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过程或结构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中的氢键有利于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B.图中共有两种RNA参与该过程
C.①中遗传密码个数往往多于④对应的单体数
D.图中①和②的结合部位具有两个③的结合位点
2.下列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神经细胞中核基因种类数比mRNA种类数少
B.生物体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能从DNA流向DNA,也能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C.基因与性状之间表现为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
D.基因控制性状主要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3.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通报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MRSA)病例,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屎肠球菌的变异体。

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异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该菌抗药基因表达时,mRNA在拟核完成转录后再到细胞质完成翻译
C.该菌无细胞器,但因其具有完整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代谢
D.该菌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认为基因pen的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基因pen 的突变会引起昆虫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野生型昆虫和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5.关于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几种微生物,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
B.当氧气和碳源都充足是,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对于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放在4℃条件下采用甘油管藏法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时,随层数的加高,用盐量逐渐减少
6.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材料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B.为了挑选到月季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未完全开放的花蕾
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选择在花开的盛期采收
D.工业生产中可以从植物、岩藻、微生物等材料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
二、综合题
1.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1中的物质3依次通过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加工和分拣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正常蛋白质1和2,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________过程停止。

(2)图2中的6就是一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所以与物质3相比,物质7的改变是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正常蛋白质1和2的作用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机体维持稳态存在________调节机制。

2.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①F1植株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________,因而高度不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 1。

BC 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用字母表示)。

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 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的范围为 。

③获得的BC 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_不同。

(3)从BC 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 。

3.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 基因与位于叶绿体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从陆地棉细胞中获取酶D 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如图为所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这样可以用 (填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____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如图2所示Ti 质粒的T-DNA 中。

构建充足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

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__________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经筛选后再将该油菜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获因油菜。

整个过程涉及的原理是 。

4.鹌鹑羽色受Z 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示鹌鹑羽色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对关系,请分析回答。

(1)选用纯种黄羽雄鹑与白羽雌鹑杂交,子一代雌鹑羽色为________,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_______。

(2)子一代中雌雄自由交配,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_______种羽色,则可推测________细胞中两条________染色体的非组妺染色单体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5.某地搜全国最适宜生产水果的生态区之一,生产的苹果浓缩果汁酸度优于其他地区的苹果,深受欧美市场欢迎,发展无病毒苗木成为建立高产优质商品苹果基地的重要措施。

(1)下面是某地农林科学家进行苹果试管苗培养的一般过程;
请填写出a、c所表示的内容:a ,c 。

B的特点是。

(2)实验室中培育试管苗常用的培养基称为,其主要的碳源为。

该过程中所加关键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和含量比例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较高时,不利于的分化。

(3)若利用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则1个花药母细胞先后通过分裂,最终能产生个细胞。

(4)醋酸杆菌是生产苹果醋必用的菌种,为了分离得到纯化的醋酸杆菌可以子啊培养基中加入,
扩大培养醋酸杆菌时,一般采用平板倒置培养,原因是。

重庆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的过程或结构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中的氢键有利于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B.图中共有两种RNA参与该过程
C.①中遗传密码个数往往多于④对应的单体数
D.图中①和②的结合部位具有两个③的结合位点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是翻译的场所;③是tRNA(61种),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④是为多肽链,是翻译的产物。

③中的氢键有利于tRNA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A正确;图中共有3种RNA参与该过程,分别为mRNA、tRNA和rRNA,B错误;④为氨基酸由密码子①所决定,密码子由2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C正确;①为mRNA,②为核糖体,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有2个,因此①与②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D正确,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易错点分析:1、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

2、密码子共有64种。

UAA、UAG、UGA三个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其余的每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包括AUG、GUG两个起始密码。

3、tRNA:tRNA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一共有61种,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2.下列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神经细胞中核基因种类数比mRNA种类数少
B.生物体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能从DNA流向DNA,也能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C.基因与性状之间表现为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
D.基因控制性状主要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答案】D
【解析】mRNA是基因转录形成的,有些基因不表达,因此一个神经细胞中核基因种类数比mRNA种类数多,A 错误;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可从DNA流行RNA再流向蛋白质,也可以从RNA流向DNA,B错误;基因与性状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即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或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3.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通报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MRSA)病例,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屎肠球菌的变异体。

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变异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该菌抗药基因表达时,mRNA在拟核完成转录后再到细胞质完成翻译
C.该菌无细胞器,但因其具有完整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代谢
D.该菌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D
【解析】细菌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细菌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所以细菌的变异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可以边转录边翻译,B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C 错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核基因,细胞质基因及原核生物所有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超级耐药致病细菌(MRSA)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4.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认为基因pen的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基因pen 的突变会引起昆虫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野生型昆虫和pen 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原材料,B错误;基因pen 的突变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知识点的总结: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及多害少利性。

2、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殖隔离是不同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5.关于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几种微生物,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
B.当氧气和碳源都充足是,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对于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放在4℃条件下采用甘油管藏法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摆放在瓶中时,随层数的加高,用盐量逐渐减少
【答案】A
【解析】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茵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 错误;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C错误;加盐腌制时,为防止污染,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高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D错误。

