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右翼前旗自然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哈尔右翼前旗自然概况
察哈尔右翼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北纬40°41’~41°13’,东经112°48’~113°41’,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靠卓资县、凉城县,北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相连,属乌兰察布市辖旗,东西最长71.5公里,南北最长59.5公里,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

其中,全旗总户数78680户,总人口234253人,有蒙、汉、回等8个民族,蒙古族占2%。

其中农村人口16万人,镇内人口3.2万人。

是国家扶贫重点旗县。

旗人民政府驻土贵乌拉镇,邮编:012200。

代码:150927。

区号:0474。

拼音:Chaha'eryouyiqian Qi。

【行政区划】察哈尔右翼前旗辖4个镇、3个乡:土贵乌拉镇、平地泉镇、玫瑰营镇、巴音塔拉镇、乌拉哈乡、黄茂营乡、三岔口乡。

设136个村(居)委会,796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察哈尔右翼前旗前身为察哈尔正黄旗,建于清天聪年间。

清太宗将归附的蒙古部落,仿效满州的“八旗制”,编为察哈尔八旗。

康熙十四年(1617年),又编为察哈尔左、右翼各四旗,自此察哈尔各旗改设总管制,不立扎萨克,这就是察哈尔正黄旗的由来。

192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将绥、察改省,察哈尔右翼四旗划入绥远省、属于绥东四旗。

解放后,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旗人民政府设在八苏木印上。

1954年3月,结束绥东旗县并存,取消陶林县和绥东四旗建制,改划为三旗,以原正黄旗为基础,适当调整,改为察哈
尔右翼前旗。

1957年集宁县撤消,改为集宁市,原属集宁县的大部分地区划入察哈尔右翼前旗。

【地形地貌】全旗地貌类型多样,基本由低山台地、平原、丘陵、水面四种地貌组成,全旗平均海拔1600米。

全旗四周为低山、丘陵、台地、沟谷镶嵌分布,起伏较大,中部为幅员辽阔的冲积平原—黄旗海盆地(面积290平方公里)。

整个地形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状,碧波荡漾的黄旗海镶嵌其间。

低山台地:主要分布于旗境内四周,占总面积58.9%。

主要高山有岱青山、大脑包山、磨子山、灰腾梁、琵琶梁等。

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1400~1700米,相对高度为135~435米。

山顶浑圆、山坡较陡、冲沟较发育、切割强烈,组成岩性以变质岩、片麻岩、大理岩及花岗岩为主,呈构造剥蚀地形。

【气候资源】察右前旗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短促,秋季冷凉多雨,冬季漫长寒冷,风力较大,
光能资源年日照时数为3000多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9%。

植物生长季4~10月的日照时数达1900小时;5~9月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生长季日照长,有效利用率高,对长日照植物可促进早熟,有补偿生长期短的效果,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40千卡/厘米²,生长季4~10月,5~9月总辐射量分别约为99千卡/厘米²,75千卡/厘米²。

光合有效辐射总量,约占太阳总辐射量中直接辐射的43%,散射辐射的57%。

植物生长季4~10月、5~9月各自有效热能,分别是323百万大卡/亩,244百万大卡/亩,假如水热条件能够满足,增
产的潜力是巨大的。

热量资源全旗年平均气温2~5℃,土贵乌拉镇4.6℃,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13.5~15.O℃,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7~20℃。

极端最低温度零下34.4℃(1968年12月31日),极端最高温度37.2℃(1961年6月7日),气温年较差33.7℃,日较差冬、夏最小,春秋最大,级端年较差71.6℃。

6~8月气温变化最小,相对温差在5%以内,3月、11月气温变化最烈,相对温差均超过5%以上,大陆性气候明显。

热量资源的四季特点是:冬季严寒慢长,时间长达5个半月,其中大寒期2个月;夏
季温凉短促、入春气温回升快,秋温下降迅速。

由于变化剧烈,农事适宜播种和收获期过分集中,但秋季气温日较差大,正值大秋作物乳熟、黄熟之时,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对于农业生产是一大有利因素。

全旗无霜期99~113天,终霜在5月22日,初霜在9月13日,无霜期最短79天,最长143天,由于无霜期短,缩短了生长期,限制了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

各级界限温度的活动积温和初终期平均值分别为:≥0℃积温2300~2900℃,初日4月1日到终日10月31日,农作期7个月;≥5℃积温2200~2800℃,初日4月15日到终日10月13日,喜凉作物的生长期可以长达6个月;≥10℃积温1800~2400℃。

