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醉驾处理
机关单位酒驾规章制度

机关单位酒驾规章制度一、背景酒驾是一种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不仅给驾驶者自己带来危险,更可能给周围的人们带来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为了保障机关单位员工的安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制定本规章制度,严禁酒后驾驶,从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机关单位的在职员工,无论职位和级别。
三、规定1. 酒后驾驶行为禁止1.1 在工作期间,员工禁止酒后驾驶。
无论是否达到法定酒驾标准,任何员工不能在工作后饮酒并驾车。
1.2 在非工作期间,员工在消费含酒精饮品后,禁止驾车。
员工应倡导使用代步工具(如出租车、网约车)或者与合法驾驶员一同乘车。
2. 严格实施酒驾检查2.1 机关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酒驾检查小组,负责对员工进行酒驾检查。
2.2 酒驾检查小组应及时掌握员工饮酒情况,并对饮酒后驾车行为进行严厉监管。
3. 宣传教育3.1 机关单位应定期组织酒驾安全教育活动,向员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以及酒驾造成的危害。
3.2 机关单位应提供相关宣传材料、海报等,以提高员工对酒驾的认知和不良后果的意识。
4. 处罚制度4.1 员工一经发现酒后驾驶行为,机关单位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具体情况根据违反的程度轻重进行处理。
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严重警告、辞退等。
4.2 若员工酒后驾驶行为造成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机关单位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进行相应行政处罚。
四、工作流程1.员工饮酒后,应主动向单位报备并寻求替代交通方式;2.酒驾检查小组每周随机选择员工进行酒驾检查;3.如发现员工酒后驾驶行为,酒驾检查小组应立即上报单位,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4.单位对违规员工进行相应纪律处分;5.酒驾事故应责令员工立即停止驾驶,保存现场,迅速报告单位,并协助相关机构进行调查。
五、监督与检查机关单位领导及酒驾检查小组应对本规章制度进行监督与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完善。
六、附则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参公人员醉驾不开除案例

参公人员醉驾不开除案例
一、市公安局泰山路派出所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代忠平酒后驾驶问题。
2021年7月11日,代忠平饮酒后驾驶小型轿车被公安机关查获。
经检测,案发时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78mg/100ml。
2022年1月24日,代忠平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公安机关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罚款一千元。
代忠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二、市安全应急管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郭前征醉酒驾驶问题。
2020年12月30日,郭前征醉酒驾驶小型轿车被公安机关查获。
经检测,案发时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68.9mg/100ml。
2021年7月23日,郭前征因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六百元。
公务员醉驾后工作会被开除吗?

公务员醉驾后工作会被开除吗?交通安全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酒驾醉驾了。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酒驾醉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公务员醉驾后工作会被开除吗?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赔偿交通肇事赔偿标准交通事故理赔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交通安全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酒驾醉驾了。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酒驾醉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公务员醉驾后工作会被开除吗?根据我国的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情节严重公务员会因为醉驾导致开除处分。
我们也可以来看看公务员处分条例的具体细则。
第一条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
最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醉驾拘役处理案例

1.齐溪镇司法助理员胡某某(试用期公务员)醉驾案。
2016年2月26日,胡某某饮酒后驾驶小型轿车,从开化县城“新东方”商厦出发,沿临湖路往205国道方向行驶。
21时15分许,行驶至临湖路文化艺术中心路段时,被开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查获。
经鉴定,胡某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57毫克/100毫升。
2016年4月22日,胡某某被开化县人民法院以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胡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取消公务员录用。
2.池淮镇中心学校原副校长徐某某醉驾案。
2015年12月1日晚,徐某某饮酒后驾驶小型轿车,从开化县华埠镇华埠小学往华埠镇人民医院方向行驶。
20时12分许,行驶至华埠镇解放路文化弄路口处,被开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查获。
经鉴定,徐某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251毫克/100毫升。
2016年3月14日,徐某某被开化县人民法院以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二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5000元。
徐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
3.县农办综合科副科长周某某酒驾案。
2016年6月14日21时许,周某某饮酒后驾驶小型汽车行驶至开化县城江滨路工人路路口时,被开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查获。
经现场酒精呼气测试,周某某呼气结果为27毫克/100毫升。
另据公安部门通报,2014年9月,周某某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到罚款1000元,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的行政处罚。
目前,该案县公安局正在依法处理中。
纪检部门将按照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处分。
4.池淮镇潭头村党支部书记李某某醉驾案。
2016年5月4日晚9时33分许,李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江滨路芹江大桥附近时,被开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查获。
经现场酒精呼气测试,李某某呼气结果为177毫克/100毫升,经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为244毫克/100毫升。
目前,该案司法部门正在依法处理中。
纪检部门将按照司法部门的处理意见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处分5.林山乡江家村党支部书记江某某醉驾案。
醉酒驾车会被开除工职,这是真的吗?(1)

