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高一通用技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知识要点第一章技术及其巨大作用(人类的需要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及发展地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他们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利用可再生的材料)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相关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三年级科学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1.。
爪子的功能:搏斗、捕食、爬树肉垫功能:消音、缓冲、防滑。
2.3.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4.蜷缩着身子,乌龟、刺猬、青蛙、蛇、蝙蝠、熊: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
1.有的植物只具备其中几部分。
像葱这样,属于直根系:菠菜、香菜、芹菜、棉花;须根系:玉米、小麦、葱、大蒜。
345.把凤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
叶的表面有这是叶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2.探究土壤成分实验(1)用手摸一下土壤,感觉有点湿,是因为土壤里有。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3)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发现沉降物分层,上层是颗粒较小的,下层是颗粒较大的,说明土壤中有和。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同时闻到糊味,说明土壤里有。
3.根据含沙量土壤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含黏土较多的叫做;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
4.三类土壤特点: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
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
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
5.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
6. (石英 )(长石 )( 云母)、白云石等都是。
岩石是由组成的。
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
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
一般用于光学仪器、石英钟等产品零件的制造。
7. 实验过程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
1.2.固体有固定的形状,3.4.6.2.3.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4.7.8.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球总面积的9.其中10.11.如何节约用水?(1) 洗衣服水拖地,拖地用的水冲马桶,养鱼水浇花(2) 随手关水龙头(3) 洗脸以盆代替水流1.2.量筒使用方法:(1)(2)将量筒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流入量筒内。
(一选、二倒、三看)3.天平构成:砝码、托盘、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词语积累1. 名词- 人名、地名、动植物名称- 具体事物的名称2. 动词- 描述人、物、事的动作- 表示状态的动词3. 形容词- 描述人物或物体的性质、特征的词语- 表示变化、排名、程度的形容词4. 副词- 描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词语- 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原因的副词5. 量词- 表示数量、度量单位的词语6. 代词- 替代名词的词语- 表示人或物的代词二、句子结构1. 简单句- 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 可以有宾语、宾语补足语、状语等成分2. 复合句- 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3. 并列句- 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简单句组成- 通过连词连接,表达并列关系4. 状语从句- 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或整个句子的从句- 表示时间、原因、条件、方式等三、阅读理解1. 理解主题- 通过短文的标题、段落大意等来理解主题- 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 推断含义-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句子、段落的意思- 注意词语的用法和语境3. 分析段落- 理解段落的组成和主题- 分析段落的结构和关键词4. 理解作者观点- 通过作者的叙述、描写、评价等了解作者的观点- 分析作者使用的语言手法四、作文写作1. 内容要点- 根据作文题目确定要写的内容-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进行写作2. 表达方式-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使用恰当的词语、句子结构等3. 篇章结构- 根据题目要求组织好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各个部分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五、古诗诵读1. 背诵古诗- 积累古诗的背诵- 注意语音、停顿、抑扬顿挫等2. 理解古诗- 分析古诗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理解古诗中的情感和寓意六、语文知识点回顾1. 识别词性- 判断词语的词性- 掌握不同词性的用法2. 拼音规则- 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 注意声调和读音的变化3. 词语意义- 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和引申义- 掌握词语的多义和辨析4. 句子结构- 分析句子的成分和结构- 熟练使用语序和标点符号以上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期末知识总结知识点

期末知识总结知识点一、语文知识总结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及交换信息的工具。
语文是语言文学与语言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的教学科目。
下面就此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语文科目的教育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文鉴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文,使语文成为学生思维表达的工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文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技能,文学知识,修养情感,人文艺术知识等。