【考点】微生物的利用
6.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材料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B.为了挑选到月季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未完全开放的花蕾
C.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选择在花开的盛期采收
D.工业生产中可以从植物、岩藻、微生物等材料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
【答案】B
【解析】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该部位比较幼嫩,并且分裂能力强,并且一般不含病毒,可以利用该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A正确;早期花药比后期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为了单核期的花药,应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作实验材料,B错误;盛花期的玫瑰花含玫瑰精油的量最高,因此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选择在花开的盛期采收,C正确;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正确;
【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
【名师点睛】易错点分析:1、植物的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指的是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细胞经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胚状体,最终发育成完整的个体的技术。

2、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的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将细胞核染成红色,有些植物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可以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3、萃取前往往要将胡萝卜烘干、粉碎,并且原料颗粒越小越好,这样做的目的:让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二、综合题
1.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1中的物质3依次通过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的加工和分拣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正常蛋白质1和2,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________过程停止。

(2)图2中的6就是一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所以与物质3相比,物质7的改变是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正常蛋白质1和2的作用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机体维持稳态存在________调节机制。

【答案】(1)内质网、高尔基体(顺序错不给分) 翻译
(2)2(蛋白质) 多肽链延长(或多肽链含有更多的氨基酸)
(3)(负)反馈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的致病机理,其中1和2是两种正常蛋白质,4是终止密码子,6是一种朊病毒.图1为正常情况,翻译到终止密码子时,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翻译过程停止;图2为异常情况,朊病毒能使蛋白质2结合,不能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使肽链延长。

(1)核糖体形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由图可知,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从而使翻译停止。

(2)6朊病毒能与蛋白质2结合,导致其不能和蛋白质1形成复合物,不能辅助4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不能使翻译停止,从而使肽链变长。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上述过程中正常蛋白质1和2的作用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机体维持稳态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名师点睛】注意点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以朊病毒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

2.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

(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___________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下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

①F1植株由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________,因而高度不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与亲本油菜杂交(回交),获得BC 1。

BC 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用字母表示)。

用BC1与油菜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 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的范围为 。

③获得的BC 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_________不同。

(3)从BC 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 。

【答案】(1)生殖隔离
(2)①联会紊乱 ②AACCR 38〜47
(3)与油菜多代杂交(回交)
【解析】(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2)①科研人员以F 1植株属于萝卜和油菜为亲本的各自花药的细胞融合,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 联会,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 (数目)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②将异源多倍体AACCRR 形成的配子为ACR 与亲本油菜AACC 形成的配子为AC 杂交(回交),获得BC 1.基因型为AACCR ,2n=28+19=47由于BC 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AACCR .用BC 12n="47" 与油菜2n=38再一次杂交,得到的BC 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8~47。

③由于基因决定性状,素以获得的BC 2植株个体间存在胞囊线虫抗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是不同植株获得的R (基因组)的染色体不同。

(3)从BC 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与油菜多代杂交(回交)。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解题技能分析:F 1植株属于萝卜AACC 和油菜RR 为亲本的各自花药AC×R 的细胞融合ACR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形成异源多倍体AACCRR ,2n=56;异源多倍体AACCRR 形成的配子为ACR 与亲本油菜AACC 形成的配子为AC 杂交(回交),获得BC 1.基因型为AACCR ,2n=28+19=47由于BC 1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AACCR .从BC 2植株中筛选到胞囊线虫抗性强的个体后,使其抗性基因稳定转移到油菜染色体中并尽快排除萝卜染色体的方法是与油菜多代杂交(回交)。

3.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 基因与位于叶绿体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细胞并获得转
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从陆地棉细胞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如图为所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这样可以用(填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____端(填图中字母)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如图2所示Ti质粒的T-DNA中。

构建充足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

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
在含___________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
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经筛选后再将
该油菜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获因油菜。

整个过程涉及的原理是。

【答案】(1)Cla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A、D
(2)四环素
(3)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法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
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在上述引物设计时,分别在引物中加入如图甲所示酶的识别序列,这样可以用
Cla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得到A、D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乙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表达载体即重组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
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进一步筛选
后获得转基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为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4.鹌鹑羽色受Z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示鹌鹑羽色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对关系,请分析回答。

(1)选用纯种黄羽雄鹑与白羽雌鹑杂交,子一代雌鹑羽色为________,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_______。

(2)子一代中雌雄自由交配,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_______种羽色,则可推测________细胞中两条________染
色体的非组妺染色单体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答案】(1)黄色 Z bY W
(2)3 初级精母 Z By/bY(或By和bY)
【解析】分析题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遵循分离定律,且两对等位基因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根据图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同时具有B和Y基因时表
现为栗羽,只有B没有Y时表现为黄羽,没有B时表现为白羽。

(1)纯种黄羽雄鹑(Z By Z By)与白羽雌鹑(Z b_W)杂交,子一代雌鹑的基因型为Z By W,羽色为黄色;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基因型只能为Z By Z bY,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Z bY W。

(2)子一代中雌雄自由交配,即Z By Z bY×Z By W,正常情况下,子二代的基因型为Z By Z By、Z bY Z By、Z By W、Z bY W,
现在发生了交叉互换,使子二代雌性个体产生3种羽色,说明子一代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两条Z染色体上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By、bY或By、bY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

【考点】伴性遗传
5.某地搜全国最适宜生产水果的生态区之一,生产的苹果浓缩果汁酸度优于其他地区的苹果,深受欧美市场欢迎,发展无病毒苗木成为建立高产优质商品苹果基地的重要措施。

(1)下面是某地农林科学家进行苹果试管苗培养的一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