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课文

《我的母亲》课文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世代为地主耕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种,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
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我的母亲老舍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
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
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
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
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 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 “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
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 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答案《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
《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小编整理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我的母亲》阅读答案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②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③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④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的母亲》(老舍)分析

对母亲 深深的 惦念担 心
每逢接到家信, 我总不敢马上拆看, 我怕有那不祥的消 息。 有母亲的人多 少可以有些孩子气。 失去了母亲就像插 在瓶子里的花,虽 还有色有香,却失 去了根。有母亲的 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怕家信中带 来不好的消息,告 诉我已是失了根的 花草。
对母亲深 深的惦念, 得到母亲 去世的消 息悲痛难 过
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 1943
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 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 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 的感情。母亲病逝于1942年 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 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 艺创作和组织工作。
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 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 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 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 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 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 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 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 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 母亲而写的。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 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
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
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 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 母爱似水”, 世上的母亲不 尽相同,她们有国别、肤 色、语言、性格的差别, 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对孩子深深地爱。
铭记在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笑——惊喜
愣——当头棒喝,愕然 叹——心中凄苦,无奈
找一找
从神态、语言、动作、 外貌等方面找出三个故事 里有关母亲的细节描写语 句。
伟大、无私的母爱
神 态 描 写
作了半个月的难 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一夜不曾合眼 一串串的眼泪 挣扎着 咬着嘴唇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笑了 愣住了 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老舍《我的母亲》赏析

老舍《我的母亲》赏析《我的母亲》一文语言既朴素平实,流畅生动,又凝练含蓄隽永,是一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
下面是老舍《我的母亲》赏析,欢迎阅读。
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的一个贫困家庭。
母亲在41岁的时候生下了他,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老舍一岁半的时候,阵亡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巷战中。
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母亲柔弱的双肩是怎样支撑的呢?老舍笔下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老舍的是“生命的教育”。
沿着这条线索,老舍塑造了一个感人的母亲形象。
母亲勤劳朴实而且做事总是那么仔细仔细。
母亲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手常年浸泡在水里,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不断在搓洗衣服的母亲的身影就如在眼前。
这一细节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读来令人心酸。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惜,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母亲的勤劳于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不仅勤劳养家,让孩子们有饭吃;母亲更是勤俭持家,让孩子们生活得体面些。
在如此窘迫的家境中,她保持着爱清洁,照顾花草的好性情。
而老舍爱花,爱清洁,守秩序的品性正是得益于母亲。
母亲热情好客。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 自小耳濡目染,老舍也养成了好客的习性,一生从未因为生活的清苦而改过。
母亲乐于助人,总不怕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在“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的环境下,母亲又是那么的坚强,她咬牙挑起当家的重担,保护自己的儿女。
汪曾祺《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导语】:我的母亲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我的母亲我父亲结过三次婚。
《我的母亲》课文

《我的母亲》课文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明白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聘书丑)她说到难过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格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翌日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批判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不管息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亲小孩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侯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样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中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样待人最仁慈,最温顺,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侯也专门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请某人帮忙,大致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杂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胡适我的母亲原文

