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必修第二册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多
提高
下降
定向改变
拓展提升
关于生物进化的“两点”归纳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进化中的“定向”与“不定向”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 ②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定向的。 ④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3)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 ①设 A 的基因频率为 p,a 的基因频率为 q,则 p+q=1。
雄配子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a(q)
Aa(pq) aa(q2)
即:AA 的基因型频率=p2,Aa 的基因型频率=2pq,aa 的基因型频率=q2。 ②实例:若已知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m,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m。
aa 占 6 个,即在 200 个基因中,A 基因有 2×26+68=120 个,基因频
率为 120÷200×100%=60%;a 基因有 2×6+68=80 个,基因频率为
80÷200×100%=4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 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2020·芜湖高一检测)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栖息的昆 虫。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
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
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 )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析:(1)因为该种群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则该种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0.5,所以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1∶1。如 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25,aa 的基因型频率也是 0.25,则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5, 所以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 1∶2∶1,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 0.5。(2) 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 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 型,且比例为 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存在。子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为 2∶1,即 Aa 和 aa 的概率 分别是 2/3 和 1/3,所以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1/3 和 2/3。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 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 AA=1/3×1/3=1/9,Aa= (1/3×2/3)×2=4/9,aa=2/3×2/3=4/9,所以 AA∶Aa∶aa=1∶4∶4,AA 个体致死, 所以 Aa 和 aa 的个体数量比应为 1∶1。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出该亲代种群产生的 A 配子的比例(即 A 的基因频率)p 和 a 配子的比例(即 a 的基因频率)q,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3)计算出亲代种群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和 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4)求出子一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 下表相应位置。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 频率为___1_∶__1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_1_∶__2_∶__1_,A 基因频率为___0_._5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 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A__基__因__纯___合__致__死__。根据这一解释, 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1_∶__1__。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6%,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基因 A 和 a
的频率分别是( C ) A.26%,74%
B.52%,48%
C.60%,40%
D.88%,12%
解析:根据题意,在 100 个个体中,AA 占 26 个,Aa 占 68 个,
(5)求出子二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 下表相应位置。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AA Aa aa A(p) a(q) 亲代 _3_0_%_ _6_0%__ _10_%__ _60_%__ _40_%__ 子一代 _36_%__ _4_8%__ 1_6_%__ _6_0%__ _4_0%__ 子二代 _3_6%__ _48_%__ _16_%__ _6_0%__ _4_0%__ 子三代 _3_6_%_ _4_8%__ _16_%__ _6_0%__ _4_0_%_ 由表可知,子二代、子三代以及以后若干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研习2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 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基因突变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__等__位__基__因___,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染色体变异 随机性 不定向性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
交配方式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交
不改变
自由 处于遗传平衡 交配 不处于遗传平衡
不改变 不改变
改变,且纯合子 增多,杂合子减少
不改变 改变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完成下列表格:(注意:不同年份该种群的个体总数可能有所变化)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第 4 年 ……
SS 基因型
Ss 频率
ss
10% 20% 70%
11.5% 22.9% 65.6%
_1_3_%___ __2_6_%__ __6_1_%__
_1_4_.6_%__ _2_9_.2_%__ _5_6_.2_%__
3.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1)提出问题:桦__尺___蛾__种__群__中___s__基__因__(_决__定___浅__色__性__状___)的___频__率__为___什__么__越__来___越__低__呢__? (2)作出假设:_自__然__选___择__使___桦__尺__蛾___种__群__的___基__因___频__率__发___生__定___向__改__变___。
频率都与_子__一__代___(填“亲代”或“子一代”)一样。
2.基因频率的计算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该基因总数 (1)某基因频率=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100%。
例如,A%(A 的基因频率)=A+A a×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①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 杂 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实验思路与结果:1870 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 SS 10%,Ss 20%,ss 70%, S 基因的频率为 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 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ss)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SS 和 Ss)个体每年增加 1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题探究】 (1)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条件有:种群数量__足__够__大__、个体间__随__机____交 配、没有___突__变__、__迁__入__和__迁__出__、__自__然__选__择_____等。 (2)扫清障碍。 ①基因频率的计算:由于“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合并后的基因频率可 以取_平__均__值___。 ②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用遗传平衡定律的时候注意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______2_×__A__基__因__频__率__×__a__基__因__频__率_______。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研习一 研习二 研习三 课时作业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 课程标准要求] 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
