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可视化传播
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途径分析
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途径分析丁千千(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601)摘 要:数据新闻是当今新闻业寻求突破的重要途径,大多数的前线记者与媒体已经把数据新闻运用到了实际的报道之中,从而为新闻报道注入全新的动力。
数据新闻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巨大繁杂的数据身后的关系模式,合理运用新型的可视化传播技术,增添新闻报道的形式。
本文将对于数据新闻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借此对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途径2009年,英国的《卫报》在其官方网站中首次推出了数据博客。
起初,数据博客仅仅是用来提供《卫报》新闻报道背后的数据整合,其内容包含了首页,全球数据搜索引擎,互联网中艺术家们的数据可视化作品,以及搜索公共开支的数据等等。
数据博客每日运用谷歌电子表单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新闻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处理,运用处理后的数据为报纸与网站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升级模式数据新闻并不是横空出世,它是新闻行业经过持续的研究整合出来的产物。
在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之中,早已存在了重视在新闻报道之中运用数据的精准新闻学。
在新闻的报道中,也早已运用了收集整合数据的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模式[1],数据新闻伴随着精准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的不断发展而产生。
二、新闻可视化传播途径分析数据新闻的应用从少数记者间的偶然尝试,逐渐的发展成为在新闻行业的系统化研究;从《卫报》等少数欧洲媒体的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领域的新闻改革方向;数据新闻带来的影响也逐渐由新闻行业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当中,并且将各个行业的精英人士聚集起来,开创出了更具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1.数据新闻弥补传统新闻宏观叙事的不足在传统的新闻报道当中,非常注重细节方面的表述。
虽然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之中也拥有着一些对于宏观事物的报道,但是,这种偏于主观报道的文字缺乏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当媒体只对新闻进行中观或者宏观报道的时候,会让读者感到缺乏新闻的事实依据,从而使得新闻宏观的叙事能力不够。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新闻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新闻媒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数据新闻不仅需要具备精准、有力、可视化的特点,更需要满足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易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数据新闻工具“数读”,以满足这些传播要求。
数读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单一性,不仅拥有了新闻的文字内容、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表达方式,更强调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让读者能够通过图表、动画、交互等形式直观地了解背后的数据和信息。
这种形式的数据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更能够准确、全面地传递信息和知识。
但是在全媒体的传播背景下,数据新闻还需要具备多平台、多渠道传播的能力。
数据新闻的利用不仅仅局限在新闻网站上,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不同的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推广。
因此,数读也强调多平台数据的输出,以满足不同平台读者的需求。
它不仅可以提供PC端的数据新闻,还可以定制移动端的数据新闻应用,更方便读者获取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数读已经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网易新闻在报道了2018年美国大选之后,使用数读技术,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选民对于候选人的选择因素的报道。
该报道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图表和交互界面,让读者通过自主选择不同的选项,了解不同候选人受欢迎程度的原因。
这种形式的报道不仅让读者对数据更加深入地理解,也反映了全媒体时代数读工具的出现给新闻报道带来的新变革。
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兴起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文将从新媒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大众媒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新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和新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媒体形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动性强: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创造中。
2.时效性高: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时更新和发布信息。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和娱乐内容。
3.个性化定制:新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定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4.多媒体融合:新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融合,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形式。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获取信息,提高信息的可视化和感知性。
二、大众媒体的兴起大众媒体是指面向广大群众的媒体形式,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新媒体的兴起给大众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媒体的读者和观众逐渐流失,广告收入减少,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2.机遇:大众媒体也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许多传统媒体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在线阅读、视频点播等服务,扩大了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三、大众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多平台传播:大众媒体通过多平台传播,实现了信息的全方位覆盖。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和报纸,大众媒体还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节目的可视化发展趋势
