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目录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1)
业主被困电梯内获解救时被夹死 (4)
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6)
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7)
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9)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13)
电梯安全与事故浅析 (16)
常见电梯停梯故障分析及防范 (19)
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21)
一起发生在电梯井内的高处坠落事故 (23)
电梯使用安全警示(附案例) (25)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8)
电梯事故案例:电梯层门事故50例 (41)
电梯事故案例4个 (54)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
案例1某百货商店仓库有1台手开门2t货梯,基站为前后对穿门。

仓库工作人员习惯将电梯停在基站,前后门同时打开作为通道,因此经常有推车通行,门框被撞击,致使门电锁接触不良而影响运行。

一个下雨天,电梯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操作电梯运行,使电梯离开基站,而基站前后门仍敞开。

仓库1位职工在电梯停在基站时经过轿厢通道上厕所,上完厕所急匆匆低头冒雨返回经轿厢通道,而此时电梯已离开基站,于是一脚踏空坠落底坑,造成2根肋骨骨折。

事故分析:
(1)该库领导对电梯管理不严,层门电锁损坏不及时报修而带病运行,驾驶员利用应急按钮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违章操作。

(2)违反了电梯的安全规定,把电梯轿厢作为通道。

(3)对损坏电梯设备的人员没有追究责任,及时处理。

案例2某市级医院1台手开门电梯,门电锁经常接触不良。

一天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电锁损坏,他认为反正过几天电梯维修工就要来保养,因而没有去联系报修。

为了不影响电梯的运行,他擅自用导线将层门电锁短接暂时使用。

当早班即将下班时,驾驶员把电梯开到5楼,并将层门虚掩留下一门缝,离开轿厢去办私事。

此时,5楼一勤杂工擅自启动电梯将一车垃圾用该电梯送往l楼,而5楼层门仍没关严。

驾驶员返回时,随手拉开层门一脚跨进,坠落到l楼轿顶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1)电梯驾驶员发觉5楼层门锁损坏,没有及时与电梯维修工联系修复,而是私自处理,使层门电锁失去安全作用。

(2)电梯驾驶员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离开轿厢时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入电梯时又不看清楚就匆忙进入。

(3)非驾驶员擅自操纵电梯。

案例3本市某食品厂1台AZ型电梯,3楼层门电锁已坏,维修人员用导线将其短接,使它失去保护作用而继续使用。

一名女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与男友约定下班后同去购物。

当下班铃响她将轿厢开到3楼,匆匆忙忙去更衣室,拿好东西后马上再回轿厢。

想不到就在短短的时间里,另一职工在门开启的情况下已将电梯开到4楼去了(因3楼层门电锁失效),该女驾驶员一脚踏进井道坠入底坑身亡。

事故分析:
(1)电梯层门电锁已坏,维修人员未及时修理,仅用导线短接,使电梯已处于不安全状态还继续运行使用。

其他职工擅自开电梯也促成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2)电梯女驾驶员无证操作,不了解电梯停驶规定,离开3楼层门时,未将层门关闭,使他人擅自进入开动电梯。

而这个驾驶员下班心切,匆匆忙忙,进入轿厢前又末看清楚电梯是否停在该层站,造成坠入底坑的人身事故。

案例4某市级医院有一病人手术后,躺在移动病床上准备送往病房。

当病床正在被推进轿厢但未完全进入时,电梯突然失控启动向下运行,电梯驾驶员立即切断电源,电梯停止下行。

当时电梯层站地坎正对着手术后的病人头顶,仅差10mm。

事故分析:
(1)该电梯带有缺陷工作,底坑经常积水,电缆线被浸没在水中,引起电缆线受潮而失控。

(2)类似失控之事,以前也有发生,但电梯驾驶员并没有将这些情况向领导和检修人员汇报。

案例5株州市某工厂有1位工人晚上乘电梯下l楼,途中电梯突然停下,再操作还是不能动,但轿厢已接近l楼,他就打开轿厢门,拨动厅门锁,打开厅门出来了。

然后将厅门关上回家。

第2天1位电气维修人员去轿厢内检修,刚进去就听见一声巨响,但是轿厢并没有动,后来发现是对重掉下去了。

经检查发现曳引钢丝绳被磨断,曳引轮被磨坏,由于限速器动作,轿厢被安全钳夹在空中。

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的起因是限速器因某种原因动作,安全钳已夹住导轨,但没有使安全钳联动开关断电。