3. 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语文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多读书、看报、学写作,并且要培养语文鉴赏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二、数学知识总结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下面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技能,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3. 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教学应当注重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英语知识总结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下面对英语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与他人交流。
2. 英语教学的内容包括: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字母、单词、语法规则等,以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一、字音、字形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一些汉字的发音和形状。
例如,“朗润”是指声音清晰,柔和,而“酝酿”则是指酿造或酝酿。
我们还研究了“风筝”、“棱镜”和“水藻”等字。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宽敞”、“粗犷”、“淅沥”和“静谧”。
最后,我们研究了一些动词,如“卖弄”、“抖擞”、“呼朋引伴”和“花枝招展”。
第二单元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一些形容词和动词。
例如,“瘫痪”描述了一种身体状况,而“侍弄”和“捶打”则是指照顾和打击。
我们还研究了“烂漫”、“粼粼”和“荫蔽”等形容词。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动词,如“沐浴”、“”和“诀别”。
第三单元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一些形容词和动词。
例如,“确凿”是指真实和确实,而“倜傥”则是指豁达和不受拘束。
我们还研究了“企盼”、“人声鼎沸”和“截然不同”等形容词。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动词,如“觅食”、“搓捻”和“拼凑”。
第四单元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研究了一些形容词。
例如,“希冀”是指渴望和期待,而“狭隘”则是指狭窄和狭隘。
我们还研究了“纯粹”、“鄙薄”和“慷慨”等形容词。
坍塌的废墟里,人们在琢磨着如何酬劳那些勇敢的殉职者。
拈轻怕重的态度让人们漠不关心,但是我们应该精益求精,而不是麻木不仁。
有些人见异思迁,不毛之地的环境使他们刨根问底,而有些人则沉默寡言,恍惚不清。
这些人的能力参差不齐,有时会让人哄堂大笑,有时会让人惊慌失措。
在第五单元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人的忧郁和叮嘱,还有一些人受到了惩戒,蜷伏在栅栏后面。
但是这些人的胸襟很宽广,他们魁梧的身躯蓦然变得臃肿,但仍然能够收敛自己的情感,哺育他们的孩子。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羞怯,被禁锢在蓬松的头发中,而另一些人则温驯地接受了怂恿。
在第六单元中,一些人可能会感到笨拙,但是他们仍然值得赏赐和御聘。
他们不会自己,但是他们的工作一直都称职妥当。
他们呈报给钦差和陛下的报告是澄澈的,他们庇护和爱慕着自己的同胞。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一、知识点1.关于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基础上的交换关系。
2.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顾客在感知到产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后,减去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得出的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主观评价。
二、问答题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市场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
市场=人口+购买欲望+购买力。
市场的三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什么是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生产观念:以企业增加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产品,企业销售什么产品顾客就购买什么产品。
产品观念: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没有重视研究顾客的新需要,忽视在新品开发上做准备。
推销观念: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厂家竞争激烈,企业组织销售人员走出厂门推销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完全把顾客的需求做为出发点,按顾客的需要和要求去组织产品开发。
社会营销观念: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利益的观念,要实现企业和顾客的双赢,实现企业、顾客和社会的“多赢”。
3.简述顾客感知价值并结合某产品或某企业,阐述其是如何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的。
1、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产品功能2、让产品使用时更安全3、使产品的非核心价值更高4、尽可能多地向顾客传达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5、降低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6、为顾客提供关联或互补产品7、以准确的品牌定位满足顾客心理与情感需求8、实行感情营销,满足顾客情感需求9、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10、提供技术培训、产品介绍和试用等服务11、注重细节服务12、以特色服务增加产品的综合价值13、企业以自身的实力优势实行资源整合14、通过利润直接分享使产品增值15、发动员工开展技术革新16、利用现代网络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一、知识点1.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市场营销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一、知识点1.关于市场的概念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地点和场所2、市场是指所有卖主和买主构成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市场是某种产品的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所组成的群体。
2.需要、欲望、需求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基本需要的特定追求。
需求是指人们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个体产品的欲望。
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代表着市场机会3.顾客认知价值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而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
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4.4P产品( product) , 价格( price) , 地点( place) , 促销( promotion)二、问答题1.市场营销学中市场的含义是什么?市场是某种产品的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顾客所组成的群体。
什么是市场的三要素?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2.什么是营销观念?是指企业开展经营销售活动的态度、观点和思想方法,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五个观念。
