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人教实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年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一 .本周教课内容:
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 12,N— 14,O— 16, Na— 23,Mg— 24, S—32,Cl — 35.5 ,K—39,Ca— 40, Fe— 56
一 .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绚烂多彩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3. 以下气体属于罕有气体的是()
A. 氦气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4. 以下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 氯 CL
B. 铜 Ca
C. 银AG
D. 镁 Mg
5. 古诗词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可贵精神财产。

以下诗句中主要波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需时间深,铁杵磨成针
D. 鞭炮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排水取气法采集,是由于氧气()
A. 同样条件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 往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氧气能溶于水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7.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亲密的是原子的()
A. 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总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8. 以下物质中,暂未计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介入数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9. 九月走进颐和园大门,可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10. 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焚烧的装置不正确的选项是
()
11.
A.
C.
12.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有颜色的变化
必定有气体生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B. 会发光放热
D. 有新物质生成
A.水分子
B.氧元素和氢元素
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
13.以下对于绿色化学的表述中,此中有严重错误的选项是()
A.绿色化学就是生产不含化学成分的物质
B.绿色化学是要充足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纳无毒、无害的原料
C.绿色化学是要提升原子利用率,力争使全部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D.绿色化学中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泉除去污染
14.下表是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
含有成分钙镁钾钠其余
含量( mg/L)≥4.0 ≥ 0.5 ≥ 0.35 ≥ 0.8 略该表中的“钙、镁、钾、钠”应理解为()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15. 氧气是人类保持生命不行缺乏的物质,以下相关氧气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
是()
A. 液氧储藏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
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5
C. 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开朗的非金属单质
16. 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冰,分别液态空气
B. 酒精挥发,酒精焚烧
C. 动植物呼吸,电灯通电发光
D. 鸡蛋变臭,火药爆炸
17.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
B. 氢氧化钠
C. 高锰酸钾
D. 二氧化硫
18. 在实验室中,寄存有毒药品的柜橱应贴的表记是()
19. 以下化学反响中既不是化合反响也不是分解反响的是()
A. 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B. 二氧化碳+碳
高温
一氧化碳
C. 氧化汞加热
汞+氧气 D.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0. 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世界水储量的 2.53%,此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俭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选项
是()
A. 农业和园林灌溉用喷灌、滴灌
B. 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C. 将生活污水排放在江河中
D. 利用家庭洗菜水、洗衣水等冲刷马桶
21. 化学符号“2H 2”表示()
A. 两个氢分子
B. 两个氢原子
C. 两个氢元素
D. 氢气
2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分子能够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间有缝隙,原子间无缝隙
D. 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23.以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的表示图。

从该表示图可获取相关物质构成、构造、性质等方面的化学信息,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必定条件下反响可生成水分子
B.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必定条件下可生成两个水分子
C.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24. 以下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N 2
B. H
C. O
D. Fe
25.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采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 1)装药品;(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排水法采集气体;( 4)固定装置;( 5)加热;( 6)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7)停止加热。

实验操作次序正
确的是()
A. ( 1)( 2)( 3)( 4)(5)( 6)(7)
B. ( 3)( 1)( 2)( 5)( 4)( 6)( 7)
C. ( 2)( 1)( 4)( 5)(3)( 6)(7)
D.(1)(4)(2)(3)(5)(7)(6)
26. 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实验完成时用酒精灯盖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对着自己和旁人
C.点燃氢气前先查验氢气的纯度
D.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仰望读数
27.以下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淆物的次序摆列的是()
A.氢气、爽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
B.水、矿泉水、海水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28.若鉴识二氧化碳和氮气,可采纳以下哪一种方案()
A.分别察看气体的颜色
B.分别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察看现象的变化
D.分别在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加入适当的澄清石灰水,察看现象的变化
29.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接踵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
件。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以下相关它的成分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 25 个原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96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构成的
30. 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淆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56.2%,则经过计算可推断另一种物质是()
A. CaCl 2
B. KCl
C. MgCl2
D. FeCl3
二 . 填空题(共 5 道小题,共 23 分)
31. (3 分)
填写空格中的名称或化学式。

化学式
NO2 SiCl 4
名称五氧化二磷
32.(5 分)
依据某原子构造表示图,可判断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核外有 ___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__________ 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这类原子简单___________ 电子,该元素属于
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33. (3 分)
标出下表所列的化合物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式
SO2 K MnO4 KIO 3
(碘酸钾)
化合价
34.(3 分)
认真阅读以下短文,依据题目要求达成以下填空。

过氧乙酸(化学式C2 H 4O3)的溶液是“非典”期间常用的消毒剂。

①往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
液体,②拥有激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随意比率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 110℃发生
激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能够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描绘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2)描绘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3)描绘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

35.(9 分)
当你参加“以水为题”的课外小组活动时,请依据以下活动内容要求,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1)从北京永定河取水样后,制成两个以以下图所示的简略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初步净化。

请问,简略
净水器 I 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为(填代号) __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为(填代号)
_____________;
A.积淀
B. 过滤
C. 吸附
D.使硬水融化
E. 使污浊的水变为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慢慢向_________________ ( 2)使用简略净水器II办理河水时,在操作中,应沿着
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一直要低于______________。

