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PPT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t必须在20~100之间,除非超范围后接管仍能按照刚性考虑 (即梁单元),如能满足后者,则任意比值均可
D/T必须在20~2500之间 d/T≥5 d/D≤0.5(满足D/T前提下),通常应当小于0.3制条件
接管必须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Pro/FEpipe)
图线表示筒体轴向
应力增大系数曲线 ,当d/D<0.5时, WRC 107的应力 增大系数与实际接 近,从整个d/D范 围上看,WRC297 的结果更为保守( SIF更大),其值 从2~15进行变化 制条件
4.仅计算连接处筒体内外平面的八个点的局部应力,不能 考虑完整情况
5.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 6.在球壳下,d/D小于1/3,但当球壳平均直径Dm与球壳
壁厚T之比在20-55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d/D条件 一般情况下筒体的d/D应小于0.25,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对应力增大系数的考虑: B31.1
B31.3
SSUS S1 0.75iM A / Z Pdo / 4t Sh
S1 FAX / Am ii M i 2 io M o 2 1/ 2 / Z Pdo / 4t Sh
2021/4/25
什么范围可以使用WRC107/297? 为什么?NozzlePro/FEpipe)
为了能够表示出WRC107、297计算的误差,使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ozzlePro/FEpipe)来进行 对比计算。
有限元法严格按照理论分析方法,结合ASME Ⅷ-2中的应力分类来对特定结构进行应力计算, 当满足理想化假设条件时,其结果与真实应力 十分接近,并且有限元分析法不受任何几何条 件的限制,计算精度21/4/25牛牛文档分享弯头的应力增大系数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三通的应力增大系数
应力增大系数的大 小与管件的直径、 壁厚、是否补强、 弯曲半径等因素有 关
上述针对管道的应力增大系数的研究均是以梁 单元为模型进行实验得到的。换言之,上述 SIF的计算公式及软件的计算过程均针对 D/t≤100,当D/t>100时,管道进入薄壁系列, 其局部失稳特性开始表现出来,此时再按照管 道标准进行计算将引起误差。因此,应用于大 直径薄壁管、管道-设备连接点的局部应力分 析准则应运而生。
一、局部应力的应用
➢ 管道专业的应用
➢ 设备专业的应用
管道专业的应用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采用的是梁单元有限元法来分析。但是大口径薄壁管 道的应力分析比较特殊,其管道单元属性已经超过梁单元定义范围,其 既具备梁单元属性也具备壳单元属性,此类管道的柔性设计往往只能保 证管道自身强度,对于一些管口、特殊弯头、法兰、变径段、三通、管 道支架……等局部失效无法进行更为精确的强度评定。此外这些管件在 管道应力分析中所使用的SIF也规范中的常规计算方法已不适用。因此 我们需要采取其它手段(规范)来进行局部应力校核。(WRC107/297、 有限元)
会生成局部弯曲应力; 介质压力对壳体产生一次总体膜应介质压力p所引起的薄膜应力为一次总体薄膜应力Pm; 由外加载荷所引起的薄膜应力的叠加为一次局部膜应力PL; 由外载荷所引起的弯曲应力为二次应力Q; 如果连接处存在过渡圆弧,可能引起附加应力(K-1)PRm/2t,
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dd小于小于1313但当球壳平均直径但当球壳平均直径dmdm与球壳t之比在之比在20205555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dddd条件条件一般情况下筒体的一般情况下筒体的dddd应小于应小于025025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其值可以提高97wrc297继承了继承了wrc107wrc107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dt必须在必须在2010020100之间除非超范围后接管仍能按照刚性考虑之间除非超范围后接管仍能按照刚性考虑即梁单元如能满足后者则任意比值均可即梁单元如能满足后者则任意比值均可dt必须在必须在202500202500之间之间dd05dd05满足满足dtdt前提下通常应当小于前提下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接管必须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2323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力水
WRC107及297——美国焊接研究委员会第107号公报及其增补 297公报,给出了外载作用下壳体局部应力的计算原则及其计 算公式。CAESARII 内置的WRC107/297分析模块能够完全按 照公报的要求,自动进行局部应力的计算,并能出具校核报 告。需要注意的是,WRC107未考虑介质内压的影响,在计算 局部应力时,对于实心附件,一般额外叠加壳体的整体膜应 力PD/2t 。对于空心附件,还需要叠加由结构不连续引发的 附加应力(K-1)PRm/2t。
如果进行疲劳分析,则应带入相关应力集中系数,当没有参 考值时,按照K=1.0计算(即不考虑)。附加应力在WRC107 当中划分为Q的一部分准则: Pm<[σ]h Pm+PL <1.5[σ]h Pm+PL+Q<3[σ]h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2021/4/25