各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1)生产观念: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
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最终达到以低价为竞争基础的市场扩张的目的。
2)产品观念:在市场产品有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和特点最多的产品。
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制造质量优良的产品,并经常不断地加以改造提高。
3)推销观念:消费者不会因自身的需求与愿望主动地购买商品,必须经由推销的刺激才能诱使其采取购买行为;对企业现有产品必须努力推销,否则就不能增加销售量和利润。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见下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求、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

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1.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有理数相加时保留同号后合并绝对值,异号先转化为同号再合并绝对值。
- 减法:有理数相减转化为加法,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有理数相乘符号同正负规律,绝对值相乘。
- 除法:有理数相除符号同正负规律,绝对值相除。
2. 代数式与多项式- 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 多项式:由多个代数项经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的代数式。
3. 分式与整式- 分式:由分子和分母分别用代数式表示的符号。
- 整式:没有分式的代数式。
4. 图形的坐标表示- 直角坐标系:一个平面上以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基准线,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
- 坐标:平面上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5. 一次函数- 函数:根据一些输入值通过某种规则得到输出值的关系。
- 一次函数:函数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
6. 二次根式- 平方根:数的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 二次根式:含有平方根的式子。
7.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 平面图形:在平面上画出的图形。
- 空间图形:在空间中用线段、射线、直线画的图形。
8.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概述-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或记录相关事物数量或特征的过程。
-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归纳,并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展示。
- 数据概述:根据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规律描述、分析和总结数据。
9. 事件与概率- 事件:对随机试验可能结果的划分。
- 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0. 统计抽样与统计推断- 统计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统计。
- 统计推断:通过对样本的统计数据作出关于总体的推断。
以上是《新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的详细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1—6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大全

小学语文1—6年级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大全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概要1拼音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2汉字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3词语1、成语、歇后语。
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3、近义词、反义词的词语归类。
能够熟练填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4、词语的仿写。
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
如:AABB 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5、常用的八种关联词。
4句子1、扩句、缩句、整理句子顺序。
2、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夸张、对比。
能准确说出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出其作用。
)3、四种句式的互换:a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b肯定句与否定句;c陈述句与反问句;d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
4、八种病句的类型:a、成份残缺;b、词序颠倒;c、用词不当;d、前后矛盾;e、搭配不当;f、意思重复;g、分类不当;h、指代不明。
5、格言、经典诗句以及小升初必备古诗80首的背诵及默写。
5标点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常考知识填空《草原》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蒙汉两族人民情深谊厚《七律.长征》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红军战士《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勇于献身、忠于祖国的五壮士《灯光》为了后代的幸福而勇于献身的郝副营长《桥》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老支书《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桑娜夫妇《青山不老》改造自然、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老人《三黑和土地》热爱土地的农民《月光曲》琴技精湛、热爱劳动人民的贝多芬《少年闰土》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先生《丁香结》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应正视生活中的烦恼,把它看作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人生才有滋味。
《书戴嵩画牛》艺术应尊重事实,艺术家应仔细观察生活,多向行家请教。
《好的故事》即使身处黑暗,也不能失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常考知识填空《夏天里的成长》珍惜青少年时期这学习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茁壮成长。
《宇宙生命之谜》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命,但仍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精心保护地球。