胡适《我的母亲》原文概述《我的母亲》是胡适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他对自己母亲的深深敬爱之情。
这篇文章展示了胡适对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的深情告白。
正文伟人们的母亲让人关注的往往是她的母爱,她的母爱是不是过分地抑制了她的个性?将母爱视为克制或束缚,可谓对母爱的误解。
我的母亲视我为她的朋友,并总是关怀我的感受和幸福。
她并没有因此自身个性的消失而影响她对我的教育。
我从小就与母亲亲近,除了学校生活,我的时间大多都是和母亲在一起度过的。
她平均每天给我讲一段事情。
我喜欢听一个故事,是她对我的童年时代的重温。
由于她的经历,我受到了她的关照和启示。
老师们给了我知识,但是他们带给我的只是知识。
而母亲给我的是情感、耐心和见解。
母爱是复杂的,同时也是神圣的。
母亲对儿女的爱是充满了奉献和牺牲。
母亲对于我的教育方面采取了包容和鼓励的态度。
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每次我失败的时候,她总是鼓励我勇敢再战,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她从来不会责备我,而是用她的无尽的爱来支持我。
这就是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我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又坚毅的人。
她的好事可谓多得不能尽。
我从小就有很多怪癖,但是她从不因此生我的气。
她总是亲切而温柔地接受我,并时刻教我思考问题的深度。
我常常回想童年时代,想起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她经常怀着柔和的眼神审视我,看我怀抱着困惑的烦恼时,她总是鼓励我且谆谆教导。
母亲的言语和行为影响了我的成长,塑造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母亲并非完人,她也有她的缺点。
她有时会不那么冷静,暴怒起来,但母亲的好远远大于她的缺点。
她总是尽力使我变得更好。
她的爱让我在人生旅程中有了坚定的方向和信念。
结论我的母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她以她的爱和关怀,塑造了我今天的样子。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的母爱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我要感谢她的爱和教诲,并承诺永远珍惜这份母爱。
母亲,你永远都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女人!参考文献[1] 胡适. (1931). 《我的母亲》. 结合:语言与现实的博客.[2] 胡适. (2019). 《我的母亲》. 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通用10篇)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通用1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1《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为了纪念他敬爱的老母亲而写。
老舍先生在一岁半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独自哺育,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老舍先生独身一人在重庆从事工作。
老舍先生的母亲九月过寿日,寿日的前一个月,老舍先生早早就把祝寿信写好,寄了回去,里面千叮万嘱一定要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一个月之后老舍先生接到家信,不敢拆读,怕家中带来不祥的消息,回到寝室,老舍先生拆开家信,说老舍先生的母亲已经去世一年了,令老舍先生非常心痛。
老舍先生虽然没有用许多修辞手法,但老舍先生写的很真实,让读者落泪。
老舍先生用朴质的语言,细细地描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热情好客等等的优良品德和伟大无私的母爱,这些优良品德影响着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最后以“心痛!心痛!”为结尾,让读者落泪、落泪在落泪,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结尾,简洁又时尚,让读者感觉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也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2在中国,有一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孝是最重要的,而母亲就是值得我们孝顺的。
不同的人爱的方式不同,有的敢爱敢恨,有的人爱的暧昧,把爱放在心里,有的人爱得深沉,把爱藏于肺腑。
今天我读了《我的母亲》之后颇有感悟。
故事讲的是一个母亲和其子,有一次她们去楼下散步的时候忽然吵了起来,吵完这对母子便互相不说话了。
就在这时,一块大石头忽然从楼上以惊人的速度往下坠落,这块石头眼看就要掉到儿子头上了。
这时,这位母亲恰巧看到了,立刻推开了儿子,石头砸在了这位母亲身上。
幸得这位母亲推开了儿子,儿子没事,可母亲却受了重伤,儿子看到后失声痛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是无私的,当你走到沼泽,是母爱拉你出来,当你被林成落汤鸡,是母亲安慰的一句话,母爱既是无私的,也是最伟大的,在这里我要向全世界的母亲致敬,她们是伟大的!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课文原文

《我的母亲》课文原文《我的母亲》课文原文《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侯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聘书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息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侯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样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庆去睡。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我的母亲老舍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
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
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
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
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
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肖复兴《我的母亲》原文

肖复兴《我的母亲》原文及翻译肖复兴《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民妇女。
她有着一头黑发,眼睛是深深的,看起来散发着母性的温暖。
她的跟前,总是充满勤劳的汗水。
她四处尽心调查,耐心劳作,教导我如何看待一切,从而使我学习知识。
她把我像一只小鸟一样,把我们一家人紧紧地团聚在一起。
每到晚上,他都会坐在椅子上,想我们早先死去的父亲,一边哽咽,一边叹气,一边担心我们的未来,她也把家中的事情做的一丝不苟。
凭借傻乎乎的勤劳,她希望我们未来考取好大学,出人头地,永远免于寒冷、饥荒的侵害,过上幸福的生活。
临到收割的季节,母亲便换上一身旧布衣,怒放的汗水在她的头发上结成一圈,把她的身体打扮得隆重起来,母亲拿起禾钉,像只小强一样狠抓水稻、大豆、谷子,操作十分准确,但是仍然很不轻松,她每天都会辛苦地把每一只禾钉都插入土壤中,整洁地铺满农田,抗击恶劣环境中的险恶。
尽管通过把母亲有限的资金节约到最大,她还是从不王抑我们的欲望,而是给我们充满支持和关怀,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开阔视野。
现在,我已经出来考取了一个干净的白衣,既表示对母亲的尊重,又表示对社会的承担。
虽然我无法回报母亲的善待,但我常常想起母亲温暖的笑容,心里满溢着感激之情。
翻译: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勉的农村妇女,一头深烟熏炭般的黑发,一双深沉而温柔的眼睛。
她肩上挑着各种责任,四周散发着母爱的温暖。
她勤奋而尽责,把我尽心教育,使我学习知识;她给我们全家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想起相依为命的早已故去的父亲,哽咽潸然;她用着天真烂漫的勤劳,希望我们能考出好大学,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不再受到寒冷和饥荒的侵扰,过上幸福的生活。
到了收割季节,她会穿上破旧的布衣,满头汗水,茁壮地把每一根禾棒插入土壤,辛勤着为家庭打拼,抵抗恶劣的环境,即使挤出最后一丝财力,也不削减我们的渴望,反而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扩大视野。
如今,我也穿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衣”,既体现对母亲的尊敬,又体现对社会的责任。
虽然无法表达对母亲所有帮助和关爱的感激,但我总会默默地想起母亲温柔的笑容,心里充满感激之情。
老舍《我的母亲》母亲性格