该厂电梯是JX型,具有集选控制,无司机操作,工人走后将电梯厅门关上,楼内还贮存着信号,曳引机就继续运转。

电梯是摩擦传动,这时钢丝绳就在曳引轮上打滑,把钢丝绳磨断,而对重侧没有安全钳,所以对重就坠落下去。

也就是说,电梯的安全钳系统误动作而电气联动开关失效,造成了钢丝绳磨断对重坠落的事故。

业主被困电梯内获解救时被夹死
东莞市虎门镇宜家花园发生一起安全隐患事故。

该花园业主王先生被困电梯里,保安打开电梯门援救,可正当王先生从电梯里爬出来的过程中,电梯突然高速上行,他被夹在电梯轿厢底板与电梯门框之间,活活被夹死。

事发后,涉事的电梯维修人员及当事保安均被警方带往派出所接受调查。

事故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发电梯已暂停使用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目击者介绍称,事发时,他刚好从发生事故电梯旁边的电梯走出,快要走出电梯间门口时,突然“啊!”的一声从电梯内传来。

他回头一望,发现一人被
夹在了电梯轿厢底板与电梯门框之间。

刚开始时,被电梯夹住的男子身子还在抖动,大约一分钟后,那名男子便不再抖动了。

“电梯夹住的刚好是男子的胸部,整个胸部差不多被夹扁。

他的大半个身子悬在电梯外面,而头部则在电梯内部。

真是惨不忍睹。

”该目击者说。

事发后,在现场的人员立即拨打了110、120等报警救护电话。

120救护人员赶到后,证实王先生已经死亡。

与此同时,多名警察来到事发现场展开调查。

事发时电梯正在检修。

另据宜家花园一位保安告诉记者,事发时,电梯是在检修当中。

但是他们只在一楼电梯口放置了一块“检修电梯,暂停使用”的警示牌。

其他楼层的电梯口则没有设置类似警示牌。

“电梯维修时,所有的楼层的电梯门应该是会被锁上的。

但是为何12楼的电梯门却没能锁上,且电梯显示其运行状态正常。

并且当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与王先生走进电梯后,电梯内的所有按钮显示是正常的,后来电梯却在快到一楼时又突然停下,按钮失灵。

这些均让人非常费解。

”这名保安说。

据一位有着多年电梯维修经验的电梯技术工人介绍,当电梯门打开时,电梯一般是不会运行的。

但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电梯维修工人短接电梯的关门线,而后按上了检修上行的按钮,从而引发了此次事故。

涉事人员均被警方带走。

“我首先从电梯内爬了出来,当我爬出电梯约3秒钟左右。

王先生也从电梯内往电梯外爬,就在王先生爬出了大半个身子时,电梯突然高速上行。

只听到王先生‘啊!’的一声,我眼睁睁地看着王先生的胸部被电梯压扁了。


遇到电梯故障你该如何做?
当电梯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失控,比如产生超速下坠、轿厢自运行、到站不停靠等,一般电梯安全装置会起作用,迫使轿厢迅速停止运行。

如果安全装置失效,轿厢未能停止运行,乘客就应做好承受因轿厢急停或者冲顶、蹲底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和动作准备。

如果轿厢里面装有货物,乘客应扶好货物,避免货物因为受到冲击倾倒伤到自己。

我的看法:这个案例有几个问题对物业极为不利:1、检修期间业主为何轻易就能使用电梯,一般检修时是不会让业主使用的,就是考虑的安全问题;2、物业企业应该配有专人操作电梯,电梯困人后程序应该是停电,平层再救人,而且必须是专业人员操作;3、在救援期间电梯怎么会供电,说明在救援期间仍然有人在操作电梯,内部没有任何协调。