《丁香结》婀娜多姿的丁香花《草原》一碧千里、如诗如画的蒙古大草原二、课文蕴含的道理1.《草原》让我们感受到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激发了我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丁香结》告诉我们要以豁达的胸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3.《花之歌》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哲思,要有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宇宙生命之谜》启示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二、课文蕴含的道理5.《故宫博物院》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6.《桥》我们要学习老支书无私无畏,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7.《穷人》让我们懂得了要乐于助人。
第六章-圆周运动章末复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高效复习专题

第六章:圆周运动章末复习知识点一:匀速圆周运动及其描述一、匀速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二、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1.线速度(1)定义式:v=Δs Δt.如果Δt取的足够小,v就为瞬时线速度.此时Δs的方向就与半径垂直,即沿该点的切线方向.(2)线速度的方向: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3)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2.角速度:半径转过的角度Δφ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即ω=ΔφΔt(如图所示).国际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3.转速与周期(1)转速n: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常用符号n表示.(2)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用符号T 表示.(3)转速与周期的关系:若转速的单位是转每秒(r/s),则转速与周期的关系为T=1n .4.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1)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2)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它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实质上指的是“匀速率”而不是“匀速度三、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2πr T.2.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ω=2πT.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ωr.知识点二、同轴转动和皮带传动1.同轴转动(1)角速度(周期)的关系:ωA=ωB,T A=T B.(2)线速度的关系:vAvB=rR.2.皮带(齿轮)传动(1)线速度的关系:v A=v B(2)角速度(周期)的关系:ωAωB=rR、TATB=Rr.知识点三、向心力1.定义: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就叫做向心力.2.大小:F=mω2r=m v2 r.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改变.4.效果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凡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不管属于哪种性质,都是向心力.二:向心力的来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由物体所受力中沿半径方向的力提供.几种常见的实例如下:实例向心力示意图用细线拴住的小球在竖直面内转动至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F向=F+G用细线拴住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线的拉力提供向心力,F向=F T物体随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相对转盘静止转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F向=F f小球在细线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F向=F合知识点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及意义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改变的快慢,只表示线速度的方向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其大小变化的快慢.2.方向总是沿着圆周运动的半径指向圆心,即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方向时刻改变.3.圆周运动的性质不论向心加速度a n的大小是否变化,a n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时刻发生改变,圆周运动一定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应理解为“匀速率”.4.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般情况下不指向圆心,该加速度有两个分量:一是向心加速度,二是切向加速度.向心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切向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所以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也总是指向圆心.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和应用1.公式a n =v2r=ω2r=4π2T2r=4π2n2r=4π2f2r=ωv.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1)当半径一定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也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随频率的增大或周期的减小而增大.(2)当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成正比.(3)当线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运动半径成反比.(4)a n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552所示.由a nr图象可以看出:a n与r成正比还是反比,要看ω恒定还是v恒定.图552知识点五:生活在的圆周运动一:火车转弯问题1.轨道分析火车在转弯过程中,运动轨迹是一圆弧,由于火车转弯过程中重心高度不变,故火车轨迹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而不是斜面.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均沿水平面指向圆心.图5732.向心力分析如图573所示,火车速度合适时,火车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合力沿水平方向,大小F=mg tan θ.3.规定速度分析若火车转弯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不受轨道压力,则mg tan θ=m v 2 0R,可得v0=gR tan θ(R为弯道半径,θ为轨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v0为转弯处的规定速度).4.轨道压力分析(1)当火车行驶速度v等于规定速度v0时,所需向心力仅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此时火车对内外轨道无挤压作用.