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墅小学教研组研讨课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墅小学教研组研讨课说课稿
教者
黄冬雷
班级
三(2)
科目
语文时间201Fra bibliotek.9.25课题
《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用拟人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明了。
三、关注言语表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课文不仅仅停留在字词的学习上,渐渐开始学会分析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堂课在充分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教学生如何去把握每段的主要内容。在出示了第二自然段太阳公公的嘱咐时,我让学生读读这段话,抓住“嘱咐”二字,让学生用“嘱咐”进行造句,在造句中内化对该词语的理解,进而话锋一转,很自然地问学生文中谁嘱咐谁,嘱咐什么?这个环节,我旨在“读中内化,说中运用”,让学生读懂太阳公公的话,知道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并通过口头概括的方式,把文本语言内化成口头语言。在学生用否定形式概括了“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不要落到表面上金光闪闪的沙漠,也不要落在银光闪闪的湖泊里,而要去黑黝黝的泥土”时,我引导学生用更加简短语句概括“太阳公公嘱咐蒲公英不要去沙漠和湖泊,而要去泥土。”以此让学生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概括段落内容。
一、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堂一开始,我设计了有关“蒲公英”的猜谜导入 ,学生纷纷举手猜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二、注重朗读,提升朗读水平。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让读书声浸润我们的课堂。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二小节是指名读、齐读,第三小节是同桌互读,第四小节是教师引读。为了读准读通第二小节,我先出示两组词语,一组是ABCC词语,让学生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去读课文,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轻松地读准第二小节。第三小节比较长,于是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朗读,让班上的学生也做回蒲公英,进入情境地朗读。“小降落伞大声回答的话”全班齐读,“准备去沙漠的一颗种子”和“另一颗去湖泊的种子”的话语分别请两位同学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范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习得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我适时地指导“金光闪闪”“波光粼粼”,让学生读重一点。
回顾自己的课堂,自己还是放不开,没有把主动权真正地放给学生,没有引导孩子自主地学习,要留点时间给学生写字。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继续注重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训练,要教会学生概括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