研习1 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答案:同种 全部个体 繁殖 基因 全部个体 基因 全部等位基因数
地区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A.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作相对性状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
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
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
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C )
A.75%
B.50%
C.42%
D.21%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合并后的种群中 A 基因频率为(80%+60%)÷2= 70%,a 基因频率为(20%+40%)÷2=30%,根据“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 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可知,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2×70%×30% =42%,故 C 项正确。
拓展提升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构建种群基因组成变化的数学模型 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 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 因为 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 含有 2 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 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 的,基因 A 和 a 都不产生突变,据此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亲代种群中 AA、Aa 和 aa 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即 AA、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 …… ……
S 基因频率
s
20% 80%
23% 77%
__2_6_%__ __7_4_%__
_2_9_.2_%__ _7_0_.8_%__
…… ……
将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将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
分比调高点,重新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结果。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自然选择可以_定__向__改__变___种群的基因频率,且 环境的选择作用越大,改变的幅度也越____大____。
例如,A%(A 的基因频率)=AA%(AA 的基因型频率)+12Aa%(Aa 的基 因型频率)。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②X 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某种群中基因型有 XBXB、XBXb、XbXb、XBY、XbY,b%(Xb 的基因 频率)=XBX+bXb×10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 (3)根据遗传平衡规律(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基因频率。该定律指出:在 一个有性生殖的群体中,在种群足够大,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 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 是稳定不变的,即 PA 和 Pa 保持不变。所以 PAA=P2A,Paa=P2a。
多
提高
下降
定向改变
拓展提升
关于生物进化的“两点”归纳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进化中的“定向”与“不定向”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 ②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定向的。 ④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3)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 ①设 A 的基因频率为 p,a 的基因频率为 q,则 p+q=1。
雄配子
雌配子
A(p)
a(q)
A(p)
AA(p2) Aa(pq)
a(q)
Aa(pq) aa(q2)
即:AA 的基因型频率=p2,Aa 的基因型频率=2pq,aa 的基因型频率=q2。 ②实例:若已知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m,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m。
aa 占 6 个,即在 200 个基因中,A 基因有 2×26+68=120 个,基因频
率为 120÷200×100%=60%;a 基因有 2×6+68=80 个,基因频率为
80÷200×100%=4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 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2020·芜湖高一检测)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栖息的昆 虫。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
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
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 )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析:(1)因为该种群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则该种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0.5,所以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1∶1。如 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25,aa 的基因型频率也是 0.25,则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5, 所以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 1∶2∶1,且 A 和 a 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 0.5。(2) 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 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1∶2∶1。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 型,且比例为 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存在。子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为 2∶1,即 Aa 和 aa 的概率 分别是 2/3 和 1/3,所以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1/3 和 2/3。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 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 AA=1/3×1/3=1/9,Aa= (1/3×2/3)×2=4/9,aa=2/3×2/3=4/9,所以 AA∶Aa∶aa=1∶4∶4,AA 个体致死, 所以 Aa 和 aa 的个体数量比应为 1∶1。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出该亲代种群产生的 A 配子的比例(即 A 的基因频率)p 和 a 配子的比例(即 a 的基因频率)q,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3)计算出亲代种群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和 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4)求出子一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 下表相应位置。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 频率为___1_∶__1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_1_∶__2_∶__1_,A 基因频率为___0_._5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 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A__基__因__纯___合__致__死__。根据这一解释, 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1_∶__1__。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6%,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基因 A 和 a