25传媒与发展·研究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流通速度快,人们对信息的筛选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传统广播节目主动选择性低和过耳不留、转瞬即逝的缺点也日益凸显。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直播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因为其便捷方便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观看,一直播、映客、花椒等直播软件充斥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据网络调查显示,人们在空闲时间都会打开直播软件观看视频直播。
作为传统媒体中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广播节目在呈现样态上就显得相对单一,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广播走向可视化的形式也是广播节目的必经之路,是一种新兴的广播节目的生存策略。
1.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传统广播节目发展现状我国从1925年起,开始筹办自己的广播电台,广播作为无线电波一直向广大地区传送类型丰富且多样的节目,在帮助传递社会信息的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起初广播作为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上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广播的传播对象相对于报刊来说不容易受到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传播的内容符合大众的文化程度通俗易懂,这也使广播的服务对象较广泛,渗透性强。
但是其缺点就是播出内容往往转瞬即逝。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互联网等移动端的兴起,人们渐渐习惯了接收碎片化的信息,而只能顺序接收信息的广播节目收听率逐渐下滑。
即使当代人使用传统媒体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传统媒体并没有被取代,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作用和地位由于新技术的引入发生了改变。
”[1]而广播节目又只有声像一种单一的传输方式,相对于电视、电脑、新媒体节目来说缺失了画面感就相对较弱,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只有将广播节目扬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发挥广播节目的理想传播效果。
1.2广播节目的未来趋势随着传播媒介愈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传统广播节目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或者巩固其自身的地位,就必须做出改变。
广播节目可视化其含义就是指将广播节目通过画面的形式进行制作并展现出来,传达出节目本身的信息和广播形式无法传达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创新路径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各种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与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难度越来越低,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样化、可及性强,受众在新闻阅读中有很大的选择和自主权。
新闻媒体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新闻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传统新闻媒体在这种冲击下,时效性低、互动性弱、传播方式线性单一、传播风格严肃刻板的缺点被放大,大批受众流失,传统新闻传播走到了升级或是淘汰的十字路口。
面临这种严峻考验,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这能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指明方向和提供参考,加速传统新闻媒体的革新升级进程。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路径引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还包括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受众也对新闻传播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为了推动新闻传播发展,必须要从新闻传播形式入手,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从而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展潮流,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种种挑战,有效提升新闻传播的质量,推动新闻传播实现更好的发展。
1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征1.1交互性新媒体作为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产物而言,其本身就具备较强的互动性,所以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特征。
现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接收当下热门的新闻。
且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新闻客户端等各种媒体平台了解时事政治和掌握社会动态。
在浏览或观看一则新闻报道后,受众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一新闻报道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对新闻进行点赞或转发,从而让新闻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编辑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回复受众的留言和评论,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有效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在“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成为了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和新需求,实现媒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包括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用户参与度的增强以及内容生态的丰富化。
一、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在“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是重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是线性的:新闻事件发生-记者采访-编辑撰写-排版印刷-传统媒体发布。
而在“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采集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媒体主要依靠记者采访和现场报道来获取新闻素材,而在“四全媒体”时代,采集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社交媒体监测、数据挖掘、网络搜索等多种方式,使得新闻素材更加丰富多样。
2. 制作工具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制作工具也在不断智能化,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新闻素材的自动采集、文字的智能撰写、图片的自动配图等功能。
