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日喻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24分。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而眇者不识日眇眼瞎
B.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揣持、抓
C.君子学以致其道致表达
D.夫没者岂苟然哉苟随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A ②作《日喻》以告之
①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
B ②日之与钟、籥亦远矣
①生而眇者不识日
C ②昔者以声律取士
①而眇者不知其异
D ②莫之求而自至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

B.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识日”和“见道”,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

C.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

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都是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性。

第四段抓住一个“学”字深入一层说理,又用南北之人学“没”作比,突出长期实践的重要,并进一步指出了单凭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

D.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

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

13.下列能够体现作者关于“学”与“道”正确主张的一项是()A.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
B.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
小题3分)
①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③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3分。

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
1.“盲人识日”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0.C(取得、得到。

解释为“招来、招致”也对。


11.D(A,以:介词,因为;连词,来、用来。

B,之:动词,到、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者: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译为“……的人”;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时候”或“……的话”。

D,连词,表转折。

)12.C.引用孙武的话不仅解释了“致”字,而且还说明了掌握主动的.必要;引用夏子的话,说明了“学”是“致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了刻苦学习的必要性。

13.B.(A,根据原文“皆求道之过也”可知其错误;C项虽“学”而不致于“道”,D项虽知求“道”却不“学”,都是偏废一方的做法,是错误的。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①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译文:①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更形象。

(虽,巧譬善导,过)
②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能使敌人接近自己,而不会被敌人牵引过去。

(善战者,致,于)
③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译文: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他们的潜水方法。

(没人,求,所以)
15.结合文意,指出“北人学没”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什么?3分。

答:这个故事说明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1分)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也不能达于道。

(2分)答题指津:1)题干是“教训”,宜用“不”“如果”等否定句式或虚拟语气从反面(或负面)来组织文字进行表述。

2)
备用题(学生考试时不做,老师在讲评讲析)
1.“盲人识日”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盲人识日”说明一个人只靠一鳞半爪的知识而对事物缺乏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

这个故事意在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让读者从故事中自行悟出下文所要讲的道理,它在文章中起了加强生动性和说服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