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习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今天你“刷屏”了吗?利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谩骂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

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对此,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不应该做的是()。

A.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B.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和抗诱惑的能力
C.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
D.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谣、不传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积极融入公共生活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如何在公共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认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解答】题文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对于公共生活中的网络,我们应学会正确使用,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巨大的效益,但是我们还应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严格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不做违法的事情,做网络的主人,所以A、B、D的说法正确;C 的说法是不能明辨是非的表现,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

2.【答题】下列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的是()。

A.商场为了盈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B.面对值日,同学之间互相推诿
C.中学生上学路上不小心剐蹭路边车辆,主动留字条道歉
D.李林因玩游戏而失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具体表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商家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A观点错误;我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做值日的责任,互相推诿的做法是错误的,B观点错误;剐蹭他人的车辆后留纸条道歉这是勇担过错的表现,也是诚信的表现,C观点正确;我们许下诺言,就要努力去履行,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和朋友解释,因为玩游戏影响了和朋友的约会这是不诚信的表现,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3.【答题】深圳市拟出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管理办法。

为保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将于2017年11月20日召开听证会,邀请8名市民代表参与听证,充分听取市民意见。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C.规则的制定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D.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规则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材料说明公民应积极为制定社会规则建言献策。

ABD分别从公民应该怎么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定规则的要求的角度进行说明,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

C的
说法错误,制定规则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此项符合题目要求,应入选。

故该题选C。

4.【答题】现代社交礼仪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下列符合礼仪基本要求的有()。

①握手时,要等尊者和女性主动伸手;握女性的手时,只握手指部分②在日常礼貌用语中,“拜托了”是感谢语,“留步”是见面语③坐有坐姿,站有站相。

与人会谈时,不要跷二郎腿,也不要弯腰驼背④在公众场合可以高声喧哗说笑;听交响乐等高雅音乐会时,可以尽情鼓掌喝彩。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社交礼仪。

【解答】题目要求选出符合礼仪要求的做法,选项①③的做法是正确的,②错误,其中“留步”是告别语;④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故应选C。

5.【答题】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A.调解
B.仲裁
C.协商
D.诉讼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维护权利守秩序。

【解答】公民权利受到损害,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其中处理纠纷和应当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诉讼。

所以D说
法符合题意;ABC是维权的手段,不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与题意不符,排除。

选D。

6.【答题】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

能否在内心树立起对一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律。

自律就是()。

①严于律己②不断自我反省③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④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自律的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教材内容可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自律就是靠自己本人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所以正确答案是A。

7.【答题】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上述漫画分别反映的依法维权的途径是什么?
(2)在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依法维权?
【答案】(1)漫画一:法律援助中心;漫画二:公证处。

(2)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②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③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维权。

【解答】(1)本问考查正确维权的途径,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从漫画一中“法律援助中心”、“帮人打官司不要钱”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依法维权的途径是法律援助中心;从漫画二中“公证处”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维权的途径是公证处。

(2)本问考查依法维权的途径,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考查。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维权;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8.【答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语言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

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

手机成瘾不仅造成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

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初中学生成为“低头族”后有哪些潜在危害?
(2)对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你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答案】(1)危害:①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②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③影响学业发展和生命成长。

④严重的甚至因为长时间上网而不幸患病。

⑤降低我们实际社
会交往的能力,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答出三点即可)(2)建议:①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明娱乐,健康休息。

②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或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以外的兴趣爱好上)。

③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

④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

⑤合理使用网络,养成适度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

⑥抵制网络诱惑,培养自律意识,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答出三点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网络的危害。

【解答】(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沉迷网络的危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题文中“低头族”是沉迷网络的表现,所以危害从不利于身心健康、影响人际关系、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学习成绩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求助于他人、注重现实中的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提高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9.【答题】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晓东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

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馆附近多次对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

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

(1)晓东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青少年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答案】(1)属于犯罪行为。

因为晓东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①珍惜美好生
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杜绝不良行为。

(拓展)
【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和预防犯罪。

【解答】(1)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分析题干可知,晓东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题干“多次对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000元。

”说明晓东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可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角度分析理由。

(2)本题考查预防犯罪,分析题干可知,解答时要从“青少年”角度分析如何预防犯罪。

根据所学,可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等方面进行概括。

10.【答题】“中国梦”已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就构成了“中国梦”一块块的基石。

