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
1. (10分) (2017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
(1)零落尘泥碾作尘,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________,________。
”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4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宵,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及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
②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采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换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
错别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改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 (3分)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______,逐渐从顶端______为四瓣,任你用犀利的劈刀也都______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______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______上了花?
A . 翻红整裂劈琢插
B . 变红分裂劈雕摆
C . 翻红裂砍啄插
D . 变红裂砍啄摆
4. (3分) (2016八上·南京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目前扬州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B . 谁也不能否认瘦西湖隧道的通车不能给扬州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C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D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5. (4分) (2017九上·惠城期末) 请根据上下文的语意,仿照画线句子,填写出两个句子,并与上文构成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二、(46分) (共4题;共46分)
6.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既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
(1)
选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
(3)
下列不属于徒属“敬受命”原因的一项是()
A . 吴广“苦肉计”获得成功,激起了众士卒。
B . 陈涉的鼓动分析,激发了众士卒求生欲望。
C . 吴广一向爱护士卒,有一定群众基础。
D . 吴广表达出自己要当王侯将相的雄心。
7. (9分) (2017八下·新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 ,游国学②。
时同舍生有秘书③ ,清求而不与。
固请,约明日还书。
生旦往索。
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生忿,讼于祭酒④。
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
”即诵辄卷⑤。
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
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
【注释】①领乡荐: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
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
国学:即国子监,封建时代最高学府。
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
④讼:诉讼,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祭酒:国子监的官员。
⑤即诵辄卷:立即朗诵全书。
辄通“彻”。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同舍生有秘书
B . 景清∕倜傥尚大节
C . 祭酒∕叱生退
D . 生旦∕往索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与________ ②忿________ ③叱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②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4)当书生向景清索还所借的书?景清为何说“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8. (10.0分) (2017八下·顺德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
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
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
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
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
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
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
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 . 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 . 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 . 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 . 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C . 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3)
请结合上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9. (17.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于丹
①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
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看到这样的诗句,难道你还不懂人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吗?
③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
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
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
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
我的记忆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
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作清明。
④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父亲。
⑤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要查我的诗文,要查我练字练得如何,在我的眼里他简直就是贾政。
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
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给我修改,不仅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的原文数字还要多很多。
但是直到父亲辞
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爸爸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
⑥那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
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
”爸爸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
”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爸爸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
下课回来,妈妈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
我记得自己还用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给他做了一个生日卡。
爸爸那个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⑦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小男孩,叫涛涛。
爸爸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
”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爸爸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妈妈问他怎么了,爸爸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给写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
”随后,爸爸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
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爸爸,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
⑧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⑨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打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
有时候我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
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⑩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大闸蟹下来了,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
这个时候,我妈妈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
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⑪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意味呢?就是这样的血脉之情,就是这样的眷恋,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
⑫幸亏我们还有一个大节叫作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也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
(选自《人间有味是清欢》,有删改)
(1)
文章第②段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2)
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任选角度赏析
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3)
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情节。
(4)
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题目中“血脉里的眷恋”的含义的理解
(5)
下面两个片段都是描写的父母,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甲】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于丹《清明:血脉里的眷恋》)
【乙】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三、(50分) (共1题;共50分)
10. (50分)(2013·济宁)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
请以“成长的快乐”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四、附加题 (共1题;共10分)
11. (10.0分) (2017八下·长春期末)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周瑜愈怒。
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
周瑜拆封视之。
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
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
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
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
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
幸垂照鉴。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
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
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
”言讫,昏绝。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寿三十六岁。
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
(1)
本文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作者是小说家________。
(2)
周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东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心系国事,忧虑吴国命运?
(3)
诸葛亮和周瑜是这部名著中最具才华的英雄,却因各为其主貌合神离,各揣心事。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一下周瑜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而亡的心理。
参考答案
一、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
1-1、
1-2、
1-3、
1-4、
1-5、
2-1、
3-1、
4-1、
5-1、
二、(46分) (共4题;共46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8-2、
8-3、
9-1、
9-2、
9-3、
9-4、
9-5、
三、(50分) (共1题;共50分)
10-1、
四、附加题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