电梯检修人员应该可以发现检修中使用的电梯,完全可以采取有效控制防范措施。

检修人员和解救人员过于大意和存在侥幸心理,也是导致事故出现的主观因素。

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宁波市第二医院电梯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7年4月21日下午10时30分左右,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楼1号电梯在运行中,当电梯向上运行至10层以上时,电梯司机听到井道内有人惊叫和“扑”的声响,随即电梯在15楼停止并开门,不能继续运行。

司机通知了保安和维保单位,在电梯井道底坑内发现有人跌落,一名女子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该电梯于2007年3月经定期检验合格,并委托了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光电梯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电梯安装维修C级资质)负责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

人员坠落事故发生前一天即20日上午,维保单位的维修工易某在维修电梯时短接了层门电气联锁,造成20日上午至21日下午事故发生前电梯始终处于层门电气联锁失效的状态下运行。

事故发生前,电梯曾在13楼停靠,关门时层门受异物阻挡无法完全关闭,由于此时验证层门锁闭状态的电气联锁已被人为短接失效,当轿门电气联锁闭合后电梯启动运行,从而造成13楼层门未锁闭可以开启。

在该状态下,13楼病人诸某欲乘电梯,误以为电梯停在13楼,于是打开了层门,误入井道坠落底坑后死亡。

因此,该维保单位的维修工易某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光电梯有限责任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内部管理制度混乱,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的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对员工缺乏教育和培训,是造成本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电梯事故与安全探讨
摘要:电梯事故是指电梯从安装到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发生及损害事件。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出事故。

事故是不安全的具体表现,指出电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1 电梯事故个案分析
(1)案例1,广州颖昌鞋业有限公司一女工在上夜班下班后,准备用单速载货电梯运垃圾到一楼。

该女工误认为电梯已经从一楼到三楼,便打开电梯厅门跨入,结果摔入电梯井道,造成重伤。

事故主要原因是该电梯使用单位违反电梯管理规定,电梯未经检测投入使用,没
有与有资质的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造成电梯处于无维修保养状态,在电梯厅门电气机械联锁装置出现故障后没被及时发现和维修。

(2)案例2,广州市花都区骏景大厦发生电梯困人事故,值班的保安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准备放人,由于操作不当,打开厅门后,自己跌落电梯井道,造成死亡事故。

事故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管理电梯不善,电梯钥匙没有专人(有资质)保管,保安人员没有电梯维修保养操作证,属无证操作。

(3)案例3,广州精工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乘电梯上班,因电梯驾驶司机有其它事而没有开电梯,电梯钥匙交给一无证人员操作,拿电梯钥匙人员打开电梯操作按钮后,因不熟习操作,致使电梯内照明灯都没打开,慌忙中有人按下检修开关和应急开关,并在检修状态,开着门慢车上行,站在电梯门口的一女工身体被电梯夹住后摔入电梯井道,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

所以当前电梯事故的特点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多,伤亡者中操作人员占比例大。

电梯事故的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又互为因果。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教育培训或管理不够引起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则是长期维修保养不善造成的。

在引发事故的人和设备的两大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管理等,都是人为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操作者将电梯电气安全控制回路短接起来,使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这个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电梯,又引发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虽然具体每个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是可以避免的,
2 电梯事故的预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电梯业的安全问题也必须在该方针指导下工作。

2.1 电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偶然,其实有其必然性。

电梯事故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比如坠落事故,许多事故类型、发生
原因都基本相同,都是在层门可以开启或已经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又不在该层时,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如能吸取教训,改进设备使其保持安全状态,只有轿厢停在该层时,该层层门方能被打开,可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2 预防电梯事故需。

原因。

所以,预防电梯事故必须全...。

3 预防电梯事故的措施
预防电梯事故的根本工作。

(1)教育。

(2)技术工作是指...、使用的过程中,从安全角度应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①执行国...术改造,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3)管理工作是。

