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妈祖体育文化的特征、依存方式、内容进行分析。
认为:
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是在汕尾妈祖信仰地区,形式有庙会活动、节俗活动及民间艺术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北社棍、舞龙、美猴王、抢炮头等。
妈祖体育文化与妈祖庙会、巡游等民俗活
动联系密切,具有娱乐表演性、传承性、依附性、社会性等特征。
应加强汕尾妈祖体育文化
可持续发展,加大妈祖体育文化宣传力度、让妈祖体育文化走进校园等对策。
关键词:妈祖体育文化汕尾地区现状发展研究
前言
2009年10月妈祖信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仰类
世界遗产[1]。
成功标志着妈祖文化从“妈祖故乡”湄洲走向世界。
2008年2月中国民间文
艺家协会授予汕尾成为我国首个市一级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汕尾妈祖文化结合汕
尾当地民间艺术形成的一种蕴含民俗体育元素,内容丰富多样的节俗文化,也成为当地民俗
庆典极具特色的风景线。
研究妈祖体育文化对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发展、弘扬妈
祖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的概念
任妮妮指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2]。
林德明
等研究了妈祖体育文化发展构想,阐述“妈祖体育”是覆盖妈祖信众所在地的一切富含妈祖
文化的体育活动及其配生文化的总和[3]。
黄瑞国、詹金添在妈祖体育文化圈的界定及其意义研究中,给妈祖体育文化概念界定: 妈祖体育文化是人民通过尊崇、信仰妈祖的发展过程
中, 积淀形成传统文化[4]。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调查,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是汕尾妈祖信仰地区,通过巡游、庙会等形式结合体育技能,具有强身健体、娱乐功能,弘扬汕尾妈祖精
神的一种文化。
2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
2.1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特征
2.1.1娱乐表演性
汕尾妈祖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娱乐表演性,通过表演的方式娱乐大众。
如美猴王在巡游表演给人感觉就是幽默与活力,抢炮头通过发炮头让人们参与到活动中,表现出自娱自乐的特点。
2.1.2依附性
妈祖体育活动如舞龙、美猴王、舞龙、北社棍等都依附在元宵节、农历二月二十六(送妈祖回宫)等民俗节日的巡游活动中。
2.1.3传承性
妈祖体育是妈祖信徒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是民间体育展示的舞台,虽经流传演绎而难免变异,但其核心和主旨总有因袭的内涵和固定的仪式,代代相习,绵延传承[5]。
每逢重大民俗活动前期,由年长者号召当地青年,给年轻传授妈祖体育活动内容。
是学妈祖体育文化的机会,青年也成为未来的传授者,代代相传。
2.1.4社会性
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得益群众高涨的社会参与性,开展妈祖体育文化得到社会人士在资金与技术支持。
如抢炮头项目,据称每年在抢炮头中捐资高达百万,这些资金保证各项妈祖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2.2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主要形式与传承
汕尾是广东省最大妈祖文化信仰与传播地区之一,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因此,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与其他地区不同,结合汕尾当地独特文化经过多年传承形成妈祖体育文化。
其中蕴含形式多样的妈祖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有北社棍、舞龙、美猴王、抢炮头等。
2.2.1北社棍历史传承于表现形式
北社棍诞生于清末的汕尾市红海湾区田乾街道二村,由客家人到当地授棍再结合当地生活习惯而创立的,以“一棍打下,防变攻”著称。
民国初期为第一批学棍的时间,大约有18人。
分别有陈朝登、陈传员等为代表习武老人,解放前是第二批学棍时间,目前只有3人在世,最大年纪已经92岁。
其中以陈钗、吴萃腾、吴妈根为代表等32人。
第三批
学习此棍时间为2002年,老人们把北社棍套路传给以陈思立、郑佳彬等20多人。
目前当地
少量青年在学习和传承北社棍。
北社棍通常是春节期间在村镇庙会中进行展示,是舞狮活动
中的项目。
先由年纪较小的男生打基本棍法,接下来是熟练的青年打花式棍法,最后由老师
傅打结尾棍。
最早北社棍有30多条套路,目前套路有竹篙量布、直马飞午、三门、四门子、倒退挑、正面挑、样挑、跷足挑等共21条套路。
2.2.2妈祖巡游舞龙历史传承与于表现形式
据妈祖巡游负责人了解舞龙是巡游的项目中历史悠久的项目。
妈祖地区舞龙主
要是在妈祖活动中进行表演。
舞龙分为男、女龙队。
舞龙在巡游项目地位颇高。
以汕尾市红
海湾区妈祖巡游为例,舞龙表演者是由20—30岁年轻男女组成。
男女舞龙队人数都是为10
人组成,分别是一名舞龙珠九人舞龙身,在大街小巷舞龙时而动时而停在路上舞动着。
2.2.3美猴王历史传承与表现形式
据老人们讲述此项目有四十多年历史。
美猴王是巡游中具有高难度动作的表演节目,美
猴王项目由10多名13—15岁儿童组成,包含一位美猴王及猴子猴孙。
在当地老人带领下训
练倒立,侧身翻等基本动作,训练时间20天左右。
由于巡游路程大约较远,时间为2个小时,儿童体力必须很好,在大街小巷用翻腾跳跃肢体动作呈现给群众观看,给巡游带来活力
与激情。
2.2.4抢炮头历史传承与表现形式
抢炮头源于广西少数民族抢花炮的模式,在清代壬戌年(1742年)凤山祖庙扩建后,
妈祖诞举行炮会民俗活动,采用炮会(俗称抢炮头)竞抢方式,燃放彩炮多枚,获得炮的人
由理事会送去一个炮头镜供获得者留念。
每发炮头都有一个吉利名字如首发寓意一帆风顺、
第二发双喜临门、第三发三阳开泰等。
彩炮(俗称炮头)是一个30厘米的炮仗,竞抢彩炮
的人们便朝炮头落下的地方狂奔过去,竞抢后快速跑进祖庙内即成为炮头得主。
3汕尾地区妈祖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3.1收集整理汕尾妈祖体育文化内容
目前当地对妈祖体育文化活动淡化,其仍处于民间各自组织原始状态。
因此,亟需对妈祖体育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加深人们对妈祖体育文化的了解。
3.2加大宣传力度
妈祖体育文化活动的依附于妈祖巡游,庙会中,群众缺乏对妈祖体育文化的系统认识。
应通过视频平台、直播、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宣传,使该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3.3加强汕尾各地区妈祖体育文化交流
汕尾地区有众多妈祖庙,是广东最大妈祖信仰与传播地。
各自展示独特妈祖体育文化,缺乏交流,导致很多优秀妈祖体育文化内容失传。
应加强汕尾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妈祖特有的民俗活动,促进妈祖体育可持续发展。
举办妈祖文化体育比赛、交流会等。
3.4妈祖体育文化内容走进校园
妈祖体育文化需年轻继承者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建议妈祖体育文化内容成为汕尾市中小学体育健康课必修一个项目,让熟悉妈祖体育文化长者们走入校园传播妈祖体育文化,使新一辈人熟悉汕尾文化,对促进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归属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林立新,王佳. 妈祖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J]莆田学院学
报,2010,18[4]:1-6
[2]任妮妮.浅析体育文化[J].理论界,2009,(12):159
[3]林德明,林朝晖. 妈祖体育文化发展构想[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3):114
[4]黄瑞国,詹金添. 妈祖体育文化圈的界定及其意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26(4):15
[5]林顺治. 妈祖文化中的民俗体育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28(2):1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