老舍《我的母亲》母亲性格老舍《我的母亲》母亲性格《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老舍《我的母亲》母亲性格,欢迎大家阅读!老舍《我的母亲》母亲性格: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
有关母亲肖像的白描肖像描写是对人物描写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方法,原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气质、衣着等等的描写。
这种描写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外貌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以形传神,就是把人物的外貌、生理特征与性格统一起来,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人物的外貌形象,一方面让读者便于通过人物的外貌形象,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去,了解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我的母亲》一文,开篇作者便用叙述的笔法对母亲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状况作了成功的白描:“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老舍并没有对母亲的肖像展开来描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只用“勤俭诚实” 、“身体也好”八个字对母亲的性格及肖像进行总体交代,使我们对母亲的性格及形象特征有个初步印象。
正如作者所说:“这一点事实却极为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因为正是母亲的“勤俭诚实”才给了我“生命的教育”,也只有母亲“身体也好”才能拉扯我们兄妹长大成人。
接下来,老舍逐步展开了对母亲肖像的白描。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里,老舍对母亲“辛苦到老”一生的描写就集中体现在母亲那双赖以养活全家人的“ 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手上。
这是一幅放大了的特写镜头,虽着墨不多,一双“鲜红微肿”的手的形象却非常逼真传神。
透过有限的文字,我们还似乎看到了母亲为解决一家人的衣食温饱,经常替别人缝补浆洗、“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 的专注神情,还有那大大的“绿瓦盆”,昏暗的“油灯”,清爽的“屋院”,年年开花的“石榴与夹竹桃” 。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及赏析

邹韬奋《我的母亲》原文阅读及赏析我的母亲邹韬奋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
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
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
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
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
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
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践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
我在这篇文里关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目前所能记得的最后关于母亲的印象,约莫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单独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模糊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
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笑容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目前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辉煌人影憧憧来往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内里燃着蜡烛,成群结队地跑着玩。
老舍我的母亲好词好句

老舍我的母亲好词好句《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
《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下面整理了老舍我的母亲好词好句,欢迎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好词假若残破的勤俭诚实马马虎虎老舍《我的母亲》好句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老舍《我的母亲》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老舍《我的母亲》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老舍《我的母亲》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多少还有点孩子气——老舍《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赏析《我的母亲》是老舍回忆他母亲所写的一篇记叙文。
全文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往事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突出表现了母亲勤劳刻苦、善良宽容、乐于助人、意志坚强等性格与伟大无私的母爱,以及母亲的人格力量对作者思想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
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更是以简朴的语句,表现出作者欲言又止,又难以尽述的追悔内疚之情和无从说起,又没齿难忘的养育教诲之恩。
作者在文章中叙述了母亲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如“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这些都说明了母亲软而硬的个性,而母亲的这种个性又深深的'影响到了作者,使得作者拥有了“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
与下文的“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相照应。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这是作者经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从济南逃到西南对思母的那种复杂心情。
也许我们都不曾体会过,也不曾知晓过,但作者却觉得很痛苦,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思乡情,念母情更来得强烈了。
作者把自己比喻成失去了根的花,是怕当每次收到家信的时候,就会有不详的消息从中渗露出来。
胡适《我的母亲》赏析

胡适《我的母亲》赏析胡适《我的母亲》赏析赏析:《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
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选文一开始即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母亲不准作者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一方面是基于作者身体弱,另一方面是担心作者和这些“野蛮”的孩子一起会学“坏”,母亲对作者的爱已可见一斑。
更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害了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当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竟真用舌头舔作者的眼,母爱何其伟大!母亲是慈母,母亲更是严师,她时时关注着作者的学习、生活,教育作者成长。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
母亲对作者的教育是那样的细致,小错误也要说得一清二楚,更不用说犯较大的错误了。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对于学习,母亲“要我用功读书”,催“我”早起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书。
才回家吃早饭”,母亲是严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母亲不仅有言教,同时还以自己做人处事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教育着作者。
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一生受了许多生活的痛苦。
除夕时,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发压岁钱等等,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而招致的一大群债主。
因为是新年,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大嫂、二嫂生气摆脸色,打骂孩子出气,母亲只装没听见。
母亲一味的“忍”和“让”,“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深深地感染着、影响着、教育着作者。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

老舍《我的母亲》原文及赏析我的母亲老舍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
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
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
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
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
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
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课型:新授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执笔:赵雪琴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
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学时
一、预习导学
1、读课文,给红色字注音,并写在下面。
浙江瞥见人影憧憧睡眼惺松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循循善诱仔唏嘘呜咽缝纫饮
泣吞声勉强肿辗转反侧万籁俱寂歉疚
邹韬奋
2、根据释义填写恰当的课文中所学的词语
往来不定的样子。
巡行观看。
()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健谈而且感人。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
()泪流入口,哭不出声。
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说不出其中的奥秘,指事情很奇怪,不明白怎么回事。
() 3、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邹韬奋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________》周刊起,毕生从事于新闻出版工作。
他也是一位散文家。
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作品。
4、熟读课文,试分析本文的内容结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2、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细节、哪些事例让你动情?
3、由此看出,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的人。
三、展示点拨
四、达标测试
一位法国作家曾经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
请大家谈谈你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
第二教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学会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一、回忆旧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
例: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2、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3、探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三、展示点拨
四、达标测试
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有关自己母亲的文章,要求情感真实,语言简洁、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