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解读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央⼀号⽂件解读)
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央⼀号⽂件解读)
张天佐
【期刊名称】中国果业信息
【年(卷),期】2016(033)002
【总页数】1
2016年中央⼀号⽂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持续较快增长。
”贯彻落实中央⼀号⽂件精神,促进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四个⽅⾯:
⼀是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就是要按照现代化⼤⽣产的要求,在纵向上推⾏产加销⼀体化,将农业⽣产资料供应,农产品⽣产、加⼯、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个有机整体,实现“⼩农户”与“⼤市场”、城市和乡村、现代⼯业和农业的有效联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重点推动农产品加⼯业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业加快发展;⽀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产基地,⽀持合作社发展加⼯流通和直供直销;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促进农村电⼦商务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系列积极⾏动,健全完善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我国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和效益。
⼆是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
农业除了⾷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态涵养、观光休闲和⽂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鲜明特点在⼤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绿⽔青⼭、⽥园风光、乡⼟⽂化等资源丰富且有特⾊。
近些年,许多地⽅依靠独特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带动了⼀⽅经济,富裕了⼀⽅百姓,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中国农业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中国农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融合发展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意义,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村农业、农村非农业和农村特色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发展,形成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产业主要指传统的农业生产,二产业则是指农村非农产业,包括工、商、服等,而三产业则是指农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将不同产业间的资源、技术、市场等有效整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融合发展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资源互补性,通过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各产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融合发展可以提升农村经济增长潜力。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就业,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
再次,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传统农业以大量劳动力为基础,但也存在着劳动力空心化的问题;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乡经济差距。
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城乡经济差距,提高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三、当前问题与挑战然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方存在着一二产业过度发展而三产业滞后的情况,导致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融合发展效果不佳。
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缺乏协同机制。
由于传统的管理思维和体制机制难以适应融合发展的需要,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仍存在较大困难。
再次,农村一二三产业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是一种鼓励农村地区不仅发展传统农业生产,还
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这项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并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单一农产品生产
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发展,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需求。
为了实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政
府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通信和电力条件,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适应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要。
此外,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还需要产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农民
应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新的农产品和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
学校和研究机构应该加强与农村地区的合作,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
综上所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
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各方的合作,我们可以推动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方向。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通过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升农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增收水平,推动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
1. 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鼓励农村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挖掘和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通过吸引游客和消费者提升农民收入。
3. 促进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农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4.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通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升级。
5. 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政策的推动,可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
的优化和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4.11•【文号】农农发〔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农发〔2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农垦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精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农业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2016年4月11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调整的主要作物为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及饲草作物,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
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农村地区统筹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过程,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整合农村各个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之间的高效协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产业的互补和提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通过引入工业技术和服务业的支持而得以改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农产品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同时也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农民的培训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举措,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农业品质和效益,推动农产品的转型升级。
工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农村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工业园区,可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
同时,农村企业也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服务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展农村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主动性,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机制支持。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解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021.1《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解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白如钰(延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划成了首要任务,基于此,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下文简称为《规划》),详细指出了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乡村产业;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1 重要意义目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乡村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完成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提高乡村产业发展的速度,提升农业农村的经济,《规划》提出了详细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
乡村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基于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结构占比,明显可得知,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发展仍然是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乡村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几率,缓解农民工往城市迁移的热潮,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是促进建成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柱,而且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促使农业的发展更加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丰富了农业产业的业态发展,使农业发展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2 发展目标在《规划》里,既提出了总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
总的发展目标是力求在五年后,建设健全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显著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更进一步优化乡村就业结构,乡村产业的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拓宽农民经济收益的渠道,稳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具体的发展目标分为了五个方向,一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力求达到三十二万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要占据农业总产值的三成,转化率也要提升到百分之八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报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报告一、背景介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以及服务业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
这种产业形态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等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环保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以及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产业融合的方式上,出现了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村电商等新模式。
这些新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产业融合的领域上,已经从单纯的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向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拓展。
这些新领域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能够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然而,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而研发、品牌、服务等高端环节相对较弱。
其次,产业链条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也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未来展望未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环保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以及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政府将会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未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条之间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文(原文).doc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文(原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2020年)全文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粮食连年增产,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2000亿斤。
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2%、56%和63%,良种覆盖率超过96%,现代设施装备、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
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支持保护制度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明显上升。
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增幅连续六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73∶1。
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
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垦区的部分县市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
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挑战加大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当前,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然而,农村一二三产业尚未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一方面,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相互融合,可以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举措(1)构建农村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跨部门沟通的协调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培育农村特色经济。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文化产业等,挖掘农村特色资源,提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3)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鼓励农民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4)加强农村服务业发展。
发展乡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5)推进农村现代化农业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
(2)注重农村产业的特色和差异化发展。
(3)合理布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
(4)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应采取科学规划的方法,包括:(1)进行调研和分析。