3. 内容的可视化和互动化:在“四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文字报道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新闻内容的可视化和互动化成为了趋势。
媒体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表等形式来呈现新闻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互动式应用让用户参与新闻内容的创作与传播。
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四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
新闻传播的多元化渠道使得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的重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媒体平台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视频网站、音频平台等正日益崛起,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传统媒体需要将注意力放在新媒体平台上,以及新媒体营销上。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网易数读要求数据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用户需求。
在过去,新闻报道更多地是以传媒机构为中心,通过编辑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新闻的价值和内容。
而在全媒体时代,用户已经成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他们希望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新闻报道需要更加关注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报道,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网易数读要求数据新闻报道更加严谨准确。
数据新闻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为依据进行报道,因此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要求更高。
为了做到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新闻的报导需要建立在可靠数据来源的基础上,并且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验证。
网易数读通过与权威机构合作,获取可靠的数据来源,并由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网易数读要求数据新闻报道更加具有可视化表达的能力。
数据新闻报道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数据信息以图表、地图、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数据的含义。
而在全媒体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图表等可视化方式获取信息。
网易数读要求数据新闻平台具备丰富的可视化表达能力,通过美观、直观的可视化图表来展示数据信息,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网易数读要求数据新闻报道具备互动性。
在全媒体时代,用户对于参与感和互动性的需求日益增强。
而数据新闻平台可以通过交互式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数据新闻的制作和解读中,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
网易数读通过开设评论区、举办在线讨论等方式,让用户能够参与到数据新闻的讨论中,提供更多的反馈和意见,进一步丰富数据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层次。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
“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四全媒体”框架应运而生,它以融合创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新闻生产和传播机制,塑造新的传播生态。
本文将从四全媒体框架下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四全媒体框架下的新闻生产1. 资源整合与内容生产四全媒体框架下,媒体机构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以及移动媒体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网络。
在新闻生产方面,媒体机构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各类媒体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信息的聚合度和可视化程度,以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四全媒体框架下的内容生产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之外,还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充分挖掘用户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深入的内容服务。
通过不同形式的故事叙述和媒体编排,为用户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内容。
2. 数据驱动与智能化生产四全媒体框架下,数据驱动的新闻生产模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媒体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从而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内容。
数据分析也可以为编辑和记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来源,促进媒体内容的创新与优化。
智能化生产是四全媒体框架下的另一重要特点。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媒体机构可以实现新闻生产的智能化编辑、智能推荐和智能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内容质量。
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快速的新闻稿件撰写,利用推荐算法实现更加精准的内容推送,以及利用智能生产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内容制作。
3. 用户参与与共创在四全媒体框架下,用户参与和共创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
媒体机构需要充分重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倾听用户的声音,提供开放的平台和渠道,鼓励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全过程。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互动、分享等方式,参与到新闻报道、编辑和生产中,共同打造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新闻内容。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
数据新闻新发展: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数据新闻是指基于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通过呈现数据来展示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新型新闻形式。
在全媒体时代,数据新闻的传播要求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网易数读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据新闻平台,正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传播需求。