牛牛文档分享WRC107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
对于WRC107而言,其局限性包含以下一些方 面:
1.不能进行接管补强板的详细分析,只能通过 增大补强区域来进行近似计算
2.不能计算非标准形式下的局部应力(例如斜 接管、非径向接管等)
3.不能计算设备顶部接管及偏移接管形式下的 局部应力
WRC297
WRC297是WRC107的增补,与WRC107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WRC107以球壳或柱壳上的圆形或方形实心体为基本力学模型,
因而能够计算附近有支座、接管作用下筒体的局部应力,但 是不能计算圆形空心附件(接管)的局部应力 WRC297则以球壳或柱壳上开孔的圆形空心元件作为基本力学 模型,因此可以计算连接处筒体周围的局部应力(这一部分 与WRC107基本相同),以及接管上的局部应力范围: 对球壳或柱壳形式的容器壁上实心附属元件 的局部应力 附属元件可以为圆筒形、方形、矩原理
规范选择附属元件、接管与壳体连接处为分析对象,并在连接部位定义八个 点,Au~Du为外表面点,Al~Dl为内表面点(所有点为壳体上的点),对 该8个点进行应力分类 – 应力合成 – 应力评定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压力容器接管处引发的局部失增大系数——Stress Intensification Factor, 用于表示弯头、三通等几何变形不光滑 (或几何不连续)处的应力增大现象,其 值等于直管应力与相同条件下弯头、三通 等管件的应力之比,其值通常大于1: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会计学
1
概述
局部应力分析贯穿于整个管道应力分析及压力 容器的设计分析工作当中。理解局部应力在管 道及设备当中的成因和影响,对分析设计工作 至关重要局部应力的应用 Part Ⅱ局部应力计算方BU
AL DL CL2021/4/25C BL牛牛文档分享
WRC107
作用在壳壁上附属元件的外加基本载荷有:
压力P、拉力T、剪切力V、沿壳体轴向的弯 矩ML、沿壳体圆周方向作用的弯矩MC、作用 在附属元件上的扭矩MT荷会首先在连接点造成一次局部膜应力; 弯矩可简化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而这个力偶RC107相同的,WRC297遵循 ASME Ⅷ-2中 对应力进行分类的原理,在外载荷及介质压力 作用下,在局部四个点产生薄膜应力、弯曲应 力、剪切应力等。对于接管局部应力的计算, 由于不考虑接管和筒体连接处引发的应力集中, 因此不计算附加峰值应力Pro/FEpipe)
结构的局部区域由于存在应力增大,其峰值应 力的精确度决定了局部应力计算的精确度。根 据应力增大系数的定义,我们不妨通过求解 WRC107、WRC297、有限元法下局部区域的 应力增大系数来进行比较。
SIF=管件的局部峰值应力÷等效直管峰值应 力=(PL+Pb+Q+F) ÷(M/Z)
,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
。
2 DT
2 dt
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2/3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
力水平;
107和297具有不同的计算结果;
通常,107用于计算局部应力 ;297通常用于计算柔性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WRC297应用条件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小结WRC107、297为外载荷(不包括内压)作用下 的局部应力计算提供了一个粗略的方法,但是 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是准确的,超出了这个范 围,应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求解。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应力增大系数的确定方法
确定应力增大系数可采用疲劳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其中疲劳试验方法是确定应力增大系 数的直接方法,也是基本方法。数值分析方法一般建立在现有疲劳试验基础之上。
1、疲劳试验法
按照一系列不同应力幅对直管和管件进行一系列疲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通过拟合得到直 管和管件疲劳曲线表达式力容器在压力、温度、外部集中力、风载、地震……等载 荷作用下可能导致管口、支撑件与壳体局部连接处失效,这 些问题常规分析方法往往已不适用,应采用 WRC107/297/PD5500或有限元法来进行局部应力分析以确保 局部连接处在设备运行时安全可靠。
其值可以提高至0.制条制条制条件
WRC297继承了WRC107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 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 /4/25牛牛文档分享局部应力计算的局限性
尽管WRC107、297及其他类似文献提供了局部 应力的算法,但是两者并非万能,他们存在一 定的应用局限性,在某些条件下计算结果与实 际相差较大。
S直管 / 管件N n C
式中 量;
直管/管件中的循环应力幅,等于破坏点的弯矩幅值除以直管的抗弯的抗弯截面模
SN直-管 ---/-管 - 达件到破坏时的循环次数;
C、n -------- 材料常数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的局部应力分析确定应力增大系数,有限元法是最为有
效的一种方法。一般步骤如下:
I.
