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婴儿从出生到28天的生命期间进行的全面照料和管理。

这个阶段婴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免疫力低,生理功能不完善,所以容易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常见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常见的危险因素
1.感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感染。

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产前感染、分娩过程中的感染以及产后感染。

分娩室、产房、儿科病房中的污染较为常见。

2.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由于肝功能不完善,容易出现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3.窒息: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

窒息可能由于胎儿窒息、呼吸中枢不发达、胎粪吸入等原因引起。

4.低血糖:新生儿由于胎儿营养来源依赖于母体葡萄糖,出生后因进食不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5.失水:新生儿的体液量相对较少,易出现失水的情况,尤其是早产儿。

失水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出生时羊水吸入、出生后排尿不畅等。

6.低体温:新生儿因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容易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可能由于环境温度过低、水分蒸发过多、生命体征异常等原因引起。

二、护理管理措施
1.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洗手、戴手套和口罩等消毒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和通风。

加强对家属的宣教,避免家属带病进入儿科病房。

2.黄疸管理:加强对婴儿黄疸的观察和监测,记录黄疸指数。

及时采取光疗等措施,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3.窒息护理:在分娩室内,及时清除胎粪和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窒息儿及时进行呼吸和循环的复苏。

护士要进行相关的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以便能够及时处理窒息的紧急情况。

4.低血糖管理:加强对新生儿血糖的监测,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低血糖的情况。

采取合适的喂养方式,保障婴儿的营养需求。

5.补充体液:对于出生时吸入羊水或呕吐过多的婴儿,要及时给予足够的液体补充,防止出现失水的情况。

定期测量婴儿的体重,观察尿量,及早发现和处理失水的情况。

6.体温调节: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适宜温度,避免寒冷和过热。

观察婴儿的体温,及时采取保暖或降温的措施,保持婴儿体温的稳定。

新生儿的护理管理需要护士和家属的共同努力。

护士要加强对新生儿护理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家属要积极参与婴儿的护理工作,遵守护理医嘱,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护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