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1)同步试题 (新版)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水的浮力(1)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C)
(第1题)
A.F1 B.F2
C.F3 D.F4
2.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
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A)
(第2题)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l、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
为1
2
mg,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拉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
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
(第3题)
4.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它们此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C)
(第4题)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5.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D)
(第5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
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第6题)
小科(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2和4(或2和5、3和6)(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7.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牛,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牛,g 取10牛/千克。
求:
(第7题)
(1)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
【解】 (1)由题意可知,物体的重力G =6牛。
(2)F 浮=G -F 示=6牛-4牛=2牛。
(3)物体浸没在水中,由F 浮=ρgV 排可得,V =V 排=F 浮ρ水g =2牛
1.0×103千克/米3
×10牛/千克
=2×10-4
米3。
物体的质量m =G g =6牛
10牛/千克
=0.6千克,
物体的密度ρ=m V =
0.6千克2×10-4米
3=3×103千克/米3。
8.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牛,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克/厘米
3
)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2牛。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
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ΔF 和Δp ,则无法求得的是(g 取10牛/千克)(D )
A .m
B .ρ
C .ΔF
D .Δp 【解析】 m =G g =
3牛
10牛/千克
=0.3千克,ΔF =F 浮=3牛-2牛=1牛;V =V
排
=
F 浮
ρ水g
=
1牛1.0×103
千克/米3×10牛/千克=1×10-4米3,ρ=m V =0.3千克1×10-4米3=3×103千克/米3
,物体上、下表
面的压力差即为浮力,大小为1牛;由于物体形状未知,故无法求得上、下表面压强差Δp ,应选D 。
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第9题)
(1)根据图①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牛。
(2)图①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从物体刚开始接触水面至浸没在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②所示,由此得到:
结论①: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结论②: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深度有关。
结论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4)为了探究结论②是否正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如图③所示。
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长方体,在长方体上设置了a、b、c、d四个挂扣。
请仅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分析论证。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长方体a(或c)挂扣,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一条线处,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长方体b(或d)挂扣,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一条线处,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分析论证:
①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②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解析】(1)所受到的浮力为物体的重力与在水中所测得的拉力之差。
(2)乙、丙两次实验,水和盐水的密度不同,因而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由图②可知,开始时深度改变,浮力也改变了,而后来深度改变浮力是不变的。
(4)在操作上,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控制体积相等而深度不同即可,如果两次深度不同时所测得的力相等,则与深度无关,反之,则与深度有关。
10.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g取10牛/千克,ρ水=1.0×103千克/米3)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料的体积。
(第10题)
【解】 (1)由乙可知,F 浮=G -F 没=2.5×104
牛-1.5×104
牛=1.0×104
牛。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V =V 排=F 浮
ρ水g = 1.0×104
牛1.0×103千克/米3
×10牛/千克
=1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