(2)当火车行驶速度v与规定速度v0不相等时,火车所需向心力不再仅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此时内外轨道对火车轮缘有挤压作用,具体情况如下:①当火车行驶速度v>v0时,外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②当火车行驶速度v<v0时,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二:拱形桥汽车过凸形桥(最高点)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 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求向心力 F n =mg -F N =m v 2rF n =F N -mg =m v 2r牛顿第三定律求压力F 压=F N =mg -m v 2rF 压=F N =mg +m v 2r讨论v 增大,F 压减小;当v 增大到rg 时,F 压=0v 增大,F 压增大 超、失重汽车对桥面压力小于自身重力,汽车处于失重状态汽车对桥面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汽车处于超重状态知识点六:离心运动1.离心运动的实质离心现象的本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是有沿着圆周切线飞出去的趋向,之所以没有飞出去,是因为受到向心力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向心力的作用是不断地把物体从圆周运动的切向方向拉回到圆周上来.2.离心运动的条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提供向心力的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3.离心运动、近心运动的判断如图578所示,物体做圆周运动是离心运动还是近心运动,由实际提供的向心力F n 与所需向心力⎝ ⎛⎭⎪⎫m v 2r 或mr ω2的大小关系决定.图578(1)若F n =mr ω2(或m v 2r)即“提供”满足“需要”,物体做圆周运动.(2)若F n>mrω2(或m v2r)即“提供”大于“需要”,物体做半径变小的近心运动.(3)若F n<mrω2(或m v2r)即“提供”不足,物体做离心运动.由以上关系进一步分析可知:原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速率不变,所受向心力减少(或向心力不变,速率变大)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速度大小不变,所受向心力增大(或向心力不变,速率减小)物体将做近心运动.知识点七.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1.“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相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态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困难.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溢(p6、d10、f14)、半充溢(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驾驭能级交织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依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依次。
②依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上升;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上升。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依次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须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改变:每隔肯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改变.(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改变.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改变: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数字电路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详细

第1章 数字逻辑概论一、进位计数制1.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3.二进制数与16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2章 逻辑代数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及波形图等几种。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常用公式 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A+0=A与A=⋅1AA+1=1与00=⋅AA A +=1与A A ⋅=0 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交换律:A+B=B+Ab.结合律:(A+B)+C=A+(B+C)c.分配律:)(C B A ⋅⋅=+⋅B A C A ⋅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a.同一律:A+A+Ab.摩根定律:B A B A ⋅=+,B A B A +=⋅ b.关于否定的性质A=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A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L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则称为代入规则例如:C+⋅⋅⊕BBA⊕AC可令L=CB⊕则上式变成LA⋅=C+LA⋅=⊕⊕LA⊕BA三、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与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1)合并项法:利用A+1=A=⋅⋅, 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可消去一个变量B=A+AA或AB例如:L=B A+BA=(C+)=ACABCCB2)吸收法利用公式A+,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则B⋅A⋅可以是任何一个复杂的逻辑ABA=式例如化简函数L=E B+AB+DA解: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BA+再用吸收法L=E B+AB+AD3)消去法利用B+消去多余的因子=A+B AA例如,化简函数L=ABCA++B A+BBEA解:L=ABC+A+B A+BBEA4)配项法利用公式C=+⋅⋅将某一项乘以(A++⋅AABBCCBAA⋅A+),即乘以1,然后将其折成几项,再与其它项合并。
例如:化简函数L=B AA+B++CBCB解:L=B AA++B+BCCB2.应用举例将下列函数化简成最简的与-或表达式1)L=A++A+BDDDCEB2) L=ACCA++BB3) L=ABCDAB+++CCBA解:1)L=AA++B+BDDDCE2) L=ACA++BCB3) L=ABCD++AB+CBCA四、逻辑函数的化简—卡诺图化简法:卡诺图是由真值表转换而来的,在变量卡诺图中,变量的取值顺序是按循环码进行排列的,在与—或表达式的基础上,画卡诺图的步骤是:1.画出给定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若给定函数有n个变量,表示卡诺图矩形小方块有n2个。
操作系统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填空绪论: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原语与原子操作。
1.批处理操作(1)单道批处理系统概念单道批处理系统是指系统通过作业控制语言将作业组织成批,使其能自动连续运行,但是,在内存中任何时候只有一道作业的系统。
