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价值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分析探索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联用药组和常规组,各40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联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联用药组总有效倒数比常规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价值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标签:纳洛酮;醒脑静;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治疗价值
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为急性脑血管病常见表现,为严重脑功能紊乱症状,发病机制复杂,可因脑缺血水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导致,患者以烦躁不安、抽搐、头晕、嗜睡、昏迷等为表现,预后不佳。
本研究探讨了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联用药组和常规组,各40例。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常规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60.34±2.12)岁。
体重41~83 kg,平均体重(63.17±131)kg。
其中,脑血栓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栓塞6例。
深昏迷12例,浅昏迷28例。
联用药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5岁~84岁,平均年龄(60.15±2.78)岁。
体重42~83 kg,平均体重(63.24±1.91)kg。
其中,脑血栓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栓塞5例。
深昏迷11例,浅昏迷29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血管疾病和昏迷程度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联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每日晨起8点静脉滴注纳洛酮注射液,纳洛酮(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2368;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0.8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速度为60 mL/h,1次/d;每天晚上8点应用醒脑静(醒脑静注射液;国药准字Z53021638;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 mL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速度为60 mL/h,1次/d.根据患者意识决定疗程,一般浅昏迷者用药5天,深昏迷者用药7天。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显效:患者意识清醒或从昏迷转为清醒,思维反应跟发病前接近;有效:患者意识改善或从昏迷转为昏睡和嗜睡;无效:患者意识障碍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联用药组总有效例数比常规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管病意识障碍为常见多发疾病,传统常规治疗无效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疗效欠佳。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属常见镇静药物,其从上世纪70年代依赖在昏迷休克、镇静剂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和急性脑卒中等患者的抢救中广泛应用,属于阿片受体纯拮抗剂,其跟阿片受体有强大的亲和性,亲和力显著高于脑啡肽,但不会产生激活活性,因而可有效对抗B-内啡肽对神经系统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体现在:对交感肾上腺髓质产生兴奋作用,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作用的增强;可改善ATP代谢,增高细胞膜内cAMP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可稳定细胞膜,发挥细胞保护作用;解除B-内啡肽抑制PGE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兴奋作用,促进心脏输出量的增加,可兴奋心肌和改善呼吸。
纳洛酮经静脉注射后,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阻断并取代吗啡样物质跟受体的结合,从而有效将吗啡或B-内啡肽的作用阻断。
在新生鼠试验中表明,对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注射B-内啡肽,可导致皮层脑水肿明显加重,而通过注射纳洛酮,可有效减轻脑水肿。
另外,纳洛酮还有增加呼吸频率,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灌注压增加的作用,有利于缺氧脑血流量重新分布,确保脑部重要部位得到充足的血流供应,从而改善昏迷和脑水肿症状,促使患者神经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醒脑静为安宫牛黄丸改制成的水溶性静脉注射液,以牛黄、麝香、犀角、珍珠、雄黄、郁金、黄连、栀子、冰片等为主要成分,有通络行气、活血化瘀之功。
其中,麝香、栀子、郁金和冰片均可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清凉解痛之功。
另外,
醒脑静可有效发挥拮抗阿片受体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意识障碍症状,可促进机体自由基的消除,使患者保持清醒。
跟纳洛酮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其中,纳洛酮因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因此早上用药;醒脑静起效慢,持续时间长,于晚上用药,可有效维持血药浓度,明显提高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出现,但这可能跟用药时间较短等因素相关,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用药后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等报道,因此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者,在临床用药应加强监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