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寻乌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寻乌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丽丽姑娘
陆清时
每次遇到名字叫丽的女孩,我都会深觉这个女孩生来就不受重视,好像就此被打上了平凡的标签一样。

很久以前在我认识陈丽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陈丽在学业上毫无天分,和我隔着一条过道坐着,支着脑袋昏睡沉沉,永远睡不醒的样子。

她的座位也被越移越后,老师们提起她总像面前有只苍蝇那般不耐烦。

高中总开那种要命的家长会,陈丽和她妈妈坐在角落里,两人一模一样的表情,支着头像要睡觉的样子。

我妈奋笔疾书记着老师说的话,忙里偷闲还要嘲笑她们:“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我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的嘲笑肯定是有的。

因为走得近,班主任总让我帮陈丽补课,好像不让她拖班级后腿是我的义务一样一有时候给她讲数学题,看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就忍不住来气,我一生气她就跑到楼下小超市买柠檬奶茶、妙芙蛋糕哄我。

陈丽的零用钱总是比我多,她做好多副业,比如代借漫画书、代买电影票、代送鲜花。

陈丽为这些小本生意忙得不亦乐乎,拿个小账本在我面前算得格外顺j留,还自己发明了一个类似复式记账的记账方法。

成长总会经历些不可预料的意外,而那时候,陈丽表现得异常坚强。

她开出租车的爸爸在她高二那年得肺癌拖了半年去世,她拉着我在小区门口呆坐了两个小时就转头对我说:“我好了,谢谢你陪我。

”后来我觉得,可能陈丽就是在那个晚上长大的,她把所有失去的悲伤、对生活的恐惧、对未来的不安都凝结到了一起,转化为对赚钱的热爱,隔壁班有两个女生吃着陈丽大热天跑腿买来的可爱多,还嘲笑她:“你说那个陈丽是不是想赚钱想疯了。

”那一瞬,我有点心疼陈丽。

当我们不愿意坐公交出门就打出租的时候,陈丽已经因为给快餐店送外卖而对这个城市的道路了如指掌、陈丽绑一个高高的马尾,光亮的额头上总是一层汗。

一小时八块钱的工资,风雨无阻。

有几次我问她:“累不累”,她笑了笑,擦擦汗,然后转身就开始忙碌。

高考结束后,陈丽和我都考到了苏州的大学。

我学音乐,她念大专的会计专业,时不时她会来看我。

要我带她去我们学校的食堂吃饭。

食堂的饭莱明明那幺难吃,她却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四年的时间里,我忙着谈恋爱,陈丽忙着赚钱。

从一开始的做家教、发传单到之后办兼职中介、办健身教室。

毕业的时候我的爱情结束了,工作没有着落。

陈丽却成为开店的老板,对于经营生意头头是道。

这中间经历的困苦与欺侮,陈丽说起来总是轻描淡写。

毕业的时候,因为在学校毫无建树,我的毕业履历看起来苍白无力。

陈丽鼓励我再怎样也要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丽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某某妇产科医院,给了我一场个人小提琴独奏会的赞助。

我有些不乐意,谁愿意挂名一个妇产科医院啊,想想就觉得丢人.陈丽看着我只说了一句话:“尊严都是自己挣的,那种面子上的自尊不值钱。


那场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小提琴独奏会为我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看向观众席的陈丽。

她捧着一束鲜花,笑容真诚而欣慰,好像是我替她完成了什么一样。

我忽然想起我们年少时的那张合影,还是在大院子里,并肩站在葡萄藤架子下,穿着新发的校服蓝裙子,一个笑着,一个皱着眉。

照片因为有些曝光过度而显得天光格外亮,格外明媚我这样望着陈丽,突然想流泪。

那是我亲爱的丽丽姑娘。

(选自《2012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家长会时,陈丽和她妈妈坐在角落里,两人表情一模一样,支着头像要睡觉样子,说明陈丽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B. 陈丽做过许多副业,很有经济头脑,说明她并非一无是处,只是现有教育评价制度无法对她做出全面评价,小说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问题。

C. 陈丽性格坚强,面对成长中经历的困苦和欺侮总是轻描淡写,从不抱怨,她对尊严的认识表现了她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D. 小说倒数第二段写年少时的合影,以“格外亮”“格外明媚”意在突出陈丽的形象,也表现出“我”对陈丽的感激和对陈丽认识上的转变。

2. 小说中的“我”在塑造“陈丽”的形象上有怎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小说在整体结构安排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汤粉
方丽萍
老柴是汤粉。

脑残级别。

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

老柴没能考上大学,他父亲老老柴说都是汤粉闹的。

那几本破书老柴之前藏房顶阁楼,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

老柴回花村种地,老老柴整日长吁短叹。

老老柴近五十才得老柴这根独苗。

老老柴祖上经商,村里那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外加戏台的大宅便是他家祖业,划成分那会被划地主,大宅充公。

