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二单元测试B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4分)
(3)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借鉴作用?(4分)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9.“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句话赞美的是()
A.李白B.李耳C.李斯D.李冰
20.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
二、组合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历史故事,请列举出下列战争中出现的成语或典故(5分)
16.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特点是( )
A.奴隶制确立B.封建制形成C.周王室衰微D. 诸侯争霸
17.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仁者爱人,为政要德
5.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A.血缘亲疏关系B.地域关系C.权利大小关系D.能力大小关系
6.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①暴力镇压②实行分封制③礼仪教化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
(4)这两次改革分别对春秋的齐国和战国的秦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6分)
五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济宁新闻网2010年9月27日讯(记者 侯雪 朱方亮)“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今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①磨制石器②打制石器③铁制工具④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1.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你认为商朝用来记事的文字应该是
改正:
(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
改正:
(4)孔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建了儒家学说。晚年孔子根据鲁国历史编成《论语》。【 】
改正: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 】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B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⒈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 )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⒉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金文D.大篆
13.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15.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
战争:吴越争霸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秦楚争霸
成语:
2.列出商汤、周文王、齐桓公任用的有才能的大臣。(3分)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25. (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所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
改正:
(2)“春秋五霸中,首霸是晋文公。他是通过葵丘会盟实现争霸的。【 】
2.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所述的改革的内容。(2分)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展示的是哪一改革的场景?图2中,改革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个阶级的利益?(4分)
(4)孔子的学说的影响是什么?(4分)
(5)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3分)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下列哪些国家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 )
A.齐国、秦国、晋国B.齐国、秦国、楚国
C.宋国、晋国、齐国D.韩国、赵国、魏国
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
10.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与“诸侯”、“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国家的兵源B.巩固原来商朝统治的地区
C.巩固奴隶主政权D.分割诸侯的兵力
(1)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4分)
(3)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是谁?你认为他的什么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借鉴作用?(4分)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9.“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句话赞美的是()
A.李白B.李耳C.李斯D.李冰
20.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
二、组合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历史故事,请列举出下列战争中出现的成语或典故(5分)
16.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特点是( )
A.奴隶制确立B.封建制形成C.周王室衰微D. 诸侯争霸
17.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仁者爱人,为政要德
5.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A.血缘亲疏关系B.地域关系C.权利大小关系D.能力大小关系
6.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①暴力镇压②实行分封制③礼仪教化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3)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
(4)这两次改革分别对春秋的齐国和战国的秦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6分)
五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济宁新闻网2010年9月27日讯(记者 侯雪 朱方亮)“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今晚8时在杏坛剧场隆重举行,华灯万盏的东方圣城曲阜此刻星光璀璨、万众瞩目。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①磨制石器②打制石器③铁制工具④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1.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你认为商朝用来记事的文字应该是
改正:
(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
改正:
(4)孔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建了儒家学说。晚年孔子根据鲁国历史编成《论语》。【 】
改正: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 】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B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⒈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 )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⒉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金文D.大篆
13.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B.奖励军功C.奖励生产D.推行县制
15.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
战争:吴越争霸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秦楚争霸
成语:
2.列出商汤、周文王、齐桓公任用的有才能的大臣。(3分)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25. (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所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
改正:
(2)“春秋五霸中,首霸是晋文公。他是通过葵丘会盟实现争霸的。【 】
2.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所述的改革的内容。(2分)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展示的是哪一改革的场景?图2中,改革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个阶级的利益?(4分)
(4)孔子的学说的影响是什么?(4分)
(5)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你认为孔子的哪些主张具有现实意义?(3分)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下列哪些国家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 )
A.齐国、秦国、晋国B.齐国、秦国、楚国
C.宋国、晋国、齐国D.韩国、赵国、魏国
9.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
10.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与“诸侯”、“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国家的兵源B.巩固原来商朝统治的地区
C.巩固奴隶主政权D.分割诸侯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