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疗法
中药封包疗法+流程图+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封包疗法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辨证选药。
2.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
中(5X5cm )
小(<5X5cm)四种型号。
3.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
药袋热敷患处。
5.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
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五、禁忌证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中药封包操作流程图
中药封包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中药封包疗法+流程图+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封包疗法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辨证选药。
2.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
中(5X5cm )
小(<5X5cm)四种型号。
3.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
药袋热敷患处。
5.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五、禁忌证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中药封包操作流程图
中药封包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中药封包疗法

禁忌症:
1.恶性肿瘤 2.活动性结核 3.出血倾向患者 4.孕妇 5.急性软组织损伤
3.具体操作方法
1、检查封包及电路完整性,治疗前跟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取合理体位,暴露患处,注意患者其余部位的保暖; 3、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尤其是温度变化,防止烫伤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外科:颈椎病、腰肌劳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关 节疼痛、外伤致软组织损伤(非急性期)、骨折术后及各种腹部 手术后消肿止痛防止粘连等康复等;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腹部术后促进伤口康复及预防 粘连等; 内科: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便秘、小便不畅、胃痛、腹痛、中风 后遗症预防关节僵硬、肢体肿胀等。
1.简要概述 2 .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3.具体操作方法 4.应用注意事项
1.简要概述
中药封包技术是我科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散寒通痹、搜风通络的药物成 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 离子状态,通过皮肤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 经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可以调和气血、 祛风散寒、解除疼痛。
4.应用注意事项
1、在治疗之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 2、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 3、掌握药包温度,温度一般控制在38—42摄氏度之间,以防止烫伤,特别对
老年人、神智不清患者。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者出现水疱应停止操作, 进行适当处理; 4、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巡视,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感觉迟钝的患者 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中药封包疗法和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பைடு நூலகம்图:
封包治疗部位准确及局部皮肤微红、发热,无烫伤 治疗中及治疗后患者体位安排合理舒适 患者对此项操作满意,预期目标达到效果 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注
二、适应症
配合药物,用于骨关节部位急慢性扭伤、镇痛、骨质 增生治疗,痹症,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 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 、腰酸等。
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核对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ID号 2.医嘱、诊断(部位、处方号) 要点说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评估 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 2.患者过敏史、既往史、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及配合程度 3.患者体质、有无局部皮肤破损和皮疹及过敏反应 4.患者心理状况及对电刺激的耐受程度 要点说明:禁忌:1.高热、妊娠、带有心脏起搏器或动态心电图机
四,禁忌症
禁忌症:1,极度衰弱与高热的患者 2,精神病及传染病患者 3,治疗部位有严重伤口,感染或严重皮肤病患者 4,有出血性疾病患者 5,体内埋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6,妊娠妇女
的患者;2.急性脑出血或极度衰弱患者;3.治疗部位有伤口感染或 严重皮肤病患者
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 1.治疗目的及操作过程,配合技巧 2.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1.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蚁爬感或锤动感属于正常
现象,如出现刺痛或灼痛感应及时告知护士调整;2.电极片黏贴 位置出现发红或瘙痒及时告知,防止电灼伤。 (4)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室温适宜,床单位整洁 3.物品:中医定向透药仪、电插板、纱块 4.患者: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保暖 要点说明:操作前需检查中医定向透药仪、电插板是否正常,使用 纱块进行皮肤清洁
中药封包法

中药封包法中药封包技术是近些年来推广应用的实用新技术,其选用具有活血逐瘀、温经止血、通络止痛、散寒通痹的药物成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活血化瘀、疏通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
可调和气血,驱风散寒、解除疼痛。
对腹痛、腰肌劳损、关节痛、肾虚肾亏等病症有立竿见影的舒缓效果。
一、中药封包治疗的治疗作用: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
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障,用药集中。
对症用药、辩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2.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评估:1.查对医嘱,了解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感受寒凉史及主要症状。
2.外科腹痛者评估症候属性;女性患者评估月经期及孕产史。
3.封包治疗局部皮肤有无破损、炎症及知觉的敏感度。
4.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年龄,对操作者及该项操作的信任度。
三、中药封包治疗的适应症⑴.妇科疾病:乳腺增生、子宫炎症、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
⑵.呼吸系统疾病:痰喘咳嗽、支气管炎、伤风感冒等。
⑶.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炎症、肝炎等。
⑷.运动系统疾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痛、骨折、外伤肿痛、落枕、股骨头坏死等。
⑸.神经系统疾病:肌体麻木、肢体萎软、口眼歪斜等。
⑹.男性疾病:前列腺增生、不育症。
四. 中药封包治疗的禁忌证: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治疗。
对药包药物过敏患者不宜治疗。
五、注意事项:1、药物温度不能太烫,太烫会烫伤患者皮肤。
2、用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
六、用物准备:七、操作重点步骤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有无感觉迟钝/障碍,对热的耐受程度、心理状态。
中药封包疗法