了解农村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潜力和问题。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Word文档-可编辑编辑单位: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三月目录第一章试点背景 (5)一、基本情况 (5)(一)XX地区概况 (5)(二)农业产业现状 (6)(三)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6)(四)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6)(五)农业经营主体情况 (6)二、基础和优势 (7)第二章试点总体要求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申报试点的类型和理由 (13)四、发展定位 (14)五、试点目标 (14)第三章试点示范主要内容 (16)一、构建“2+3+N”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 (16)二、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 (17)(一)强化农业基础 (17)(二)推进农业与加工业融合 (18)(三)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 (19)(四)推进农业与现代商务物流业深度融合 (21)(五)推进农业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22)(六)推进农业新型业态发展 (23)三、推进工业与农业融合 (23)四、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 (24)(一)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24)(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5)(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26)(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 (28)(五)积极培养新型农民 (29)(六)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29)五、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29)(一)推广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30)(二)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30)(三)发展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31)(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32)(五)促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相互之间利益的紧密联结 (33)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3)七、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35)第四章机制创新 (38)一、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 (38)二、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39)三、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40)四、加快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框架 (41)五、大力引入工商资本 (42)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45)一、农业建设项目 (45)(一)农业基地建设 (45)(二)农业与旅游结合建设 (46)(三)农业与文化产业结合建设 (47)(四)农业新型业态建设 (48)二、景点景区建设项目 (48)三、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 (49)四、商贸物流建设项目 (49)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9)六、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52)第六章实施进度安排 (62)一、实施年限 (62)二、进度安排 (62)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5)一、投资估算 (65)二、资金筹集方案 (67)第八章保障措施 (68)一、加强组织领导 (68)二、制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68)三、强化招商引资 (69)四、加强政策宣传 (69)中共中央2015年、2016年连续两个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1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_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_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一、引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农村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进程中,各个产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通过解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探讨其发展现状与未来的思路。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要解(一)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的融合。
农村工业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农村服务业也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和营销渠道。
(三)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包括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农村就业机会,还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通过农村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附加值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一)政策引导: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通过财政税收优惠、金融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产业转型: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新兴服务业的崛起,丰富了农民的就业选择,提高了农业产业附加值。
(三)创新担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创新担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创新的推动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什么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什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和服务业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
传统上,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而其他产业则相对较弱。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发展农村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村地区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与工业的融合。
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于农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开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发展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机融合。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到农村地区。
第二,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农村地区的服务业一直以来都比较薄弱,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农村地区的服务业潜力逐渐被挖掘。
农村旅游、农家乐、农产品电商等新兴服务业的崛起,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旅游、农村文化体验等服务业,将农业与服务业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第三,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在农村地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而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则能够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地区的产业链水平。
一方面,农村地区可以发展各类服务业,为工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物流配送等服务;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也可与当地服务业进行合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2016 —2020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研究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2016 年 11 月 14 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产业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 2016— 2020 年)》,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条件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健康中国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为“十三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农业规划中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规划中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农村工业等产业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这一发展模式在农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文将从农业规划的重要性、优势和实施路径等几个方面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
首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农业产出。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
此外,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农业规划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整合农村生产要素,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综合经济效益和居民生活品质。
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在土地利用上,融合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传统农业单一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而融合发展可以将农地用于农业生产、乡村旅游、农村工业等多种用途,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其次,在工作岗位上,融合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在家门口,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
然而,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政策体系的缺失是制约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农业规划中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机制,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其次,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地方的农村资源特别是土地、人力等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支撑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
再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融合发展带来挑战。
融合发展需要在市场中找到适应的产业定位,了解市场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和服务。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第1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1期Vol.45No.12018年1月Jan.2018作者简介:吴云青(1970-),女,河北晋州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机。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吴云青(,052260)摘要:文章简单论述了农产品加工产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通过几种方式相互融合,探讨了各种融合模式下,从哪些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上增长,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从而最终实现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目标。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增收体系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要与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条利益机制相联系,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1多角度识别,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收模式体系1984~2016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总产值年增0.11%、24%、29%,一产比例降到7%左右。
当前遇到三大背景,一是57%的城镇化率;二是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三是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
农业1.0是规模农业,农业2.0是加工农业,农业3.0是信息农业,农业4.0就是融合农业,农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农业4.0升级版,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亮点在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增长点在农村创业创新。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农业+工业等于加工业、设施农业。
农业+旅游产业等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餐饮农业。
农业+文化产业等于创意农业、田园艺术。
农业+教育产业等于亲自体验、教育农园。
农业+养生养老产业等于康养农业、功能农业。
农业+信息产业等于电商农业、智慧农业、植物工厂。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
2020年)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10页(P5-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J],
2.创新机制推进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r——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负责人就《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答记者问 [J],
3.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部解读《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J], 思雨
4.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
5.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产业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三个阶段的不同与趋势

乡村产业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三个阶段的不同与趋势在传统农耕社会,农业是农村的主导产业,乡村产业发展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农业发展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为保证粮食安全,乡村产业长期以粮为纲,粮食生产成为农村的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取消,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产业才开始蓬勃发展。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只有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的政策演变,能为乡村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阶段(1978—200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产品市场逐渐开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不断增多。
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以及进出口等环节相互脱节问题严重,导致许多农产品加工领域乱上项目、盲目竞争、粗放增长,造成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买难卖难”矛盾不断产生。
基于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有效衔接生产和流通,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
贸工农一体化发展阶段,主要有两个发展重点:一是支持大宗农产品进行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1997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根据不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特点,加大对贸工农一体化的支持力度,主要选择两类农产品进行:一是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烟草、生猪等种植、养殖面广的大宗农产品,重点探索加强产销衔接的办法;二是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重点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协调发展。
二是重点发展“贸工农”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
划(2016-2020年)》解读
农业部
近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协调、企业效益有所上升、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持续增强。
《规划》确定了四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做优农村第一产业,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发展设施条件,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水平、努力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
三是做活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流通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产业融合发展途径。
四是创新融合机制,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
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规划》结合主要任务,依托自然和区位优势、重点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对融合发展区域功能定位、重点产业结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
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四项重大工程。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