老老柴近四十才娶了
位病歪歪的女人,女人生下老柴不久病故。

老老柴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将这独苗呵护成人,原指望他好好读书光宗耀祖,重续柴家威名,没想他却一天到晚才扎进“四梦”出不来。

不久,老老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一口气没上来,也挂了。

这年老柴23岁。

没了老老柴管制,只剩孤家寡人的老柴更加肆无忌惮。

地种得敷衍了事,却整日抱本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村民都摇头,哪有肯上门提亲的。

春去秋来,一晃,老柴三十好几,依旧孑身一人。

有位远亲念及老柴家香火,给他撮合位二婚头,三天后女人走了,说老柴就一废物。

从此,再无人管老柴家事,这倒正中老柴下怀。

从此,老柴守着破泥巴屋每日写书唱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村民也见怪不怪。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终于吹进老柴居住的花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之后或进城买房或把房建到交通便利的山脚,村里只剩老柴和另两位老人。

老人过世后,老柴便成花村唯一留守户。

这年,一场大雨将老柴泥巴屋浇塌,老柴下山找队长,希望能住进自家老宅。

队长征求之前里面住户意见,大伙想反正也不再回山里,与其任其荒废不如积份善心。

花村四面环山,海拔八百余米鲜有人踏入。

偶有花村村民上山收稻想进村探探老柴消息,见大门紧闭,也只得做罢。

春去秋来,老柴像被遗忘般无声无息。

一晃又好几年过去了。

一日,上面下派扶贫物资,队长想到老柴。

从乡领回物资已暮色低垂,队长是急性子,想想上山抄近路也就七八里地,便挑起米、油上了山,赶到花村天色刚好完全擦黑。

队长站老宅门前喊半天,无人应。

队长想或许老柴有事还没回,便坐门前石上等,不一会睡意袭来,队长头枕大米昏沉入睡。

半夜,冻醒。

但见月色如银,老宅大门依然紧闭。

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门口等半天,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赶紧开门!
戏声戛然而止。

队长心一惊,侧耳细听,冷风嗖嗖,半天没见动静。

队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信神鬼,当即对门槛撒了泡尿,壮胆刚想伸手继续敲门。

一女声又唱起: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队长当即吓出身冷汗。

怎么还有女人?难道——
夜色魆魆,月光惨白,队长再不敢久留,连滚带爬跑回山下。

第二天,十几位年轻人在队长带领下上山。

翻进屋里,但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寻遍,哪有老柴影子?
人们面面相觑,笑话队长准吓糊了。

队长斩钉截铁争辩自己昨晚真真切切听到有人唱戏,一男一女。

但没人信他。

后来几位驴友上山游玩,晚上露营山上,半夜有人尿急,听到一男一女凄凄惨惨唱戏,一群人吓得连夜滚下山。

人们这才信了队长的话。

关于花村老宅闹鬼一事越传越神,几位文物工作者也来到花村,老宅及其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加上花村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他们欣喜若狂。

不久,一位开发商听说了汤粉的故事,依照“临川四梦”,将这里打造成“梦园”,并拍了部电影。

电影获奖后,人们纷纷走进花村,探梦、寻梦,聆听汤翁的故事,花村成了旅游胜地。

又很多年过去了,有在浙江遂昌打工的邻村村民。

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

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

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嘴里却恶狠狠吐出几个字:该死的老柴!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侧耳细听”“连滚带爬跑回山下”将队长的紧张、恐慌描绘得活灵活现。

B. 改革春风吹进花村后,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并搬离花村,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这是因为老柴淡泊名利。

C. 花村和老柴的境遇非常相似:花村环境优美但之前却鲜有人踏入,老柴钟情于传统艺术但当时也没有人能理解。

D. 文章最后写邻村村民在浙江打工时遇见老柴,“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5. 文中队长两次骂老柴,这两次队长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 作者为什么称老柴为“汤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

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200 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
倍。

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 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二:
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

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
[注]①1Gw=1000kw。

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材料三: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

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材料四:
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

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

截至2016 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

2016 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

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于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 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的情况。

C. 较之于2015~2016年,起初的2006~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

D. 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年度的逐渐推移,中国风电累计装机每年增长,累计装机增长率也逐年提高。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

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

祥符中,迁太常博士。

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

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

”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

”擢刑部员外郎。

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

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

”从之。

使契丹,还,知制诰。

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

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

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

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

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

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

”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

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

”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

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髭可疗疾,今翦以赐卿。

”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

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B. 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C. 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D. 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大理寺,中国古代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B. 权,古代表示兼代某一官职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领、署、知、摄、行、判、守。

