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名词解释: 无
4.职责: 4.1 品质/服务异常提出:发现单位。 4.2 资料的搜集与异常原因分析调查:品管及相关责任单位。 4.3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拟定与执行:责任单位。 4.4 改善措施的确认及跟催结案:稽核小组或品管。
5.作业内容: 5.1 纠正措施 5.1.1 CCP 点偏离和 OPRP 失控时,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5.1.1.1 当 CCP 点的关键限值出现偏离或者 OPRP 失控时,操作或者相关责任人要及时进行纠正,使偏离的 参数重新回到关键限值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将偏离期间的产品隔离起来,并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单》,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单》传给品管部。 5.1.1.2 品管部接到《纠正预防措施单》后,要及时赶到现场,按《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的要求对关键限值偏离期间或 OPRP 失效期间的产品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评价和处理意见填写 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车间负责人按照品管部的处理意见对偏离和失效期间的产品进行处理,品 管部对处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5.1.1.3 品管部定出关键限值偏离和 OPRP 失效的责任部门,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单》发给责任部门,由责 任部门提出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5.1.2 原物料检验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与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制程现场使用发现原物料不合 格时,填写《退库标签》,经品管部制程科带班主管确认,反馈库管再反馈品管部检验科,由检验科填 写《纠正预防措施单》,主管确认,反馈供应商改善处理。 5.1.3 制程工艺参数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制程巡检或现场巡检,发现同一问题,不合格次数 3 次/周以上 时,经主管确认,反馈责任单位改善,其它制程异常按《制程异常处理作业规范》进行。 5.1.4 成品检验不合格时,按《成品库巡检作业规范》、《成品保温检验作业规范》、《微生物检验作业规 范》及《不合格品与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名称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P-HDJ-006
1.目的: 确保有关现有或 潜在不 格事项由责 任部门制定 并实施相应 的纠正和 预防措施, 进而防止类 似的或潜 在问 题的发生,达到持续改善和顾客满意的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从进料、加工生产、出货与客户抱怨发生的任何质量问题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生效日期
2018.11.11
页次
1/2
页序
A
名称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P-HDJ-006
5.1.5 客户抱怨时,或客户品质退货时,由品管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经主管确认反馈责任单位改
善。
5.1.6 其它质量发生不良(如仓储产生不良),由发现单位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
5.1.7 品管部接到或开出《纠正预防措施单》后,立即对品质异常状况进行资料搜集。
5.3 品管部定期将纠正预防措施的作业状况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评审。
5.4 标准化:责任单位应视改善效果将品质异常状况及经品管部或稽核小组确认的改善对策记录于相关文件
中(如作业规范、操作规范)依《文件控制程序》正式提出文件制订、修订、废止申请,以修订相关文
件作业内容。
5.5 有关纠正预防措施的记录,依据《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保存管理。
5.1.8 品管部人员在进行异常原因调查分析时,有必要得要求相关单位提供协助进行原因分析。
5.1.9 责任单位收到《纠正预防措施单》后,立即于规定期限内拟妥改善对策及改善完成期限,并彻底执行
改善对策。
5.1.10 稽核小组或品管须跟催、回收责任单位拟妥对策及完成期限的《纠正预防措施单》,定期追踪执行
状况并确认改善效果,若无效再重复 5.7-5.10。
5.2 预防措施:
5.2.1 品管部须收集相关的质量记录与资料(各项检验记录、异常记录、审核结果、服务及客诉资料等)并
利用统计技术以分析并发掘影响品质的潜在因素。
5.2.2 品管部依据发掘的潜在问题,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后再依 5.2 之处理过程进行。
7.1《纠正预防措施单》
R-HDJ-011A
7.2《退库标签》
R-CYC2-021A
生效日期
2018.11.11
页次
2/2
页序
A
6.相关文件
6.1《微生物检验作业规范》
W-PGB-4205
6.2《成品保温检验作业规范》
W-PGB-4206
6.3《成品库巡检作业规范》
W-PGB-4209