一、数据新闻的传播要求1. 多渠道传播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而是包括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多个渠道。
数据新闻需要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呈现,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互动性传播数据新闻需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性,使受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
通过交互式可视化和数据探索功能,数据新闻可以让受众参与提升传播效果。
3. 实时传播新闻事件发展迅速,数据新闻需要具备实时的传播能力,及时更新数据和报道,以保持其新闻价值和时效性。
4. 多样化传播形式数据新闻不仅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传统传播形式,还可以通过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以提升视听效果和受众体验。
二、网易数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实践网易数读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号、微博、微信等多个平台进行数据新闻的传播,以确保消息能够覆盖更多的受众群体。
网易数读也与其他媒体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报道、转载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
网易数读注重数据新闻的互动性,通过交互式图表、数据可视化工具等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挖掘数据的内涵,并参与其中。
网易数读还设立了专门的数据互动页面,针对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数据探索和互动交流。
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网易数读会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实时数据新闻报道,及时更新数据和相关报道,以保持其新闻价值和时效性。
网易数读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以展示事件的长远影响和背后的故事。
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图表报道外,网易数读还将数据新闻以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通过视频讲述数据新闻背后的故事,通过动画呈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虚拟现实展示复杂数据的立体效果,以提升报道效果和受众体验。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新闻传媒中的应用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新闻传媒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媒行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其中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庞大的数据变得更直观、更清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兴趣阅读。
同时,这种技术也可以帮助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更好地分析和展现数据,为读者提供更准确、更客观的信息。
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数据可视化技术是通过图形化展示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多种媒体上实现,包括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等。
在新闻传媒行业中,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将数据表格或者图表组合成可视化的点线面图等,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图表、地图、热力图等图形来展示数据。
此外,还有像网络分析、时间轴图、控制面板等比较高级的技术。
这些技术用起来不仅可以表达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可以代表更具有情感色彩的信息,例如将一个有关犯罪率的地图绘制成深浅不同的颜色,就可以将该地区的犯罪率以一种易于感性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新闻传媒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从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福利到个人金融管理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应用。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新闻热点可视化在热门新闻报道中,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更好地展现数据,并从中探寻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有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地图上标出各个地区的情况、人口、气候等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到新闻事件产生的环境和背景。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图表或电话拨打询问,从读者的角度了解他们对这些数据的看法。
2.趋势可视化趋势和预测是新闻传媒行业中的重要部分。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新闻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把复杂的预测过程变得更容易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采用相应的图表或动画来表现预测的结果,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预测的趋势如何不断变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效果分析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效果分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传播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行业的数据系统不断扩大,系统运用并产生的数据也呈爆发式增长。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不断发展,以求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因此又被称作“数据驱动新闻”。
开放的数据、严谨的叙事逻辑、恰当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共同构成数据新闻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
2017年,英国传统报纸《卫报》在其官网设立了“数据博客”,率先开启了数据新闻实践的先河。
在中国,从2017年起,包括搜狐、新浪、網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在内的国内媒体紧跟世界潮流,最先开始数据新闻的实践,掀起了数据新闻本土化的实践热潮,从而逐渐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和运作体系。
一、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发展需求新闻生产研究表明,媒介能够试图发展出来一种新的样式来组织、建构以及展示信息并形成常规。