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 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 障,用药集中。对症用药、辩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2.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 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 散寒等治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 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 3.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 效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
1.简要概述 2.具体操作方法 3.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4.应用注意事项
1.简要概述
中药封包技术是我科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散寒通痹、搜风通络的药物成 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 离子状态,通过皮肤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 经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可以调和气血、 祛风散寒、解除疼痛。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 病;腰肌劳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 炎、软组织损伤(非急性期)治疗等关节疼痛;胃痛、腹痛、 手脚发凉、小腿发凉等由于风寒之邪导致的疼痛等。
问题1:为何要过200目细筛?
问题2:为何要用绢布?
过200目细筛
(1)过200目筛后药粉变得极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可 大大增加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有效的成分,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 (2)起混合作用,从而保证药物组成均匀性。
中药封包疗法

六、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 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 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七、常见疾病应用
排除禁忌症后,多种内外科 疾病均可采用中药封包治疗, 下面分述:。
1、颈肩腰腿痛
包括:颈椎病、落枕、腰椎 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 骨神经痛、肩周炎、骨关节 炎等疾病。 药物:菟丝子、决明子、吴 茱萸、莱菔子、白芥子、红 花等。
5.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 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示图: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 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 骨关节炎、胃痛、腹胀、 尿潴留等。
五.禁忌证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 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 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 敷
药物:香附、青皮、陈皮、 乌药、木香各1份,红花2份, 当归3份。或生姜、葱头、坎 离砂封包。
(2)尿路阻塞:小腹胀满, 小便不畅或闭塞,或有骨盆、 会阴外伤史。 药物:生川乌1份、生南星6 份、生白附子4份、生半夏4 份封包。
(3)中气下陷:小腹坠胀, 尿出不畅或乏力,体倦神乏, 食欲不振,气短声低。 药物:草乌、干姜各6份,赤 芍、白芷、南星各2份,肉桂 1份。
中医特色项目之
中药封包疗法
高州市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
一、什么是封包疗法: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 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 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 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 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 的一种外治方法。
中医封包治疗原理

中医封包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疼痛和炎症等疾病。
其原理是通过将草药或草本制剂包裹在特定区域,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质和药效,促进血液循环、祛湿化瘀、活化组织等作用。
以下是中医封包治疗的工作原理:
1.温热刺激:封包内的中药成分可以产生温热的效果,当被施加在患处时,药物的温热性
质能够刺激局部血管扩张,提高血液循环,增加局部供血和氧气供应。
2.活血化瘀:封包中的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淤血和瘀血的消散,缓解
疼痛和肿胀。
3.祛湿排毒:某些封包中的中药成分具有祛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改善湿
热等不良症状。
4.活化组织:封包中的草药成分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康复过程。
在进行中医封包治疗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制剂以及施用方法。
治疗过程中还可能结合其他辅助疗法,如针灸、推拿等,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中医封包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和处理封包。
中药封包

中药封包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辨证选药。
2.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 我们医院用18/35cm
中(5X5cm ); 我们医院用18/25cm
小(<5X5cm)四种型号。
3.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药袋热敷患处。
5.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五禁忌证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中药封包疗法

