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 第3章恒定电流章末综合检测试题 鲁科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 第3章恒定电流章末综合检测试题 鲁科版选修
3-1
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数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流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电流是电荷运动形成的
B .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 .同一段串联电路中,相同时刻内通过各不同横截面处的电荷量必然相等
D .电流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解析:选C.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其方向跟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相同,A 、B 错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I =q t 知,相同时刻内通过各横截面电荷量必然相等,C 正确,电流是标量,D 错误. 2.关于以下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把一根均匀导线分成等长的两段,那么每部份的电阻、电阻率均变成原先的一半
B .由ρ=RS
l 可知,ρ∝R ,ρ∝1l
C .所有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对某一确信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假设不计导体的体积和形状转变,发觉它电阻增大,说明该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选D.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无关,A 、B 错误.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错误.由R =ρl
S
知,假设不计导体形状的改变,电阻增大说明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正确.
3.两电阻R 1、R 2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如下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
A .1∶3
B .3∶1
C .1∶ 3 D.3∶1
解析:选A.电阻的I -U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那么R 1∶R 2=1tan60°∶1tan30°
=1∶3. 4.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 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 2并联起来,那么总电阻( )
A .很接近R 1而略大于R 1
B .很接近R 1而略小于R 1
C .很接近R 2而略大于R 2
D .很接近R 2而略小于R 2
解析:选D.由并联电路的知识可知,1R 总=1R 1+1R 2
,R 总接近R 2而比R 2略小,D 正确. 5.把标有“220 V,40 W”和“220 V,15 W”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220 V 电压下,那么下面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55 W
B .两盏灯的总功率小于15 W
C .甲灯的实际功率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
D .乙灯的实际功率大于甲灯的实际功率
解析:选BD.由P =U 2R 知,R 甲=1210 Ω,R 乙=4840015
Ω,串联后总电阻R 总>R 乙,故P <P 乙,A 错误,B 正确.两灯电流相等,由P =I 2R 知,乙的实际功率大于甲的实际功率,C 错误,D 正确.
6.如图为某两个电阻的U -I 图象,那么阻值之比R 1∶R 2,把两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那么消耗功率P 1∶P 2,并联后接入电路,消耗功率之比P 1′∶P 2′,别离为( )
A .2∶1 2∶1 1∶2
B .2∶1 1∶2 2∶1
C .1∶2 1∶2 2∶1
D .1∶2 2∶1 1∶2
解析:选A.由R =U
I
得R 1=6 Ω,R 2=3 Ω,那么R 1∶R 2=2∶1,串联后,电流相等,由P =I 2R 得P 1∶P 2=2∶1,并联后,电压相等,由P ′=U 2
R 得,P 1′∶P 2′=1∶2,A 正确.
7.一根电阻丝,在通入2 C 的电荷量时电功为8 J ,假设在相同的时刻内通过4 C 的电荷量时,电阻丝上的电流所做的功W 和所加的电压U 别离是( )
A .W =16 J U =4 V
B .W =16 J U =16 V
C .W =32 J U =4 V
D .W =32 J U =8 V
解析:选D.由I =q t
知,I 1∶I 2=2∶4=1∶2.由W =I 2Rt 知,W 1∶W 2=I 21∶I 22=1∶4,得W 2=32 J .由U =IR 得U 1∶U 2=1∶2,而由W 1=q 1U 1得,U 1=W 1q 1=8
2
V =4 V ,因此U 2=8 V .D 正确. 8.有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计,别离改装为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一名同窗在做实验时误将这两只表串联起来连接在电路中,那么两只表的指针可能显现以下哪一种现象( )
A .两表指针都不偏转
B .两表指针的偏角相同
C .两表指针都偏转,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大得多
D .两表指针都偏转,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大得多
解析:选D.把完全相同的电流计,别离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时,两表中均有电流通过,两表指针都偏转,只是电压表中的表头处在干路中,通过的电流大,偏转角度也大,选D.
9.如下图电路中,白炽灯A 、B 不亮,但电路中只有一处断开,今用电压表测得:U ab =0,U ac =6 V ,U bd =6 V ,U cd =0,那么可知( )
A .
B 灯断路
B .A 灯断路
C .R 断路
D .电源断路
解析:选C.由于电路中无电流,连接在一路的导体为等势体,故凡未断开的灯丝及电阻两头的电压应为零,相应电压表示数为零,反之,凡电压表示数不为零的部份(不含电源),必有断开的地方.
