安石的诗歌
王安石的诗长于议论,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 治内容,倾向性十分鲜明,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 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河北民》 王安石有不少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也大都寄托了他 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如《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早期诗风尚意气,少含蓄。晚年罢相隐居以 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往年 诗中所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这时大为减退,心 情 渐趋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平淡 。如 一些山水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