数据新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表格、图像甚至动画将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完全展现在受众眼前,因此,可视化是数据新闻最具创新表现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数据新闻异于传统新闻,并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新闻就其历史来说,它是新闻报道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新闻报道方式不断地适应目前信息环境变化不断探索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模式。
全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互通发达,微博、微信等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发布的第一平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发布新闻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必须具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度以便能够成为新闻的第一发布者。
大数据便是在此环境中发展起来。
记者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收集结合利用方面,可以通过对数据的追踪统计,从数据的变化中发现事态变化的端倪,从而根据数据找事实,完成一项调查报告,做到快捷、简洁、方便。
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受众的参与性。
在大数据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受众可以随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时随地发布简洁明了的短新闻,使得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
浅谈全媒体时代的“四力”
浅谈全媒体时代的“四力”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在这样的时代,如何应对并驾驭这样的信息大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我们需要掌握一种全新的能力,即“四力”,这四力分别是:传播力、创新力、融合力和精准力。
首先是传播力,全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形式,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传播力不仅包括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的把握,还需要具备信息传播的技巧和策略。
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制作有趣的短视频,或是利用热点事件引爆话题等。
传播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站在时代的潮头,把握住传播的主动权。
其次是创新力,全媒体时代需要不断创新的信息形式和内容。
信息的传播形式在不断变化,用户对信息的接受也变得更加挑剔和多样化。
创新力包括对信息内容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以及对信息形式的创新和变革。
比如在文字信息上加入图片和视频,增加信息的立体感和可视化效果;或是在视频内容上加入互动元素,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增加内容的吸引力。
创新力的培养需要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实践,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才能创造出更加吸引人的信息产品。
再次是融合力,全媒体时代需要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而是包括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体。
融合力需要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灵活转化和有效整合,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将不同形式的信息整合为一个整体,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比如一篇文章除了文字内容外,还可以附带图片、视频和音频,让信息更加生动有趣、复合味道。
融合力需要对不同形式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需要对技术的熟练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完美融合。
最后是精准力,全媒体时代需要精准的信息定位和精准的受众定位。
信息的量大了,但是质量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精准力需要对受众的需求和喜好进行深入了解,为他们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待。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五力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实现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五力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实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特点规律探析
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特点规律探析作者:***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3年第08期新闻信息是人们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们了解社会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传播手段和传播主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新闻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概述内涵全媒体的内涵。
所谓“全”,是指覆盖面广,包括报纸(含杂志)、广播(含电视)、网络(含手机)等。
“媒”,指各种媒介。
因此,全媒体即指涵盖所有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能够同时向公众提供多种内容的信息载体或平台。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媒体整合: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信息内容;多渠道传播: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传媒渠道,将信息内容传播给不同的受众群体;多维度呈现:通过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技术手段,将信息内容以多种角度进行呈现,增强用户体验;多元化表达: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效等,满足用户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表达习惯。
优势第一,覆盖面广。
全媒体整合了多种媒体形式,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包括网络用户、电视观众、手机用户等;第二,立体多元。
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制作,实现音视频同步直播,使观众在观看时获得更加立体的体验,增强其参与性;第三,实时共享。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用户数据共享,可以根据用户关注有针对性地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率;第四,效果可追溯。
全媒体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帮助媒体进行精细化调整和优化。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规律分析新闻的时效性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多媒体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动态数据可视化方法
▪ 动态数据可视化的案例分析