法规、标准;企业标准、执行标准;④制定安全计划、开展安全教育对电梯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4) 建立一套包括定期维修,监测维修,事后维修制度。

对于具备条件的电梯用户,采用远程监控/监视系统,能够对电梯的运行,故障及保养工作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动态监控,为有效地实施24h召修服务,系统还能够对维...有效地监测跟踪,维修记录,质量状态分量,有利。

理化和科学化。

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电梯伤亡事故及预防措施
1问题的提出
自从电梯发明100多年来,电梯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技术不断被改进。

安全钳一直被做为一个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设施安装在电梯系统中,防止各种原因的轿厢坠落事故发生,基本上保障乘用者的安全。

现在的问题是在电梯外部打开厅门后因为各种原因而坠落于井道造成伤亡的事件却一直存在着,仅南京市而言去年1年就发生4起与电梯相关死亡事故,其原因就是1个:厅门打开后由于疏忽而跌入底坑。

进一步分析实际情况要更加严重,这是因
为电梯基站大都设在1楼,相关的操作也大都在这一层,如若跌入没有地下室的电梯底坑的话,大都会造成摔伤或是致残。

在我国,据专家粗略统计在电梯相关的事故中95%属于坠入井道这一类型,这一点与国外情况大体相似。

分析以往事故,操作者大都是打开厅门后不加观察便以为电梯在本层,有的则是由于疏忽而造成跌入井道。

问题是人类本身的生理特点无法完全消除和克服各种各样的大意、疏忽和失误,此时的出错就酿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厅门在打开的情况下走梯、溜梯而造成的事故也时有出现。

在这类电梯事故中,当事人的肢体被卡于电梯轿厢与地面或是厅门上框而造成伤亡。

究其原因这类事故与电梯制动机械有关,或是制动电路失控,或是维修人员忘记去除短接的门锁电路的封线等。

除安装、维修人员工作中出现的公伤事故外,就在用电梯出现事故的类型来看,基本上是这3种:(1)轿厢冲顶或坠落造成乘梯人伤亡(已经很少);(2)坠落井道事故;(3)开门走梯、溜梯引起的事故。

归结到一点,这些事故都与厅门有直接关系。

2对策
这些问题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已尽可能地完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但这一努力目前只能做到打开厅门后电梯立刻停止运行。

如果此时在厅门刚刚打开时就发出报警声响,并且井道内的灯光全部打开,强迫使操作者处于警觉状态,则可以消除操作者的疏忽大意,将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电梯控制制动电路而言,无论是短封着门锁电路或是其它情况,也不管电梯处于检修状态还是正常状态,电梯的任何一层厅门被打开,轿厢都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发出报警)。

另外,当电梯平层后再启动运行,只要厅门是开着的,电梯便不能启动,消除开门走梯现象。

从这两个环节消除产生事故的可能,这便是电梯层门安全报警系统对误入井道以及开门走梯产生事故的预防对策,可以认为是积极主动措施。

3条件
既然是轿厢非所在层的厅门被打开时的报警系统,那么轿厢非所在层的厅门数量就有可能是1层也可能是10层、二三十层甚至近百层。

因为每一层厅门都有被操作者打开的可能,必须对每层厅门都进行检测。

即使这样厅门又分成多种类型,有单开门、双开门、三折门、栅栏门……,实际上还要考虑到适合于正在设计制造中的电梯,也要适用于正在使用中的各种形式各个年代的电梯。

并且还要满足下列条件:(1)系统简单,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本身产生故障的可能性;(2)安装方便,尽力减少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各种使用工具、量具及测试设备;(3)减少调试,降低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4)适应性广,耐热耐寒,电压使用范围宽,抗尘埃,抗强电磁干扰;(5)可靠性强,不易误报警;(6)检修方便,包括在检修电梯的情况下,以及系统本身出现故障时的检修;(7)造价低廉,便于推广使用;(8)体积小,便于安装于电梯控制柜内;(9)停电能用,虽然不能点亮井道灯,但仍有报警声;(10)使用简捷,不需用户进行其他相关的操作;(11)长期使用,至少满足电梯近千万次的使用寿命;
(12)具有独立性,与电梯原有的控制电路无关。