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 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 障,用药集中。对症用药、辩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2.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 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 散寒等治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 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 3.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 效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
威灵仙20g 桑寄生25g 牛 膝25g 狗 脊25g 白芥子15g 石见穿20g
千年健20g
打粉备用
1.将上方备好的药物打成细粉,过200目细筛备用 2.将过筛后的药粉放入用以绢布制作而成的袋内,扎好袋口 3.将绢布袋放入微波炉或者蒸锅内加热至50度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直至皮肤完全耐受, 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用后晾干备用
禁忌症:
1、患处有皮肤破损者忌用; 2、皮肤病患者不宜使用; 3、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4、过敏者不宜使用; 5、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4.应用注意事项
1、在治疗之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 2、热敷时间为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过久会引起皮肤局部组织变; 3、掌握药包温度,温度一般控制在38—42摄氏度之间,以防止烫伤,特别对
问题1:为何要过200目细筛?
问题2:为何要用绢布?
2024中药封包治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24中药封包治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药封包治疗是将药物煎汤后浸渍纱布垫或棉垫敷于皮肤的外治法,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并以薄膜包裹,较长时间的发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行气止痛等作用。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局部皮肤情况3有无感觉迟钝/障碍4心理状态二、目标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适应症扭挫伤、关节筋骨劳损疼痛不利,骨髓炎、丹毒、手足癣、急性湿疹、各种皮肤病等。
四、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封包。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内盛有弯盘、无菌纱布垫或棉垫数块(大小以皮损面积为准)、水温计、橡胶单、中单、大镜子或卵圆钳2把、薄膜、中药煎剂放盆里,必要时备屏风。
六、操作程序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关闭门窗,病人取合适体位(必要时遮挡屏风),暴露封包部位,垫好橡胶单、中单、封包范围要大于皮损面积。
2、测试药液温度适宜后,用卵圆钳或大银子将无菌纱布垫或棉垫或放入药液中浸透,夹出拧至不滴药液为度,抖开,敷于患部皮肤,用薄膜包裹。
3、中药封包,一般为30--6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
4、封包完毕,检查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嘱患者避风寒,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安置舒适体位。
5、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已取得合作;2、冬季封包时病室内应温暖、避风,暴露部位应使用支架加盖衣被;3、药液温度不宜过热,避免烫伤,老人、儿童药液不超过50度;4、封包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每日1-2次;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感染;6、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作相应处理。
重要封包治疗操作流程图中药用包泊疗掾件流行图中的用包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封包法

中药封包法中药封包技术是近些年来推广应用的实用新技术,其选用具有活血逐瘀、温经止血、通络止痛、散寒通痹的药物成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活血化瘀、疏通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
可调和气血,驱风散寒、解除疼痛。
对腹痛、腰肌劳损、关节痛、肾虚肾亏等病症有立竿见影的舒缓效果.一、中药封包治疗的治疗作用: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
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障,用药集中。
对症用药、辩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2。
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评估:1.查对医嘱,了解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感受寒凉史及主要症状.2。
外科腹痛者评估症候属性;女性患者评估月经期及孕产史.3.封包治疗局部皮肤有无破损、炎症及知觉的敏感度.4.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年龄,对操作者及该项操作的信任度。
三、中药封包治疗的适应症⑴.妇科疾病:乳腺增生、子宫炎症、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⑵.呼吸系统疾病:痰喘咳嗽、支气管炎、伤风感冒等。
⑶.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炎症、肝炎等。
⑷.运动系统疾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痛、骨折、外伤肿痛、落枕、股骨头坏死等.⑸.神经系统疾病:肌体麻木、肢体萎软、口眼歪斜等。
⑹.男性疾病:前列腺增生、不育症。
四。
中药封包治疗的禁忌证: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治疗。
对药包药物过敏患者不宜治疗。
五、注意事项:1、药物温度不能太烫,太烫会烫伤患者皮肤。
2、用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
六、用物准备:七、操作重点步骤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有无感觉迟钝/障碍,对热的耐受程度、心理状态。
中药封包疗法+流程图+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封包疗法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辨证选药。
2.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
中(5X5cm )
小(<5X5cm)四种型号。
3.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
药袋热敷患处。
5.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五、禁忌证
1.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中药封包治疗的实施步骤

中药封包治疗的实施步骤简介中药封包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封包治疗是将中药放入纱布袋中,然后将其放在特定的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药封包治疗的实施步骤。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药封包治疗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器具: - 中草药材 - 纱布袋或纱布 - 温水 - 高温消毒器械步骤一:选择合适的中草药材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中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研判需要使用哪些中药材。
步骤二:准备纱布袋或纱布取适量的纱布袋或纱布,并确保其干净,没有异味和异物。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高温消毒,以确保卫生。
步骤三:准备中药材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放入准备好的纱布袋中。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治疗方案,确定每个袋子中中药材的数量和比例。
步骤四:加工中药材将纱布袋中的中药材用细线扎紧,使中药材固定在纱布袋内。
确保中药材不会从纱布袋中溢出。
步骤五:准备温水准备适量的温水,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浸泡水或药物液体,提高治疗效果。
步骤六:预热中药袋将准备好的中药袋放入适当的高温烘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预热。
预热的目的是增加中药成分的活性。
步骤七:固定中药袋将预热好的中药袋放在患者的穴位上,或者固定在患处,使用纱布、绷带等进行固定。
确保中药袋能够始终与患者的相应区域紧密贴合。
步骤八:保持一定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中药封包治疗的持续时间。
一般情况下,治疗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步骤九: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或继续治疗。
注意事项•中药封包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封包治疗。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体质进行选择。
•中药封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卫生,确保纱布袋和中药材的洁净。
•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以上是中药封包治疗的实施步骤。
希望通过这些步骤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中药封包治疗,并正确实施。
中药封包疗法(附操作流程图)