1.金融领域动态数据可视化案例。 2.医疗领域动态数据可视化案例。 3.交通领域动态数据可视化案例。 动态数据可视化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金融、医疗和交通领域为例,介绍一些 动态数据可视化的案例。在金融领域,动态数据可视化可以用于股票行情分析、风险评估等 ;在医疗领域,动态数据可视化可以用于医学影像分析、手术辅助等;在交通领域,动态数 据可视化可以用于交通流量管理、路线规划等。这些案例都充分体现了动态数据可视化在实 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潜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
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挑战和未来 发展方向
1.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量巨大、数据复 杂性高、用户需求多样化等问题。 2.未来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包括智能化、实 时化、多源数据融合等方向。
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总结和展望
1.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提高用户对数据理解和洞察能力的 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交互式数据可 视化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探 索和分析体验。
动态数据可视化方法
动态数据可视化方法
▪ 动态数据可视化简介
1.动态数据可视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动态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领域和现状。 3.动态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动态数据可视化是一种通过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觉表现形式 ,将动态数据呈现出来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 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动 态数据可视化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金融、医疗、交 通、环保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动态数据可视化技术的 重要性愈加凸显,它已经成为数据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
全媒体时代下的国际视野与数字变革阅读笔记
《全媒体时代下的国际视野与数字变革》阅读笔记1. 1 全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点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形式,而是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传播体系。
信息传播的高速化: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大量的信息。
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读者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互动性的传播模式。
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获取个性化的信息。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信息传播的可视化:全媒体时代,信息可以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得信息更加直观易懂。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多元化、高速化、互动性、个性化、全球化和可视化的时代,它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全媒体时代的定义媒体形态的多元化: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逐渐与新媒体如社交媒体、自媒体等融合共生。
在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呈现多向性、交互性的特征。
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成为全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数字化技术也推动了媒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
信息消费模式的变革:全媒体时代下的信息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获取信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社交互动和共享经济也成为了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型消费模式,受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形成新的信息传播和消费模式。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代表着信息传播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的时代。
媒体传播与数字化创新
媒体传播与数字化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和数字化的兴起,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种变化,既是产生了很多机遇和挑战,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竞争。
一、数字化潮流下的媒体传播数字化创新是推动媒体传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信息获取与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等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自由的互动和分享。
数字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可视化。
在过去,报纸上的新闻需要文字进行描述,而现在,绝大部分的新闻媒体都使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人们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新闻事件。
同时,通过可视化呈现以及数据挖掘等方法,媒体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洞察人群受众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创作和发布。
二、数字化的挑战数字化潮流下的媒体传播方式虽然会带来很多机遇,但也必然会带来很多挑战。
在数字化环境下,媒体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传统媒体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面临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数字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假新闻、肆意传播成为可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事实的认知和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面对这些挑战,积极转型,创新发展,做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间无缝连接,开展全媒体传播。
三、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全媒体时代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全媒体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有机融合,可以网络化、数字化地覆盖及服务所有传播终端。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增加了媒体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沟通和交互模式。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援用更多元、资源更加丰富、用户需求更加关注用户体验。
