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善同行,与友成长,拒绝欺凌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善同行,与友成长,拒绝欺凌》高中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標:通过情境创设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危害,认同抵制校园欺凌的意义。

2.情感目标:通过换位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校园欺凌这一丑恶现象的憎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形成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3.行为目标:通过讨论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的求助方法,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主动规范自身言行,用实际行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准备信纸、大白纸和彩笔。

学生:确定主人公人选,其他各小组以抽签的形式确定情景表演内容,并进行排练;拍摄视频录像;主持人准备主持词。

【教育过程】
一、热点导入,引发思考
图片展示:微博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热搜案例。

主持人: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请看相关数据统计。

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发生校园欺凌后该如何应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情景剧——《柔柔的故事》了解校园欺凌的特征。

在观看过程中,希望同学们遵守活动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事件回顾,明确本次班会的主题及意义。

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参与活动,规范学生行为,避免因言行不当造成对其他同学的无意伤害。

二、深入思考,剖析校园欺凌
情景剧《柔柔的故事》以“校园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小矛盾大升级”“无缘无故的敌意”和“独自被困黑暗之中”四个情境来说明何为校园欺凌。

1.情境一:校园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不要错把矛盾当欺凌
旁白:柔柔是一个内向乖巧的女孩,平时很少说话,成绩优异,在班中担任课代表的职务。

情境介绍:柔柔在发作业时漏发了一本,把小明的作业混在自己的书本中一起背回了家。

第二天,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担心被批评的小明得知是柔柔没有发给自己作业后,冲着柔柔抱怨,指责她给自己惹了麻烦。

主持人:故事中小明的行为是否对柔柔进行了欺凌,为什么?
学生1:在故事中,小明就事论事,柔柔的确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是正常的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是校园欺凌。

学生2:小明虽然没有欺凌柔柔,但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好,柔柔也应当承担责任,向老师解释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让校园欺凌这一抽象名词具体化,引导学生区分普通矛盾和校园欺凌。

2.情境二:小矛盾大升级——矛盾引发的欺凌
主持人: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请第二组同学为大家展示。

情境介绍:小强和浩浩要求柔柔把其他同学的作业借给自己抄,柔柔拒绝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

老师批评了他们的行为,表扬了柔柔秉公办事的工作态度。

走出办公室后,几名同学把柔柔围住了,小强挥了挥拳头说:“就你事多,以后小心着点!”柔柔退到了墙角。

这时,有老师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几名同学便离开了。

回到教室后,
小强称柔柔是“小报告专家”“马屁精”,其他同学也这样叫她。

主持人:此时柔柔的心情是怎样的?小强等人的目的是什么?小强给柔柔起外号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同学也这样称呼她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同学的行为是否对柔柔构成了欺凌?为什么?
学生1:我觉得小强已经构成了欺凌,因为他说要教训她,这是恐吓,柔柔一定很害怕,担心自己会被打。

这些绰号令她感到伤心,是带有侮辱性的。

学生2:小强他们是恼羞成怒,所以用威胁柔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给柔柔起绰号是为了报复,其他学生是跟风看热闹。

学生3:我觉得跟风的同学虽然没有故意要和柔柔作对,但是也伤害到了她,也是校园欺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威胁、侮辱性绰号都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形式,要警惕无意识的校园欺凌。

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3.情境三:无缘无故的敌意——当欺凌成为习惯
主持人:柔柔的遭遇还在继续,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由第三组同学拍摄的视频故事。

播放视频:柔柔的生活慢慢发生了变化,有时她会走着走着被不知从哪里飞过来的篮球或不明物体砸中,看到自己的书包从窗口飞出来,不明昆虫出现在书本上,全班的值日变成了自己一个人。

主持人:柔柔的心情是怎样的?她的同学是出于什么目的做出这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否构成了对她的欺凌?为什么?
学生1:可能是之前矛盾的一种延伸。

学生2:我不认为是矛盾延续,可能就是觉得她好欺负,所以才不断找她的麻烦,我觉得柔柔不仅害怕,而且很无助。

学生3:我觉得柔柔挺孤单的,那些同学对她不仅有人身攻击,还有财产侵害,这些都属于校园欺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人身攻击和财产侵害是校园欺凌的形式,有时校园欺凌的出现是没有具体原因的。

4.情境四:独自被困黑暗之中——欺凌衍生的违法
主持人: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有时校园欺凌是没有具体原因的,柔柔的忍让能否让她摆脱困境呢?请看第四组同学为大家带来的表演。

情境介绍:周末,柔柔和好友玲玲外出,买了新的笔袋。

当这个新笔袋摆在课桌上时,几名同学围了过来,“呦,买新笔袋了,我怎么听说你爸妈离婚了,家里还欠着外债,看来还挺有钱的。

”“我可听玲玲说了,你拿了张百元大钞,买完还剩下不少呢,最近手头紧,剩下的钱先借我用用。


事后,她找到了“出卖”她的玲玲,玲玲很委屈,“对不起,他们向我借钱,我没有,就告诉他们你可能有。

他们还说以后我再和你玩,就让全班同学也不和我好了。


主持人:柔柔的心情是怎样的?借钱的男生对玲玲的做法是否构成了对她们两个人的欺凌?为什么?
学生1:我认为柔柔一定特别难受而且孤独,公开谈论别人家庭的不幸会让人感觉很不好,属于欺凌。

学生2:我觉得柔柔不是出于本心要借给男生钱,他们是在抢劫,不仅属于欺凌,还是违法的。

借钱男生威胁了玲玲,孤立了柔柔,对两个人都造成了伤害,都是欺凌行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开谈论别人的不幸和隐私、孤立别人也是校园欺凌的形式,有些校园欺凌已经触及违法犯罪。

三、聚力合作、制定对策——友善大奉献
1.传递友情
主持人:柔柔的故事令我们痛心,但在我的内心之中仍有一丝庆幸,庆幸我遇到了你们,我的朋友,是你们让我的初中生活变得多彩。

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有很多话想和身边的朋友说,就让我们把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交给你的朋友,回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为曾经的磕磕绊绊说一句“对不起”,为曾经的雪中送炭说一句“谢谢你”。

也请收到卡片的同学写一封回信,感谢你把我放在你的心中。

学生活动:书写并赠送传递友情卡片。

(播放音乐)
主持人:我们了解了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也在书写传递卡片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

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为我们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友谊卡片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传递中感受来源于他人的善意,通过同唱一首友谊之歌,形成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2.教师总结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视频,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观看视频】学生时代受到欺凌的赵某,回到初中报复社会,造成9死10伤的惨剧。

师:校园欺凌不仅是一种校园中的丑恶现象,更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危害到公众和国家的利益。

预防抵制校园欺凌不仅是出于同学间的友情,还能够维护班级团结,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

友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班级会变得更加温暖,生活因友谊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欺凌引发的社会危害,凸显形成和睦友善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