中药封包疗法(附操作流程图)
一、概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作用
行气活血、温经驱寒、通络止痛。
三、操作方法
1. 辨证选药。
2. 将备好的药物稍打碎,装入棉布袋内,扎好袋口。
袋分:
特大(15X15cm)
大(10X10cm)
中(5X5cm )
小(<5X5cm) 四种型号。
3. 将药袋置于蒸锅或微波炉中加热至50°左右。
4. 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至温度适宜时将药袋热敷患处。
5. 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可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
四、适应证
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骨关节炎、胃痛、腹胀、痛经、滑囊炎、肋软骨炎、狭窄性腱鞘炎、强制性脊柱炎、尿潴留等。
.
五、禁忌证
1. 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 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父女慎用。
3. 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 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注意事项
1. 此治疗有内病外治的效果,但许多疾病仍需内外兼治。
2. 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止治疗,严重者需积极对症治疗。
3. 注意观察,避免皮肤烫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为何要过200目细筛?
问题2:为何要用绢布?
精品课件
过200目细筛
(1)过200目筛后药粉变得极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可 大大增加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有效的成分,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 (2)起混合作用,从而保证药物组成均匀性。
使用绢布
由于绢布柔韧细腻,通透性较好 (1)贴服皮肤,防止过敏 (2)药物通过封包的数量会大增加
精品课件
2.具体操作方法
1、备齐药物、封包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患处,注意患者其余部位的保暖; 3、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有无不是; 4、治疗时,应将药包直接接触病处皮肤,为防止污染床单可在药包下衬
垫一次性床单; 5、治疗完毕,协助患者清洁局部皮肤,整理衣物,安置舒适卧位; 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狗
苏 木25g
白芥
细 辛10g
石见穿
鹿衔草20g
千年健20
精品课件
1.将上方备好的药物打成细粉,过200目细筛备用 2.将过筛后的药粉放入用以绢布制作而成的袋内,扎好袋口 3.将绢布袋放入微波炉或者蒸锅内加热至50度左右 4.敷药初,先轻提药袋,使其间断接触皮肤直至皮肤完全耐受, 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 态 5.每日1次,每次30--40分钟,可反复加热使用,用后晾干备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封包内选用具 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散寒通痹、搜风通络的药物成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 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过皮肤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可以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解除疼痛。对于痛经、 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腰肌劳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 软组织损伤(非急性期)治疗等关节疼痛;胃痛、腹痛、手脚发凉、小腿发凉等由于风寒之 邪导致的疼痛等以及防病保健、治病强身。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动脉硬化患者因肢体瘫痪、肢体麻木而感觉钝者、 麻木未清醒者。若患者感到局部疼痛或者出现水疱应停止操作,进行适 当处理; 4、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巡视,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感觉迟钝的患 者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禁忌症:
1、患处有皮肤破损者忌用; 2、皮肤病患者不宜使用; 3、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4、过敏者不宜使用; 5、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精品课件
4.应用注意事项
1、在治疗之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 2、热敷时间为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过久会引起皮肤局部组织变; 3、掌握药包温度,温度一般控制在38—42摄氏度之间,以防止烫伤,特别对
中药封包疗法在临床中 的应用
包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精品课件
1.简要概述 2.具体操作方法 3.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4.应用注意事项
精品课件
1.简要概述
中药封包技术是我科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散寒通痹、搜风通络的药物成 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包内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 离子状态,通过皮肤作用于患病部位,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 经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可以调和气血、 祛风散寒、解除疼痛。对于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 病;腰肌劳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 炎、软组织损伤(非急性期)治疗等关节疼痛;胃痛、腹痛、 手脚发凉、小腿发凉等由于风寒之邪导致的疼痛等。
精品课件
骨性关节炎封包处方
续 断25g 木 瓜20g 五加皮25g 防 风25g 半 夏30g 黄 芪30g 两面针20g 补骨脂25g
杜 仲25g 独 活25g 青风藤25g 羌 活25g 南 星25g 肉苁蓉20g 寻骨风20g
薏苡仁30g 威灵仙2
秦 艽22
制川乌15g
精品课件
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 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 障,用药集中。对症用药、辩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 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2.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 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 散寒等治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 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 3.此外,该疗法可灵活变通,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配伍,可达到不同的治疗 效果。例如:可选择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治疗由于肝肾亏虚而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