媒体进行传播内容时,需要根据内容特性和用户需求量身定制,让每个用户都能获得最合适的内容服务体验。
同时,媒体也要密切关注用户反馈,并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主流媒体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
202010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借助新媒体技术,一改过往单调乏味的报道方式,向着可视化方向不断突破。
主流媒体数据新闻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以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报道实践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为基础,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析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传播特征,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在新闻写作中,数据的运用并不陌生。
在早期新闻写作中,数据的运用大都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和说明,通过数据的运用增强新闻的权威性与真实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可视化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何谓可视化,可视化如何在数据新闻中起作用成了学界议论热点。
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新闻数据作图像化处理,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于受众面前。
一方面便于新闻工作者从庞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据新闻呈现出更强的互动性,进而赢得受众青睐。
新闻的可视化叙事让新闻数据以生动的样貌显现,让枯燥无味的数据灵动起来,由繁变简,将数据与文本的关联性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最终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
这种叙事模式不仅有效增强新闻文本的交互性,同时也为受众群体提供了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二、SWOT分析(一)优势数据新闻可视化优势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1)趣味性强。
数据新闻可视化通常会凭借表格、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新闻主要内容予以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纯文字新闻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闻趣味性,吸引受众关注。
(2)深度性高。
可视化数据新闻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揭示蕴藏于数据背后的规律与真相。
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予以深度理解,利用大数据这一有利工具对新闻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加强新闻的深度报道。
(3)简洁易懂。
可视化数据新闻通常会把冗杂的数据以明了的图表形式进行呈现,将复杂难懂的信息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可视化信息,更易得到受众喜爱。
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研究
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研究一、引言随着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在这个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从传统的纸媒转变为数字化的形式,这对新闻产业和媒体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重要性以及与其相关的研究领域。
二、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数字媒体使新闻报道的传播更为广泛和迅速。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数字媒体使新闻报道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为紧密。
读者可以通过评论、分享和点赞等方式与新闻内容进行互动,促进了深度参与与交流。
此外,数字媒体让新闻报道在时间上更具灵活性,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并随时调整。
三、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全球化成为了新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一部分。
其中,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新的传播渠道,通过微博、微信、Facebook等平台,新闻可以快速传播并引发广泛关注。
此外,数字媒体还促进了跨国界的新闻传播,新闻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国度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全球范围的传播。
四、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研究领域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传播涉及诸多领域的研究,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
1. 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研究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改变了新闻报道与传播的格局。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通过分享、评论和点赞等方式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产业和传播方式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研究者们探索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影响以及用户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更好地理解数字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
2. 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报道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报道变得日益重要。
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新闻报道可以更为直观和深入地呈现复杂的信息。
研究者致力于探索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报道的原理、方法和效果,推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视觉传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商品包装的需要,都市报版式设计尤其是封面头版越来越引起报纸经营管理者的重视,版面设计的意识和理念成为市场竞争的“晴雨表”。
尤其是在都市报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中,如何能在好几家都市报同城打擂中获得更多的读者青睐,除了在采编、内容、调查及深度报道上,品牌推广、发行等项努力外,一张报纸的美观程度、版式尤其是头版及内版周刊的封面上的功夫有时真的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于是新闻设计师呼之欲出。