单道批处理系统特征顺序性单道性自动性(2)多道批处理系统概念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进行的,并且在主存中能同时保留多道作业的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吞吐率和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多道批处理系统特征无序性多道性调度性2.分时系统(1)概念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联机终端,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主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的系统。
(2)分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人与系统的交互性。
分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保证用户响应时间的及时性。
(3)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满足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交互性3.实时操作系统(1)概念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随机)事件的请求,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控制系统中所有的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2)实时操作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满足实时任务截止时间的要求交互性可靠性4.原语:操作系统内核或微核提供核外调用的过程或函数称为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构成,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
原语在执行过程不允许被中断。
5.原子操作:执行中不能被其它进程(线程)打断的操作就叫原子操作。
当该次操作不能完成的时候,必须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原子操作不可拆分。
进程管理: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进程的特征有哪些?进程之间的关系有哪些?什么是信号量?信号量的物理含义?1.进程定义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进程特征(1)动态性(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5)结构特征:3.进程与程序的关系(1)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是动态的概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文言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2. 现代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2.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名著和文学名篇的作者和内容三、写作能力1. 作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方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 作文写作技巧- 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四、阅读能力提高1.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文章,把握主旨和细节- 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2.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的掌握和提升- 阅读中的注释和标记技巧五、听说能力训练1. 听力理解- 听取口头信息并作出回答- 根据听到的对话或短文进行判断和推理2. 口语表达- 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六、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选读- 鉴赏并背诵古代名篇-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现代诗词选读- 鉴赏现代诗词作品- 理解现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七、其他复习要点1. 词语拼写和运用2. 古代文化知识3. 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5.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上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希望同学们按照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期末知识点复习讲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七下期末知识点讲义一.基础知识过关(应对选择题)1.青春期身体(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器官的成熟。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既反抗(抵触成人)又依赖父母(希望获得理解、支持与呵护);既闭锁(有心思不思说,不敢说)又开放(找好朋友说);既勇敢又怯懦(不敢表现)出现这些青春期心理矛盾是正常的,是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直面矛盾心理:对。
避免矛盾心理:错)3.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既有消极作用,又会有积极作用(双重作用),关键看我们怎样正确对待、能否正确调控。
4.直面矛盾心理的方法:①参加集体活动-多参加学校,班级,小组活动②求助他人—求助老师,同学,父母③转移注意力—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上④自我调节—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自我暗示,自我解嘲,参加体育活动等5.只有当思想(不是身体)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思想具体表现为: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6.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需要参考他人意见。
不人云亦云即不要盲从,而不是听不进他人意见,要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7.批判精神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但批判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否定而批判,批判的目的在于完善和发展)。
要能够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8.相互联系:批判精神要建立在独立思维、认真思考的基础上。
思维的独立性是批判的前提和基础。
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发展,有批判性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思维独立性的人。
9.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的共同点是:都有自己的观点,都有利于开发创造潜力。