的频率分别是( C ) A.26%,74%
B.52%,48%
C.60%,40%
D.88%,12%
解析:根据题意,在 100 个个体中,AA 占 26 个,Aa 占 68 个,
(5)求出子二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 下表相应位置。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AA Aa aa A(p) a(q) 亲代 _3_0_%_ _6_0%__ _10_%__ _60_%__ _40_%__ 子一代 _36_%__ _4_8%__ 1_6_%__ _6_0%__ _4_0%__ 子二代 _3_6%__ _48_%__ _16_%__ _6_0%__ _4_0%__ 子三代 _3_6_%_ _4_8%__ _16_%__ _6_0%__ _4_0_%_ 由表可知,子二代、子三代以及以后若干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研习2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 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基因突变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__等__位__基__因___,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染色体变异 随机性 不定向性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3.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
交配方式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交
不改变
自由 处于遗传平衡 交配 不处于遗传平衡
不改变 不改变
改变,且纯合子 增多,杂合子减少
不改变 改变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即时练习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完成下列表格:(注意:不同年份该种群的个体总数可能有所变化)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第 4 年 ……
SS 基因型
Ss 频率
ss
10% 20% 70%
11.5% 22.9% 65.6%
_1_3_%___ __2_6_%__ __6_1_%__
_1_4_.6_%__ _2_9_.2_%__ _5_6_.2_%__
3.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1)提出问题:桦__尺___蛾__种__群__中___s__基__因__(_决__定___浅__色__性__状___)的___频__率__为___什__么__越__来___越__低__呢__? (2)作出假设:_自__然__选___择__使___桦__尺__蛾___种__群__的___基__因___频__率__发___生__定___向__改__变___。
频率都与_子__一__代___(填“亲代”或“子一代”)一样。
2.基因频率的计算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该基因总数 (1)某基因频率=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100%。
例如,A%(A 的基因频率)=A+A a×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①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 杂 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实验思路与结果:1870 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 SS 10%,Ss 20%,ss 70%, S 基因的频率为 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 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ss)个体每年减少 10%,黑色(SS 和 Ss)个体每年增加 1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题探究】 (1)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条件有:种群数量__足__够__大__、个体间__随__机____交 配、没有___突__变__、__迁__入__和__迁__出__、__自__然__选__择_____等。 (2)扫清障碍。 ①基因频率的计算:由于“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合并后的基因频率可 以取_平__均__值___。 ②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用遗传平衡定律的时候注意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______2_×__A__基__因__频__率__×__a__基__因__频__率_______。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1课时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研习一 研习二 研习三 课时作业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 课程标准要求] 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
研习1 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梳理教材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答案:同种 全部个体 繁殖 基因 全部个体 基因 全部等位基因数
地区
浅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A.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作相对性状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
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
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
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C )
A.75%
B.50%
C.42%
D.21%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合并后的种群中 A 基因频率为(80%+60%)÷2= 70%,a 基因频率为(20%+40%)÷2=30%,根据“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 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可知,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2×70%×30% =42%,故 C 项正确。
拓展提升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1.构建种群基因组成变化的数学模型 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 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 因为 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 含有 2 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 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 的,基因 A 和 a 都不产生突变,据此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出亲代种群中 AA、Aa 和 aa 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即 AA、 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 …… ……
S 基因频率
s
20% 80%
23% 77%
__2_6_%__ __7_4_%__
_2_9_.2_%__ _7_0_.8_%__
…… ……
将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将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
分比调高点,重新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结果。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自然选择可以_定__向__改__变___种群的基因频率,且 环境的选择作用越大,改变的幅度也越____大____。
例如,A%(A 的基因频率)=AA%(AA 的基因型频率)+12Aa%(Aa 的基 因型频率)。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②X 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某种群中基因型有 XBXB、XBXb、XbXb、XBY、XbY,b%(Xb 的基因 频率)=XBX+bXb×100%。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新教材·生物(RJ) 必修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 (3)根据遗传平衡规律(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基因频率。该定律指出:在 一个有性生殖的群体中,在种群足够大,种群内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 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 是稳定不变的,即 PA 和 Pa 保持不变。所以 PAA=P2A,Paa=P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