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生活为例论课堂教学的高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经济生活为例论课堂教学的高效
作者:潘小利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4期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226301)潘小利
新课程指出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盯着单一化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呢?本文以经济生
活教学为例就该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智、能、情三维目标有机整合
三维教学目标是有机联系的,而情感是首要因素,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
维和认知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好,搭好脚手架,这就是教师目标意识的转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政治课堂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
待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去发现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方法交换。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对于“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观点,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让学生将在生活中的消费意识暴露出来,从而产生矛盾,引发
困惑,并由此入手进行分析。

最后学生观点趋于一致,消费要“量入为出”,要“避免盲从”,确保消费的可持续性。

学生智、能、情的发展必须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教师无法代替。

理论研究和实践
经验表明,每个学生均是独立的、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知识、能力和情感均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教师引导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将所教班级的学生按照原有的认知
和情感水平进行分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在政治课上都能获得最大的
发展。

二、师、生、书多边互动有效交流
“教材只是个例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
思维认知水平,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科学地用好教材,通过教师、学生、教材多边互动,给学生搭好脚手架,促使学生在分析教材和学习教材的内容过程中,实现智、能、情三维教学
目标的有效达成。

1.钻研教材内容,克服预设盲目化
我们在教学前应从课程标准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思考在形形色色的经济生活中,与
高中生最贴近的是“消费”,而这恰是对新教材进行布局的一个思路。

在经济生活的教材中,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内容从“消费”活动中常见的“商品”“货币”“价格”等入手,学生不知不觉被带入了经济生活与经济学理论的世界,且行且思,逐渐地揭开经济学的神
秘面纱。

通过对这些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接近其经济学本质,自主发现经济学基本道理:
我们所消费的商品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

这种认知形成后,教材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目光转向“消费”的源头——“生产”上来,“生产决定消费”,很自然地进入
了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接着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整本教材从学生最为
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消费出发,由近及远,层层推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生活
的各个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整个教学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2.把握教学的层次感,提高学习的有序性
第一层次,把握全书的总体思路。

如经济生活:为什么生产(第一单元)—谁来生产(第
二单元)—为谁生产(第三单元)—怎样生产(第四单元)。

第二层次,把握每一单元的思路。

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的总思路是“为什
么生产”,人类为什么要努力生产?教科书的思路:货币—价格—消费—解决“为谁生产”问题。

第三层次,把握每一课的思路。

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第一课的核心是介绍
“货币理论”——神奇的货币,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货币的“神”(神在何处、为什么神)和“奇”(奇在何方、为什么奇)两个问题。

货币的“神”主要通过货币的职能来理解,而货币
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要把握货币的本质则必须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

货币的“奇”主要
通过货币形态的发展来回答,所以,要从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这条线索中解开货币之“奇”:一
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各种信用工具(包括电子货币)。

第四层次,把握每一框题的思路。

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为例,着重帮助学
生理解货币的“神”,就是通过了解货币“神”在何处,进而揭示货币为什么神通广大的问题。

本框题的生活逻辑是: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的产生—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
的职能—纸币。

第五层次,把握每一目题的思路。

以“货币的本质”一目为例,这一目是为解决货币为什
么“神”的问题而作的知识上、认识上的准备。

本目的生活逻辑是: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的产生—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

(责任编辑袁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