( 3)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______________的水,属于硬水。

( 4 )为了确立水的构成,课外小组还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请你写出电解水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反响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_ ,与电源两极相连的两头,产生气体体积比为(用体积同样的容器采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 实验题(共 3 道小题,共 23 分)
36.(6 分)
依据题目要求填空。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硫在空气中焚烧
铝箔在氧气中焚烧
上述反响的共同特点(写出两条即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7.(7 分)
以下图是某课外小组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依照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 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代号)______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为(填代号)______________,此中可选择的共同仪器有(填代号)
______________ 。

①化学试剂②带塞子的试管
③带铁夹的铁架台④酒精灯
(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淆物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以下装置中有一套用于制氧气是不合理的,装置中的不合理之处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10 分)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研究蜡烛的相关化学性质,已进行了查资料(内容略)、部分实验设计和察看及假定了部分结论,若是你是该组的成员,( 1)请你依据下表达成整个研究报告(填写在表中)。

实验操作及实验作图实验现象结论
A.将焚烧的蜡烛用烧杯将其
罩住。

B.将一根细木条按以下图所示
放入火焰中,约 2 秒后立刻拿出
木条中间被烧印迹最轻,越
向双侧被烧印迹越重
C.将涂有少许澄清石灰水的
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
D.假定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那么蜡烛焚烧的产物中有水生
成。

请依照此假定写出操作步
骤(不作图)。

(2)请回答在研究活动中,除经历提出问题、查资料、猜想与假定、设计实验方案阶段外,还可能经
历了哪些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 计算题(共 4 分)
39.在某公共场所张贴有以下广告:
化肥广告
――――国际开创――――
优良化肥:碳酸氢铵(NH 4HCO3)
含氮量全世界最高:(24.1%)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该化肥中的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不要求计算过程,下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该化肥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3)该化肥中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所以这是一则 ________(填“真切”或“虚
假”)广告。

(计算结果精准到 0.1%)
【试题答案】
一 .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30 分)
1. C
2. A
3. A
4. D
5. C
6. D
7. D 8. B 9. C 10. A 11. D 12. A
13. A 14. C 15. C 16. B 17. D 18. A
19. D 20. C 21. A 22. D 23. B 24. D
25. C 26. D 27. C 28. D 29. D 30. B
二. 填空题(共 23 分)
31.(每空 1 分,共 3 分)
P2 O5二氧化氮四氯化硅
32.(每空 1 分,共 5 分)
8 2 6得(或获取)非金属
33.(每空 1 分,共 3 分)
47 5
34.(每空 1 分,共 3 分)
(1)①②③(说明:多项选择、少选均不得分,下同)
(2)④⑤
(3)⑥⑦
35.(每空 1 分,共 9 分)
(1)A B(或B) C
( 2)玻璃棒漏斗滤纸边沿
( 3)许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说明:写的不全不给分下同)
通电
;分解反响(4)水氢气+氧气(说明:不写反响条件不得分,下同)
VH2:VO2 2 : 1(1分)(或氢气:氧气=2:1)(1分)
三 . 实验题(共 23 分)
36. ( 6 分)实验现象:发出轻微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反响放热。

( 1 分)(说明:实验现象写的不全不得分,下同。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1 分)
实验现象:激烈焚烧放出大批的热和刺眼的白光,有白色物质生成。

(1 分)
文字表达式:铝+氧气点燃
( 1 分)氧化铝(或三氧化二铝)
共同特点:都发生的是化合反响,都有氧气参加反响,反响过程中都放热,生成物都为氧化物,反响条件同样,等。

(说明:只需随意写出两条给 2 分,答案合理均给分,下同。


37. (每空 1 分,共 7 分)
( 1) B; C;②③
( 2)过氧化氢(或双氧水)二氧化锰
水+氧气;催化剂
(3)①试管口倾斜方向不对(或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太长
38.(10 分)
( 1) A. 实现现象:蜡烛火焰渐渐变小直至熄灭,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壁有黑色颗粒。

(1分)(说
明:实验现象有下划线为给分点,答案合理均给分。


结论:蜡烛焚烧需要氧气(或烧杯内氧气基本耗尽)。

(1 分)
(说明:答案内容不全不得分。


B.结论:焰心和内焰的温度低于外焰的温度(或焰心、内焰、外焰温度不一样)(1分)
C.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污浊,有可能又变澄清,局部变黑。

(1分)
结论:蜡烛焚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蜡烛的构成中必定含有碳元素。

(1分)
D.实验步骤: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小烧杯(或在火焰的上方放一个干、冷的玻璃片)。

(1分)
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珠)。

或玻璃片上有水雾(珠)。

(1分)
( 2)(共 3 分)进行实验操作(或实行实验方案),(1分)察看并记录实验现象,(1分)剖析并得出结论(或表达与沟通得出结论)。

(1 分)
(说明:不论学生写几步,只需有三层意思即得分。


四. 计算题(共 4 分)
39.(每空 1 分,共 4 分)
(1) 79
(2) 14: 5: 12: 48( 1 分)(说明:错一个数不得分)
(3) 17.7%(说明:不写 %不得分)虚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