C. 祔庙,是指将死者附在祖先宗庙里进行祭祀。

在本文中是指宋真宗死后祔于宗庙。

D. 朔望,中国古典文献中用朔、望、晦来分别指代农历的初一、十五和每月最后一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夷简一心为国,多有建言。

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吕夷简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理会,应将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B. 吕夷简政绩突出,受到赏识。

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为严办有声,皇帝在屏风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表示将要重用他。

C. 吕夷简为人机巧,善于应变。

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夏竦两位大臣,吕夷简实则也曾依附太后,只是他应对圆融,不易被察觉。

D. 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

吕夷简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用来治病。

三年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夷简请缓其役,从之。

(2)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同学们在家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对联社的同学引名联以共勉,其中最恰当的一联是()。

A. 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

B. 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

C.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D. 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空缺句。

(1)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其无,有器之用。

(6)为之于未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正其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6.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7.下面是某校邀请校友来校参加100周年校庆活动信函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

2019年12月28日,母校将迎来100周年寿辰。

这是全校校友耿耿于怀的盛典。

在此,我要代表学校三千余名师生,热忱邀请您重返母校,欢聚一堂,重温您们意气风发的求学时光,同览母校勃勃发展的新姿新貌,畅叙手足情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美好前景。

我们相信,母校100周年校庆必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陈丽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错误,这一说法没有依据,文章二、三两段只是说“陈丽”“和我隔着一条过道坐着,支着脑袋昏睡沉沉,永远睡不醒的样子”“和她妈妈坐在角落里,两人一模一样的表情,支着头像要睡觉的样子”,但这无法说明她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问的是“小说中的‘我’在塑造‘陈丽’的形象上有怎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针对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作用设题,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或对比反衬的作用。

从文中来看,高中时候,“班主任总让我帮陈丽补课,好像不让她拖班级后腿是我的义务一样一有时候给她讲数学题,看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就忍不住来气,我一生气她就跑到楼下小超市买柠檬奶茶、妙芙蛋糕哄我”,这里借助“我”在学习上对陈丽的帮扶来反衬其学习上的不佳;“当我们不愿意坐公交出门就打出租的时候,陈丽已经因为给快餐店送外卖而对这个城市的道路了如指掌”,上大学的时候,“食堂的饭莱明明那幺难吃,她却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四年的时间里,我忙着谈恋爱,陈丽忙着赚钱”,打出租、嫌弃食堂饭菜难吃、谈恋爱反衬陈丽的勤快乐观懂事;毕业的时候,“我”是“爱情结束了,工作没有着落”“在学校毫无建树,我的毕业履历看起来苍白无力”,而陈丽则是“成为开店的老板,对于经营生意头头是道”,面对“尊严”问题,“我有些不乐意,谁愿意挂名一个妇产科医院啊,想想就觉得丢人.陈丽看着我只说了一句话:‘尊严都是自己挣的,那种面子上的自尊不值钱’”,考生针对这些进行分析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要求,如本题“小说在整体结构安排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然后回顾小说结构的特点有哪些,如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从文中来看,“陈丽”的形象前后发生突转,如小说一开始说“陈丽每次遇到名字叫丽的女孩,我都会深觉这个女孩生来就不受重视,好像就此被打上了平凡的标签一样”“陈丽在学业上
毫无天分,和我隔着一条过道坐着,支着脑袋昏睡沉沉,永远睡不醒的样子”“她的座位也被越移越后,老师们提起她总像面前有只苍蝇那般不耐烦”“看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就忍不住来气”“她做好多副业,比如代借漫画书、代买电影票、代送鲜花。

陈丽为这些小本生意忙得不亦乐乎”“她把所有失去的悲伤、对生活的恐惧、对未来的不安都凝结到了一起,转化为对赚钱的热爱”,此时的“陈丽”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看似令人生厌;但后文写“陈丽”“忙着赚钱。

从一开始的做家教、发传单到之后办兼职中介、办健身教室”“成为开店的老板,对于经营生意头头是道。

这中间经历的困苦与欺侮,陈丽说起来总是轻描淡写”“陈丽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某某妇产科医院,给了我一场个人小提琴独奏会的赞助”“她捧着一束鲜花,笑容真诚而欣慰,好像是我替她完成了什么一样”,这时候的陈丽积极向上,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知,本文使用抑扬法。

【点睛】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对环境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B.“老柴淡泊名利”错误,于文无据。

结合后面内容“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等内容分析,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主要原因是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考生依据上下文内容,筛选出具体体现人物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变化的地方并归纳出心理变化特点,准确作答。

第一次,依据“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门口等半天”,表现了队长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的不满,而“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说明了队长完全不理解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也说明对传统戏剧不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