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 (2分) (2016高一下·汉台期中)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 .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 .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 .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3.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期末) 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
C .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D . △H=△H1+△H2
4. (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溴化钠的电子式:
C .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5. (2分)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 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
B . 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C .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 电子
D . 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6. (2分)碱金属具有特征的性质是()
A .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 . 良好的导热性
C . 较强的还原性
D . 优良的导电性
7. (2分) (2018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 . K
B . CaO
C . CO2
D . NaCl
8. (2分)(2017·浙江模拟)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 .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
C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不为0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9. (2分)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A . CO和N2
B . O3和NO2﹣
C . CO2和N2O
D . N2H4和C2H4
10. (2分) 2013年12月14日登陆月球的玉兔号”月球车携带了以钚238( Pu)作热源的“同位素电池”以度过极寒的月夜.下列关于 Pu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质子数为94
B . 质量数是238
C . 中子数为94
D . 中子数是144
11. (2分) (2016高一下·绥化期中)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表:
元素代号L M Q R 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890.074
主要化合价+2+3+6、﹣2+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 . L,R的单质与盐酸反应速率为R>L
C . Q,T两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nT<HnQ
D . 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12. (2分)已知反应mX(g)+nY(g)⇌qZ(g);△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
B .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C .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 . 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13. (2分)(2018·洛阳模拟) 乙烯直接氧化法制乙醛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2=CH2+O2 2CH3CHO。
现有人将该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C . 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0.4mol电子,溶液中就有0.4molH+向负极迁移
D . 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2=CH2+H2O-2eˉ=CH3CHO+2H+
14. (2分) (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C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
D . 凡是位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15. (2分) (2016高二上·襄阳开学考)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Ⅰ.原子半径:甲<丙<乙<丁
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甲+丙=乙+丁=8
Ⅲ.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丁>乙=丙=2甲
Ⅳ.乙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乙元素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氢化物含有极性键
B . 四种元素中丙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含氧酸酸性最强
C . 丁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恰好完全反应形成的盐溶液显酸性
D . 乙、丙两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丙的强于乙
16. (2分) (2019高二上·长治期末)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A . 甲烷的电子式:
B . 碳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 .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 . 碳-12原子:
17. (2分) (2015高二上·武汉开学考) 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 己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 .则△H1>△H2
C . 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D .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H=+100kJ•mol﹣1 ,则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1
18. (2分) (2016高一下·金溪月考)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T X Y Z W
原子半径/nm0.0370.0750.0990.1020.143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1+5,﹣3+7,﹣1+6,﹣2+3
A . X的阴离子半径小于T的阳离子半径
B . Y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的小
C . Y单质与Fe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
D . 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19. (10分)(2019·萍乡模拟)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减少其排放,需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1)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和亚硝酸(HNO2)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亚硝酸酸性比碳酸强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
弱酸HNO2H2CO3
Ka1=4.6×10-7
电离常数Ka=5.1×10-4
Ka2=5.6×10-11
A . 常温下,亚硝酸电离常数比碳酸一级电离常数大
B . 亚硝酸的氧化性比碳酸的氧化性强
C . 亚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
D . 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的pH比亚硝酸钠的大
(2) .CO2与NH3反应可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反应2NH3(g)+CO2(g)⇌CO(NH2)2(1)+H2O(g)在合成
塔中进行,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温度为T℃时,按不同氨碳比和水碳比投料时,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中水碳比的数值分别为0.6~0.7,1~1.1,1.5~1.6,则生产中应选用的水碳比数值范围是________。
②推测生产中氨碳比应控制在________(选填“4.0”或“4.5”)左右比较适宜。
③若曲线Ⅱ中水碳比为1,初始时CO2的浓度为1mol/L,则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有数数字至小数点后两位)。
(3)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为乙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温度为________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效率最高。
请解释图中250~400℃时乙酸生成速率变化的原因:250~300℃时________;300~400℃时________。
20. (5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用途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W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X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Y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Z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T存在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吸收紫外线
(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元素T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 W、X、Z、T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3)元素W与元素X、T可以分别形成多种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其中有四种微粒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该反应为:________.
(4)元素X与元素W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于火箭燃料的化合物戊,元素T和元素W以原子个数比为1:1化合形成化合物己,戊与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另一种液体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 (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实验方法(Ⅰ)实验现象(Ⅱ)
①钠与冷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产生白烟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溶
液变成浅红色.与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且可以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符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上下必须对应才得分,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
(2)实验结论(用元素符号表示具体的强弱顺序):
元素的金属性:__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___
(3)上表(Ⅰ)中实验方法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上表(Ⅰ)中实验方法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上表(Ⅱ)中实验现象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 (10分) (2016高二上·广州期中) KI在经酸化的溶液中被空气氧化生成I2 .该反应的速率受温度、酸度、溶剂、试剂浓度等影响,可用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来观测该反应的速率.已知,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在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会降低,高于75℃则不能显色;淀粉浓度越高显色越灵敏、颜色也越深.
实验小组拟用0.8mol•L﹣1 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等来探究温度、酸度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做了A﹣C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为确保A组实验在40℃下进行,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 B组实验中“没出现蓝色”,原因是________.
(4)请你为小组设计D组实验方案,填写空格.以帮助小组完成探究目标.
(5)按你设计的实验数据,请你预测一个t值________,并写出与你预测相对应的探究实验的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
21-1、
21-2、21-3、21-4、21-5、22-1、22-2、22-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