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学生自我需求的实现有多种渠道,它既可通过学校的渠道实现,也可通过家庭的渠道实现,还可通过社会的渠道实现。

学生是学校的活动主体,如何在学校期间实现自我的需求,促进其自身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地适应21 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积极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相关概念陈述
主题活动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

[1] 以此作为引申,班级主题活动是指在班级活动中,班级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师生间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

自主,即自己作主,自主是衡量主体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重要指标。

自主发展是相对于企业传统的经营、生产、管理的片面、畸形、被动发展而言的。

自主发展,建立在企业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的基础之上,是内在的、主动的发展。

[2] 将这一定义运用在学生身上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的基础上,将学生外在的、被动的发展转变为学生内在的、主动的发展。

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自主
发展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
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 [3] 同时,马斯洛认为“尊重的
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


[4]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四个方面的自主发展: (一)有
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都有参与到班集
体活动中的内在需求,他们渴望被肯定,渴望在群体活动中展现自己,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因此,班主任可根
据不同的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发展过程,结合班级的
特点积极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来,提
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我校每年都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并举行入场式的比赛,为了激
发同学们能主动参与到校运会中,我设计了一个题为“校运,我能做
什么?”的班级主题活动。

围绕这一主题,我向全班同学进行动员:
去年同学们刚上高一经验不足入场式比赛没拿到一等奖,明年同学们
面临毕业将会比较忙,今年高二正是同学们争取在入场式拿一等奖的
最好时机,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协作精神,为自已的高中生涯留下美好的印象,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能在本届校运
会中做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在入场式比赛中拿到一等奖?经过我的
动员后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一鼓青春的涌动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被激发起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提到入场式队形应如何编排,有的提到入场式的服装应如何搭配,有的提到入场式应体现班级的特色,有的提到入场式要有创意等等。

由于是学生主动参与,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他们渴望能为自已的高中生涯留下美好的印象,都希望自己能为班级做点贡献,因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观能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内在的、主动的需求转变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1 世纪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正慢慢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意识已被大家广泛认同,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独创天下,团队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如前所说,为了实现入场式比赛一等奖的愿景,需要全班同学的通力合作。

首先,体育委员组织班委会成员进行入场式的组织策划。

因为班级54 人全是男生,同学们建议要有全男班的特色,因此,体育委员和班委会成员一致认为应该找一位又高又帅的男同学穿西装打领带戴白手套高举班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面紧跟两位又高又帅同样穿西装打领带戴白手套的两位同学护旗,同学们希望这一创意首先能吸引评委和观众的眼球。

其次,为了让入场式能体现全男班的特点,同学们想到紧跟在三位帅哥后面的是穿着别具特色服装的四位高
大威猛的帅气的男同学(他们的身高都在1米78以上),上身穿蓝白色背心,下身穿牛仔裤,体现运动的气息和青春的朝气,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他们一边进场一边以对角线的方式传接篮球。

队伍的中间是四列纵队组成的一个主要方阵,同学们一边行进一边高喊班级口号“努力拼搏,争创佳绩”,一边将八个大字高高举起。

因为是全男班,学生整齐统一的声音刚劲有力,响彻半个体育场,深深打动了全场师生和评委的心。

最后,为了给观众和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并与前面的队伍遥相呼应,班委会决定安排两位热爱足球的男生穿短装的足球服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他们一边踢着足球,一边表演着各式足球花式,一边进场,又因为是到了深秋,广东的天气已有一丝寒意,他们的一出场已经让全场师生叹服,深深打动了评委和观众的心。

在整个入场式比赛中,由于同学们的口号响亮,队伍整齐,入场式的编排富于创意,我班入场式比赛终于获得一等奖,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同学们在入场式中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心愿,那就是争取获得入场式比赛的一等奖。

在整个入场式
活动中每个同学都不再以个人为中心,他们有的是集体意识、全
局意识,不再计较个人的得失。

当主持人宣布班级获得入场式比赛一等奖时,同学们欢呼雀跃,高兴不已,他们互相击掌、互相拥抱以表示庆贺!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和自豪感!是团队协作的力量产生的效果,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渴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良好体现。

学生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了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了与人合作的态度,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协调处理,妥善解决,这就要求一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素质。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个人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而且在集体中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一定的载体,作为班级的一员,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前面提到,学生想在校运会入场式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仅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大家分工合作,组织协调才能共同搞好。

为了拿到一等奖,各个同学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要统筹协调一些事务,发挥所长,共同完成任务。

体育委员和五个主要的班干组成一个智囊团负责总体的设计并针求全班同学的意见。

如:体育委员负责总的统筹安排,宣传委员负责口号的设计并组织同学们训练,文娱委员负责服装的设计,考勤委员负责考勤等等。

学生通过校运会入场式比赛这一活动提高了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
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进行活动与交流,他们相互了解、相
互尊重,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又挖掘了学生自身的潜能,提升了学生自信自强的意识。

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对自身的肯定。

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获得
的成功将会有力推动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自身
的发展。

如前所述,由于学生在校运会入场式比赛中精心准备,同心协力,最终获得了入场式比赛的一等奖。

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
成功让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增强了自信心。

特别是传接篮球的四位同学和传递足球的两位同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很理想,他们觉
得自己一无是处,常常感到自悲,此次活动的成功,尤其是听到师生们啧啧称赞的声音,让这些平日里难得有机会得到表扬的同学平添了几分自信和满足感,他们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自豪地跟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做到!”。

其实就算是中职学生,他们同样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棒的,但他们同样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正好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给他们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他们在活动中变得更自信自强,翅膀变得更硬,羽翼变得更丰满,将会飞得更高更远!三、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体会
1、要拓宽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2、让学生全员参与,每人都有参与、感悟、体验的过程。

3、班主任只作引导和协调,不包办代替,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取得的成效
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学生在活动中成了活动的主人,参与班级活动已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为积极、主动、快乐,而不再是慵懒、被动、无奈。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符合我校提倡的“参与-体验- 感悟型”德育新模式,让受教育者通过参与、体验和感悟,实现道德的内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