由于上述条件的十分苛刻,这就对电梯层门安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实际上真正困难的是找到一种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打开时以及停层时轿厢位置不在安全区域的检测方法。

4具体方案
经多次修改和不断改进,现采用的方案是在每层厅门安装检测机构,当检测到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打开时的信号后,由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点燃井道内原有的全部照明灯,同时安装在井道内的蜂鸣器发出"嘀…嘀"报警声,这样迫使打开厅门的操作者处于警觉状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当电梯厅门未关闭而轿厢启动时,一旦离开门区,系统检测到厅门未关这一状态后,控制电路中发出指令,断开串接与电梯控制电路电机主接触器线圈及抱闸的供
电回路,使电梯不再运行。

实际上是在电梯原有的厅门安全保护触点电路基础上再增加1组厅门位置安全保护电路,形成厅门门锁电触点回路-厅门安全位置回路双重保护作用,只要有一个回路被打开,电梯就不能运行。

该报警系统由4部分组成:(1)检测部分是由设在每层厅门的检测机构完成;(2)控制部分是将测检到的轿厢非所在层厅门被刚刚打开时(<5cm)的信号加以处理控制;(3)执行机构由加在每一层的蜂鸣器及井道照明控制开关以及一组继电器常闭触点组成;(4)电源部分由整流电路及蓄电池组成,用以保证系统对蓄电池的充电,使该系统在停电的情况下能够发出报警声响。

5其他
对于电梯开门走梯、溜梯这一现象,一种是属于电路控制方面的问题(前面已论述过解决的方法),另一种则是抱闸制动机械出现了问题。

机械故障而造成开门走梯则有3种可能:
(1)机械上出现金属材料突然损坏、断裂造成的失控;
(2)长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相关机械的磨损造成制动力矩不够;
(3)相关制动机械调整严重失当。

从去年北京8月1日某住宅楼电梯溜梯造成田女士致残事故的报道中反映出该电梯事故前一星期就出现平层超差楼面±30mm,甚至达到80mm这种不正常情况,这显然属于第2种或是第3种情况。

如果在平层超差问题出现的初期有关人员意识到这一点,并进行相关的调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一事故。

该报警系统就有这一功能,当平层误差超过30mm就会下令电梯不再运行,迫使出现平层超差时令维修人员非维修调整不可。

从这一角度来防止制动机械磨损或是调整不当而造成的开门溜梯现象的发生,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

实际上系统检测到平层超差时,发出报警并令电梯停止运行是完全可能的,例如当平层超差时,报警系统发出报警,提醒进出的乘员防止被高出的地坎绊倒。

当乘员进出轿厢完毕后,只要电梯关
好厅门,电梯依然正常运行,但在实际电梯运行中,如果三番五次地出现平层超差,引起系统经常报警的话,乘员或是管理人员也会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从这一点考虑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开门走梯、溜梯事故的发生。

根据己安装这一系统的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2台医梯、2台客梯的情况看,当厅门被打开不足5cm时以及平层超差3cm时系统便会发出不小于64dB的报警声响。

该报警系统对电梯的运行及对电梯的维修工作都不产生影响。

例如当需要检修电梯的各层厅门系统时,维修人员只要将位于电梯机房的该报警系统控制装置面板上的开关拨下或是电梯轿顶灯打开,井道灯便点亮,此时的检修过程中遇到打开非轿厢所在层厅门时,系统不再发出报警声响。

当检修完毕之后,将开关拨回或是关闭轿顶灯,系统便恢复报警状态。

整个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和各项要求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1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楼到l楼去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运行的响声。

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而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

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楼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楼层门徐徐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1)管理上有缺陷。

电梯驾驶系特种作业,该厂对电梯驾驶员没有进行严格正规的技术培训。

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虽有,但没有挂出,乘电梯比较混乱,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