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政治
第Ⅰ卷客观卷(共50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
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学习哲学
3.2015年4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一文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这是基于
①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定功能;②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
进作用;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天象依旧精彩。
除了“常规”的流星雨、水星大距、行星冲日等天象外,天宇还发生了4次日食、月食。
据此,回答4-5题。
4.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对于这些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6.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一一朱熹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一一荀子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一慧能
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一一孟子
7.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8.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转变、创新、低碳”成为人们的新价值观。
这表明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哲学都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
哲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④哲学思想直接蕴含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
恩格斯的话表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①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③预见和指明
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B.德国的古典哲学
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的辩证法
11.右图漫画《水土不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B.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
统一
D.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2.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3.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下列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③人在桥上走,桥流
水不流;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②④ B.①③C.③④D.②③
15.2015年11月4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主要说明( )
A.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的制约
16.2015年1月14日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发生5.0级地震,2015年4月15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发生4.5级地震。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由此可知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17.“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8.“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这句话说明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D.运动具有永恒性
1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辉。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揠苗助长——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1.古代没有照相机,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
因此,经常会出现同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
这表明
①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②画像创作的灵感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④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22.2015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8周年纪念日,斗争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在激励我们前行。
这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规律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D.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23.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有一种观点认为7%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上限。
人们对这一目标的不同看法
①折射出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②是由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③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④受认识的立场、能力和水平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
本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
的步伐,它会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Ⅰ卷客观卷(共50分)
26.(12分)
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效率低下、水环境质量低劣、城市内涝、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社会热点舆情。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浙江省做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加大水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强化水流域各部门的协调,争取3-5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安全饮水问题、污水治理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
(12分)
27.(12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
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12分)
28.(12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始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寻找答案。
调查、讨论研究、起草,再调查、再讨论研究、再修改……调查研究工作贯穿始终,是《决定》起草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里
程碑式的纲领性文献。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的过程及意义。
(12分)
29.(14分)
2003年“神五”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2005年“神六”首次实现了两人五天的太空飞行并开展了太空科学实验,2008年9月“神七”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2013年“神十”宇航员“完美”完成航天任务,安全着陆,航天人树起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战略,在突破了出舱活动之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2020年左右,将建成载人空间站,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14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政治答案
1-5DDDBA 6-10ACBCB 11-15 BDDBC 16-20 ADCAA 21-25BABCB
26.(12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3分)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分)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效率低下等问题表明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2分)
②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和利用条件利用规律。
(3分)“五水共治”要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技术研究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强化水流域内各部门的协调,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分)
2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
(2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或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或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4分)立法法的修改既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反映,又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分)28.(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起草工作组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分)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在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以形成。
(4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决定》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4分)
29 (1)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在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人类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广大航天人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而实现的。
(4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三步走的航天战略反映了航天人在实施行动之前已制定了蓝图、目标和行动步骤。
(3分)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正是在“神五”“神六”等一次次太空飞行的基础上,才使得人们加深了对太空的认识。
(4分)
(4)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指导着人们的实践,促进了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