初日5月8日~终日9月23日,可提供喜温作物生长期5个月。

本旗月平均气
温稳定通过O℃、5℃、IO℃界限积温多年平均值,只有50~60%的保证率,热量资源不足而无霜期短,最适宜种植耐寒作物以及喜温作物的早、中熟品种,对喜温作物的晚熟品种热量则不能保证,但是如果水分条件得到充分利用和满足,提高光能利用率,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有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

降水和蒸发雨量少而季节分配不均匀。

年降水量340~450毫米,最多年份达560.7毫米,最少年份仅236.1毫米,相差一倍多。

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可达246.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6.1%;冬季最少。

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低,连旱日数长,自然灾害频繁。

全旗年降水变率达19.5%,旱灾频率高,有的年份连续无降水可长达3个月以上。

根据资料分析,全旗从1960~1983年的24年中,干旱欠收年10年,占42%;正常平收年6年,占25%,大涝平收年4年,占17%;涝丰年4年,占17%,历年干旱出现的频率为每2.5年出现一次,实际上全旗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而干旱又以春旱机率最多,占59%,平均每5年3遇,因此,干旱是造成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的主要限制因素。

此外冰雹、暴雨、霜冻与气象灾害亦常造成农业减产。

雨水集中、水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年植物生长季4~10月、5~9月降水量分别为355.3毫米和318.6毫米,占全年总量的95%和85.3%。

全旗蒸发强烈,湿润度低成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年湿润度(K)值为0.3~0.6,6~8月份为O.63,相对湿度年值54%,年蒸发量1957.7
毫米,是降水量的5.3倍,春季降水偏少而大风盛行,蒸发强烈,气候十分干燥对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

植物生长季的湿润度分别为O.43和O.49属半干旱季。

全年湿润状况为:冬春干旱、夏季半湿润,秋季半干旱状态。

风能资源全旗年平均风速3.4米/秒,年风车运转3717小时,风能密度120千瓦/米²,实际总功率以每平米大小风力机计算为444千瓦,平均风动力1.2千瓦/日米²,按最理想高能利用率0.4计算,年平均风动力可达0.5千瓦/日米²。

全旗历年平均大风日数24天,最多达44天,在乌拉哈伏砂带以及其它易起风地方,风砂常常埋没幼苗或使籽粒裸缮而影响农作物产量。

【水资源】地表水本旗境内有14条较大的河流分属两大水原,其中11条河流属黄旗海内陆水系。

即霸王河、泉玉林河、磨子山河、谢家沟河、清水河、乌拉哈河、呼和乌索河、纳令沟河、隆圣庄河、大坝沟河,平地泉河;3条河属永定河外陆水系,即西河、黄茂营河、毛虎沟河。

全旗地表水资源较少,且由于地形四面环山、中部为盆地、年径流深地域差异较大。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0.03亿米³,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0923万米³,其中本旗自产6859万米³,境外流入4064万米³,P=75%时,年径流量为5571万米³,其中本旗自产3498万米³,境外流入2073万米³,可开采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为9851.4万米³。

地下水资源本旗地下水类型主要潜水、承压水等。

地下水埋深,水质,水量等要素,随地形降低而呈有规律性变化:即埋藏深度变浅,水量逐渐增大,水质逐渐变劣,矿化度增高。

在四周山区,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小,取水灌溉困难,本旗最大的开采区域为黄旗海盆地和马蓬滩盆地。

全旗境内潜水,承压水总静储量为123675.2万米³,降雨入渗量约17181.6万米³/年,由区外流入202.66万米³/年,流向区外2.613万米³/年,各种自然形式排泄地下水572.97万米³/年,由灌溉和泉等回归地下水总量为1489.41万米³/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多年平均为10712.4万米³,最大允许开采量约为14248.59万米³/年。

本旗地下水质较好,适宜于人畜饮用及农田灌溉。

【土壤资源】全旗低山台地区土壤类型以薄体暗栗钙土、粗骨栗钙土、砾质暗栗钙土等为主,干旱、瘠薄。

草场为山地干草原,覆盖度15~30%,多数地区地下水源贫乏,水土流失较严重。

倾斜平原:位于本旗中部,部分在平地泉至巴音塔拉乡一带,占总面积26.9%。

地势平坦开阔,微倾向黄旗海,海拔1280~1350米,主要上更新纪冲洪积物组成。

草原为底湿草甸草原,土壤类型有暗栗钙土、草甸栗钙土、沼泽土和盐土等。

随地势降低,水源逐渐丰富,地下水储藏变浅,耕地集中,海形平坦,土质较肥沃,有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

