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剪力墙工程施工)钢筋绑扎 安装施工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1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6)梁主筋焊,采用机械连接。
B.焊接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焊接接头的焊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并符合设计要求。
五、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底部短跨受力筋→绑板底部长跨受力筋→绑板上部短跨受力筋→绑板上部长跨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绑分布钢筋
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与焊接筋焊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钢筋。
1)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竖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剪力墙横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毫米,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B.箍筋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C.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毫米。
D.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5)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现浇扳支撑钢筋(板凳筋)示意图(图二)
E.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5)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毫米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6)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剪力墙钢筋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D.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29。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焊缝不小于5d。
5)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六、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部筋→绑踏步筋
1)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果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2)焊接接头的焊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不限制。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
3)柱箍筋绑扎:
A.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
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要求锚固与接头。
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由于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详图一),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5)根据设计,地下室底板筏板基础钢筋一律采用焊接(d<25时)或机械连接(d≥25时)接长,接头位置应适当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40d,接头百分率为50%,并应避开受力较大位置。
钢筋绑扎、安装施工过程
一、筏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垫层→垫层上画线→绑底板底部短跨受力筋→绑底板底部长跨受力筋→绑底板上部短跨受力筋→绑底板上部长跨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绑分布钢筋
1)清扫垫层上的杂物,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受力主筋、负弯筋、分布筋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6)绑扎负弯矩钢筋、分布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7)外墙条形基础钢筋绑扎应与地下室底板筏板基础钢筋同步进行绑扎施工。
8)结合框架柱、剪力墙的结构配筋图,作好基础插筋。
二、、柱子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1)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焊接筋上,然后立柱子竖向受力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竖向受力筋。
1)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的规定应符合设计及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由于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详图二),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四、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牢→绑主梁底层纵向筋→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3)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先浇筑柱混凝土时,柱内要预埋连接筋(或铁件),其预埋长度或焊在预埋件上焊缝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5)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1)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2)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A.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B.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绑扎箍筋
A.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梁主筋焊,采用机械连接。
B.焊接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焊接接头的焊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并符合设计要求。
五、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底部短跨受力筋→绑板底部长跨受力筋→绑板上部短跨受力筋→绑板上部长跨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绑分布钢筋
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与焊接筋焊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钢筋。
1)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竖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剪力墙横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毫米,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B.箍筋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C.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毫米。
D.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5)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现浇扳支撑钢筋(板凳筋)示意图(图二)
E.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5)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毫米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6)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剪力墙钢筋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D.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29。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焊缝不小于5d。
5)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六、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部筋→绑踏步筋
1)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果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2)焊接接头的焊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不限制。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
3)柱箍筋绑扎:
A.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
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要求锚固与接头。
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由于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详图一),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5)根据设计,地下室底板筏板基础钢筋一律采用焊接(d<25时)或机械连接(d≥25时)接长,接头位置应适当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40d,接头百分率为50%,并应避开受力较大位置。
钢筋绑扎、安装施工过程
一、筏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垫层→垫层上画线→绑底板底部短跨受力筋→绑底板底部长跨受力筋→绑底板上部短跨受力筋→绑底板上部长跨受力筋→绑负弯距钢筋→绑分布钢筋
1)清扫垫层上的杂物,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受力主筋、负弯筋、分布筋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6)绑扎负弯矩钢筋、分布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7)外墙条形基础钢筋绑扎应与地下室底板筏板基础钢筋同步进行绑扎施工。
8)结合框架柱、剪力墙的结构配筋图,作好基础插筋。
二、、柱子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1)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焊接筋上,然后立柱子竖向受力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竖向受力筋。
1)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的规定应符合设计及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由于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详图二),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四、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牢→绑主梁底层纵向筋→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3)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先浇筑柱混凝土时,柱内要预埋连接筋(或铁件),其预埋长度或焊在预埋件上焊缝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5)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1)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2)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A.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B.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绑扎箍筋
A.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