10.一切成就和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11.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最显著的生理性别差异来自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面复习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面复习知识一、整数的加减运算1. 同号数相加、相减的运算法则2. 异号数相加、相减的运算法则3. 使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4. 综合运用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解题二、分数的加减运算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化简与通分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4. 运用分数进行解题三、小数的加减运算1. 小数的基本概念2.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3. 运用小数进行解题4.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四、面积和周长的计算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4. 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解题五、容量的换算1. 体积和容量的基本概念2. 升、毫升、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3. 运用容量进行解题六、时间的计算1. 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换算2. 时间的加减运算3. 运用时间进行解题七、图形的认识与分析1. 图形的基本概念2. 直线、曲线、封闭曲线图形的特点和区别3.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特点和分类4. 运用图形进行解题八、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3. 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4. 运用数据统计进行解题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面复习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应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的方法。
另外,分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也是重点内容,需要熟练掌握分数的化简与通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以及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对于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同学们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情境中。
此外,容量的换算和时间的计算也需要掌握,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使用容量单位进行换算和计算时间的问题。
图形的认识与分析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同学们需要理解直线、曲线、封闭曲线图形的特点和区别,同时能够对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进行分类和辨析。
在数据统计方面,同学们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使用图表表示数据,并且能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一)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置矢量 矢量式: 分量式:()()x x t y y t =⎧⎨=⎩求轨迹方程大小:r =方向:与x 轴夹角 y tg x θ=或 c o sxrθ= 2.位移 212121()()r r r x x i y y j ∆=-=-+- 大小:(2r x ∆=- 方向:与x 轴夹角α 21()cos x x rα-=∆3.速度①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矢量式 分量式大小: 方向:与x 轴夹角 y xv tg v θ=②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ds v dt=4.加速度①平均加速度:②瞬时加速度: 矢量式 分量式 大小: 方向:与x 轴夹角 y xa tg a θ= (二)运动学的两类问题① 已知 ()r r t =,求 v a (求导)则② 已知 ()a a t = 或 ()v v t = 求 r (积分) 00()()tv v a t d t v t =+=⎰分量式: 00()tx x x v v a t dt =+⎰ 00()tx x x v t dt =+⎰00()()tr r v t d t r t =+=⎰00()ty y y v v a t dt =+⎰ 00()ty y y v t dt =+⎰()()()r t x t i y tj =+——运动方程 消去参数t 21r r -∆==∆∆r v t td d d d x y dr x yi j i j dt t t==+=+v v v d d d d x y x t y t ⎧=⎪⎪⎨⎪=⎪⎩v v 22x v v v ==+v s v t ∆=∆21v v a t t-∆==∆∆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y x x y r x ya i j i j a i a j t t t t t t===+=+=+v v v 2222d d d d d d d d x x yy x a tty a t t ====v v 2x ya a a a ==+()()()r t x t i y t j =+d d d d dr x yi j dt t t==+v d d d d d d y xa i jt t t==+v v v(三) 加速度为常矢量的曲线运动(斜抛、平抛运动等)矢量式: t a v v+=0 分量式: 0x x x v v a t =+ 20012x x x x v t a t =++20021t a t v r r++= 0y y y v v a t =+ 20012y y y y v t a t =++(四)圆周运动线量角量弧长s 角位置 θ 线速度 ds v dt =角速度 d dtθω= 法向加速度 2n v a r= 切向加速度 t dv a dt = 角加速度 22d d dt dt ωθα== 联系:s r θ= v r ω= 2n a r ω= t a r α=圆周运动加速度 22n t n t nt v d v a a a e e r e r e r d tωα=+=+=+ 大小:22t n a a a +=方向:与切向夹角nta tg a ϕ=(五)一般曲线运动加速度:2n t n t v dva a a e e dtρ=+=+ρ:曲线的曲率半径。
已知 如何求 n a t a求法:特殊的,a 沿y 轴方向 y xv tg v θ=cos n a a θ= s i n t a a θ=第二章 牛顿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矢量式 d v d pF m a md t d t=== 分量式 x x x dv F ma m dt == 2n n v F ma m ρ==y y y dv F ma mdt== t t dvF ma mdt== ()()()r t x t i y t j =+d d d d x y dr x y i j i j dt t t==+=+v v v v =d d d d d d y x x ya i j a i a j t t t ==+=+v v v a =t dva dt =n a =t an aay vθ分量式 2121tx x x x t I F dt mv mv ==-⎰2121t y y y y t I F dt mv mv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基本概念①动量 p mv = ②冲量 21t t I F d t=⎰③功 cos W dW F dr F ds θ=⋅=⎰⎰⎰= 直角坐标系中 ()⎰++dz F dy F dx F W z y x = 功率 c o s dWP F v Fv dtθ=⋅==④保守力:作功只与质点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的力。