醉酒驾车会被开除工职、开除党籍,这是真的吗?一段时间以来,“醉酒驾车会被开除工职、开除党籍”被传得沸沸扬扬。
可是关于这个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大多数人却不置可否,那么醉酒驾车真的会被开除工职、开除党籍吗?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非常愿意为大家解开这个迷底。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刑法修正案(八)》说起。
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已将“醉驾”规定为正式的刑事犯罪,罪名叫做“危险驾驶罪”。
也就是说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要承担刑事责任,最长可判处6个月拘役,还要并处罚金。
“醉驾”入刑后,醉酒驾车就是犯罪,犯罪就会影响人的一生。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给予开除处分。
”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务员醉驾被判拘役,就面临着被开除公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22条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劳动法》第25条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据上述规定,凡因醉驾构成刑事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将会被企事业单位开除公职或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法》第49条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第30条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醉驾应属故意犯罪,这也意味着,党员如果醉驾被判刑也将被开除党籍。
醉驾者若为在校学生,那么他将永久失去报考公务员、律师、法官和警察的资格,而且也会影响当兵入伍。
因为在公务员招考、司法考试以及征兵入伍的相关条例和政策法规中也明确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不能参加司法考试,更不符合应征入伍的条件。
由此看来,醉酒驾车会被开除工职、开除党籍的传言是真的,而且千真万确。
事业单位教师醉驾开除公职后是否也取消教师资格

事业单位教师醉驾开除公职后是否也取消教师资格▲事业单位教师醉驾开除公职后是否也取消教师资格如果被判有期徒刑,是会有开除公职的处罚的,如果是拘役及以下处罚,开除公职就没有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八、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改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什么是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
故意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即符合本罪的犯罪构成。
本罪是抽象的危险犯,不需要司法人员具体判断醉酒行为是否具有公共危险。
因此,一方面,抽象的危险犯实际上是类型化的危险犯,司法人员只需要进行类型化的判断即可。
另一方面,完全没有危险的行为,不可能成立本罪。
事业单位的教师的醉驾情况的发生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国家的有关法律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具体的细节处理需要当事人进行合理的阐述,不过,只要涉及醉驾有关人员的处罚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自己需要清楚实际的情况,减少自己的损失。
事业单位党员醉驾如何处罚

事业单位党员醉驾如何处罚▲一、事业单位党员醉驾如何处罚1、判处拘役、管制的可以不开除。
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2、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开除。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开除。
(醉驾亦开除)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醉酒驾驶,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要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同时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法律依据: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事业单位党员醉驾通常处拘役,并处罚金,除了要接受交警部门的处罚外,还要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相关单位的纪律惩戒,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同时会视具体情况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
公职人员酒驾处理流程

公职人员酒驾处理流程
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公职人员酒驾处理的流程。
这事儿可挺重要的,大家可得好好看看呀。
首先呢,一旦公职人员酒驾被发现,交警那肯定是要按照正常的交通执法程序来处理的。
就像对待普通民众酒驾一样,该检测酒精含量就检测,这一步可不能含糊!一般就是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来检测,要是数值超标了,那可就麻烦喽。
然后呢,交警会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这个处罚可能包括罚款啦、暂扣驾驶证啦之类的。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哦。
接下来,公职人员所在的单位就会知道这个事情啦。
单位知道后,可不会就这么算了呢。
他们会进行内部的调查,这调查呀,就是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觉得这一步呢,单位肯定会很严肃对待的,毕竟公职人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嘛。
在单位调查的时候,公职人员可一定要积极配合呀。
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可别想着隐瞒什么,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根据经验,这时候要是态度好,积极认错,可能在后面的处理上会稍微好一点呢。
单位调查完了之后呢,就会根据单位自己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处理。
这个处理可能就多种多样啦,比如警告处分呀,或者更严重一点的降职之类的。
不过呢,这都要看酒驾的具体情况,像是不是初犯呀,有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呀之类的。
当然啦,要是酒驾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发生了交通事故,那可就更麻烦了。
除了交警那边的处理和单位的处理,可能还会涉及到法律诉讼呢。
这时候,公职人员可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
小提示:别忘了,整个过程中,公职人员都要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可很重要哦!。
醉驾应给予何种党纪政纪处分?

