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

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

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4. 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

以“____”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诗句,完成练习。

美丽江南——《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

(填序号)
[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想象出_______,感受到_______,心情由_______转为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说明_______的道理。

8. 诗词曲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
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①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②能令山俯仰,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11. 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

(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

(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

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的“绿”和“芳”从______和_______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萋萋的春天美景。

[2]结合三、四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___)心情。

[2]李白的诗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