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年度上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字母写到下表的相应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A.森林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矿产资源
2、由于人类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里,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种类减少54% ,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生物减少15%.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要发展就必须减少生物种类
B.保护生物种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C.为了保护生物种类,人类不要在发展了
D.人类发展和生物种类的存在是对立的
3、“如果不加保护,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我们人类需要更加的珍惜水资源
B 眼泪是水的一种
C 我们地球上已经没有水了
D人类以前没有珍惜资源
4、空气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空气污染
造成的后果的是()
A 酸雨
B 沙尘暴
C 全球变暖
D 臭氧层破坏
5、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
”天灾人祸已使全世界约8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积
锐减为现在的280万平方千米。
而且,森林面积目前仍在以每年20万平方千米的数量消失。
这告诉我们要()
A 停止任何砍伐森林的活动
B 有了森林人类才能存在
C 森林每天都在减少
D 适度砍伐,植树造林,保持可持续发展
材料:“几百年来,人类对大自然一直存在着一种最为放肆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傲慢态度,如果我们不立即停止人类随意判断而进行的任性改造地球的活动,则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冲。
由于生命层次失去自然保护,人类最终也将陷入业已开始的大量死亡漩涡。
”根据材料,完成6—7题。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最终改造地球的活动”的是()
A .无节制砍伐森林
B 大量捕捞海洋鱼类
C.随意排放工业污染废水
D制造飞机,轮船
7、我们如何才能避免“陷入业已开始的大量死亡漩涡”()
A .放弃改造地球的活动
B.重新找到一个合适人类居住的星球
C.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D.将人类生产的污染物运离地球,运往太空
8、2007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苏无锡对太湖污染及
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国家环保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将把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铁腕治污。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A.治理环境污染是当前党的中心工作
B.治理环境问题刻不容缓
C.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
D.领导人表决心是治理水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9、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是()
A、企业
B、政府
C、社会
D、个人
10、以下事例能体现“舍小家,为大家”精神的有()
①三峡移民②为街道整齐美观某单位拆掉副楼
③有些住户在接到内存放杂物、自行车等④为单位集体利益偷税漏税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1、关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共利益是由个人利益组成的
B、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发生矛盾和冲突
C、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D、公共利益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中
12、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
的底线伦理。
以下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有()
①上车、购物、买饭等只要有两个人以上,就主动排队
②在影院观看电影时保持安静
③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④饲养小动物不影响他人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13、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人口素质②控制人口数量③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4、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
A、支撑国家建设
B、发展教育事业
C、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幸福
D、加强国防建设
15、我国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准则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依法行政
C、科学发展观
D、可持续发展
16、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的力量之源是()
A、对自己负责
B、要我承担责任
C、关怀他人心系社会
D、遵守社会规范
17、纳西族具有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是( )特有的民族.
A.蒙古
B.云南
C.广西
D.四川
18、淮河沿岸的工厂造成淮河严重污染,政府强令两万多家小厂停产以保证淮河的水质,维护沿岸人民的生活安全.虽然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但政府觉得值.这段材料说明( )
A.淮河的污染都是工厂造成的
B.关闭工厂淮河水就会变好
C.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污染
D.维护公共利益,要放弃某些个人的利益或群体的利益
19、按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民主自治地方分为省一级,地区一级,县一级的三级设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机构设置属于()
A.省一级的 B.地区一级 C.县一级 D.地区和县一级的
20、200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蒙古族人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上述材料表明了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40分)
21、某校学生来到某展览馆观看濒危动物展览,当他们看到地球上许多珍稀动物因人类滥捕滥杀、生态环境恶化而濒临灭绝时,心情十分沉重。
在一扇木门前,导游告诉同学们,这里面关着世界上最需要拯救的濒危动物,并请大家猜猜是什么。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猜什么的都有,而导游却频频摇头。
究竟是什么呢?木门打开,对着同学们的是一面镜子。
同学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而陷入沉思。
(1)如果你是其中一员,面对此景你有何感想?(2分)
(2)为拯救濒危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办?(3分)
22、为了了解我国资源状况,某班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调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网上搜索,他们获取如下资料:
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看上数据,你有何启发?(3分)
23、天冷了谁都想烤烤火,暖和暖和,于是一双双手和脚伸到炉子周围。
不一会儿,大家都满意地走了。
可是谁也没有管炉子,炉子里的煤渐渐燃尽了,火也熄灭了。
等人们冷了再来烤火时,只看到一个冷炉子!于是他们抱怨起来,可是谁也没有问问自己有没有向炉子添煤。
(1)结合材料谈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
(2)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你的选择是什么?(3分)
24、材料一:2008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秘鲁首都利马会见了前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
胡锦涛强调,中央政府始终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坚强的后盾。
中央政府将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材料二.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就两岸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议题签署四项议题的解决,将使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捷径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我们为解决台湾问题实行的政策是什么?(2分)
(3)请谈一下这项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8分)
25、陈晓兰,女,55岁,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
近年来,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 。
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她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
目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正式聘请她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陈晓兰这样评价: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无怨无悔,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
她所作的对得起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陈晓兰的时候这样写到:一个弱妇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颁奖词: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
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晓兰的事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三方面)(9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A B D D C B B A B B B C B
16 17 18 19 20
C B
D A D
21、(1)说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问题,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
(2)启示:我们应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2、
23(1)材料一说明:大陆和香港、澳门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祖国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材料二说明:两岸实现互通是两岸人民意愿的体现,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和两岸经济的发展。
(2)实行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
(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
的核心,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两种制度并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信守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不是一项临时
性政策,而是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
24、(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的运转。
(2)维护公共利益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3)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4)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只有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我们的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才能真正享受应有的公共利益,同时,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25、(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的运转。
(2)维护公共利益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3)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4)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只有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我们的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才能真正享受应有的公共利益,同时,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