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第四到第六章摘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式教学法》第四到第六章摘要
1、讨论开始时应当避免的错误做法:不要讲解、不要模糊不清、不要有任何偏向、不要害怕沉默、不要误解沉默。

2、宣布班级讨论的原则。

3、询问所做的准备工作:(1)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

如果讨论的主题是由问题组成的,我们认为对学生来讲座好不过了。

这里有两种方法来得出所需的问题。

首先,老师可以自己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阅读相关资料。

在下一次的讨论上就可以分析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另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

对于第二种方法,我们喜欢把提出问题这样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

一种方式是告诉学生:假想让你们为准备讨论而看的这一节、这一章或这本书的作者下周就要到我们班上来,你最想问作者有关他的书的三个问题是什么?另一种方式是根据他们可能会问的问题的种类提供一些指导原则。

一个更直接的方法是针对一个特点的想法、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是某本著作问学生,他们最想、也最需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这时不能对学生应提些什么问题作任何规定,他们只需要带一个或多个他们在这门课中最想问的问题到班里来就可以了。

通过在小组中给这些问题排序或是把问题写在白纸上贴在教室四周,每位学生都会觉得他们已把这门课变成由大家来共同商讨议论如何进行了。

(2)让学生想象出一个真实的视觉形象。

此时没有必要做任何分析,只要收集各种想法并进行简短描述就可以了。

当学生在讲话时就把他们想象的形象写在黑板上,以便把从文中选择的内容变成可见的文字并为讨论提供背景。

(3)询问最近一周征求意见表。

(4)让学生把句子填充完整来展开讨论。

(5)对有争议的、开放性的观点作反应。

(6)得出正确结论。

(7)找到可作解释的引文。

(8)运用赞成或反对的引
文。

4、回忆过去的经验。

人们不愿意在小组中当众发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讨论的主题离他们的经验太远了,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讲没多大意义或不相干。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谈论生活中过去的经验来展开讨论,并且使讨论的内容与论题相关。

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他们是有关自己经验的专家,以个人故事展开讨论就会减少他们的恐惧感,使其对直接从某个理论的长处和弱项来展开讨论不会感到害怕。

5、讲述来自战壕的故事。

激起学生讲述亲身实践的故事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老师简要地讲述有关自己的故事作为上课的导言。

我们建议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有关挫折和失败的。

当学生听说你在看他们所读的材料时,对于他们觉得难以理解的想法或理论你也同样感到困惑,他们就会觉得非常高兴,因为这表明你和他们一样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6、围成圆形来讨论:使所有发言者都能听见。

围成圆形发言。

按圆形顺序回答:(1)当有人发言时任何人不许打扰。

(2)不许有人不按顺序发言。

(3)每个人只有3分钟的发言时间。

(4)每个人发言时要先简述前面发言的内容。

(5)每个人都要尽力呈现出自己的发言内容是如何与前面发言者所谈内容相关联的。

(6)当每个人都发过一次言后,就可以自由发言了。

前面的原则就不再起作用。

7、通过令人厌烦的引文来确保学生参与讨论。

在进行讨论之前,指导者就从教材中选出一些句子或段落,分别打印在一些零散的纸片上。

到了班上,老师就把这些纸片放在一个帽子里,让学生从帽子里任意取出一张来。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考虑他们各自选取的引文,然后让他们大声地念出来并对此进行评价,发言的顺序由学生自己决定。

那些害怕发言的学生就可以听前面同学念与自己相同的引文并听他
们所作的评价。

因此即使他们对自己的引文无话可说,也可以通过肯定别人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稍作修改或是不同意别人的来谈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通过提问、倾听和回应来进行讨论》
一、提问
1、提问的类型:(1)要求讲出更多证据的问题。

举例:你是怎么知道的?所讲的有哪些数据作为支撑?作者的哪些观点支持了你的看法?你在教材的哪个地方找到了这样的观点?你能为怀疑你观点的人举出哪些证据来?(2)要求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举例:你能换种说法吗?你能为你所讲的举个恰当的例子吗?你这样讲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刚才所用的术语吗?你能对你的观点做出另外的解释吗?(3)开放式的问题。

(4)把各个发言联系起来提出问题。

举例:你所讲的内容与同学刚才所讲的有何联系吗?你的观点如何与上周小组讨论的结果相联系?你的观点是反对还是支持我们将要讲的内容?(5)假设的问题。

因为这种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极富创造性的回答,他们有时会使得学生改变思路,转到不熟悉甚至看起来不切题的领域中。

(6)因果相关的问题。

(7)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

举例:这次讨论中最重要的一两点是什么?关于这次话题还有什么未作解答或存有疑虑?对于今天的讨论结果还有更好的理解吗?什么关键词或观点能最好地概括我们今天的讨论?
二、倾听。

好的老师应当时机敏的倾听者,当学生在讲时他们不应当只是保持沉默。

相反的,他们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中的确切含义还要听出言下之意。

这使得老师要努力理解发言者见解中的关键点,根据他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对他所表达的内容有多大的权威性或假定性作出判断。

当某位发言者的观点似乎与前边所讲的无关,讨论指导
者就可以立刻让学生讲出与前边发言相关联的地方,或是帮助学生讲清楚所存在的联系。

倾听的三种练习:(1)成对倾听。

把学生成对编排,进行强度很大的倾听练习,每个人轮流充当发言人和倾听者。

(2)听出主题来。

(3)专门的倾听者。

作为专职倾听者,他们自己不用发表观点。

但在一心一意的倾听中,他们偶尔可以提问,证实自己的理解或澄清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用简单的词句或手势表明自己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