什么是“新闻设计师”?中国新闻行业还没有这样一个称谓。
即使在西方国家,对于媒体的视觉工作者同样也有着不同的称呼:Art editor(美术编辑)、Visualeditor(视觉编辑)、Information Designer(信息设计师),以及Newsdesigner(新闻设计师)等。
那么到底如何来描述什么是新闻设计师呢?回答很多。
有的人说,懂新闻,会设计的人;有的人说,是全媒体时代以视觉传播信息的人;也有人说:新闻设计师只不过是从组版员到美术编辑以后的进一步称谓;更有人说,新闻设计师是集图片编辑、图表编辑、文字编辑、版式设计师于一身的角色。
当然还有这样的回答:在中国特定的媒体环境,和美术编辑没有任何区别。
我比较赞同“中国新闻设计师网”创办人廖小静的说法:“对于新闻设计师的定义,大家描述的,还只是新闻设计师的事实而不是其意义。
单从Newsdesigner的英文字母来看,我们不难理解:news——新闻;design——设计;er——人;但组合起来后的解释却应该解释为能够通过对事实的把控,基于美术专业的生产而得到高于事实本身的有意义、有美学价值的作品,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新闻设计师。
”作为一个报纸的视觉工作者,在全媒体如火如荼的时代,仍然将工作聚焦在展示信息的事实时,我们充其量叫他为美术编辑,一个只懂得点线面美学的编辑。
而新闻设计师不一样,新闻设计师必须是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将事实美观呈现的同时还应当具备独特的视角和理解。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刘翔伤退,当天大多数媒体的版面用的是刘翔离开场地的背影,而《重庆时报》是这样处理的。
(见图)我时常与很多都市报的总编辑交流时谈到一张报纸的视觉,很多总编辑都认可《辽沈晚报》总编辑彭宁这样的观点:“视觉化是现代报纸的整体发展方向。
而作为一张报纸的整体表现形式,具有直观性,能在一瞥中被读者所感知,可以说就是一张报纸的脸面。
一排报纸放在报摊上,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报纸肯定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卖得好。
读者对报纸风格的最初印象也是由版面风格所给予的。
如果视觉设计跟内容能够和谐,它们就是一份报纸的黄金搭档,起到珠联璧合的效果,报纸内容是锦,版式是花。
如果一张报纸的门脸设计不好,吸引力就大打折扣,恐怕很少有人有阅览的欲望。
”我们不否认“内容为王”的这一观点,如果说报纸的内容为王,那么版式和视觉的设计就是花,要想花开得鲜艳就需要好园丁,同样一张报纸做出好的视觉和版式,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美术编辑,中国报业,呼唤“新闻设计师”。
全媒体时代,中国报业呼唤“新闻设计师”“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使纸媒的信息传播更加艰难,所谓改版,可以突破的更多的是指它的传播方式。
要保障中国文字阅读的基本快感,通过整合对厚重感的一种传承,同时需要满足新兴读者对报纸的需求。
”——生活新报副总编辑王利平新闻视觉化流程实践——晁铁军华商报视觉总监字体的差异,阅读方式的差异造成中英文报纸形态的差异。
·视觉体系的流程化是实现支持视觉传播的重要因素。
·采编整体对报纸视觉理念的转变,惯性思维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报纸平庸版面占百分之七十,对于读者的吸引力就已经很差了。
·考核体系对于文字的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而对于视觉呈现的却少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日常版面新闻视觉解读程度体现了一份报纸的基本水平。
·每个版面需要一个责编作为导演的角色进行统筹。
·对于策划,由文字提交的策划案也许很完整,但它的成功多是逻辑上的,而视觉呈现和传播方式却没有考虑进来。
·视觉流程的改进探索包括:美编的编辑流程、信息制图漫画流程、考评流程。
·评报是每天必要的一个环节,视觉理念的转变需要日常点滴的渗透和思考。
·视觉编辑和文字编辑必备的技能点需要交叉和提升。
过度设计——张革都市快报视觉总监阅读是第一位的,只要是妨碍阅读的设计,那怕是非常有创意的都是失败的。
·过度设计的社会学基础——浮华浮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造成的人为破坏是对报纸的非常大的伤害。
·国外很多报纸会在几十年沿用一个报纸形象,而国内则相反,大家越来越急不可耐的追求不同。
这是一种试图制造轰动效益的心态。
这些我们都有,这些也可理解为一种激情,只是我们需要放在一种可控的范围。
·很多媒体更喜欢强迫读者,而不是培养读者。
·领导经常会说,你需要把这个调整的活一些,而让版面活的最快的办法就是降低规整度,如果美编没有了对度的把控就会导致更大的错误。
·度被割裂的背后,是简单的模仿,创意的无能。
·贫乏,是创意的单一,思维的缺失,想象的贫瘠。
·过度设计的各种表现:a设计元素的滥用无序(色块线条的不加控制,任意破坏版面的规整度,比如圆形在版面中的应用较多,黑色底纹反白较多)b同一创意被不断重复c同一新闻素材的过度开发(同一图片、同一封面形态、新闻素材的同质化)d过度强化视觉冲击力,造成新闻内容较弱,设计和新闻分量不协调。
·视觉是为新闻服务,但很多时候是新闻为视觉服务,反而忽略了更加值得传播的新闻。
·设计的简单直白是视觉呈现的低层次体现,比如照片撕碎、标题变色等惯用的手段。
·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位: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思维:人性·中国设计师太把设计当做设计,好的设计是不露痕迹的——中央美院院长解构——新闻设计师的典型思维——廖小静刘春田公众眼中的报纸,是作为“过去式”的报纸作为印刷品的报纸·设计者眼中的报纸,是展示物理信息的,即美术编辑,但真正的新闻设计师是需要提炼物理信息的设计师。
·一份报纸的逻辑性、节奏感直接决定了报纸呈现的视觉逻辑,视觉节奏。
·整体各环节的执行对于精彩的策划案来说非常重要。
(EG:奥运特刊《京聚》《TIME 80后时代》《这一年》《世博会场馆》……·辅助设计、图表标注等都是视觉元素中重要的构成。
有多少图表编辑愿意花两个小时制图,却不愿意用十分钟去合理安排图表信息?·标题确实是中国人获取新闻的第一要素,然后是图片、图形、补充图形、最后是文本。
·模块化的形态决定了版面的基本风格。
·媒体在报道情感冲击上的体现是新闻设计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报道的延续性要从开始就有所考虑,从而体现报道的整体规划。
而不是被动等待。
·差异化是新闻表达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全国甚至全球的同源新闻。
——廖小静我们不得不承认看文字太费劲。
·用图形图片展示的时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eg美国音乐的发展史)·视觉化的图形体现的内核是文字的逻辑所想表达的内容。
·视觉呈现更多体现的不再是单一文字,而是图片图形等等手段融合式的表达。
·图形能够实现文字图片实现不了的时空完整性,而我们是否把这些方面充分覆盖和展现?·图形可以体现新闻表达的侧重点。
·同时,图形能够展示新闻视角的盲点。
(eg: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神七点火解析)——刘春田主题:日本地震What?问题:代表日本的元素?……做法:从代表日本的元素中提炼图形信息,形成信息制图的初步构思。
由此演化出标识的设计,第一天,图片的直观展示。
Where?问题:各种场景的照片,是否应该有整体的集合?目前的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应该做相应分析?从而体现时空的完整性?做法:搜集和整合信息。
海拔多高?周边目前状况?Why?问题:核辐射为什么会产生?核电站的供电设施为什么会损坏?做法:搜集相关资料。
发掘新的信息点。
How?问题:核辐射已经危害到我们了么?盐到底有多重要?这些是信息图表编辑需要告诉人们的。
做法:采访专家,用画面将盐、碘等元素进行等量换算,从体积上直接告诉人们补盐的可行性。
·从这些w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从最初到整个体系的思考,也体现了信息可视化操作的方法:驱动——沟通——妥协——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制图需涉及到的环节需要中心主任在管理和方向上有所考虑。
是记者、编辑、设计人员共同驱动和思考的部分。
·另外,信息制图美编所掌握的信息一定不能少于编辑,具备对新闻报道理解的技巧,找到契合点。
对于信息进行筛选,可视化的草图勾画,最后是符合版式视觉制作呈现能力是最终成功的必要环节,缺一不可。
·最后,美术编辑和新闻设计师的定义:展现物理信息组合点线面——美术编辑利用点线面将物理信息意义化——新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