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高中政治导学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1级
班级_____ 小组—姓名 ________ 使用时间2014—年—月 _ 日编号06

题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
编制人李东亮
审核人
学习目标与评价设

目标及要求识记理解应用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26
传统文化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8
文化创新的系列知识57、910
占难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与文化创新的途径
预习学案
学生纠错(教师点拨) 学案内容
【预习时1'可】mine 【我的问题】请同学们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写出來。

【我的纠错JW同学们记录占己的错题并分析原因。

一、基础知识梳理
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为什么要尊垂文化多样性?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途径:
(2)原因:
(3)要求:
5.:人众传媒的作用
6.传统文化的体现、特征、作用有哪些?
7.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8.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
9.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冇哪些?
1()、教育在文化传承张起了什么作用?
11、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如何?
1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
13、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学案内容学生纠错(教师点
拨)
二、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预习自测
1.红线女是享苦海内外的苦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她在艺术舞台上驰骋60多个春秋,受聆于前辈,浸润于传统,创造出独树--帜、影响深远的“红腔”唱腔艺术和“红派”表演艺术。

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耍基础
B.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源泉
2.2013年6刀举行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安排了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等28项活动,请你写一•篇反映两岸文化交流成就的观后感,并确定一组体现两岸文化交流政策的关键词,你会选择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
4 FI通过决议,将屮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是
①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耍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继“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乡村医牛”后,小央电视台于2013年4 月18 口启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人型公益活动。

这是主流媒体再次展开对“美” 的追寻与诠释,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

③人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人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
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课堂学案
学生笔
【新知学习】
探究思考:
5、材料一、某地高考方案强调要“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
一年两次考试”;高考英语的分值也大幅调整,由此前的满分150分降低为100分, 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阅读写作等占70分。

某地高考英语这一改革措施是对母语文化的重建,这种重建是势在必行
的。

(1)请你用文化纶活知识就如何处理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提岀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6分)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冇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
“中国梦”的实现。

(8分)
学生笔记(教师点拨)学案内容
【训练时间】min。

【当堂训练】
6、2013年3月23 H,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举行了传统民俗活动一~〜踩桥会。

通过“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等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今年
“踩桥会”上,主办方将现代科技引入,加上灯光、舞美等视觉效果,传统
与现代的融合,使得这一古老节庆活动焕发新的光彩。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梢神世界
B.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就能焕发生机
C.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赋予新时代的元索
7、近年来,和其他戏曲一样,豫剧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方面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

另一方
面,文化主体和表演形式H益多元化、快捷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极人改变
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

和比之下,豫剧所特有的程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
节奏、格式化的故事情节,显得其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不够,与当代人的审美
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这启示我们发展豫剧耍
A .立足传统,坚持批判继承
B .与时俱进,熔入时代精神
C .锐意创新,迎
合人们需求D .聘采众长.保持艺术特色
8、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

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
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
脑袋)。

“如果外国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
投诉的。

”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在交流屮得到借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曼谷、莫斯科、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到2012年底中国海
外文化中心总数达13个。

海外文化中心高频率、不间断地举办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中国文化送到驻在国公众的家门口。

不同国家、不同肤
色、不同年龄的外国公众走入屮国文化屮心,透过这一独特的平台和视窗,
竞相体验东方文化的魅力,亲身感受到屮国发展的脉动。

这说明,在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坚持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C.尊重差异,平等交流
D.全面借鉴,保持特色
10、2012年6月9日〜18日,由文化部主办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讲座周”活动在北京举行。

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各民
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维系民族牛存的精
神纽带④卬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趋同的历史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①④
文化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CACC
合作探究:(1)①加强母语教育。

因为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牛•存与发展的梢神纽带;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改革外语教育。

因为不同文化可以和互借鉴,収长补短,学习外來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每点3分,共6分)
⑵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木特征,同吋其具体内涵乂能
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分)
②屮国传统文化具冇鲜明的民族性。

屮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屮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屮华民
族自强于世界民族Z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

(2分)
③屮华文化源远流长、聘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具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牛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

(2分)
④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分)
课堂练习:DBC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