“中国梦”的构建,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个人为祖国逐梦,国家为国民追梦。

上述材料说明()。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②个人的梦想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③社会离不开个人④“中国梦”一定能保证每个人都梦想成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解答】认真阅读题文,题干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①②③既正确又符合题意,④观点太绝对,所以答案选C。

11.【答题】歌德曾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社会只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

【解答】从题文中歌德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B观点正确;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C观点正确;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观点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所以选择D答案。

12.【答题】荣登2018年4月“江苏好人榜”的宿迁好人陈金梅,是一名环卫工,近30年来,她先后磨坏了400多双鞋,走过的路能够丈量地球5圈半。

她负责的路面通常都是游客出入最频繁、居住小区最密集、商业广场最多的路段,而她总是能将包干区变为免检“产品”。

她把普通的环卫工作做到了极致。

陈金梅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从小事做起,也能对社会有大贡献②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③过有意义生活应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④要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

【解答】材料中的陈金梅在环卫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凡做到了极致,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也会对社会有大贡献。

启示我们要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①③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陈金梅对环卫工作没有兴趣。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A。

13.【答题】2018年春运视频《三分钟》刷屏,2月4日,他利用列车停靠衡阳站的短暂时间,见一见心爱的儿子丁丁,刷屏的还有“站起来的裤子”的主人,他们日常工作就是把上水管井管道的末梢水放干净,以免冻住,当时气温只有-36度,裤子瞬间“站了起来”。

这()。

A.表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B.彰显出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很大提高
C.说明他们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
D.是公民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全部展现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责任的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教材内容,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正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C正确。

ABD观点太绝对,选C。

14.【答题】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亮点颇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调为八周岁以上;增加保护虚拟财产规定;诉讼时效从两年延长为三年……从这些亮点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②规则的实现需要法律来保障③维护规则从自身做起④规则的改进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对积极改进规则的正确认识。

【解答】从题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①④观点正确;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对违法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②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③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所以B答案。

15.【答题】“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馈赠可以赢得朋友
B.礼物作为友谊的纽带必不可少
C.礼物能让交往锦上添花
D.发自内心的情谊表达更为重要
【答案】D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交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材料中的观点表明交友是相互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情谊表达才是更为重要的,所以D观点正确;ABC观点错误,因为友谊是心灵的相遇,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D。

16.【答题】近日,一条微博引发关注。

视频上显示:在郑州97路公交车上,一个小姑娘“教育”出言不逊的爷爷:车没进站,不能拦门上车,你再这样以后不用来接我了,并替老人向公交车长道歉。

对小姑娘的行为,我们应()。

①点赞,小姑娘讲文明懂礼貌,传递社会正能量②谴责,小姑娘当众指责爷爷,不尊重老人③点赞,小姑娘明辨是非善恶,具有较强正义感④谴责,小姑娘伤害爷爷尊严,不宽容爷爷过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做有正义感的人。

【解答】首先我们为小姑娘的行为点赞,小姑娘是具有公德意识的体现,具有较强的正义感,不为了一己私利违背原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所以观点①③符合题意;观点②④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17.【答题】古语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观其言而知其行”。

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可以通过______看出一个人是否有礼貌。

()
A.举止是否文明
B.语言是否文明
C.态度是否亲和
D.待人是否宽容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明有礼的认识。

【解答】言为心声,语为人静的意思是任务的语言能直观地抒发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能充分地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观其言而知其行的意思是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有礼貌,是可以从他的言
谈来表现的,B观点正确;举止端庄,态度谦和、与人为善也是我们文明有礼的要求,但题文中没有体现,A、C、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18.【答题】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对严重失信人进行包成,从2018年5月1日起,适当限制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这体现了()。

A.诚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
B.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诚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D.坚持平等待人是诚信守则之一
【答案】A
【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答】题文中国家对严重失信者的严惩,表明我国重视诚信建设,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证,A符合题意,B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A。

19.【答题】下列情形不违背诚实做人原则的有()。

①医生不把真实的病情告诉癌症患者,而只告诉患者的家属②不讲自己或他人的隐私③不践行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承诺④小明从来没有在考试的时候作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诚信的理解。

【解答】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因为只有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人诚实。

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所以①②③④项的做法都是诚实的表现,答案选D.
20.【答题】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日。

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③属于违法行为④应受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解答】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题干中两名女护工因给共享单车上锁,被行政拘留5日,受到的是行政处罚,说明了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所以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说法错误,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也是不违法;④说法错误,中两名女护工因给共享单车上锁,被行政拘留5日,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据题意要求,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