数学表达式:0lW F dr =⋅=⎰⑤机械能: k p E E E =+ 动能:212k E mv =保守力作功: ()p p p E E E W ∆-=--=12或 12p p W E E =-(二)重要定律与定理 ① 质点动量定理 212121t t I Fdt p p mv mv ==-=-⎰② 质点动能定理 22001122k k W mv mv E E =-=- ③ 质点系动量定理210011nnt exi i i i t i i F dt m v m v p p ===-=-∑∑⎰(注:内力不能改变系统的动量) ④ 动量守恒定理 0exF= 时 1ni i i p m v ==∑=恒矢量 或 0p p =分量式 x i ixp mv==∑常量 或0x x p p = (0ex x F =)y i iyp mv==∑常量 或 0y y p p = (0ex y F =)⑤ 质点系动能定理 0011nnexinki ki k k i i WW E E E E ==+=-=-∑∑(注:内力作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动能)⑥ 功能原理 0ex innc W W E E +=- (注: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作功可以改变系统的机械能) ⑦ 机械能守恒定律 当0ex in nc W W += 0E E =机械能守恒条件: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作功为零或系统只有保守内力作功势能: '212p mgh m m E G r kx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弹性势能第四章 刚体转动dpF ma == ⎰-=0v m v m dt F 21mv E k =20221mv mv -222sin( t )cos( t )dxv A dtd x a A dtωωϕωωϕ==-+==-+ )t cos() t cos(222111ϕωϕω+=+=A x A x12cos()x x x A t ωϕ−−→=+=+第五章 机械振动(一)简谐运动的特征①受力角度: F kx =- (线性回复力) ②运动角度: 2a x ω=- 其中ω ) cos(ϕω+=t A x −−→ (二)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量① 振幅 A A ②周期 T 圆频率 2T πω= 频率 12T ωυπ==③ 相位 t ωϕ+ 初相ϕ 0v tg x ϕω=- 或解方程 0cos x A ϕ= 再根据0sin v A ωϕ=- 判断ϕ取值。
相位差 ϕ对于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 相位差 21ϕϕϕ∆=-1) 0>∆ϕ 2x 的振动超前1x 的振动; 0<∆ϕ 2x 的振动落后1x 的振动 2) ,....2,1,0,2=±=∆k k πϕ,同相; ,....2,1,0,)12(=+±=∆k k πϕ,反相 (三)简谐运动的能量——质点作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 总能量:221122E m A kA ω2== 任意时刻:k p E E E =+ 其中 212p E k x =212k E m v = (四)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111cos ϕω+=t A x()222cos ϕω+=t A x 合运动仍为简谐运动其中 圆频率:ω 初相位:11221122sin sin cos cos A A tg A A ϕϕϕϕϕ+=+合振幅:A ==若2120,1,2,k k ϕϕϕπ=-=±±=, ,则 12A A A =+()21210,1,2,k k ϕϕϕπ=-=±±=+, ,则 12A A A =-m v A ω= 2m a A ω=(五)旋转矢量法①求初相位 ②求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 旋转矢量转过的角度 t ϕω= ③求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第六章 机械波(一)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①波长λ——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π的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②周期T ——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圆频率2T πω=频率12T ωυπ== ③波速u ——某一振动状态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波速决定于介质 λνλ==T u /(二)波函数(波动方程)——介质中任一质点相对其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①已知坐标原点的振动方程 则波动方程为:(,)cos x y x t A tu ωϕ⎡⎤⎛⎫ ⎪⎢⎥⎝⎭⎣⎦=+②特殊的,已知距离O 点为0x 的点Q 其振动方程为: 波动方程为:0cos x x y A tu ωϕ⎡-⎤⎛⎫ ⎪⎢⎥⎝⎭⎣⎦=+ ③相距x 两质点的相位差 (三)波的能量①波动能量的定性分析: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元的动能和势能是同步变化的,两者同时达到最大,又同时减到零,质元的总能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能量不守恒。
平衡位置处,质元的动能和势能最大;最大位移处质元的动能和势能为零。
质元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时,能量减小,质元向周围介质释放能量; 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时,能量增加,质元从周围介质吸收能量。
②能流P ——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一面积的能量 能流密度I ——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能流 2212P I A u S ρω== (四) 波的干涉①干涉条件:两列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ϕωA 2A0cos()y A t ωϕ=+cos[2π()]t xy A T λϕ=+cos()y A t kx ωϕ=+cos()Q y A t ωϕ=+2πxϕλ∆∆=2k πλ=角波数A=A 1+A 2,振动加强,干涉相长; A=|A 1-A 2|,振动减弱,干涉相消。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②干涉强弱分布:设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的振动方程为 P 点振幅:A 式中 λπϕϕϕ12122r r ---∆=()20,1,2,210,1,2,k k k k πϕπ±=⎧⎪∆=⎨±=⎪⎩,+,特殊地12ϕϕ=时,波程差12r r δ=-则0,1,2,1(21)0,1,2,2k k k k λδλ±=⎧⎪=⎨±+=⎪⎩,,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一)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pV NkT = N : 体积V 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p nkT = 气体的分子密度数 Nn V=pV RT ν= 物质的量'Am N M N υ==M : 摩尔质量;'m :体积为V 的气体的质量'm p V R T M = 111212p V p VT T = 相关常量:玻耳兹曼常数23-11.3810k J k -=⨯⋅ 阿伏伽德罗常数23-16.0210mol A N =⨯摩尔气体常数118.31A R N k J mol K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23k p n ε= 其中平均平动动能221v m k =ε 其他形式 213p nmv = 或 213p v ρ= 气体密度nm ρ=(三)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32k kT ε= 221v m k =ε(四)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平均能量 2i kT ε=i : 能量自由度(分子能量中独立的速度和坐标的二次方项数目)i =t (平动)+r (转动)+v (振动)()()10112022cos cos y A t y A t ωϕωϕ=+=+ PS S 2 t 单原子分子 3 0 3双原子分子 3 2 5多原子分子3 3 6刚性分子能量自由度(不计振动)ri分子自由度平动转动总(五) 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 2iE RT υ= 内能增量 2121()2iE E E R T T υ∆=-=- (六)三种统计速率p v ——最概然速率p v ==v ——平均速率v ==rms v ——方均根速率rms v ===(七)分子碰撞平均碰撞频率Z :单位时间内单个分子与其他分子碰撞的平均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