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面缺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不属于任一晶粒 的原子; D:同时属于两个晶 粒的原子; B:受压缩的区域; C:受拉伸的区域。
大角晶界模型
二、亚晶界
亚晶界:晶粒内部位向差很小(通常<1°)的亚 结构之间的交界。属于小角晶界。 晶粒平均直径:约 0.015~0.24mm(15~240μ m); 亚结构平均直径:约 0.001mm(1μ m)。 亚结构的形成:在凝固、变形、再结晶以及固 态相变等过程中形成。
三、孪晶界
孪晶:指相邻两个晶粒(或一个晶粒内的两个 部分)的原子相对于一个公共晶面呈镜面对称排 列。 孪晶面:孪晶间的公共晶面。 孪晶界:孪晶之间的界面。 共格界面:界面上的原子所占位置恰好是相 邻两晶粒点阵的共有位置。 共格孪晶界:孪晶界与孪晶面一致的孪晶界。 非共格孪晶界:孪晶界与孪晶面不一致的孪 晶界。
晶界能:可以以界面张力的形式表现出来,且
可以通过界面交角的测定求出它们的相对值。
纯金属及单相合金中, 大角晶界:γ12=γ23=γ31, 则 θ12=θ23=θ31=120°。 说明三个晶粒交界时,界面角趋向于最稳 定的120°。 故在平衡条件下(退火状态),单相合金 金相试样中观察到三叉晶界,确实接近120°。
五、界面能
界面能:由于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产 生点阵畸变,引起的能量增量。 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γ(J/m2)表示。 纯金属及单相合金: 大角度晶界----晶界能最高; 小角度晶界----晶界能较低; 共格孪晶界----晶界能最低。 多相合金中: 非共格相界面----界面能最高; 共格相界面界----面能最低; 半共 格相界面----界面能居中。
六、晶界的特性
金属的许多现象和变化过程都与晶界有关,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破坏事故,晶界往往 起着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晶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则,存在较多的空位、
位错等,点阵畸变较大,原子偏离其平衡位置,具有较高的动能。晶 Nhomakorabea具有的特性:
① 晶粒长大和晶界平直化在热力学上是自发过程。
当然需要动能,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晶粒长大 和晶界平直化,如奥氏体晶粒随加热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 ② 常温下晶界的强度高于晶内。 ③ 晶界处原子的扩散速度比晶内快。 ④ 晶界的熔点较晶内低。 ⑤ 固态相变首先发生于晶界。 ⑥ 晶界的腐蚀速度比晶内快。 ⑦ 晶界处易富集某些微量元素。如B、C、N等。
金属晶体中各晶面的原子排列密度不同,各 个面的表面能也不同。 面心立方金晶体表面能极图:图中径向矢量 等于垂直于该矢量的晶体表面上表面张力的大小。 原子密排表面{111}具有最小的表面能。 若以密排晶面作表面,晶体能量较低。 晶体的外表面: 通常尽可能是这类低 表面能的晶面。
表面与低能晶面成一定角度: 表面成台阶状。 台阶的平面:低表面能的晶面。 台阶的密度:取决于表面与低能面的交角。 微观尺度上:表面是“粗糙”的。
模型: 扭转晶界:由两组 交叉的螺型位错构成 的网络组成。 晶界两侧的原子位 置在位错处不吻合, 而其余处是吻合的。
小结:
单纯的倾侧晶界和扭转晶界是小角 度晶界的两种特殊情况。 一般的小角度晶界更复杂,但都存 在位错网络。
2、大角晶界
模型:相邻晶粒在邻接处由不规则的台阶组成。 晶界上的原子同时受到位向不同的两个晶粒中的 原子作用。 纯金属中大角度晶界的厚度不超过3个原子间距。 基本特点: (1)过渡层厚度仅几个原子间距; (2)原子排列很混乱; (3)原子排列相对稀疏。
四、相界
相界:相邻两个相之间的界面。 共格相界:相邻两个晶粒的原子在界面上一 对一地相互匹配形成的相界面。 理想的具有完善共格关系的相界少见;具有 弹性畸变的共格相界常见。 非共格相界:不存在点 阵匹配规则性的相界 面。 半共格相界:两相的原子在界面上部分匹配 的相界面。其特征是沿相界面,每隔一定距离产 生一个刃型位错,相界上其余原子是共格的。
若θ =1°=0.0175rad(弧度),b=2.5A°, D=142A°; 若θ =10°=0.175rad时,D=14.2A ° ,每 隔5~6个原子就有一个位错,此时位错密度过 大(约为4×1015/m2,相当于经过剧烈冷变 形后的位错密度)。 若 θ >10°,此模型不适用。
(2)扭转晶界:
七、晶体的外表面
表面原子一侧没有固体原子与之键合,有较 高能量几个原子层厚,与周围气相或液相接触 的面,其结构、性能与晶体内部不相同。 晶体表面原子与周围原子键合数减少,多余 的未结合的键使内能增加。 表面能:晶体表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的增量 γ(J/m2)。 表面能也可以用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 (N/m)表示。
第八节 面缺陷
外表面:固体与气体(液体)的界面。 面缺陷 内界面 晶界: 相邻晶粒晶体结构、化 学成分、点阵常数相同, 但位向不同。 相界:相邻晶粒成分不同, 结构不同;若结构相 同,点阵常数也会有 较大差别。 面缺陷对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都有重要影响。
一、晶界
晶界: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 根据相邻晶粒位向差的大小,晶界可分为: 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向差<10°。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向差>10°,一般在 30~40°范围。
界面能与位相差的关系:
小角晶界: 界面能:与位向 差有关,
0 ( B ln )
γ0=Gb/4π(1-υ ),为常数,取决于 材料的切变模量G和位错的b; B-积分常数,取决于位错中心原 子错排能。 γ随θ 的增加而增大。
大角晶界: 位向差θ :一般都在30~40°左右。 界面能:与位向差θ 无关,大体上为一 常数(约0.25~1.0J/m2)。 故两晶粒间的界面能γ • A将取决于界面 面积A。
1、小角度晶界
(1)对称倾侧晶界:相邻两晶粒位向差θ 角 很小。
晶界看成由一系列相隔一定 距离的刃型位错垂直排列而成。 晶界平面是两个相邻晶粒的 对称平面,两边晶粒绕其各自旋 转了方向相反的θ/2。 θ:倾侧角。 如相邻位错距离为D,则 :
b 2 sin D 2
当θ很小时, b sin , D 2 2 随θ的增大,位错间距将减小。
晶体表面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