醉驾应给予何种党纪政纪处分?醉驾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候发生,因为醉驾引起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但是很少听说过公职人员醉驾,也很少听说过公职人员醉驾受到了什么处分。
那么如果公职人员醉驾应受到什么处分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醉驾应给予何种党纪政纪处分的有关资料。
醉驾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候发生,因为醉驾引起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但是很少听说过公职人员醉驾,也很少听说过公职人员醉驾受到了什么处分。
那么如果公职人员醉驾应受到什么处分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醉驾应给予何种党纪政纪处分的有关资料。
▲一、酒后驾驶纪律处分,如何正确引用条规?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含发生一定后果)”归入第十五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之中,具体可引用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74条“有其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之规定,给予行为人相应的党纪处分。
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界定为违法行为,适用纪法衔接条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或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
政纪处分适用方面,如果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被判处刑罚的,政纪处分可以适用《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给予行政开除处分;如果被给予行政处罚,可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六项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进行处分。
如果▲人民警察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引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23条之规定,给予开除处分。
如果▲检察人员酒后驾驶机动车未被判处刑罚的的,政纪处分可以引用《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第一百一十二条“有其他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处罚标准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处罚标准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的表率和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举止对社会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然而,近年来不乏一些公职人员因为酒驾、醉驾行为而受到处罚,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公职人员的酒驾醉驾行为,必须严格依法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职人员的形象。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役,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役,并处一千五百元以上二千五百元以下罚金。
而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其行为更应该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因为他们作为社会的权力代表,其行为对社会有着更大的示范作用。
因此,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应当按照《刑法》规定加重处罚,以警示其他公职人员,严肃执法,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撤职处分,(一)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且因此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三)醉酒后参加公务活动的;(四)饮酒后参加公务活动且因此发生重大事故的。
可以看出,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受到行政处分,甚至会影响其政治生涯和职业前途。
这种严厉的处罚标准,对于公职人员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震慑和警示,也是对公职人员的一种责任和约束。
最后,对于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处罚,不仅需要依法加以处理,更需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监督。
通过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操守的培养,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杜绝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对于公职人员的酒驾醉驾行为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以确保公职人员的行为合法合规,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对于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以处罚,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监督,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公职人员不能有的几种行为

公职人员不能有的几种行为原创公务员圈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不能有以下行为,否则将受到处罚。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认识公职人员不能有的行为。
01 参与赌博众所周知,参与赌博的公职人员会受到惩罚。
有的地方比较严格,规定无论在哪里,任何时候,都不能参与赌博活动。
也就是说,即使不在公共场合,也可以在自己家里叫上一些好朋友进行赌博活动。
如果被发现,会被视为赌博,会受到相应的处理。
现在很多人如果被发现打麻将都会被处罚。
02 酒驾众所周知,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
酒驾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可能会害人害己。
现在酒驾管的很严,不管是谁,只要是喝醉了,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理。
作为公职人员,如果酒驾,肯定会比普通人的处罚严重一点。
至于公职人员酒驾,大多数情况下,酒驾属于一般违纪,可以给予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纪律处分。
如果涉及醉驾,触犯刑法,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拘役六个月。
而且《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也就是说,如果公职人员涉及醉驾并触犯刑法的,将会被开除公职。
03 从事盈利性活动对于公职人员,明文规定不准从事经商等活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章“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中第九十四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它是一个商业企业;二是拥有未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证券;3.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4.从事有偿中介活动;5.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投资入股;(六)违反有关规定从事其他营利性活动的。
至于对案件情节轻重的判断,我个人感觉与营利性活动的收入数额有关。
04 四是违规收受服务对象财财物单从字面意思上看,违规收受服务对象的财物肯定是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1.违反规定向管理客户收取和摊派财物;二是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3.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态度恶劣、粗暴,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
企业对因醉驾被拘役的职工怎么处理

