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作者:韩益河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9期
韩益河
(大同市御河生态林管理处,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又满足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以人的需求为主要考察因素。

本文针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问题,参照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从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植物景观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植物景观;城市规划
1 基于居民需求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1.1 景观的多样性与安全性
公园中的自然景观能够为居民提供适宜的休憩场所,多数人均抱有“接触自然”的游玩目的,因此,在景观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公园的吸引力。

公园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多样性特征,通过不同外貌、质感植物的相互组合与纹样图底的变换,扩充植物的内在层次,构造出开敞式的植物空间。

考虑到季节变换因素,植物景观设计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借此凸显出植物的季节特色。

景观的安全性主要分为物理层面与心理层面2类。

物理层面上,植物景观的设计与配置应当选取无毒、无刺、无落果的植物品种,避免居民在行走中出现意外伤害。

心理层面上,要避免植物景观给人带来控制感与逼迫感,因此,应当选取视线通透性较强的藩篱式结构对公园进行合理安排。

1.2 景观的便利性与舒适性
公园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场所,必须满足观景便利、路径通达的要求。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于各景观节点的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节点的位置特征,进行乔灌草搭配,保证居民与游客拥有良好的观景视野。

对于路径的设计,要以便利性为首要要求,合理利用绿地之间的场地,建立通达的道路系统,发挥出植物景观的使用价值。

公园景观的舒适性也是设计中需要仔细考量的因素。

对于公园景观的设计,从舒适度来考虑,应当注意日照的变化、风的影响、空间视野这3大要素。

植物具有遮挡阳光的作用,对于日照方向、季节变化等因素要进行充分的实地验证,根据所在地风速与风向的规律,进行合理地植物配置。

由于人的清晰视野约为80m,过于空旷的环境会使人产生单调感与寂寞感,过于狭窄的环境则会使人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因此,植物景观设计中需要把握好空间视野的规律,借此构建出生机勃勃的公园环境。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形式
2.1 植物景观的节点设计
节点是景观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连接部分,一般具有精致、整合、复杂的特征。

出入口节点
的景观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与识别性,可以采用尺寸体型较大的植物进行配置。

活动广
场与文化娱乐节点是公园的核心区域,也是公园设计主题的体现,需要安排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形成层次度较高的点缀。

休息节点是专供居民休憩散步的区域,可以在林地、坡地、水域周围
构建此类节点,周边利用密林植物进行区域分割,体现出私密化特征。

2.2 植物景观的界面设计
公园中的界面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区域的交界面。

边界植物的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心
理学中的边界效应,即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方式与色彩质感的整合,以草木与林荫的规划安排,借此形成丰富或简洁、封闭,或通透的界面景观,让居民与游客产生较强的心理安全感与归属感。

2.3 植物景观的路径设计
公园的道路有主路、次路、小路之分,不同类型的植物栽种设计可以人为地形成绿色通道。

路径两侧的植物安排主要以列植为主,需要注意植物的疏密程度与高度特点,间植一定的灌木,以此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与多样性。

水域周围的路径设计需要以自然安排为主,力求为游客
提供合适的静坐与休憩场所。

3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
植物空间具有较多的限定要素,要根据实际环境决定水平要素、竖直要素与顶要素之间的
权衡把握。

植物空间类别主要有开敞式、覆盖式、封闭式之分。

对于开敞式植物空间,要在竖
直界面上以低矮灌木与草坪来划分空间,保证居民游客的视野宽敞度;对于覆盖式植物空间,
由于此处植物多具有庞大的树冠或是藤蔓类植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需注意疏密适宜即可;对于封闭式植物空间,必须着重营造私密性与封闭感,利用高大乔木构造较小的空间尺度,并
在近景中点缀花草,让游人产生亲切感与宁静感。

植物景观设计除了上述空间因素之外,还有植物季相的内容。

根据环境心理学理论,人对
空间环境的认知多是借助于以视觉为主的自我移动与时间变化来形成。

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也
是时空转换的体现,应当利用植物色彩的多变性,合理使用冷暖色调,从公园的主题定位出发,注意植物色彩组合与环境营造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物候变化特征,从时序
方面组织好景观的设计工作,借助植物的绿化效果,为公园的整体建设工作增光添彩。

4结语
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不同游客的心理特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当以便利
性与观赏性为设计要求,突出植物景观的生态优势与观赏优势,把握植物的季节变化与物候特征,通过合理的路径安排与植物搭配,为游览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憩环境。

参考资料
1徐方亮,顾悦悦.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0(9)
2余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与游人感知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0(10)
(责任编辑舒丹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