采用有限元法对特殊管件进行分析,得到应力集中系数;
II.
应力增大系数等于应力集中系数的一半。
应力增大系数应用的注意事项!
根据GB 50316、ASME B31.1和ASME B31.3的规定,计算二次应力时应采用 应力增大系数。这是由于采用应力增大系数的目的,是考虑局部应力集中 的影响,而局部应力集中主要对管件的疲劳破坏产生作用。因为局部的高 应力循环,将使材料产生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破坏。校核二次应力 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疲劳破坏,因此在计算二次应力时必须考虑应力集中 的影响,应该采用应力增大系数。另外,根据ASME B31.3的标准释义,计 算一次应力可不考虑应力增大系数。这主要是因为校核一次应力是为了控 制管道的整体破坏,局部的应力集中对管道的整体破坏影响不大。另外一 次应力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认为某一点达到屈服管道失效,已经非常保守, 如果在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将导致过分保守。
D/T必须在20~2500之间 d/T≥5 d/D≤0.5(满足D/T前提下),通常应当小于0.3制条件
接管必须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Pro/FEpipe)
图线表示筒体轴向
应力增大系数曲线 ,当d/D<0.5时, WRC 107的应力 增大系数与实际接 近,从整个d/D范 围上看,WRC297 的结果更为保守( SIF更大),其值 从2~15进行变化 制条件
4.仅计算连接处筒体内外平面的八个点的局部应力,不能 考虑完整情况
5.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 6.在球壳下,d/D小于1/3,但当球壳平均直径Dm与球壳
壁厚T之比在20-55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d/D条件 一般情况下筒体的d/D应小于0.25,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对应力增大系数的考虑: B31.1
B31.3
SSUS S1 0.75iM A / Z Pdo / 4t Sh
S1 FAX / Am ii M i 2 io M o 2 1/ 2 / Z Pdo / 4t Sh
2021/4/25
什么范围可以使用WRC107/297? 为什么?NozzlePro/FEpipe)
为了能够表示出WRC107、297计算的误差,使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ozzlePro/FEpipe)来进行 对比计算。
有限元法严格按照理论分析方法,结合ASME Ⅷ-2中的应力分类来对特定结构进行应力计算, 当满足理想化假设条件时,其结果与真实应力 十分接近,并且有限元分析法不受任何几何条 件的限制,计算精度21/4/25牛牛文档分享弯头的应力增大系数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三通的应力增大系数
应力增大系数的大 小与管件的直径、 壁厚、是否补强、 弯曲半径等因素有 关
上述针对管道的应力增大系数的研究均是以梁 单元为模型进行实验得到的。换言之,上述 SIF的计算公式及软件的计算过程均针对 D/t≤100,当D/t>100时,管道进入薄壁系列, 其局部失稳特性开始表现出来,此时再按照管 道标准进行计算将引起误差。因此,应用于大 直径薄壁管、管道-设备连接点的局部应力分 析准则应运而生。
一、局部应力的应用
➢ 管道专业的应用
➢ 设备专业的应用
管道专业的应用
压力管道应力分析采用的是梁单元有限元法来分析。但是大口径薄壁管 道的应力分析比较特殊,其管道单元属性已经超过梁单元定义范围,其 既具备梁单元属性也具备壳单元属性,此类管道的柔性设计往往只能保 证管道自身强度,对于一些管口、特殊弯头、法兰、变径段、三通、管 道支架……等局部失效无法进行更为精确的强度评定。此外这些管件在 管道应力分析中所使用的SIF也规范中的常规计算方法已不适用。因此 我们需要采取其它手段(规范)来进行局部应力校核。(WRC107/297、 有限元)
会生成局部弯曲应力; 介质压力对壳体产生一次总体膜应介质压力p所引起的薄膜应力为一次总体薄膜应力Pm; 由外加载荷所引起的薄膜应力的叠加为一次局部膜应力PL; 由外载荷所引起的弯曲应力为二次应力Q; 如果连接处存在过渡圆弧,可能引起附加应力(K-1)PRm/2t,