企业对因醉驾被拘役的职⼯怎么处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属于危险驾驶的⾏为,没有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按危险驾驶罪进⾏处罚。
⼈民法院对危险驾驶罪,⼀般是判处拘役的,那么企业对职⼯醉驾拘役要如何处理?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企业对因醉驾被拘役的职⼯怎么处理员⼯因醉酒驾驶被判处拘役的,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企业可以和该员⼯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九条【⽤⼈单位单⽅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条件的;(⼆)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六条第⼀款第⼀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危险驾驶罪的认定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同之处:三个罪名既然都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章中,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就是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者之间的区别。
其区别表现为以下⼏个⽅⾯:⾸先,主观⽅⾯不同。
正如前所述,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
⽽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故意,⽽过失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为过失。
其次,在⾏为⽅式上不同。
危险驾驶罪只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两种⾏为,交通肇事包括⼀些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为,⽽以危险⽅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要求实施与“放⽕、决⽔、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为。
不应包括醉驾和追逐竞驶的⾏为。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医院职工酒驾醉驾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职工队伍管理,确保医院职工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驾醉驾等
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职工。
第三条医院职工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杜绝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树立
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二、酒驾醉驾行为的认定及处理
第四条酒驾醉驾行为的认定:
(一)酒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
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二)醉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第五条酒驾醉驾行为的处理:
(一)对酒驾行为,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醉驾行为,给予记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宣传教育与警示教育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酒驾醉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对酒驾醉驾危害的认识。
第七条医院应定期组织警示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
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
四、责任追究
第八条医院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工酒驾醉驾行为负有管理责任,如发现酒驾
醉驾行为,应立即制止并报告医院。
第九条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酒驾醉驾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单位查到酒驾后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单位员工的交通安全,预防酒驾事故的发生,维护单位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酒驾行为,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对酒驾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3. 建立健全酒驾行为查处机制,形成长效管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部员工、外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酒驾行为的查处和处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酒驾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酒驾处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决策。
- 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2. 办公室:负责酒驾处置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 主任: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 副主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3. 查处组:负责现场查处酒驾行为。
- 组长: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等4. 宣传教育组:负责酒驾行为的宣传教育工作。
- 组长: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 成员:宣传部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五、处置流程1. 发现酒驾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酒驾行为,应立即向查处组报告。
2. 现场查处:查处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对涉嫌酒驾人员进行控制,并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驾驶员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 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 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进行口头警告或现场教育。
3. 调查取证: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进行调查取证,包括询问驾驶员、证人、现场勘查等。
4. 处置决定:根据调查结果,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作出以下决定:- 对轻微酒驾行为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要求其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对严重酒驾行为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 后续处理:对涉嫌酒驾的驾驶员,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后续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取消驾驶资格;- 永久禁止驾驶;- 追究刑事责任。
事业单位饮酒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饮酒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员工的身心健康,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作效率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第三条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期间严禁饮酒,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四条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之外饮酒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引导员工远离酗酒等不良习惯。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酒管控机制,加强对员工饮酒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酒后疲劳驾驶等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饮酒管理第八条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严禁饮酒,一经发现,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九条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之外饮酒,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2.不得酗酒,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滋事。
第十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员工饮酒档案,对员工的饮酒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酗酒等问题。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健康监督和检查,定期开展饮酒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酗酒等问题。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健康咨询机制,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康生活促进机制,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健康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酒管理委员会,负责饮酒管理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酒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酒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饮酒档案管理机制,保证饮酒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酒后驾驶监测机制,对员工进行定期酒后驾驶检测,并及时处理不良行为。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酗酒处罚机制,对酗酒员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教育培训。
酒驾醉驾通报制度范本