丘陵:分布在黄旗海东南部乌拉哈乡、郝家村乡部分地区的为黄土丘陵,海拔1300~1500米,相对高度为35~85米,由上更新纪黄
土及黄土状物组成。

地势起伏不平,
沟谷发育,多呈南北向,为垄状丘陵,自然植被稀疏,风蚀沙化严重。

本旗主要有栗钙、黑钙土、草甸土、盐土及沼泽土5个土类、9个亚类18个土属115个土种。

本旗土壤障碍因素主要有旱薄地、盐渍化和风蚀沙化,各类土壤面积占全旗总面积38.17%,其中耕地占总耕地的44.97%。

旱薄地分布较广占总面积的26.2%,其中耕地占总耕地38.57%;风蚀沙化土壤主要分布在乌拉哈、郝家村乡一带,占总面积的3.15%,其中耕地占总耕地的2.68%;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黄旗海周围的地形低洼地带,占总面积的8.82%,其中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72%。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野生药材有黄芪、黄芩、知母、蔡艽、蒲公英、柴胡、甘草、麻黄、百合、防风等百余种;野生编织资源有芨芨草、芦苇、柽柳、蒲草。

山榆、。

柠条、林榆、虎榛子等;野生果树有山樱桃、山杏、山葡萄等;野生食用菌有蘑菇及少量的发菜。

蜜源植物除荞麦、。

油菜、向日葵外,野生蜜源有草木樨、苜蓿、百里香、马蔺、野茴香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狐狸、獾、黄鼠狼、黄羊、野鸡、野兔、蛇、鹌鹑等。

【农牧业资源】农业用地至2005年全旗拥有耕地73390公顷,播种面积4466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9550公顷,林草地面积140万亩。

草原面积12.09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1.29万公顷。

森林资源本旗森林分布不均匀,山区有林面积多于中部平原地
区,而东部山区林地多于西部。

全旗仅有玫瑰营、高宏店、弓沟、黄茂营、4个乡有林地超过万亩。

而黄家村、礼拜寺、老圈沟、煤窑乡均在千亩左右,最少的大土城乡仅几百亩。

本旗树种较单纯,以小叶杨为主,针叶树有华北落叶松、油松;阔叶树有杨树、白榆、柳、苹果、文冠果、家杏等、多数是人工林,天然林面积占4%,只是些灌木。

林种构成以用材林为主,占有林地52%,蓄积量88360米³;防护林占有林地的44.07%,蓄积量97571米³,此外,有少量经济林和薪炭林。

全旗地域辽阔,据调查有近100多万亩宜林地,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和条件。

目前森林覆被率低,而且分布不均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草场资源全旗天然草场占总面积的43.7%,其中可利用草场占草场总面积84%。

按草场分类系统可分为2类:
山地干草原草场:分布于全旗东西部山区,海拔1600—1700米的山地上,该类草场的土壤多属暗栗钙土和粗骨栗钙土、暗黑黄土、土壤水分含量低、土层薄,组成植物优势种以克氏针茅、百里香、冷蒿、糙隐子草等为主,植被垂直变化不明显,9~16种植物/米²,草群盖度25~30%。

丘陵干草原草场:分布于大土城、三成局、黄家村、弓沟:乌拉哈、水淖、老圈沟等乡的丘陵地区,属典型的草原地带,该类草场所处地形多为起伏的缓坡丘陵、侵蚀明显,土层薄、地表径流严重,岩
石裸露、均以旱生禾草和小半灌木蒿类属优势,植被组成成分差异不明显。

9~13种植物/米²,盖度24~30%。

低湿草甸草场:分布在中部倾斜平原及黄旗海周围,海拔1272~1325米,土壤为壤质栗钙土、草甸土、盐化洪淤土。

优势种植物为芦苇、枳芨、碱茅、披碱草等,7~10种植物/米²,盖度30~97.3Z%。

山地干草原和丘陵干草原草场是构成我旗草场的主体,为主要放牧场,这两类草场面积大、草群低矮,牧草品质优良,干物质多、营养成份含量较高,但草场生产力较低。

低湿草甸草场植被,土壤,水分条件好,是本旗优良的放牧场和天然打草场。

本旗牧草资源种类较多,有饲用植物262种,隶属55科,其中家畜喜食、饲用价值较高的有120余种。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社会经济概况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社会经济概况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社会经济概况
察哈尔右翼前旗牲畜存栏头数
单位:万头(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