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畜牧业;环境污染;粪污;治理措施
1畜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1.1农牧脱节,种养分离,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畜禽养殖规模发生了极大变化,现阶段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畜禽养殖场、专业村布局不合理,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现象,从事种植业的不搞养殖,从事养殖的不愿种地,农作物主要以施用化肥为主,畜禽粪便还田利用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导致粪污污染日益加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动物生产性能和疾病控制起到很大作用,给养殖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滥用添加剂的不良现象,有些养殖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以达到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的目的,但由于饲料配制方法不科学,营养比例不平衡,造成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发生严重残留,对人体健康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

另外,这些有毒有害成分可通过动物粪便污染水体和土壤,使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1.3畜禽粪污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产品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畜禽排泄物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畜禽排泄物中含有许多病原菌、厌氧分解产生的氮、磷、酚类等有机物及重金属和药物的残留物,它们对大气、水源和土壤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有许多畜禽粪便还存在随意排放现象,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4环保意识不足
有些养殖企业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为了追求养殖效益,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不愿配制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还有一些小规模养殖场或养殖户,由于经济实力不强,不能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设备,致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1]。

2养殖场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2.1对大气的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迅速腐败发酵,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二甲胺、甲硫醚和粪臭素等多种恶臭气体[2],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养殖场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安全。

另外,畜禽粪尿中还含有大量病原菌,它们可与水、尘埃颗粒物结合溶入大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可以借助空气介质扩散和传输,通过呼吸道黏膜等侵入动物机体,可使动物抗病力降低和易感性增强[3],动物的许多疫病可通过微生物气溶胶长距离传播,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2.2对水体的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及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尤其患病或隐性带菌的畜禽会排出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如果不经处理,直接随径流或者化粪池等进入水体后,致病菌和寄生虫卵会以水为媒介进行扩散和传播,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对人类和畜禽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2.3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尿中含有超高含量的氮、磷等有机物及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以粪便的形式排放到土壤中,会造成土壤养分大量富集,不但会抑制作物的生长,而且最终还危害人类健康。

3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3.1科学规划,适度规模
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和条件,发展适宜在当地养殖的优良畜禽品种,
科学规划养殖小区,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要配备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规模与周围农田的粪污消纳能力相适应。

3.2合理调整饲粮结构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是造成畜禽舍内有害气体及臭气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畜种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粮结构,科学配制日粮,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养分利用率,减少粪尿排泄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3.3合理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特别是超量使用会对畜禽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应严禁使用无批准文号的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严格按标准使用兽药,选用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等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及其他腐败物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如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减少粪中磷的排泄量,添加益生素,可改善动物消化道菌群平衡,显著提高畜禽肠道的消化功能,降低有害气体氨和其他臭素的产生,改善动物饲养环境[4]。

廖新俤等[5]在生长猪的饲料中连续添加了10d的0.05%的活菌制剂,两栋试验猪舍内的氨气浓度分别降低了40.28%和56.46%,尿中总氮和氨氮含量降低了25%~38%。

3.4饲料中添加除臭剂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除臭剂能抑制畜禽排泄物产生氨气,从而改善畜禽舍内空气质量,丝兰属植物和樟科植物提取物都具有抑制尿酶活性的作用,对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不仅可以除臭,改善畜禽舍内空气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畜禽健康状况,而且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6,7]。

田丽新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不仅能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改善乳品质量,而且还能降低奶牛粪便中氨气的产生量,从而改善牛舍的空气环境[8]。

潘倩等[9]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樟科植物提取物不仅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而且还能抑制粪中脲酶活性,减少粪尿氮排泄量,最佳使用剂量为450mg/kg。

刘婕等[10]将乙酰氧肟酸、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膨润土按40:2:2:1:20的比例配制成复合除臭剂,按0.15%的比例添加到猪的饲料中,可显著降低猪舍内氨气的含量。

3.5微生物除臭
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生理代谢作用使恶臭成分降解为无臭、无害的终产物[11],该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对臭气的除臭效果明显,目前已成为当前治理臭气的一个重要途径。

陈丽园等[12]从养殖场周边的土壤中分离出菌株10mg可使新鲜猪粪NH3和H2S气体的释放量分别降低67.95%和26.6%。

叶芬霞等[13]从养殖场土壤中分离出了具有除臭性能的微生物菌株3株,并通过混合培养制成了复合微生物除臭剂,使猪舍内NH3和H2S的浓度分别降低了78.4%和66.7%。

3.6发展生态养殖
各地应结合当地现有资源,科学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地,根据畜禽品种特点,采取适宜的生态养殖方法,加快建设生态循环养殖企业,遵循生态原理,发展生态农业,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和牧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3.7增强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处理相关规范标准的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畜禽排泄物污染会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安全带来危害,同时应加强组织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加强畜牧和兽医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科学配制饲料的方法和科学生态养殖知识,尽量避免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4结语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明显,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人类
健康,同时还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治理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使畜牧养殖产业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