10.如下图,电阻R 1=20 Ω,电动机的绕组R 2=10 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 A ,当开关S 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头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是( )
A .I =1.5 A
B .I <1.5 A
C .P <15 W
D .P >15 W
解析:选BC.U =I 1R 1=0.5×20 V=10 V .S 闭合后,由于电动机为非纯电阻,因此R 2分得电压小于10 V ,电流I 2小于1 A ,因此干路电流I 小于1.5 A ,电路消耗的功率小于15 W .B 、C 正确.
二、实验题(此题共2小题,共1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下图,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L ,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然后依照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假设干导线及以下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05 Ω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Ω
E.滑动变阻器,0~10 Ω
F.滑动变阻器,0~100 Ω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下图,请指出该同窗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680 mm.
(2)①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为3 V,因此电压表选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 A,电流表应选C.为便于调剂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E.
②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2:采纳了电流表内接法.
答案:(1)0.680 (2)①A C E ②观点析
12.(10分)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是4.5 V小灯泡的电阻,并作出小灯泡的I-U图线.现有以下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0 V,内阻20 kΩ)
C.电流表(0~0.3 A,内阻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0.4 Ω)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学生电源(直流6 V),还有开关、导线
(1)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2)为使实验误差尽可能减小,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知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3)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电压/V 0.15 0.45 1.00 1.95 4.00
利用表中数据作出小灯泡的U -I 图象.
解析:(1)灯泡两头额定电压是4.5 V ,电压表应选A.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不超过0.5 A ,电流表应选D.
(2)由于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用外接法.电压从0开始转变,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3)U -I 图象如图乙.
答案:(1)A D (2)观点析图 (3)观点析图
三、计算题(此题共4小题,共42分.解许诺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一条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200 m ,在其两头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 ,如剪去一段后,在剩余部份的两头加一样的恒定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 .问剪去的导线长度为多少? 解析:设剪去长度L x .
由电阻定律知:R R ′=L L -L x
(3分) 由欧姆定律知:R R ′=I ′I =0.60.5=65
(3分) 解得L x =200 m .(2分)
答案:200 m
14.(8分)如下图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用意.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 Ω,那么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 1、R 2别离为多少?
解析:量程为U 1=5 V 时,有R 1=U 1
I g -R g =5
100×10-6 Ω-600 Ω=49400 Ω(4分) 量程为U 2=15 V 时,R 2=
U 2I g -R g -R 1 =15100×10-6 Ω-600 Ω-49400 Ω=1.0×105 Ω.(4分)
答案:49400 Ω 1.0×105 Ω
15.(12分)如下图,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 、B 为分压器的输出端,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
=120 Ω,负载电阻的阻值也是R ,电源电压为U =20 V 维持恒定.求
(1)输出电压U AB 的取值范围;
(2)当滑片P 位于变阻器的中央时,输出电压U AB 等于多少. 解析:(1)当滑片P 滑到最下端时,电阻R 被短路,那么U min =0(2分) 随着滑片P 向上滑,R 两头电压增大
当滑片P 滑到最上端时,两电阻并联,
电压相等,那么U max =U =20 V(2分)
即输出电压范围是:
0≤U AB ≤20 V.(2分)
(2)当滑片P 位于变阻器的中央时,并联部份电阻
R 1=R ×R 2R +R 2=R
3=40 Ω(2分) 上半部份电阻R 2=R 2
=60 Ω(2分) 由串联规律得并联部份电压
U AB =R 1
R 1+R 2U =25
U =8 V .(2分) 答案:(1)0≤U AB ≤20 V (2)8 V
16.(14分)在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恒定不变,当S 闭合时R 1消耗的电功率为9 W ,当S 断开时R 1消耗的电功率为4 W ,求:
(1)电阻R 1与R 2的比值是多少?
(2)S 断开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
解析:(1)S 闭合时,只有R 1接入电路, P =I 2R 1=⎝ ⎛⎭
⎪⎫U R 12R 1=9 W .(3分) S 断开时,R 1、R 2串联在电路中,
P ′=I ′2R 1=⎝ ⎛⎭
⎪⎫U R 1+R 22R 1=4 W .(3分)
因此(R1+R2)∶R1=3∶2,R1∶R2=2∶1.(3分)
(2)因为P=I2R,因此串联电路中P与R成正比,因此S断开时R2消耗的电功率P2=P1/2=2 W.(5分)答案:(1)2∶1 (2)2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