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不能全面而精确的考虑介质内压与外载荷的合成应力dd小于小于1313但当球壳平均直径但当球壳平均直径dmdm与球壳t之比在之比在20205555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之间时则可不用考虑dddd条件条件一般情况下筒体的一般情况下筒体的dddd应小于应小于025025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其值可以提高97wrc297继承了继承了wrc107wrc107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dt必须在必须在2010020100之间除非超范围后接管仍能按照刚性考虑之间除非超范围后接管仍能按照刚性考虑即梁单元如能满足后者则任意比值均可即梁单元如能满足后者则任意比值均可dt必须在必须在202500202500之间之间dd05dd05满足满足dtdt前提下通常应当小于前提下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接管必须为各向同性截面对容器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2323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力水
WRC107及297——美国焊接研究委员会第107号公报及其增补 297公报,给出了外载作用下壳体局部应力的计算原则及其计 算公式。CAESARII 内置的WRC107/297分析模块能够完全按 照公报的要求,自动进行局部应力的计算,并能出具校核报 告。需要注意的是,WRC107未考虑介质内压的影响,在计算 局部应力时,对于实心附件,一般额外叠加壳体的整体膜应 力PD/2t 。对于空心附件,还需要叠加由结构不连续引发的 附加应力(K-1)PRm/2t。
如果进行疲劳分析,则应带入相关应力集中系数,当没有参 考值时,按照K=1.0计算(即不考虑)。附加应力在WRC107 当中划分为Q的一部分准则: Pm<[σ]h Pm+PL <1.5[σ]h Pm+PL+Q<3[σ]h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2021/4/25
牛牛文档分享WRC107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
对于WRC107而言,其局限性包含以下一些方 面:
1.不能进行接管补强板的详细分析,只能通过 增大补强区域来进行近似计算
2.不能计算非标准形式下的局部应力(例如斜 接管、非径向接管等)
3.不能计算设备顶部接管及偏移接管形式下的 局部应力
WRC297
WRC297是WRC107的增补,与WRC107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WRC107以球壳或柱壳上的圆形或方形实心体为基本力学模型,
因而能够计算附近有支座、接管作用下筒体的局部应力,但 是不能计算圆形空心附件(接管)的局部应力 WRC297则以球壳或柱壳上开孔的圆形空心元件作为基本力学 模型,因此可以计算连接处筒体周围的局部应力(这一部分 与WRC107基本相同),以及接管上的局部应力范围: 对球壳或柱壳形式的容器壁上实心附属元件 的局部应力 附属元件可以为圆筒形、方形、矩原理
规范选择附属元件、接管与壳体连接处为分析对象,并在连接部位定义八个 点,Au~Du为外表面点,Al~Dl为内表面点(所有点为壳体上的点),对 该8个点进行应力分类 – 应力合成 – 应力评定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管道系统常见局部失效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压力容器接管处引发的局部失增大系数——Stress Intensification Factor, 用于表示弯头、三通等几何变形不光滑 (或几何不连续)处的应力增大现象,其 值等于直管应力与相同条件下弯头、三通 等管件的应力之比,其值通常大于1:
压力管道局部应力分析
会计学
1
概述
局部应力分析贯穿于整个管道应力分析及压力 容器的设计分析工作当中。理解局部应力在管 道及设备当中的成因和影响,对分析设计工作 至关重要局部应力的应用 Part Ⅱ局部应力计算方BU
AL DL CL2021/4/25C BL牛牛文档分享
WRC107
作用在壳壁上附属元件的外加基本载荷有:
压力P、拉力T、剪切力V、沿壳体轴向的弯 矩ML、沿壳体圆周方向作用的弯矩MC、作用 在附属元件上的扭矩MT荷会首先在连接点造成一次局部膜应力; 弯矩可简化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而这个力偶RC107相同的,WRC297遵循 ASME Ⅷ-2中 对应力进行分类的原理,在外载荷及介质压力 作用下,在局部四个点产生薄膜应力、弯曲应 力、剪切应力等。对于接管局部应力的计算, 由于不考虑接管和筒体连接处引发的应力集中, 因此不计算附加峰值应力Pro/FEpipe)
结构的局部区域由于存在应力增大,其峰值应 力的精确度决定了局部应力计算的精确度。根 据应力增大系数的定义,我们不妨通过求解 WRC107、WRC297、有限元法下局部区域的 应力增大系数来进行比较。
SIF=管件的局部峰值应力÷等效直管峰值应 力=(PL+Pb+Q+F) ÷(M/Z)
,对接管一侧,计算范围不超出
。
2 DT
2 dt
当接管一侧应力水平超过2/3许用值时,建议核算容器应
力水平;
107和297具有不同的计算结果;
通常,107用于计算局部应力 ;297通常用于计算柔性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WRC297应用条件
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小结WRC107、297为外载荷(不包括内压)作用下 的局部应力计算提供了一个粗略的方法,但是 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是准确的,超出了这个范 围,应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求解。2021/4/25牛牛文档分享应力增大系数的确定方法
确定应力增大系数可采用疲劳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其中疲劳试验方法是确定应力增大系 数的直接方法,也是基本方法。数值分析方法一般建立在现有疲劳试验基础之上。
1、疲劳试验法
按照一系列不同应力幅对直管和管件进行一系列疲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通过拟合得到直 管和管件疲劳曲线表达式力容器在压力、温度、外部集中力、风载、地震……等载 荷作用下可能导致管口、支撑件与壳体局部连接处失效,这 些问题常规分析方法往往已不适用,应采用 WRC107/297/PD5500或有限元法来进行局部应力分析以确保 局部连接处在设备运行时安全可靠。
其值可以提高至0.制条制条制条件
WRC297继承了WRC107的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当连接区域 的接管壁厚小于补强壁厚时,其局部应力计算值可能过于保 /4/25牛牛文档分享局部应力计算的局限性
尽管WRC107、297及其他类似文献提供了局部 应力的算法,但是两者并非万能,他们存在一 定的应用局限性,在某些条件下计算结果与实 际相差较大。
S直管 / 管件N n C
式中 量;
直管/管件中的循环应力幅,等于破坏点的弯矩幅值除以直管的抗弯的抗弯截面模
SN直-管 ---/-管 - 达件到破坏时的循环次数;
C、n -------- 材料常数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的局部应力分析确定应力增大系数,有限元法是最为有
效的一种方法。一般步骤如下:
I.
采用有限元法对特殊管件进行分析,得到应力集中系数;
II.
应力增大系数等于应力集中系数的一半。
应力增大系数应用的注意事项!
根据GB 50316、ASME B31.1和ASME B31.3的规定,计算二次应力时应采用 应力增大系数。这是由于采用应力增大系数的目的,是考虑局部应力集中 的影响,而局部应力集中主要对管件的疲劳破坏产生作用。因为局部的高 应力循环,将使材料产生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破坏。校核二次应力 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疲劳破坏,因此在计算二次应力时必须考虑应力集中 的影响,应该采用应力增大系数。另外,根据ASME B31.3的标准释义,计 算一次应力可不考虑应力增大系数。这主要是因为校核一次应力是为了控 制管道的整体破坏,局部的应力集中对管道的整体破坏影响不大。另外一 次应力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认为某一点达到屈服管道失效,已经非常保守, 如果在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将导致过分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