6.4《制程异常处理作业规范》
W-PGB-4305
6.5《文件控制程序》
P-HDJ-001
6.6《记录控制程序》
P-HDJ-002
7.相关表单
4.职责: 4.1 品质/服务异常提出:发现单位。 4.2 资料的搜集与异常原因分析调查:品管及相关责任单位。 4.3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拟定与执行:责任单位。 4.4 改善措施的确认及跟催结案:稽核小组或品管。
5.作业内容: 5.1 纠正措施 5.1.1 CCP 点偏离和 OPRP 失控时,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5.1.1.1 当 CCP 点的关键限值出现偏离或者 OPRP 失控时,操作或者相关责任人要及时进行纠正,使偏离的 参数重新回到关键限值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将偏离期间的产品隔离起来,并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单》,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单》传给品管部。 5.1.1.2 品管部接到《纠正预防措施单》后,要及时赶到现场,按《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的要求对关键限值偏离期间或 OPRP 失效期间的产品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评价和处理意见填写 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车间负责人按照品管部的处理意见对偏离和失效期间的产品进行处理,品 管部对处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5.1.1.3 品管部定出关键限值偏离和 OPRP 失效的责任部门,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单》发给责任部门,由责 任部门提出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5.1.2 原物料检验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与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制程现场使用发现原物料不合 格时,填写《退库标签》,经品管部制程科带班主管确认,反馈库管再反馈品管部检验科,由检验科填 写《纠正预防措施单》,主管确认,反馈供应商改善处理。 5.1.3 制程工艺参数不符合规定标准时,制程巡检或现场巡检,发现同一问题,不合格次数 3 次/周以上 时,经主管确认,反馈责任单位改善,其它制程异常按《制程异常处理作业规范》进行。 5.1.4 成品检验不合格时,按《成品库巡检作业规范》、《成品保温检验作业规范》、《微生物检验作业规 范》及《不合格品与潜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名称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P-HDJ-006
1.目的: 确保有关现有或 潜在不 格事项由责 任部门制定 并实施相应 的纠正和 预防措施, 进而防止类 似的或潜 在问 题的发生,达到持续改善和顾客满意的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从进料、加工生产、出货与客户抱怨发生的任何质量问题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生效日期
2018.11.11
页次
1/2
页序
A
名称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P-HDJ-006
5.1.5 客户抱怨时,或客户品质退货时,由品管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经主管确认反馈责任单位改
善。
5.1.6 其它质量发生不良(如仓储产生不良),由发现单位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
5.1.7 品管部接到或开出《纠正预防措施单》后,立即对品质异常状况进行资料搜集。
5.3 品管部定期将纠正预防措施的作业状况提交管理评审会议评审。
5.4 标准化:责任单位应视改善效果将品质异常状况及经品管部或稽核小组确认的改善对策记录于相关文件
中(如作业规范、操作规范)依《文件控制程序》正式提出文件制订、修订、废止申请,以修订相关文
件作业内容。
5.5 有关纠正预防措施的记录,依据《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保存管理。
5.1.8 品管部人员在进行异常原因调查分析时,有必要得要求相关单位提供协助进行原因分析。
5.1.9 责任单位收到《纠正预防措施单》后,立即于规定期限内拟妥改善对策及改善完成期限,并彻底执行
改善对策。
5.1.10 稽核小组或品管须跟催、回收责任单位拟妥对策及完成期限的《纠正预防措施单》,定期追踪执行
状况并确认改善效果,若无效再重复 5.7-5.10。
5.2 预防措施:
5.2.1 品管部须收集相关的质量记录与资料(各项检验记录、异常记录、审核结果、服务及客诉资料等)并
利用统计技术以分析并发掘影响品质的潜在因素。
5.2.2 品管部依据发掘的潜在问题,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后再依 5.2 之处理过程进行。
7.1《纠正预防措施单》
R-HDJ-011A
7.2《退库标签》
R-CYC2-021A
生效日期
2018.11.11
页次
2/2
页序
A
6.相关文件
6.1《微生物检验作业规范》
W-PGB-4205
6.2《成品保温检验作业规范》
W-PGB-4206
6.3《成品库巡检作业规范》
W-PGB-4209
6.4《制程异常处理作业规范》
W-PGB-4305
6.5《文件控制程序》
P-HDJ-001
6.6《记录控制程序》
P-HDJ-002
7.相关表单