酒驾醉驾通报制度范本为进一步加强酒驾醉驾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规定,特制定本通报制度。
一、通报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的公职人员。
二、通报内容1.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职务、工作单位等。
2.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违法事实,包括查获时间、地点、酒精含量等。
3.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所受到的法律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4. 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所受到的党纪政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
三、通报方式1. 通报应在调查核实后及时进行,一般在一个月内完成。
2. 通报应采用书面形式,由市纪委监委办公室负责起草,报请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送至相关单位。
3. 通报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可根据情况,在单位内部会议、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公开。
四、通报结果运用1. 对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查处情况,作为评价其党纪政纪表现的重要依据。
2. 对多次酒驾醉驾或情节恶劣的公职人员,应加大处分力度,严肃问责。
3. 对酒驾醉驾行为涉及的问题线索,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五、工作要求1.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行为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震慑作用。
2.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其法治意识,防止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
3. 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对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特此通报。
国有企业人员醉驾被拘役,会被开除吗?

People always like to wander between loss and gain. In fact, those things you have experienced will become yourwealth.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国有企业人员醉驾被拘役,会被开除吗?导读:国有企业人员醉驾被拘役、管制的可以不开除,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开除。
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国有企业人员醉驾被拘役,会被开除吗?1、判处拘役、管制的可以不开除。
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2、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开除。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开除。
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三、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公职人员醉驾不予起诉的处理

公职人员醉驾不予起诉的处理公职人员醉驾不予起诉的处理具体如下:1、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除按照交通安全法处罚外,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发现一次酒后驾驶的,给予诫勉教育,并通报批评;2、因醉驾被拘留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隐瞒事故真相,妨碍调查处理,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从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酒后或醉酒驾驶公车的加重处理。
发生酒驾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一年内发现多次或多人酒驾和领导班子成员酒驾的或一年内发现一次酒后驾驶公车的,一律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该单位不能评先评优。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公职人员醉驾整治方案

公职人员醉驾整治方案
一、整治目标
针对公职人员醉驾问题,加强监管和教育,有效减少公职人员醉驾行为,提高道德风尚和公职人员的形象。
二、整治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组织宣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酒驾危害性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2.强化监管机制
建立公职人员酒驾信息库,集中管理公职人员的驾驶证和酒驾违法记录,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和记录,实施联网监控。
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定期体检和酒精检测,严格控制公职人员的饮酒行为。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将醉驾问题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培训,注重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强化党内监督,坚决惩治公职人员醉驾问题。
4.加大处罚力度
对于公职人员的醉驾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严肃追究责任。
对涉及醉驾的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加强行政处罚力度,包括吊销驾驶证、暂停工作等处罚措施。
5.加强各级组织纪律审查
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纪律审查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涉及酒驾的公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三、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整治措施的实施,预计能够有效减少公职人员醉驾行为,提高公职人员的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进一步维护公职人员队伍的廉洁形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人员醉驾处理
事业单位人员醉驾处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
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的,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因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醉驾被拘役,是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
醉驾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对经检验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一律以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侦查。
此外,还首次针对有些司机试图通过当场喝酒等方式蒙混过关的,明确规定只要其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也应当立案侦查。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
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醉驾要开除公职吗1、公务员醉驾可开除《公务员法》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
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被录用为公务员。
2、企业员工
可被解除合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劳动法研究所副所长、著名劳动法专家韩智力认为,从法律上讲,如果劳动者因为醉驾被判刑的,用人单位可将此作为将其解雇的理由。
同时,这一犯罪记录因为要入个人档案,对醉驾者以后的生活和就业都会产生间接影响,比如再就业被淘汰和将来的贷款受阻等,都会多少有影响。
而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继续履行,还要取决于用人单位。
3、律师或被吊销执业证书昨天,北京市律协执业纪律与
执业调处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辩委员会委员张燕生表示,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其律师执业证书将被吊销。
醉驾应属故意犯罪,即驾驶人明知自己喝了酒不能驾车,还驾驶车辆。
张燕生认为,如果律师醉驾真的被定罪,恐怕要被吊
销执业证书。
事业单位人员醉驾怎么处理?事业单位人员醉驾
后受到的处罚很多,因此在工作聚会等喝酒后切忌不要开车,不然你会受到巨大处罚。
关于事业单位人员醉驾处理的内容如果你存在着比较大的疑问,不知道怎么办的人可以来找个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